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2)
2023(7256)
2022(6057)
2021(5346)
2020(4345)
2019(9611)
2018(9197)
2017(16957)
2016(9574)
2015(10763)
2014(10833)
2013(10529)
2012(9886)
2011(8924)
2010(9170)
2009(8741)
2008(8907)
2007(8181)
2006(7390)
2005(6894)
作者
(28737)
(24267)
(23862)
(22844)
(15511)
(11476)
(10822)
(9100)
(9058)
(8849)
(8559)
(8156)
(8044)
(7757)
(7725)
(7427)
(7217)
(7106)
(7066)
(7055)
(6246)
(6030)
(5809)
(5673)
(5579)
(5444)
(5389)
(5327)
(4861)
(4796)
学科
(36302)
经济(36169)
管理(34835)
(29235)
(25368)
企业(25368)
(13708)
(13111)
方法(12937)
中国(10967)
数学(10544)
数学方法(10372)
(10161)
业经(9526)
(8981)
(8337)
财务(8286)
财务管理(8261)
(8151)
企业财务(7892)
体制(7649)
(7432)
银行(7414)
(7258)
金融(7254)
(7080)
地方(6810)
环境(6710)
(6591)
(6341)
机构
大学(146727)
学院(143772)
(57899)
经济(56591)
管理(53092)
研究(51093)
理学(45268)
理学院(44680)
管理学(43925)
管理学院(43630)
中国(37922)
(31777)
(30996)
科学(29988)
(25734)
财经(24184)
(23302)
(23253)
研究所(23079)
中心(22637)
(21787)
业大(20083)
(19409)
师范(19213)
北京(19151)
(18724)
经济学(18374)
农业(18152)
财经大学(17934)
(17872)
基金
项目(94999)
科学(75579)
研究(70388)
基金(69890)
(61090)
国家(60618)
科学基金(51832)
社会(46029)
社会科(43545)
社会科学(43533)
基金项目(36474)
(36320)
教育(32739)
自然(32425)
自然科(31641)
自然科学(31629)
自然科学基金(31068)
(30963)
资助(27730)
编号(27570)
成果(24453)
(23776)
重点(22050)
(21860)
课题(20244)
(19927)
(19764)
国家社会(19650)
教育部(18917)
创新(18665)
期刊
(67778)
经济(67778)
研究(45267)
中国(32860)
(26368)
学报(23245)
(22088)
科学(21432)
管理(20941)
大学(18059)
教育(17792)
学学(16909)
农业(14549)
(14289)
金融(14289)
财经(12598)
技术(11634)
(10796)
经济研究(10104)
业经(9867)
问题(8767)
(7727)
(7161)
(7132)
会计(6739)
财会(6716)
国际(6440)
世界(6412)
理论(6383)
现代(6357)
共检索到223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倩  谢明浩  
资历框架作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持制度,其价值在于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效沟通和衔接。香港资历框架的构建基于客观和明确的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成效标准厘定级别,按照能力标准开发课程;通过立法和完善的组织机构保证资历框架的运行,通过建立课程评审和过往资历认可机制保障资历的质量。学习借鉴香港资历框架及其质量保证体系,加快研制国家资历框架,要统筹建设学分银行制度;开放大学要建立质量保证机制,推动"立交桥"的基础建设;遵循以成效为本的理念,加强开放大学专业课程建设;推进学分银行体系建设,搭建资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扬   郑高明   马近远  
香港特区的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和教学科研水平,拥有比较规范的质量保障机制。以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两所大学为例,以“环境、投入、过程和产出”为框架,分析香港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机制,并对内地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提出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  刘雅婷  江丽  郑慧仪  
资历框架是以能力标准为本对各类资历进行分类、认定、衔接的新型资历制度,它对沟通各类教育、串联各种资历、联结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等发挥了立交桥作用。目前不少国家已建立或正在尝试推行资历框架制度,我国也将之提至政策层面,然而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历框架尚未在学界和教育行政部门达成共识。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香港地区资历框架体系的构建经验,指出香港资历框架七个层级的设计密切结合了普通教育的体系架构,资历学分发挥了沟通或衔接不同资历的基准作用;在通用能力标准基础上已由22个行业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各行业能力标准,据此开发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诗雨  
香港人稠地狭,常住人口高达600多万,房价非常昂贵。高房价背景下,如何妥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香港多年来一直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从1953年开始开展住房保障以来,住房保障制度被认为是香港发展的基石。当前,香港的公屋(相当于公租房)超过72万套,居住人口超过200万人,约占全港人口的30%,此外还有约18%的人口居住在购买的居屋(相当于经济适用住房),住房保障覆盖面合计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莉华  
介绍了美国第一专业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的性质、录取标准、课程结构和师资等方面的情况,对美国高层次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资格认证制度以及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彦  欧名豪  陈哲  
土地利用规划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龙头",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公众参与理念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以来,有效增强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在对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念进行诠释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基于宏观角度设计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框架,并从组织、表达、回应、激励、监督五个方面构建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运行的保障机制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珍  
资历架构与行业主导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两大特色。资历架构是一种跨界别的资历级别制度。推行以能力为本的资历架构,有利于沟通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香港的业界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从制定资历架构能力标准说明、能力为本课程开发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俐  李祖超  黄杨  
介绍了英国高校经过长期探索建立的较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包括资格认定与任职、角色培育与培训以及考核评估等,指出其运行过程中有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中介机构的有力监督、高校机制环境的主导及导师个人意志的驱使,上述因素共同推动着高校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认为该机制在保障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英国的这些做法对我国高校完善博士生导师遴选、培训、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借鉴价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广芳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实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地区。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腾飞时期,港府为了维持社会安全与稳定,适应社会发展及其经济条件,逐步实行了一整套符合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对保持香港社会的稳定繁荣和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其成效是显著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梦  王顶明  
香港大学博士生教育管理的组织与制度融合了英美模式,现已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障制度与服务平台,并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托培养世界拔尖的博士生人才。本文将香港大学博士生教育过程与相对应的管理组织与制度规章相结合,探究其大学内部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架构、制度特征与权责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爱东  杨轩宇  
首先阐述了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保障机制的研究意义,明确了该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由一个整合理论框架,以及严谨的概念基础和良好的创新语境等组成。然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动态分析,把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和成效,国外经典的研究方法体系和关注企业策略性行为对反倾销的影响,战略性"反倾销管理"理念,作为设计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保障机制的借鉴,从企业战略层面及相应的制度配置与协调上,构建了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相适应的会计信息证据效力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晓飞  
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本质上体现为以全渠道营销逆向驱动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过程。推进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一方面应结合全渠道模式发展对供应链的影响,并针对全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运作特点,从组织层面、资源层面、信息层面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深度变革与重构,推动形成以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全渠道能力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农产品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和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还必须建立一套以需求分析与反馈机制、物流配送与追溯机制、信息共享与治理机制、利益协调与分配机制为核心的运营保障机制,以确保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活动的有效进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联盛  艾莺  胡滨  
近年来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在金融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深化,给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问题,香港金管局、证监会和保监局相继推出了面向各行业的"监管沙盒"机制,三个"监管沙盒"机制在监管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也具有内在的协调机制。香港监管当局在"监管沙盒"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致力于实现消费者保护、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监管完善等目标。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沙盒"创新对于内地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消费者保护机制建设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