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1)
2023(8875)
2022(7943)
2021(7495)
2020(6423)
2019(15262)
2018(15434)
2017(29484)
2016(16682)
2015(18878)
2014(19175)
2013(18812)
2012(17826)
2011(16273)
2010(16860)
2009(15744)
2008(16134)
2007(14864)
2006(13173)
2005(12078)
作者
(48148)
(40448)
(40370)
(38831)
(25880)
(19327)
(18594)
(15638)
(15214)
(14900)
(13782)
(13391)
(13074)
(13026)
(13020)
(12661)
(12598)
(12025)
(11816)
(11797)
(10274)
(10214)
(9983)
(9282)
(9228)
(9202)
(9151)
(9049)
(8260)
(8255)
学科
(66880)
经济(66807)
管理(45702)
(45077)
(36964)
企业(36964)
方法(28063)
数学(24691)
数学方法(24360)
(20512)
(19175)
中国(18501)
(16952)
地方(15379)
业经(14437)
(13709)
贸易(13705)
(13272)
农业(12984)
(12849)
(12559)
(11965)
银行(11936)
(11426)
(11115)
(11024)
金融(11022)
理论(10912)
(10499)
财务(10471)
机构
学院(237700)
大学(235858)
(99650)
经济(97353)
管理(88489)
研究(85653)
理学(74368)
理学院(73512)
管理学(72312)
管理学院(71814)
中国(64559)
科学(50686)
(50349)
(49159)
(44850)
(42513)
研究所(40256)
(39077)
中心(38802)
财经(36885)
业大(34068)
农业(33361)
(33235)
(32773)
师范(32490)
北京(32390)
(30586)
(30281)
经济学(29750)
(27200)
基金
项目(146021)
科学(112773)
研究(110310)
基金(101810)
(88270)
国家(87487)
科学基金(73284)
社会(66360)
社会科(62793)
社会科学(62767)
(58080)
基金项目(52925)
教育(52422)
(49130)
编号(47265)
自然(46392)
自然科(45217)
自然科学(45195)
自然科学基金(44382)
资助(42937)
成果(40509)
课题(34062)
重点(33552)
(32931)
(32743)
(29951)
(29096)
创新(27996)
教育部(27939)
项目编号(27835)
期刊
(117507)
经济(117507)
研究(76160)
中国(51819)
(39262)
(38979)
学报(34754)
教育(33712)
管理(32890)
科学(32069)
(26213)
金融(26213)
大学(26059)
农业(25573)
学学(24123)
技术(22360)
业经(18849)
财经(18553)
经济研究(18419)
(16002)
问题(15414)
(14103)
(13779)
国际(12073)
技术经济(12053)
理论(11672)
现代(10996)
(10965)
论坛(10965)
(10918)
共检索到37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智中  张爽  
本文分析了香港推行2000年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并评论其所带来的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与以往课改不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围绕新管理主义问责文化的硬措施;逐步推动课改,旨在增强学校与教师变革能力的软措施;及改变教育系统的行政架构。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变革的能力,有较高的课程推广度及教师接纳程度。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问责性的措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政府学校与教师压力增大等问题。如何避免在实施中扭曲变革的目标,适时检讨课改的实施策略,从多角度来思考课改的可持续性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本文全面阐述了社会转型期香港教育与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文章基于国际视野对当前香港课程改革的四个策略问题展开系统探讨 ,这就是 :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反思”水平 ;校本课程发展及专业文化发展的确立 ;课程改革与文化 ;欧洲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显华  
本文可分为下列四部分:1.香港整体课程和中文科课程改革简介;2.课程实施评鉴文献简介;3.研究设计;4.研究结果;5.建议。本研究对香港初中中国语文科新课程的实施分为四个层面去评鉴:1.学生层面——学生学习经验;2.教师层面——教师对课程的关注程度、教师对新旧课程的看法;3.科组层面——课程领导、科组文化的转变、教科书的选用和调适;4.学校层面——学校试行新课程的经验,个案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生尧  李子建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试图透过目标为本课程这个案例 ,从改革特性、整体策略、教师发展、资源提供、学校行政和教师文化等几方面 ,剖析影响香港课程实施的诸多因素。研究表明 ,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 ,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但是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 ,此项改革的课堂实施情况 ,与改革的理想之间 ,还存在巨大的反差。目标为本课程 ,远非一项成功的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祝新华  
国际上日益重视语文综合测试,而香港率先在公开考试的中文科中恒常采用"聆听+阅读+写作"综合测试。通过对来自香港11所学校的教师问卷(79位)与访谈(7位)发现,中学教师普遍认同语文综合测试,但在编制测试、客观评定学生的表现、相应调整教学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难。为了使实施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应认识语文综合测试的性质,提升发展综合语文任务、评估量规的专业素养,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智中  张爽  
香港新高中课程于2009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六年,新的中学文凭考试也已举行了三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第一届中学文凭考试之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进行了中期检讨,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及措施。这些修改建议和措施是否能够回应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呢?本文从课程实施的状况讨论这些修改建议的可行性及不足,并指出香港新高中课程面对着如何解决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如果不从课程设计入手,很难处理好这个限制。那么有哪些可行的办法呢?本文尝试提出新的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陈镜先  王可  
2021年10月,欧盟将我国香港地区列入“不合作税收管辖区名单”中的“观察名单”。为了维护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避免被欧盟进一步列入“黑名单”,我国香港地区修订了离岸被动收入免税制度,并已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修订的核心内容是跨境企业集团的香港成员实体在我国香港地区获取的四类离岸被动收入,需满足经济实质要求才可继续享受免税待遇。此次税制改革是对来自欧盟的持续外部压力的立法回应,不仅对我国香港地区的税制竞争力带来一定挑战,而且将对部分跨境企业造成影响。为此,在港跨境企业应全面审视和调整在港搭建的税务架构,充分利用香港政府提供的配套简化措施,合理运用香港全面性双边税收协定网络,强化应对欧盟税收制裁的风险规避意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祖尧  
首钢是我国率先在香港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大型工业企业,在近1年的时间内,收购了东荣公司、三泰实业公司,入股宝佳集团,控股开达投资公司及海成公司,并且经营活动发展迅速,引人注目。其经营策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买壳上市;利用股市集资;合作发展;在港拓展业务的目的之一在于促进总公司业务向海外发展和实行多元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云鹏  唐丽芳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有力保证。目前国外的课程实施策略基本有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这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发展;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欣欣  洪成文  
香港科技大学是亚太地区迅速崛起的年轻大学的典范,其发展具有"小而精"的显著特色,这种特色战略是其应对挑战的理性选择。香港科技大学基于对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精于人才、精于制度、精于经费、精于学科,做到了在正确的方向上集中资源,并将特色发挥到极致,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为年轻大学增强了信心,内地大学可合理借鉴其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华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评析刘国华随着1997年的临近,香港正由殖民统治向“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过渡。在这历史性的转变时期,公民教育的问题在香港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认为,香港的社会和政制正面临巨大的转变,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适应即将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嘉颖  
课程改革是近几年华人地区乃至世界共同关心的教育议题。然而,对于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当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化的现象呢?本文试图从激活改革的动力、实现转变的能力以及实施改革的环境三方面入手,对香港的课程改革做出一些反思,并籍此提出:改变学校文化对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泽平  姚琳  
为了配合新学制的改革,香港在21世纪伊始启动了新高中课程改革,并于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从香港新高中课程的架构来看,香港新高中课程以全人教育、多元发展、终身学习为理念,旨在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性向及能力,培养香港未来一代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高度的适应力、独立思考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架构、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林  黄家成  周立宏  
香港环境政策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其中可持续发展及环境联合治理的先进理念,以及多种环境规制手段有效应对各种环境问题的实践经验,对完善中国内地环境政策框架体系、实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治理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成文  胡彬彬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相对于"福利社会"这一模式而言,更加强调个人职责和多元供给。受这种模式的影响,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由政府与第三部门共同推动的,并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即货币福利与福利服务的齐头并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