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1)
2023(8381)
2022(7015)
2021(6629)
2020(5547)
2019(12955)
2018(12319)
2017(23908)
2016(12762)
2015(14658)
2014(14141)
2013(14570)
2012(13814)
2011(12785)
2010(12551)
2009(11893)
2008(11824)
2007(10301)
2006(9096)
2005(8515)
作者
(37607)
(31353)
(31262)
(29750)
(20628)
(15293)
(14093)
(12224)
(12056)
(11254)
(11012)
(10826)
(10254)
(10252)
(10239)
(9977)
(9345)
(9345)
(9294)
(8783)
(7813)
(7758)
(7675)
(7317)
(7157)
(7072)
(6974)
(6615)
(6467)
(6247)
学科
(65183)
经济(65107)
管理(36637)
(36424)
方法(33847)
数学(31446)
数学方法(31309)
(29547)
企业(29547)
中国(19087)
(17185)
(14627)
贸易(14616)
(14221)
(13817)
(12832)
(11466)
金融(11465)
(11081)
财务(11075)
财务管理(11056)
企业财务(10753)
(10535)
业经(10403)
(10268)
银行(10246)
(9894)
地方(9187)
(8992)
农业(8747)
机构
大学(197313)
学院(190959)
(94510)
经济(93167)
研究(72671)
管理(72331)
理学(62203)
理学院(61543)
管理学(60814)
管理学院(60456)
中国(58476)
(43750)
(42024)
科学(39393)
(36713)
财经(35495)
研究所(33038)
(32829)
经济学(32059)
中心(31817)
(31419)
经济学院(29026)
北京(27429)
财经大学(27030)
(26563)
(25797)
业大(25495)
农业(25038)
(21719)
商学(21562)
基金
项目(124231)
科学(99509)
基金(96362)
研究(87614)
(85264)
国家(84688)
科学基金(72258)
社会(60373)
社会科(57584)
社会科学(57571)
基金项目(49181)
自然(46254)
自然科(45304)
自然科学(45287)
自然科学基金(44589)
(42379)
资助(41821)
教育(39970)
(38126)
编号(31113)
(30659)
重点(28275)
国家社会(27143)
教育部(26849)
中国(26577)
(26242)
成果(25915)
(25629)
人文(24792)
大学(24334)
期刊
(97783)
经济(97783)
研究(62861)
中国(37546)
(34154)
学报(30825)
科学(28935)
管理(28276)
(26945)
(24229)
金融(24229)
大学(23798)
学学(22476)
财经(19782)
农业(18236)
经济研究(17959)
(16997)
(14722)
教育(14075)
技术(13656)
问题(13385)
国际(13336)
世界(12574)
业经(11966)
(11287)
技术经济(10063)
统计(9930)
理论(9072)
(8287)
经济问题(7901)
共检索到29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为群  
红筹股和中国概念股是进入90年代以来在香港证券市场上产生的两个新名词和新概念。它是香港证券市场上出现的极具影响力的新一类上市公司股份;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证券业并成功进入香港证券市场的生动表现。由于它的这种特殊性,有必要做详细讨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鄂志环  
近年来,香港股票市场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国概念股异军突起。在80年代初香港掀起的投资内地的第一次浪潮中,部分中小型企业纷纷将其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业迁入珠江三角洲一带,一些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也开始进入内地市场,如天安中国大量吸纳土地,合和实业从事一些基本建设项目等。当时这类投资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利润回归期限短期内尚无法预见,其股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则仅在于一个预期利润可观的发展计划,而被列入“概念股”的范畴,成为“中国概念股”的雏形。随大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大陆与香港的经贸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鑫  
浅议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红筹股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吴鑫中国证券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十分迅速。1981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1990年12月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1991年7月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1994...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敏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市场做空机构引发的、进而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和调查的中国概念股危机,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那么,怎样看待中国概念股的问题,如何看待做空机构的行为,重塑中国概念股的市场形象,重建投资者的信心,是市场参与者面临的现实挑战。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孙铮  刘浩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受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2011年,部分中国概念股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并引发了中国概念股估值的整体下跌。通过回顾整个事件的进展,分析了此次事件的市场背景,总结了受到质疑公司的财务特征,并讨论了相关利益链的影响。我们认为,面对全球资本市场,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应当是自治和监管并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润经  
“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关系。中国企业在香港的投资经营也由此获得长足的发展。香港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出现由传统单调的独资(国家资本)经营,向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同时发展的变化。80年代中期起,部分中国企业更试图通过股份公司上市的途径,求得更快的发展。……”吴润经同志介绍了一些中资企业近年在香港通过控股或参股参与股票市场筹资活动的概况,井对在港中资企业及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方式、方法、途径等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意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近代上海证券市场上股票买卖的三次高潮朱荫贵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上海证券领域中曾经出现过三次股票买卖的高潮。这三次高潮为时均不长,彼此间前后也无紧密联系,但在变动剧烈的近代中国,这三次股票买卖高潮不仅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峰  吴松青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强证券卖空监管,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又采取了包括临时限制金融股卖空以挽救危难中的金融机构,修订证券卖空规则以全面禁止裸卖空,颁布SH表格指令以加强卖空信息披露等限制卖空措施,短期内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下跌趋势。香港一直严禁裸卖空,只允许对规定的证券进行"有担保"卖空,本次危机中只进行了调整允许卖空股票名单、提高延误交付证券失责罚金等技术性调节,卖空交易亦未发生异常波动。禁止或限制裸卖空已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趋势,有交收保障的卖空则是证券市场有效运作的必要工具,建立健全的卖空机制可以丰富市场调控手段,完善交易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黎丽  
香港原是个弹丸之地的小渔村,而今却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成香港经济生命线。本文试图着眼于香港证券市场的成长、现状及经验进行分析。 历程与现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收  李双飞  李小晓  
香港和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引起国内外投资者和相关机构广泛关注,中国概念股的走势与国内外股市是否存在联动效应值得研究探讨。运用DCC(1,1)-MVGARCH模型对香港和美国的中国概念股指数与上证综数和深证综指以及概念股所在市场的大盘收益率的时变动态相关系数进行考察发现,香港和美国市场的中国概念股与上证综指、深证综指收益序列动态时变相关性总体较弱,但2007年以来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尤其是香港市场;总体而言,中国概念股与上海市场的联动程度显著高于与深圳市场的联动程度,中国概念股指数与所在市场大盘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较强而且基本稳定,大大超过与中国国内大盘之间的相关性,所在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波动起主导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李石凯  
中国概念股是美国证券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证券市场业绩表现突出,投资人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2 0 1 1年以来,一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受到美国做空机构的狙击并波及整个中国概念股。本文认为中国崩溃论是解释中国概念股普遍受到狙击的重要变量,理由有三:其一,中国崩溃论的高潮与美国做空机构对中国概念股的狙击几乎同时出现,并不是巧合;其二,如果没有中国崩溃论作为基础,一小部分在美国并不具备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做空机构无法影响整个中国概念股的运行;其三,有数据显示,一部分中国崩溃论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狙击中国概念股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国崩溃论的影响并不只为做空机构狙击中国概念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艾瑶  叶德磊  
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的34家A+H股双重上市公司的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不再考虑流通股在总股本中的比重后,系统性风险差异、信息不对称、需求差异和流动性差异是内地和香港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价格差异的显著解释变量。要收窄价差,可以尝试增强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互动,同时同股同价上市,增加两市套利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铮  
香港回归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姚铮“九七”之后香港证券市场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部分,这必将对大陆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近期来看,对大陆证券市场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而言,将对大陆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而言,将使大陆证券...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解宏  李慧心  王莉莉  
基于市值管理和价值最大化的判断,中国概念股的海外上市与回归,都有税收因素的影响。由于中外资本市场的税收差异巨大,企业在上市地点选择中必须考虑税收因素,重构业务框架成为规避税收的隐形途径,实现资本跨境的税收套利。随着税收政策不断完善和中国资本市场崛起,在A股市场上,即使剔除税收因素,也可以获得更高的股权价值,中国概念股的回归就成为追求市值管理的理性选择。税收制度不仅影响着市场估值体系,也成为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必然考虑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