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5)
2023(9726)
2022(8209)
2021(7316)
2020(6220)
2019(13990)
2018(13753)
2017(25830)
2016(14147)
2015(16202)
2014(16245)
2013(16074)
2012(15471)
2011(14451)
2010(14858)
2009(14269)
2008(14102)
2007(12831)
2006(11951)
2005(11228)
作者
(44764)
(37853)
(37620)
(36001)
(24442)
(18025)
(17124)
(14497)
(14469)
(13729)
(13528)
(12797)
(12622)
(12394)
(12154)
(11648)
(11062)
(11045)
(11022)
(10869)
(9820)
(9431)
(9173)
(8861)
(8571)
(8531)
(8508)
(8273)
(7796)
(7524)
学科
(80560)
经济(80464)
管理(44249)
(37111)
(30665)
企业(30665)
方法(25244)
数学(21680)
数学方法(21478)
地方(20898)
中国(17909)
(17097)
(16574)
(16542)
(16124)
业经(15683)
地方经济(13582)
环境(12423)
(12287)
(11694)
金融(11690)
(10984)
银行(10957)
农业(10834)
(10658)
贸易(10651)
(10579)
(10163)
(9932)
(9461)
机构
大学(222804)
学院(221149)
(100161)
经济(98063)
研究(84958)
管理(77610)
理学(65287)
理学院(64439)
管理学(63297)
中国(63203)
管理学院(62864)
科学(50821)
(47579)
(47277)
(44827)
研究所(40387)
(38561)
中心(36780)
财经(36651)
(35369)
(32940)
经济学(32544)
业大(31577)
北京(30362)
(30214)
农业(30100)
(29011)
经济学院(28863)
师范(28730)
(27465)
基金
项目(140895)
科学(110242)
基金(102633)
研究(100722)
(90762)
国家(90060)
科学基金(75427)
社会(66015)
社会科(62525)
社会科学(62507)
(54263)
基金项目(53246)
自然(47568)
自然科(46369)
自然科学(46351)
(45968)
自然科学基金(45516)
教育(45359)
资助(42675)
编号(38464)
成果(33042)
重点(32761)
(31734)
(31515)
(29652)
(28505)
课题(28493)
国家社会(28187)
创新(27019)
教育部(26703)
期刊
(123062)
经济(123062)
研究(71925)
中国(47092)
学报(37320)
(37062)
(36084)
科学(33791)
管理(31338)
大学(27887)
学学(26477)
农业(23910)
(22401)
金融(22401)
经济研究(20136)
财经(19813)
教育(19465)
技术(18278)
(17172)
业经(16604)
问题(15814)
(12380)
(12364)
技术经济(11873)
世界(11767)
国际(11502)
统计(10950)
(10718)
资源(10099)
现代(10080)
共检索到352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小凡  
运用具有持续期依赖特征的Markov转移模型,通过Gibbs抽样法估计香港经济周期的区制状态和持续期依赖特征。结果显示:(一)香港经济存在显著的“增长率分界现象”,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区制状态;通过对区制变量的取值概率估计,可进一步对各区制的时段进行划分。(二)香港经济周期在两个区制均具有正的持续期依赖性,即香港经济退出“高速增长”或“低速增长”区制的概率会随着相应区制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天德  陈小凡  
笔者运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周期的区制状态以及两地经济周期的协同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周期均存在显著的三区制性质,即经济周期可划分为“低速”、“适速”和“高速”增长区制;另一方面,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水平偏低,并且存在依赖于区制状态的“门限性质”,即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区制内呈现出不同的协同性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凡  
本文运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区制依赖特征以及美国对两地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不仅证实两地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存在依赖于经济周期区制状态的门限性质,而且显示:两地经济周期的正向协同性,隐含了美国作为两地之间经济冲击的传递渠道以及两地共同的外部冲击源的影响;当剥离出美国经济的影响之后,两地经济周期的协同程度较为微弱。在此背景下,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周期的长期趋同,应科学甄别和合理利用美国经济对两地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振  张永正  王小利  
文章利用1998年1季度至2008年1季度之间的中国GDP同比增长率的对数的一阶差分序列,采用两区制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对该期间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特点和拐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同期的中国经济运行状况,支持将我国的经济周期划分成两个状态: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经济有21个季度处于紧缩状态,16个季度处于扩张状态,共出现了10次拐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应武  
通过采用滤波技术得到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并分析了总需求变量与产出的周期波动关系。研究发现,香港产出波动周期长度为7.8年左右,且周期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弱可预见性。总需求波动中的投资、进出口和消费是顺产出波动的,基本具有一致的周期长度,是香港产出波动的主要原因,香港政府开支对产出波动没有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林松  张晓芳  孙皓  
文章运用基于统计技术的新的非平稳单位根周期模型检验方法,采用我国10个省、市的GDP时间序列,检验了地区的经济周期的长度。结果显示在扰动为白噪声的情况下,文章所检验地区的经济周期的长度为5~6年;在扰动存在自相关的情况下,经济周期的长度会更短,大概为4或5年左右,这基本上与我国区域的经济周期的长度符合。这种检验结果可以作为调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以减少经济的周期性剧烈波动造成的发展减缓,协调全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经济进一步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俊国  
文章基于1993—2019年31省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周期扩张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第三产业、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显著为负。而重工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周期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显著推动了我国经济周期的扩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提高,重工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由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变为背离比较优势,因此需要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得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背离比较优势的程度增加,产业结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并没有出现显著的门限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宗平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其统计指标笔者认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按一相近的时间长度限定的反复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它考察的重点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是绝对数指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陆辉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阶段跃升的必由之路,其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平稳发展。而经济周期波动状态也是经济转变的一种方式,它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紧密。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概述出发,充分运用经济理论知识论证两者的关系,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旭兰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日益融为一体,高速增长的贸易往来和稳步扩张的直接投资成为两地经济周期同步变动的重要经济基础。文章首先利用Engle(1993)的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方法验证了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再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紧密的贸易联系是两地经济周期出现同步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宋玉华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东亚经济周期(EABC)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趋凸现,本文选取10个代表性国家(地区),以实证方法对1970-2004年东亚经济周期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聚类分析;得出东亚经济周期存在,NIEs、ASEANs等次区域经济周期存在,地区性大国经济周期独立性较明显,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关联度逐渐加强等结论,分析结果为东亚经济合作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现实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晓彬  
经济周期具有机制转换的特点,而传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很难解决像具有机制转换特点的此类问题。为此,本文将Markov机制转换模型运用到状态空间模型中,并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特征,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正向的冲击,宏观调控是有效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付一婷  王勇  
本文利用均值—条件异方差模型检验了我国产出增长率中的条件波动性(条件标准差)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结构VAR模型的冲击反应函数描述了增长率波动性和经济增长率水平之间交互影响的动态传导路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性对经济增长水平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体现出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由此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和市场发展规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质,特别是经济处于回升时期的经济政策方向与经济周期的扩张方向基本一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趋势之间的正相关性预示着我国新出现的经济波动将是一轮上升型经济波动,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万青,沈培喜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for business cycle is the co\|movements of many broadly defined economic aggregates. Which factor mainly causes the business cycle? Western business cycle theorie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is issue. This papers uses Unit Root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do positive analysis on the causality relationship of the economic aggregates of Chinese business cycle and exploits the reasons and the fluctu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business cycle from 1977 to 1999.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张都  
本文对比了现阶段与1996年经济"软着陆"时期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并对本轮经济周期的持续期进行了估计,同时测算了在当前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下,来自世界经济的外生冲击对我国总产出增速的影响。我们认为:从"十二五"后期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将形成新一轮"软着陆",并且本轮经济"软着陆"的平面将明显低于上次,此外,本轮"软着陆"后的持续期将显著延长,这将直接影响"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