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4)
2023(7082)
2022(6407)
2021(6015)
2020(5235)
2019(12400)
2018(12471)
2017(23439)
2016(13349)
2015(15629)
2014(16355)
2013(16219)
2012(15652)
2011(14252)
2010(14736)
2009(13686)
2008(14115)
2007(13155)
2006(11381)
2005(10283)
作者
(42399)
(35655)
(35288)
(33917)
(22813)
(17235)
(16346)
(13812)
(13394)
(13211)
(12277)
(12078)
(11654)
(11390)
(11332)
(11263)
(11082)
(10491)
(10411)
(10364)
(9045)
(9008)
(8817)
(8208)
(8201)
(8142)
(8054)
(8006)
(7419)
(7346)
学科
(55381)
经济(55318)
(37709)
管理(36415)
(30770)
企业(30770)
方法(26589)
数学(23255)
数学方法(22927)
(15890)
(15297)
中国(14459)
(13784)
地方(12135)
(10916)
贸易(10913)
业经(10872)
(10708)
(10502)
农业(10445)
(9908)
理论(9892)
财务(9866)
财务管理(9830)
企业财务(9254)
(9197)
(8780)
银行(8745)
(8254)
(8252)
机构
大学(204675)
学院(203880)
(77872)
经济(75933)
管理(72109)
研究(69926)
理学(61170)
理学院(60336)
管理学(58994)
管理学院(58586)
中国(52318)
科学(46181)
(44568)
(39142)
(38005)
(37147)
研究所(34448)
(34228)
业大(32792)
中心(32478)
农业(31026)
财经(29276)
(29170)
师范(28846)
北京(28242)
(27128)
(26212)
(24656)
经济学(24059)
技术(23668)
基金
项目(127589)
科学(97190)
研究(92482)
基金(88653)
(77877)
国家(77191)
科学基金(63693)
社会(54257)
(51502)
社会科(51076)
社会科学(51054)
基金项目(47075)
教育(44201)
(43466)
自然(41827)
自然科(40781)
自然科学(40761)
自然科学基金(40017)
编号(39471)
资助(37409)
成果(33901)
重点(29419)
课题(28243)
(27947)
(27839)
(25850)
科研(24839)
创新(24196)
大学(24023)
计划(24013)
期刊
(89833)
经济(89833)
研究(59653)
中国(41260)
学报(36322)
(35102)
科学(31441)
(30875)
教育(27479)
大学(26360)
学学(24551)
管理(24153)
农业(23221)
技术(19185)
(18364)
金融(18364)
业经(14915)
财经(14452)
经济研究(13611)
(12748)
(12406)
问题(12248)
图书(11882)
(11449)
技术经济(10554)
理论(10020)
(9991)
商业(9743)
统计(9527)
财会(9293)
共检索到308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平轩  
我国的德育课,在香港特区称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其内容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重点放在个人与政府、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上;二是政治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政治知识、政治观点、政治意识及参政议政能力的教育;三是道德教育,着重点在于个人良好品德的培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少伟  
入学机会在香港虽早已普及,但这并不代表香港中小学教育是公平的。为了检视香港教育公平的实践,本文回顾了香港回归后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教育政策争议,从学童的性别、贫穷家庭子女、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少数族裔学童、新来港与跨境学童等几方面剖析了香港中小学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就探讨香港教育公平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邬红波  
我国香港特区向知识经济转型,为政府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提出了必要性。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政策目标,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以建设副学士学位课程为突破口进行大力提升。政府按照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在学生层面和院校层面实行了一揽子推广副学位课程的激励政策。这些政策在取得较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发展问题,比如毕业生资历受质疑,课程质素认可度有待提升、学生承担学费的压力较大等。香港特区政府期望通过完善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拓展副学士学位毕业生升学空间等政策优化举措化解危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春梅  买买提吐尔逊·阿布都拉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双语教师培训顺利实施的瓶颈。目前,新疆双语教师培训教材已使用7年之久,随着培训工程的深入推进,不少教材制约了培训质量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需要修订或重编。教材选编应遵循的原则为:重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设计与编写要有弹性;内容选材应融入新疆本土特色;学科专业知识应与时俱进,体现新理念;制定教材评价标准,建立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健敏  骆海涛  
香港和新加坡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基金管理中心。本文对两地近年基金行业的发展状况展开比较,着重介绍它们在行业基础条件、总体规模、战略定位和政策上的差别以及在产品创新方面的竞争,从中得出对国内基金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曾荣光  
教育质量渐渐成为内地教育政策议论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香港特区, 有关教育质素与优质教育的议论已推行了近十年。本文旨在探讨香港特区教育质素政策的发展,并分析有关政策措施带来的一种“核数文化”的后果;继而剖析香港特区推行的优质教育所蕴含着对教育的特定的知识论与本体论的设定;最后应用哈贝马斯对知识旨趣的三种界定,来说明优质教育的三种不同的构思,并揭示现行香港特区所推行的优质教育措施的偏闭与局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晖   张艳芳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教育枢纽的设想,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特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教育枢纽,建立与“一国两制”相耦合的特区高等教育,对于香港和内地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彰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价值。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政策既是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回应,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呼应,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响应。根据“一国两制”理论,基于“全球—国家—地方”分析框架,探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发现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三大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区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初具形制,未来可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志铭  
香港零售业所处的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竞争非常充分。企业面对的游戏规则简单、透明而且稳定。文章从政府对经济管理的基本政策出发介绍政府对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零售业经营的一些具体规定以及零售市场的价格机制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吉欣   丁传波   麦鸿骥   刘家强   方东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本先  曹前贵  
学校特色建设是实现学校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众的办学成果的过程。当前,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特色表浅化、去特色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制约、学校制约和学生家庭制约等影响有关。应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滞和问题,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发展,成就学校个性和特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勰平  张倩苇  
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及其特色石勰平,张倩苇一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曲铁华  于桂霞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材改革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民初教育改革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使命。随着历史的发展,教材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白话文教材法定性地位的确立,标志着中小学教材由近代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使教材内容与形式获得了内在和谐,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普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建欣  王晓丽  孟丹宁  
随着近现代教材管理的发展,教材选用成为教材管理的关键环节。根据教育管理决策系统的研究范式,初步探讨了教材选用的决策权来源、决策权分配和工作机制。应用上述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纵向回顾教材选用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沿革,重点梳理了重视目录管理、强化过程监管等主要经验,并进一步探讨了当前在教师教材选用认识、选用机制等方面上有待解决的问题,据此提出了改进教材选用工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明  
从1912年至1949年,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本文分别对民国初期、新学制时期、正式标准颁布期以及修订、试验期的教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