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6)
- 2023(3851)
- 2022(3265)
- 2021(3230)
- 2020(2464)
- 2019(5733)
- 2018(5846)
- 2017(10301)
- 2016(5730)
- 2015(6152)
- 2014(6105)
- 2013(5384)
- 2012(4822)
- 2011(4338)
- 2010(4480)
- 2009(4093)
- 2008(3927)
- 2007(3224)
- 2006(3014)
- 2005(2864)
- 学科
- 济(18110)
- 经济(18076)
- 管理(12436)
- 业(10949)
- 企(9710)
- 企业(9710)
- 制(7632)
- 财(6590)
- 中国(6486)
- 体(6026)
- 农(5409)
- 体制(5276)
- 业经(5116)
- 教学(5003)
- 方法(4986)
- 融(4541)
- 金融(4540)
- 理论(4394)
- 银(4293)
- 银行(4293)
- 地方(4270)
- 数学(4192)
- 行(4192)
- 数学方法(4077)
- 教育(4042)
- 税(3617)
- 税收(3520)
- 收(3488)
- 农业(3312)
- 贸(3195)
- 机构
- 学院(68857)
- 大学(67869)
- 研究(27272)
- 济(26928)
- 经济(26338)
- 管理(22433)
- 中国(19937)
- 理学(18567)
- 理学院(18314)
- 管理学(18013)
- 管理学院(17843)
- 财(15925)
- 京(14985)
- 科学(14625)
- 所(13436)
- 研究所(11937)
- 范(11894)
- 师范(11809)
- 中心(11741)
- 财经(11410)
- 江(11221)
- 经(10474)
- 院(10237)
- 教育(9997)
- 北京(9828)
- 师范大学(9771)
- 农(9242)
- 州(8789)
- 技术(8732)
- 财经大学(8557)
- 基金
- 项目(43385)
- 研究(36399)
- 科学(33678)
- 基金(29214)
- 家(25127)
- 国家(24866)
- 社会(21474)
- 科学基金(21065)
- 社会科(20283)
- 社会科学(20276)
- 教育(18663)
- 省(17171)
- 编号(15916)
- 基金项目(14995)
- 划(14429)
- 成果(13932)
- 课题(12224)
- 自然(12078)
- 自然科(11747)
- 自然科学(11742)
- 自然科学基金(11517)
- 资助(11514)
- 年(10697)
- 重点(10480)
- 部(10036)
- 性(9945)
- 发(9805)
- 项目编号(9488)
- 制(9428)
- 创(9231)
共检索到116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泽平 姚琳
为了配合新学制的改革,香港在21世纪伊始启动了新高中课程改革,并于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从香港新高中课程的架构来看,香港新高中课程以全人教育、多元发展、终身学习为理念,旨在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性向及能力,培养香港未来一代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高度的适应力、独立思考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架构、课程改革实施策略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关键词:
香港 新高中 课程 构架 经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智中 张爽
香港新高中课程于2009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六年,新的中学文凭考试也已举行了三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第一届中学文凭考试之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进行了中期检讨,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及措施。这些修改建议和措施是否能够回应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呢?本文从课程实施的状况讨论这些修改建议的可行性及不足,并指出香港新高中课程面对着如何解决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如果不从课程设计入手,很难处理好这个限制。那么有哪些可行的办法呢?本文尝试提出新的建议。
关键词:
香港新高中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 课程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生尧
香港正在推行的新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以全人教育和专门化教育理念为指导,要求所有高中学生必修必考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通识科4门核心课程,并从语言、数学、自然和社会等领域的20门课程中选修选考2-3门课程。香港新高中课程设置、中学文凭考试以及高校入学要求,均在注重适当的共同基础课程之上,强调了专业导向课程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对中国内地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文理分科之争可以带来一些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慧虹 霍秉坤
本文旨在探讨香港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校本课程由谁来决定。本研究在2010年的暑假进行,透过半结构性的访谈以探索不同中学发展通识课程所采取的策略。研究者发现校长在通识科的课程决策上占主导地位,通识科主任才是正真的课程领导,而科任教师多扮演追随者的角色。
关键词:
课程领导 校本课程发展 课程决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韩向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武荷岚 胡炳元
2009年,香港新学制下高中即将开设的一门全新科目——通识教育科。本文重点探讨了该课程的设计理念、基本框架、评核方法、课程实施的难点等几个方面,并简要分析了对内地课程改革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香港高中新学制 通识教育科 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冯生尧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在"赢得高中就赢得人才"的共识之下,世界各国都在高中阶段积极地推动"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高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即处理好共同基础与分化需求的矛盾。降低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分化机会。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变革的突破口与着力点,在课程、教学与评价方面,已经有丰富且成熟的国际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琳 杨茂庆
21世纪,印度贯彻新时期教育政策,对高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结合,课程内容强调多样性与应用性结合,课程管理强调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课程评价强调多样性与现实性结合。本文总结了印度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分析了印度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课程的公平性取向、民族化取向、职业化取向。
关键词:
印度 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评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腾飞 何茜
南非高中课程改革是南非新政府在教育领域推行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南非新政府以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为目标,努力保障高中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加快高中教育从知识学习向知识应用的转变,大力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南非这种突出学习者中心、结果本位的课程改革,为南非的课程理论发展、教育公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南非 高中课程改革 结果本位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已公布,明年将进入实验区。围绕新方案的一些理念、思想、技术与指南需要宣传与分享,同时,新方案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导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误解,需要澄清。为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约请全国各地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在本刊第八、九两期,就新方案的某一专题,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信这些见解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方案、参与新课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敦杰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已公布,明年将进入实验区。围绕新方案的一些理念、思想、技术与指南需要宣传与分享,同时,新方案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导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误解,需要澄清。为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约请全国各地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在本刊第八、九两期,就新方案的某一专题,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信这些见解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方案、参与新课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明干
研究香港经验加快改革步伐谢明干作为一位忠实读者,我衷心祝贺《改革》杂志创刊十周年。《改革》杂志在唤起人们的改革意识、振奋人们的改革精神、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大业方面,起了并继续起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之后不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王芳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各国课程改革普遍重视课程改革的政策引领,突出强调课程的文化建设,非常关注课程的环境优化,不断完善课程的管理体制,同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即坚持儿童发展的课程理念,突出终身学习的课程目标,强调整合性的课程结构,注重民主参与的课程管理。这些经验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的高中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际教育 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庆芳
本文着重探究美国适应 2 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而逐渐建起高中教育新模式的历程 ,力求回答高中教育的目标与性质、结构与类型、课程设置与管理 ,以及学校地位与评估 ,并努力对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做一剖析 ,从而为我国当前高中教育阶段的改革提供一种参考和另一种思路与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韦骅峰
基于2022年“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项目组所收集的“高考改革调查问卷”中40326份高中生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对高考选科制度和选科结果基本满意,对高考选科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基本认可,认为高考选科利于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部分高中生选科时出现心理焦虑,传统文理分科仍是所选人数最多的组合。同时也发现:高中生对高考选科制度和对未来发展的引导基本满意、对家长参与高考选科的认可度偏低、家庭收入较低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学生的高考选科满意度较低、心理焦虑现象集中在高一与成绩较差学生、“物理遇冷”现象有效缓解等。针对这一实际,教育主管部门需对新高考科目改革持续优化调整,家长应提升在学生高考选科过程中的参与度,高中对弱势学生的选科指导需予以特别关注,同时建立家校协作机制以对产生选科心理焦虑的学生及时疏导,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也尚有调整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