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9)
2023(12028)
2022(10041)
2021(9038)
2020(7540)
2019(17612)
2018(16990)
2017(33616)
2016(18190)
2015(20539)
2014(20743)
2013(20689)
2012(19797)
2011(18315)
2010(18748)
2009(17689)
2008(17451)
2007(16151)
2006(14534)
2005(13164)
作者
(54045)
(45360)
(45141)
(43443)
(29171)
(21569)
(20727)
(17548)
(17000)
(16353)
(15605)
(14975)
(14556)
(14339)
(14273)
(14240)
(13558)
(13268)
(13188)
(13099)
(11250)
(11198)
(11027)
(10468)
(10432)
(10195)
(9922)
(9794)
(9074)
(9013)
学科
(99274)
经济(99189)
管理(49934)
(46689)
(35544)
企业(35544)
方法(35028)
数学(31131)
数学方法(30835)
中国(25947)
地方(25399)
(23923)
(19625)
业经(18635)
(17906)
(16622)
贸易(16616)
农业(16006)
(15986)
(15899)
地方经济(15073)
环境(13360)
(13229)
银行(13207)
(13051)
金融(13049)
(12676)
(12460)
(12415)
理论(11194)
机构
学院(273570)
大学(272042)
(126759)
经济(124022)
管理(101704)
研究(100241)
理学(86061)
理学院(85018)
管理学(83697)
管理学院(83151)
中国(75435)
科学(57977)
(57356)
(56190)
(51240)
研究所(46066)
中心(45200)
(44259)
财经(43938)
(42978)
经济学(40239)
(39569)
业大(36997)
(36584)
北京(36532)
师范(36322)
经济学院(35989)
(35471)
农业(34608)
(33909)
基金
项目(171223)
科学(134897)
研究(127280)
基金(123538)
(106211)
国家(105313)
科学基金(90008)
社会(82573)
社会科(78276)
社会科学(78252)
(66382)
基金项目(64598)
教育(57514)
(55724)
自然(55468)
自然科(54138)
自然科学(54121)
自然科学基金(53130)
编号(51749)
资助(50989)
成果(43214)
(39414)
重点(38632)
(38201)
课题(36373)
(34530)
国家社会(34175)
教育部(32859)
发展(32604)
创新(32434)
期刊
(150327)
经济(150327)
研究(88781)
中国(52141)
(42438)
(40707)
学报(37297)
管理(36972)
科学(36221)
(29000)
金融(29000)
大学(28323)
农业(26932)
学学(26781)
教育(25328)
经济研究(25123)
技术(23568)
业经(22599)
财经(22391)
问题(20892)
(19513)
(16499)
技术经济(15421)
统计(14401)
国际(14316)
(14000)
世界(13941)
商业(13413)
现代(13231)
(12768)
共检索到425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倪外  
香港城市经济第三次转型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创新源动力不足、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传统服务经济功能固化、社会政治议题冲击以及倚重中央优惠政策等。未来应以香港"资本"+内地"科技"、香港"服务"+内地"资本"等新模式为核心,通过连接内地高端实体经济重塑制造产业竞争力,以服务经济"北上"突破香港经济能级与规模,以人民币国际化及与内地自贸区发展差异化功能互补合作等为契机,促进香港全球经济中心的转型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宁  徐小东  
高密度并不一定意味着拥挤和公共空间的高度匮乏,香港的成功经验表明,在高密度的生活环境下,也可以实现一个持续发展和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图景。论文从滨水型、商业型、交通节点型和社区型等不同视角对多元化的香港公共空间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特色加以总结,以期为内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希东  
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高密度、高效率是城市发展的典型特征。在特殊的地理约束和发展理念下,注重城市再造和更新,是香港发展的主要战略选择。香港城市更新在法制建设、组织架构、更新战略、更新方法、公众参与、工作策略等领域,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政策与经验,这对我国内地特大城市旧区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若愚  阮萌  
香港经济在1997年以后的放缓和衰退源于两类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考察其中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指出经济体系的内在因素是造成其结构性困境的根源,而摆脱这一困境依赖于香港经济结构灵活和快速转换的内在机制,以及与内地经济合作的推进。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CEPA影响下香港经济结构性困境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思凡  
研究目的:分析香港混合利用集约用地模式及其内涵,反思土地集约利用定义的局限性,以期为大陆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虽然中国大陆城市在城市化阶段、城市发展速度、城市发展形态等方面与香港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但香港混合多用途集约用地方式拓展了集约用地的内涵和思路,即使以香港为代表的立体混合集约用地模式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城市,却能为国内城市集约用地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引发对集约利用的再思考,因此具有相当的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正婧  张中俭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被公认为是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支撑国家核心战略意义的重要部分。我国香港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开发地下空间。迄今为止,香港在地下空间开发的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本文结合实例对香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形式和特点、布局规划、条例法规、综合效益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内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借鉴之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琳  
香港城市国际化的特点、经验及启示李琳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周围200多个岛屿,陆域面积为1076平方公里,大体相当于北京城区面积。香港是一个港湾城市,土地匮乏而且崎岖多山,除海湾外自然资源缺乏。这样一个常规发展受到限制的城市,二战后却以罕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景祥祜  戴淑儿  蔡孟欣  郑世福  
图书馆在信息与传播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要从传统的馆员服务为主的模式转型至自助服务、网上服务、高附加价值信息服务为主的多渠道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从总分馆空间战略规划、电子资源配置、空间布局、组织变革、新服务开展等方面构建图书馆服务转型蓝图。RFID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服务品质,是服务转型的重要内容。目前图书馆已进行了超高频RFID与高频RFID两个试验性子项目。在导入RFID过程中除技术因素外,图书馆在时间因素、空间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组织变革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配置,从而保证RFID项目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表4。参考文献26。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陆军荣  
香港股市是在近年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之地,内地赴港上市企业数量的日渐增多,使得香港股市在IPO数量、首次融资额、市场交易量、上市公司业务经营所在地甚至是投资者与投资资金的来源都出现了“内地化”趋势。本文分析了这一趋势特征、形成的原因和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宁  
1997年7月初从泰国开始发生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各地,并影响了世界其他各地。香港在这次危机中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外贸、金融受到巨大挑战,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受到影响,多年来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暴露无遗。目前,香港经济发展中存在六大主要障碍...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杨  步一  
[目的 /意义]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了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对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文章在了解前人工作、现实需要以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以了解北京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情况。[结果 /结论]结论表明,目前两校本科生在基本信息素养、信息源与信息检索、学术规范、信息政策与伦理等方面的整体信息素养较高,在信息源和信息伦理方面,香港城市大学本科生要远远强于北京大学本科生。文章据此给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景宇  
在信息与传播科技高速发展、信息载体转型、读者获取信息方式转变的环境下,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紧跟读者需求变化,以人为本,善用科技,注重细节,不断创新,通过空间、馆藏、设备、技术、管理、服务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不断改造与提升,成功实现从一个传统图书馆到一个"知识桥梁,全人发展"的现代化学习空间的转变。对此分别从理念、智慧与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凤侠  
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都采用INNOPAC管理系统,但由于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不同,它们在书目数据规范控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对两所图书馆规范控制的出发点和定位、规范控制的模式和具体范围、规范记录的类型和格式、规范标目的选取标准及著录规则、规范控制工作流程5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可知,清华大学图书馆可采取加大规范控制的范围、健全规范记录的著录项目、完善标目选取和著录的相关规则、充分发挥与规范控制相关的系统功能等措施完善规范控制工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海燕  
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优势资源如何与目标读者有效对接是资源推广的核心工作。以香港城市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资源推广实践为基础,以建立资源与读者之间的知识关联为视角,阐释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推广工作的特点、机制及其方法,以期给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揭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