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0)
2023(2504)
2022(2321)
2021(2121)
2020(1962)
2019(4432)
2018(4314)
2017(8677)
2016(4817)
2015(5508)
2014(5509)
2013(5654)
2012(5317)
2011(4771)
2010(4813)
2009(4443)
2008(4404)
2007(4068)
2006(3686)
2005(3294)
作者
(14588)
(12364)
(12066)
(11539)
(7773)
(6019)
(5591)
(4890)
(4596)
(4509)
(4184)
(4106)
(4098)
(3878)
(3827)
(3664)
(3646)
(3532)
(3474)
(3446)
(3046)
(3045)
(3004)
(2835)
(2721)
(2718)
(2700)
(2632)
(2504)
(2444)
学科
(21567)
经济(21544)
(18453)
管理(15047)
(14873)
企业(14873)
方法(9810)
数学(8461)
数学方法(8415)
(7770)
中国(7259)
(6038)
(5889)
财务(5885)
财务管理(5879)
企业财务(5693)
地方(5051)
(5030)
劳动(5013)
(4767)
贸易(4766)
农业(4676)
(4550)
(4546)
(3913)
业经(3818)
(3790)
金融(3789)
(3574)
银行(3555)
机构
大学(70212)
学院(69639)
(31017)
经济(30407)
研究(27846)
管理(25495)
理学(21920)
中国(21737)
理学院(21560)
管理学(21166)
管理学院(21035)
科学(16940)
(15561)
(15512)
研究所(14144)
(13644)
(12572)
中心(12026)
财经(10948)
(10380)
业大(10306)
北京(10179)
(10118)
(9968)
农业(9890)
经济学(9436)
(9314)
师范(9225)
科学院(8701)
(8455)
基金
项目(45332)
科学(35829)
基金(33628)
研究(31105)
(29969)
国家(29725)
科学基金(25110)
社会(19835)
社会科(18764)
社会科学(18760)
基金项目(17999)
自然(17289)
自然科(16934)
自然科学(16932)
自然科学基金(16635)
(16619)
(14813)
资助(14408)
教育(13929)
编号(11890)
重点(10629)
(10227)
成果(9737)
(9616)
(9184)
科研(8846)
创新(8613)
计划(8545)
教育部(8532)
课题(8341)
期刊
(34445)
经济(34445)
研究(20718)
中国(15432)
学报(11947)
科学(11449)
(11095)
(10883)
管理(10077)
(8762)
金融(8762)
大学(8607)
学学(8190)
农业(7310)
经济研究(5749)
财经(5713)
教育(5660)
(5006)
国际(4894)
技术(4785)
业经(4691)
(4599)
资源(4595)
(4315)
问题(4315)
世界(4285)
商业(3478)
技术经济(3240)
理论(3151)
现代(3074)
共检索到110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文  
香港劳资关系特点及变化趋势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王爱文香港是亚洲也是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香港经济的迅速起飞和持续不断地高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从劳动方面来看,至少有三个因素。一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成本优势不仅在于香港70年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敏  
2010年上半年中国连续出现大规模工人停工事件。这是因为中国以劳动力集约型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经过30年超速发展后,制度时滞、产业布局滞缓等因素导致劳资冲突进入零存整取新时期。这对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公共政策等产生深刻影向。文章提出了以人为本让利于民,梯度转移战略布局和国际合作互动共赢的三方面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云聿  
香港基金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云聿香港的基金管理业发展很快。1995年底香港认可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数目达1183个,比1980年的69个增加16.1倍。1989年基金在香港销售额是7.64亿美元,1996年达44.87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4.8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成云  阎红梅  
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在其第四届任期的初始便进行劳资关系的改革,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改革的主要特点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劳资关系体制;成立新的“公平薪酬委员会”取代现有的“澳大利亚劳资关系委员会”,负责制定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提倡工人与雇主签订单个合同或经协商的“澳大利亚工作和约”;限制和削弱工会的权利等。此次改革对澳劳资关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龚基云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变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劳资关系发生了诸如劳资双方不对称性、不平衡性,劳动者主体地位退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分享化,法律调整弱化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和政策来加以应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自力   彭李政  
数字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的劳动资料和信息化数据化的劳动对象提升劳动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数字技术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没有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时间的本质属性。资本凭借数字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以直接和间接方式通过任务企业和众包平台,对劳动者在时间层面的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以及在物理空间的本区域和跨区域等两维度进行双重剥削。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劳动主体被碎片化、劳动内容被标准化,劳动过程同时受到传统监督和算法控制,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数字资本主义以资本为核心,束缚人的发展、强化资本势力、加深去工业化和全球数字鸿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明  
当前,我国传统劳动关系已经演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我们要超越传统观念的种种束缚,正视改革开放过程中尖锐的劳资关系矛盾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群体分化的现实,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健全相关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亮  
"资强劳弱"博弈格局弱化了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积极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推动企业加大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提出只有强化企业"自治型"工会组织的建设,增强劳工博弈能力,确保企业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准租"分成,激发企业积极性;同时善待各类劳工组织,有步骤地引入国际劳工标准,才能破解全球化下劳工权益提升的困境;只有通过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建立声誉奖惩机制,加强法律保障,构建由法律庇护的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协调配合的劳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劳资关系的优化,共同促进劳资互信合作氛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传淇  
劳资关系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以及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劳动者的利益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得到保障,劳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汝贤  
在东莞以及沿海地区出现"工荒"的情况下,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仍然处于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劳资矛盾表现为对立面的统一。我国政府应该抓住"工荒"这一历史机遇,颁布劳工标准,建立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尽快完善"三方协商"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学军  李黎青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也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但是,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却同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一样不断扩张。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全面、工会组织不健全、克扣工资等问题,日益困扰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揭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性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立富  陈浩  
作为劳动关系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资伙伴关系研究于上世纪90年代后在西方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些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劳资伙伴关系概念与特点的探讨,而是已经触及到了以下具体问题:雇主、雇员与工会之间的博弈关系;劳资伙伴关系产生的任务环境和制度环境;劳资伙伴关系构建的步骤、过程、效果与模式等。本文通过归纳和梳理劳资伙伴关系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未来的研究趋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勋  吴海艳  李耀锋  
本文通过对近代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演变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多元论和一元论三种研究视角在劳资冲突的基本假设、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应对策略及对工会的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文中剖析了每种研究视角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从中发现劳资冲突发展的规律性。此脉络梳理有利于从本质上看清当前西方劳资冲突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预测未来走向,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魏明孔  
恩格斯曾说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运转的轴心,可能有些夸大其辞,但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自工业化以来劳资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之现代社会的突出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的背后,有劳资关系重建的贡献。但在这过程中劳资冲突频频,政商产学研界对此问题开出了不少药方,但对西方相对成熟的劳资关系理论与实践经验直接"拿来",可能客观上导致我国劳资关系问题始终难以达到期望。虽然当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