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3)
2023(7253)
2022(5961)
2021(5382)
2020(4566)
2019(9945)
2018(9458)
2017(18640)
2016(9692)
2015(10515)
2014(10445)
2013(10368)
2012(9672)
2011(8604)
2010(8930)
2009(8563)
2008(7670)
2007(6950)
2006(6097)
2005(5765)
作者
(27804)
(23044)
(22510)
(21801)
(14891)
(11253)
(10536)
(8792)
(8625)
(8255)
(7941)
(7758)
(7480)
(7459)
(7301)
(7207)
(6862)
(6586)
(6557)
(6536)
(5727)
(5528)
(5497)
(5241)
(5232)
(5176)
(5090)
(4868)
(4708)
(4702)
学科
(39447)
经济(39403)
(27901)
(26294)
金融(26293)
管理(24602)
(23121)
企业(23121)
(23097)
银行(23085)
(22455)
中国(18238)
方法(15621)
(14276)
数学(13600)
数学方法(13441)
(11643)
中国金融(11122)
地方(10642)
(9041)
(9037)
业经(9022)
财务(9019)
财务管理(9004)
企业财务(8744)
(8469)
贸易(8460)
(8211)
(8066)
(7505)
机构
大学(133942)
学院(133134)
(59660)
经济(58442)
研究(49985)
管理(46832)
中国(43692)
理学(39853)
理学院(39351)
管理学(38724)
管理学院(38444)
(29228)
科学(28103)
(27835)
(25532)
中心(25053)
财经(23337)
研究所(23211)
(22751)
(21276)
经济学(20247)
(19409)
(19233)
金融(18914)
(18569)
经济学院(18420)
业大(18223)
(17966)
农业(17915)
银行(17905)
基金
项目(88510)
科学(69510)
基金(65210)
研究(63805)
(57560)
国家(57089)
科学基金(48325)
社会(41830)
社会科(39931)
社会科学(39920)
(33777)
基金项目(33555)
自然(30353)
自然科(29747)
自然科学(29741)
自然科学基金(29259)
(28601)
教育(28421)
资助(27435)
编号(23758)
重点(20605)
成果(20338)
(19904)
(19812)
(19216)
(18884)
国家社会(18175)
创新(18082)
科研(17151)
课题(17129)
期刊
(61773)
经济(61773)
研究(42816)
(31705)
金融(31705)
中国(26081)
(22406)
学报(22097)
(20718)
科学(19055)
管理(17987)
大学(16758)
学学(15950)
农业(13154)
财经(12016)
教育(11899)
经济研究(11154)
(10357)
技术(9486)
国际(8580)
业经(8255)
(7919)
问题(7852)
(7266)
理论(7052)
世界(7029)
实践(6278)
(6278)
(5954)
统计(5862)
共检索到210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邦彦  
本文从全球性金融中心的角度分析,指出香港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在金融全球化格局中的区位优势、制度优势和金融业的比较优势。然而,与其他全球性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差距也是明显的,突出表现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平衡,存在众多的"短板";金融业发展腹地比较狭小,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本文认为,香港如果能够有效推进与中国内地的经济融合,构建以香港为龙头、以深圳、广州为两翼的大珠三角金融中心圈,则香港有条件发展成为仅次于伦敦、纽约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成为亚太区特别是大中华地区主要的资产与财富管理中心、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境外上市和投融资中心、全球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及亚洲人民币债券市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我国经济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越来越需要世界级金融中心的支撑。香港目前是排在伦敦和纽约之后第二梯队的国际金融中心;认为香港金融业的成长具有优越的条件,分析了香港与伦敦和纽约的差距及向世界级金融中心迈进的有利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俞肇熊  云丽虹  
作为亚太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面临来自国际及中国内地金融中心的挑战和竞争。本文探讨了香港金融证券业的个别特定金融机构和专业人才的比较优势。特别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增强了香港与内地金融证券市场和客户的接近度,促进了香港金融证券业专业人才的培训和交流、香港中小银行的合并以及证券市场的融资和交易。本文进而提出,一方面,香港需要与中国内地经贸合作而增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香港以泛珠三角地区为平台,上海以长江三角地区为平台,可以促进香港与中国内地的金融证券业相互补充和相互帮助,并带动亚太区域金融中心的互动。通过竞争与协调,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和融通,进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翟艳  王应贵  
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为全球之最,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部署。本文基于国际视角探讨人民币资金池的适度规模、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衍生品对市场发展的影响力,并分析套利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差异。在研究过程中,文章将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伦敦纳入比较研究中,在国际背景下探讨人民币离岸与在岸的汇率、利率差异,以及沪港通实施后的A+H股票价差现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飞焱  
港府财政司曾荫权在1996年首份财政预算案演辞中提及,香港的发展方向是要建设“高增值、以科技为本的制造业及达致世界水平的服务业”。然而近年来,香港的经济建设却对后者更加偏爱,这从一组数字便可以看出。1995年服务业所创造的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为83%,而这一数字在十年前只有67%。香港作为亚洲的商贸金融等商业服务中心,一直以来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耿  
香港的金融行业起步于英国统治年代,很早就深深融入了西方国际金融市场,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因此,香港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香港是一个世界级的全球金融中心吗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令人惊喜及欣慰的是,在短短的二十年内,香港已从一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演变成一个世界级的全球金融中心。根据国际著名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综合评分,香港在十大全球金融中心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耿  
香港的金融行业起步于英国统治年代,很早就深深融入了西方国际金融市场,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因此,香港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香港是一个世界级的全球金融中心吗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令人惊喜及欣慰的是,在短短的二十年内,香港已从一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演变成一个世界级的全球金融中心。根据国际著名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综合评分,香港在十大全球金融中心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为群  
香港金融中心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大的金融中心所在的国家都有关系。但是,它同我国的关系比它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关系都特殊而且更密切。分析这种关系,无论对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以至对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对内地经济的发展都会有积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夏强  
新加坡、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比较与启示厦门大学财金系夏强离岸金融中心又称境外金融市场,是指专门经营非居民之间的借贷、结算、投资、资本流动、期货交易等金融服务,而不受所在国或任何国家的一般金融法规管制的市场。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离岸金融中心已成为国际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虎城  
上海和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既取决于自身的经济金融实力,也有赖于经济腹地的发展水平。本文从大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视角对香港和上海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香港在总部经济集聚效应、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地方金融机构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上海则在经济发展腹地、城市群重点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均衡程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未来上海和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取决于各自所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邦彦  彭薇  
从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金融中心的运行体系以及金融中心的成长环境等三个方面将香港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探寻香港的比较优势及劣势,并提出香港打造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都是亚洲区域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二者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刻的借鉴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倩  薛波  
本文以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义为基准,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以金融系统功能分析为思路,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上海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得出结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系统功能的诸多方面都超越上海,上海只是在商品期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和伦敦、纽约、东京一样有着强大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开放型、多功能是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趋势和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