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7)
2023(6712)
2022(5765)
2021(5014)
2020(4177)
2019(9123)
2018(9113)
2017(16627)
2016(9049)
2015(10322)
2014(10505)
2013(10298)
2012(9886)
2011(9383)
2010(9617)
2009(8998)
2008(8487)
2007(7849)
2006(7384)
2005(6936)
作者
(28374)
(23960)
(23712)
(22497)
(15384)
(11175)
(10789)
(9308)
(9154)
(8597)
(8401)
(8066)
(7887)
(7756)
(7588)
(7269)
(6995)
(6966)
(6784)
(6491)
(6292)
(5839)
(5826)
(5651)
(5363)
(5341)
(5158)
(5064)
(4885)
(4775)
学科
(60897)
经济(60843)
管理(24216)
地方(18395)
(18005)
方法(15806)
(14389)
企业(14389)
中国(13786)
数学(13611)
数学方法(13505)
地方经济(12836)
(12130)
业经(10290)
(10112)
(9746)
(9108)
(8430)
金融(8422)
(8420)
理论(7363)
(7155)
银行(7137)
环境(7105)
经济学(7061)
(6985)
(6794)
农业(6692)
(6630)
贸易(6625)
机构
大学(139095)
学院(138510)
(66908)
经济(65558)
研究(55749)
管理(47179)
中国(40791)
理学(39173)
理学院(38663)
管理学(38005)
管理学院(37722)
科学(31548)
(29546)
(29189)
(28840)
研究所(25917)
中心(24056)
(23161)
(22553)
财经(22463)
经济学(21773)
(20210)
(19908)
经济学院(19127)
北京(18911)
业大(18573)
(18526)
师范(18303)
农业(17925)
(17573)
基金
项目(85712)
科学(66468)
研究(63399)
基金(60832)
(53511)
国家(53077)
科学基金(44154)
社会(41270)
社会科(39077)
社会科学(39065)
(33704)
基金项目(30996)
教育(28519)
(27994)
自然(26254)
自然科(25631)
自然科学(25622)
资助(25362)
自然科学基金(25127)
编号(24602)
成果(21176)
(20189)
重点(19644)
课题(18732)
(18556)
国家社会(17604)
(17209)
发展(16674)
(16464)
创新(16222)
期刊
(86774)
经济(86774)
研究(48625)
中国(31753)
学报(22390)
(22241)
(21459)
管理(20708)
科学(19796)
大学(16882)
学学(15998)
教育(15308)
经济研究(15296)
(14070)
金融(14070)
农业(13965)
技术(13706)
财经(12489)
业经(11527)
(11085)
问题(10973)
(8859)
国际(8291)
世界(8249)
技术经济(8148)
统计(7559)
(7172)
经济问题(6881)
改革(6619)
(6619)
共检索到231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华  
上海与香港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比较研究上海海运学院徐剑华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成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因而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目标的预测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据笔者所见的最新资料,上海港2020年集装箱吞吐能力需求预测数字为1600万TEU...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田歆  曹志刚  骆家伟  鲍勤  陆凤彬  汪寿阳  
本文以汪寿阳(2004)提出的TEI@I方法论为指导,提出了香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的一种研究框架。采用季节AR IMA和VAR等计量经济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技术,以及不规则事件的量化方法,建立了一个香港集装箱吞吐量的综合集成预测模型。数据实证显示这种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此外,通过VAR模型的建立和G ranger因果检验,指出沿海港口的发展对香港有重要的影响,香港港口发展应该注意区域竞争和协作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雯  
香港经济结构面对诸多深层次矛盾,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优势相对减弱而新的发展动力缺失、就业结构两极化、中层就业流失、年轻人难向上流动等。根源之一,便是香港过去30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经济失去了实体基础。推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制造与服务充分融合的2.5产业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大力发展2.5产业,既能带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又能发挥香港固有的服务业优势,推动香港产业从流通性服务扩展至技术和工艺性制造服务,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雯  
香港经济结构面对诸多深层次矛盾,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优势相对减弱而新的发展动力缺失、就业结构两极化、中层就业流失、年轻人难向上流动等。根源之一,便是香港过去30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经济失去了实体基础。推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制造与服务充分融合的2.5产业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大力发展2.5产业,既能带动香港经济的实体化,又能发挥香港固有的服务业优势,推动香港产业从流通性服务扩展至技术和工艺性制造服务,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蹇令香  李东兵  刘玲玲  
从集装箱港口数量、吞吐量、空间布局、市场集中度几个角度,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来分析1979—2011年我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及市场结构的演变,指出1979—1989年是快速分散阶段,为高度集中的寡占市场;1989—2009年是缓慢分散和缓慢集中相互更替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中度集中的寡占市场;2010—2011年延续了分散的趋势,HHI值已经小于1 000,出现了形成非集中竞争市场的趋势。这要求港口企业随着竞争程度的不断增强,需要不断提升质量、建设软环境,提高竞争力,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敏捷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静蕾  罗梅丰  吴晓璠  
以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相对集中度为标准,通过计算1970—2009年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在参考1970—2009年美国集装箱港口数量、集装箱吞吐量以及港口的空间变化基础上,将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演进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70—1981年的快速分散阶段、1981—1995年的缓慢分散阶段、1995—2006年的缓慢集中阶段以及2006—2009年的再次分散阶段。从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进过程中可以发现,美国集装箱港口体系发展存在周期性;并在1995年之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多中心的集装箱港口网络,且某一区域的货运中心并非都是一港独大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静蕾  吴晓璠  罗梅丰  
在中美集装箱港口体系集中度变迁呈现趋同特征的事实分析基础上,采用质量竞争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变迁的普遍因素,并进一步通过中美1979—2010年对比研究得出: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中度主要受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影响;省间(州际)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分布差异也会使得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分散化发展;相对于已经形成网络的美国铁路运输,我国港口的铁路里程的不均衡性仍然制约着港口体系进一步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列辉  张圣  叶斐  
港口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对陆向腹地货源的竞争,还是对海向腹地特别是航线的争夺。选取上海和宁波为样本,以网络分析软件Gephi和Arc GIS为基本工具,通过复杂网络指标分析上海宁波两港2004~2015年航运地位的变化,以航区为海向腹地的基本空间单元,刻画上海、宁波两港海向腹地市场的变动格局。研究发现:上海港一直保持中国航运网络中的中心地位,近年来,宁波港的网络地位明显上升,中心性与中介性在中国大陆各港口中仅落后于上海港而排在第二位;两港口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张,宁波港在近洋航线上不如上海港,但在远洋航线的地中海、西北欧、南亚、北美东西两岸、南美东西两岸、非洲东西两岸等两港覆盖的港口数旗鼓相当;两港口在各航区的首位联系港具有一致性,但至2015年,上海港与美国东部纽约等港口的主要联系被宁波港所取代。在研究数据选取上,采用了航线数据,突破了现有研究以吞吐量数据为主的限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可视化网络分析软件,将定性数据进行了定量化转化,大大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红星  贺国燕  隋延清  
在分析集装箱港口经济增长结构的基础上,找出制约集装箱港口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因素,构建集装箱港口经济绿色增长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核心设备作业能力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对实现港口经济绿色增长的内在机理,得到最佳绿色投资决策方案。以大连某港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集装箱港口将部分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投资转投到核心设备绿色化上,且提高核心设备作业能力投资,有助于实现集装箱港口经济绿色增长的目标。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厚明  李彩云  范苗苗  张莹  
针对深圳港集装箱水上"巴士"的发展问题,首先分别测算华南地区集装箱出口各路径的运输成本、时间、服务水平及三项成本价值量,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深圳港水上"巴士"航线的经济性;进而分析集装箱运输需求量及运价的变化对水上"巴士"航线经济性的影响,确定各路径经济性的平衡点;最后提出完善深圳港水上"巴士"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货主选择路径、航运公司运营及港口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港口体系空间集疏起到均衡化作用;另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在未来的空间疏散化现象和边缘港挑战效应将长期持续下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自然  曹有挥  
以长三角12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5年各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技术、重心偏移法和半径维数法等对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总体极化—离散格局、区域中心—外围格局、港口收敛—发散格局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R/S分析法研判港口体系的空间集疏演化趋势。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上由极化向离散转型,其中组间差异是港口体系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港口运量集中分布于港口体系的运量重心,但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态势;多数港口属于向上收敛或向下收敛型港口,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绍卜  
以我国沿海34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3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采用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ArcGIS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沿海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沿海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集中度日趋分散,港口间的竞争加剧,各港口群内部集中度表现不一致。2空间结构整体呈弱空间分散格局,除西南港口群外,其它各港口群枢纽港已形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伟  毛诗敏  
在对出港箱按属性分类并定义组、簇、批的基础上研究出港集装箱的箱位分配问题,从优化物流输入环节来减少装船时的倒垛数。通过引进批的位置变量、组与垛关系变量和每个位置的倒垛变量,并以组与垛的关系、箱位使用原则和状态、批的箱量守恒以及不同批间倒垛关系为约束对该问题建立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目标是实现装船时各街区箱量均衡、集卡运输距离最短和装船时一定发生倒垛的集装箱数最少。利用等价变换将该模型转化为优化软件可直接求解的线性模型,并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