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机构
- 业(2)
- 云(2)
- 云南(2)
- 云南省(2)
- 农(2)
- 农业(2)
- 农业科学(2)
- 南(2)
- 大学(2)
- 学院(2)
- 所(2)
- 省(2)
- 研究(2)
- 研究所(2)
- 科学(2)
- 科学院(2)
- 花卉(2)
- 业大(1)
- 云南大学(1)
- 农业大学(1)
- 园林(1)
- 园艺(1)
- 园艺学(1)
- 大学生(1)
- 学园(1)
- 学学(1)
- 学生(1)
- 实验(1)
- 实验室(1)
- 室(1)
共检索到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晋华 晏慧君 杨锦红 蹇洪英 张颢 陈敏 唐开学
【目的】研究香水月季复合群花香成分,为香水月季品种的选育及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了香水月季复合群(Rosa odorata complex)盛开期花瓣的花香成分。【结果】从香水月季复合群中共鉴定出56个化合物,不同变种间花香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香水月季原变种的主要香气成分是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苯乙醇;大花香水和粉红香水月季的主要香气成分是芳香烃类,含量最高的是3,5-二甲氧基苯;桔黄香水月季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烃类和萜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纯佳 张颢 周宁宁 张婷 晏慧君 李淑斌 蹇洪英 唐开学
以大花香水月季(R. odorata var. gigantea)单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抗褐化剂以及不同时长黑暗低温预处理对组培过程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WPM培养基为适合的基本培养基;添加有3 g/L活性炭(AC)的培养基中褐化率降至最低的9%,但外植体萌发率远低于2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下的78%,硝酸银(AgNO3)未达到预期效果;24 h的黑暗低温预处理可减轻褐变。试验表明:大花香水月季外植体于4℃下黑暗低温处理24 h后,接种于含有2 g/L PVP的WPM+6-BA 1.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3周后褐化率为15%,萌发率可达83....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组织培养 抗褐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