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3)
- 2023(4935)
- 2022(4591)
- 2021(4191)
- 2020(3971)
- 2019(9484)
- 2018(9390)
- 2017(18890)
- 2016(10627)
- 2015(12240)
- 2014(12695)
- 2013(12917)
- 2012(12251)
- 2011(11251)
- 2010(11349)
- 2009(10842)
- 2008(11004)
- 2007(10166)
- 2006(8608)
- 2005(7668)
- 学科
- 济(48568)
- 经济(48522)
- 业(29211)
- 管理(28980)
- 方法(26566)
- 数学(23857)
- 数学方法(23656)
- 企(23393)
- 企业(23393)
- 农(12651)
- 财(12120)
- 学(11447)
- 中国(10767)
- 贸(9471)
- 贸易(9471)
- 地方(9441)
- 易(9118)
- 业经(8346)
- 农业(8249)
- 制(8133)
- 务(7502)
- 财务(7488)
- 和(7472)
- 财务管理(7463)
- 企业财务(7041)
- 理论(6600)
- 银(6557)
- 银行(6526)
- 融(6416)
- 金融(6413)
- 机构
- 大学(164533)
- 学院(161975)
- 济(65779)
- 经济(64340)
- 管理(60918)
- 研究(55957)
- 理学(52814)
- 理学院(52151)
- 管理学(51090)
- 管理学院(50799)
- 中国(41102)
- 科学(36951)
- 京(34775)
- 农(33345)
- 所(30530)
- 财(29502)
- 业大(28051)
- 研究所(28033)
- 农业(26650)
- 中心(25558)
- 江(24868)
- 财经(23901)
- 北京(21931)
- 经(21575)
- 范(21115)
- 师范(20895)
- 经济学(20446)
- 州(19647)
- 院(19602)
- 经济学院(18659)
- 基金
- 项目(106702)
- 科学(81935)
- 基金(76323)
- 研究(73654)
- 家(67695)
- 国家(67156)
- 科学基金(55800)
- 社会(45171)
- 社会科(42696)
- 社会科学(42679)
- 省(42088)
- 基金项目(41019)
- 自然(37558)
- 自然科(36687)
- 自然科学(36670)
- 自然科学基金(36021)
- 划(35725)
- 教育(34513)
- 资助(32469)
- 编号(29825)
- 成果(24686)
- 重点(24296)
- 部(23959)
- 发(22579)
- 创(21407)
- 科研(21369)
- 计划(20921)
- 课题(20630)
- 创新(20049)
- 教育部(19947)
共检索到232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双 孙维红 万晓会 丁乐 韩国勇 邹双全 邹小兴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的SNP标记,对香樟及近缘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16个香樟无性系和2个近缘种进行重测序分析,共获得209 Gb原始数据,平均有效测序深度16×.共获得约209 308 831个高质量SNP,纯合SNP共165 814 908个,杂合SNP共43 493 923个.由系统进化树可知11份芳樟无性系聚在一起,3份芳樟无性系与油樟聚在一起,然后与龙脑樟聚在一起,沉水樟和肉桂先被分离出来;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份香樟无性系分为3类,分别为芳樟类群、龙脑樟和油樟类群;芳樟、龙脑樟和油樟精油成分存在差异,为不同的化学利用类型.
关键词:
香樟 SNP标记 亲缘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军 张启翔
以包括野梅在内的15个梅品种、1个野生种和其近缘种杏、山杏、桃、山桃、李和‘垂枝’毛樱桃、‘紫叶’李为试材,运用AFLP标记,采用7对引物组合(E-ACTM-CAT、E-GAM-CTC、E-ACTM-CCA、E-ACTM-CAC、E-ACTCTC、E-ACTCAG、E-ACCM-CAG)选择性扩增得到287个多态性条带的6888条带数据,使用NTSYSpc2.1t软件,采用Nei’s(72)遗传距离,SAHNClustering进行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聚类分析,得到了梅品种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育种记录等相关记录相符的结论,并支持梅花二元分类系统的相关分类。
关键词:
梅 近缘种 亲缘关系 AFL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安虎 夏明忠 蔡光泽 杨坪
本文收集了20个分布点的9变(亚)种荞麦属植物以及一个栽培品种,通过ITS和trnH-psbA序列分析,对栽培苦荞的起源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栽培苦荞及其近缘种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基于trnK,trnc-rpoB,rbcL等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相一致,栽培苦荞ITS和trnH-psbA序列与野生苦荞F.tataricum ssp.potanini Batalin遗传距离较近,可能源自于野生苦荞F.tataricum ssp.potanini,在驯化过程中没有外来遗传物质的引物,栽培过程中选择性积累了优良经济性状驯化而形成。
关键词:
苦荞麦 栽培 起源 亲缘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洑香香 赵虎 王玉
松属(油松组)树种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但其种子和幼苗难以区分。通过比较种子的千粒质量、种子形状、颜色、幼苗子叶数、幼苗下胚轴颜色和苗高,结合ISSR和SSR标记技术,鉴定松属(油松组)11个近缘种,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子和幼苗的形态比较鉴定,可准确鉴定油松和加勒比松;ISSR和SSR标记则可把油松组的11个树种中的10个准确鉴定出来,仅有高山松由于遗传背景的复杂性没有发现种特异性引物(位点)。利用5对SSR引物获得的41个种间多态性位点构建的10个树种的近缘种亲缘关系与传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系统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0处将10个树种分为3个类群:马尾松和赤松聚为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振坤 张秋明 刘卫国 丁伟平 张玲
采用AFLP技术,对湖南省宽皮柑橘类野生资源莽山野橘、道县野橘、江永野橘及印度野橘、立花橘等23个材料进行了DNA多态性鉴定.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了8对引物组合,共得到334个扩增位点、4612条带数据,其中多态性位点29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88%.采用DICE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进行亲缘关系分析,23个材料多态性带比率为0.729~0.850,相似系数为0.68~0.91.根据聚类结果和亲缘关系分析,莽山尖叶和圆叶型野橘、道县粗皮小果型野橘、江永粗皮小果型野橘与印度野橘、立花橘亲缘关系较远,是完全不同的宽皮柑橘近缘野生种.道县野橘与江永野橘亲缘关系较近,应是同一种的不同地域类型.
关键词:
宽皮柑橘 近缘野生种 亲缘关系鉴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红 夏冰 杭悦宇 王筱璐 周义峰 吴宝成
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山药原植物薯蓣及其近缘种共10个种和1个变种的trnL-F和rbcL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薯蓣及其近缘种trnL-F序列长689-834 bp,当空位始终作缺失处理时,有变异位点67个,其中信息位点11个,占序列总长度的1.4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1.6%,其中转换率为0.6%,颠换率为1.0%;序列的G+C含量为32.5%。薯蓣及其近缘种rbcL序列长1 096-1 160 bp,存在变异位点42个,其中信息位点10个,占序列总长度的0.93%;种间碱基差异百分率为0.6%,其中转换率为0.3%,颠换率为0.3%;序列G+C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洪晓 杨凯 刘建斌
为探讨丁香属植物种间、欧丁香品种间以及丁香属与女贞属之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使用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对丁香属14个种、欧丁香种的37个品种和女贞属3个种进行了AFLP分析。利用Ntsyspc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以遗传相似性系数为基础,计算Nei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AFLP扩增共产生44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95条,多态率为88.4%,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在0.01~1.44之间。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部分欧丁香品种与顶生花序系的种聚类为一个分支;短花冠管组的种聚类于长花冠管组的内部;长花冠管组的种内部巧玲花系与顶生花序系的种聚类有交叉现象;女...
关键词:
丁香种 欧丁香品种 AFLP 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子祥 陈晓鸣 冯颖 张燕平
从4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了13条和9条,分别对11种倍蚜和角倍蚜4个地理种群的DNA进行PCR扩增和分析。结果表明:倍蚜的遗传距离在不同属之间为0.4828±0.1708,不同种之间为0.2520±0.1780,不同亚种之间为0.1472±0.0764,聚类分析反映了倍蚜属间、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远近程度,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圆角倍蚜属与其他3个属的差异明显,可能是倍蚜中较早分化的类群。角倍蚜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759±0.0302,种群间具有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可能是地理上的隔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正松 和志娇 和加卫 程在全 毕海林 王朝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39份悬钩子属(Rubus L.)野生种或变种及17份栽培品种进行分析,探讨这56份材料间亲缘关系的远近。通过试验从35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166条DNA片段,分子量在250~2300 bp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3.83条DNA片段,多态性比率为96.33%,然后采用NTSYS-pc软件和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聚类分析结果将野生种分成5大类群,其中15份栽培品种包含在内,而有2份栽培品种(酷它它和宝森)另成一类,区别于其他54份材料。试验认为ISSR分子标记技术适合作悬钩子属植物组间亲缘关系的分析。
关键词:
悬钩子属 ISSR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森苗 张淑文 任海英 郑锡良 戚行江
【目的】研究蜡杨梅与杨梅的嫁接亲和性及亲缘关系,为杨梅扩展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连续3年在浙江余姚滩涂上(土壤pH8. 01),以蜡杨梅和杨梅为砧木,以4种主栽品种‘荸荠种’‘东魁’‘夏至红’和‘水晶种’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并基于SSR对蜡杨梅和杨梅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聚类分析。调查各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相关指标。【结果】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0. 08%~83. 75%,其中‘夏至红’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1. 98%),‘荸荠种’次之(80. 43%);蜡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27. 51%~38. 29%,其中,‘东魁’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34. 88%);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蜡杨梅砧穗组合。不同组合间的T-test显示:蜡杨梅砧穗组合BQ4-6、DK4-6和SJ4-6分别在冠径、干周和植株高度等指标上显著性高于杨梅砧穗组合。6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个砧木群体在连续3年的试验中,嫁接成活率与植株高度和冠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砧木高度与植株高度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利用127对SSR标记对2个砧木及4个接穗材料进行了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后分为3个群体,蜡杨梅与杨梅的种间亲缘系数为0. 31,杨梅砧木与‘夏至红’亲缘关系最近,与‘荸荠种’次之;蜡杨梅与‘东魁’亲缘关系最近;与嫁接成活率的表现一致,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高。【结论】蜡杨梅砧木与杨梅接穗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而且更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亚波 宁伟 赵鑫 高维凡 曹珍 邓静
对11种蒲公英(Taraxacum)材料的34个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学聚类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系数为0.648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大组;几种蒲公英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43~0.82之间;供试材料的聚类与地理来源有很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蒲公英种质的鉴别、创新及合理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艳梅 易自力 邓果特 杜凤 项伟 郑铖 刘清波 刘福来 肖亮
以芒、五节芒、荻和南荻4种芒属植物共36份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压片法对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芒属植物中,南荻的荧光值最大,其次为芒,荻的荧光值最小,但不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南荻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大(37.73%),五节芒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小(4.41%),说明南荻的倍性最丰富,而五节芒的倍性最稳定;芒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x=19),36份种质中有33份材料属二倍体(2n=2x=38)型、2份材料属三倍体(2n=3x=57)型、1份材料属四倍体(2n=4x=64)型,表明自然界中芒属植物主要以二倍体存在,偶见三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种之间的核型参数有差异,但都是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且芒和五节芒的核型都为"2B"型,而荻和南荻大部分为"2C"型,说明芒和五节芒亲缘关系近,而荻和南荻亲缘关系近。对核型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份芒属植物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为芒类群,主要为芒和五节芒;第Ⅱ类为荻类群,主要包括荻和南荻;第Ⅲ类则为多倍体类群。
关键词:
芒属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亲缘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静 杨传平 刘桂丰 刘玉喜 任旭琴
RAPD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seven Betula species.233 loci in total were amplified by using 14 random primers.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varied from 12.02% to 36.91%,in which B.costata had the highest variation level.The dendrogram of genetic relat...
关键词:
RAPD 桦树 种间 亲缘关系 杂交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明明 陈化榜 王建华 宋振巧 李圣波
【目的】探讨木瓜属品种的种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木瓜属品种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2个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引物组合对27份品种和5份野生种进行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的评价。【结果】共检测到152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组合6.9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数为73.08%。聚类分析显示,32份材料可划分为毛叶木瓜种系、西藏木瓜、皱皮木瓜种系、日本木瓜种系4个类群。西藏木瓜与毛叶木瓜种系聚为一支,亲缘关系密切;日本木瓜种系和皱皮木瓜种系聚为另一支,日本木瓜种系与毛叶木瓜种系亲缘关系最远,皱皮...
关键词:
木瓜属 品种 SRAP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