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9)
- 2023(3521)
- 2022(2929)
- 2021(2646)
- 2020(2223)
- 2019(5265)
- 2018(5069)
- 2017(10026)
- 2016(5560)
- 2015(6150)
- 2014(6067)
- 2013(6251)
- 2012(5920)
- 2011(5287)
- 2010(5341)
- 2009(5010)
- 2008(4741)
- 2007(4384)
- 2006(3991)
- 2005(3652)
- 学科
- 济(25737)
- 经济(25710)
- 管理(12890)
- 业(12590)
- 方法(12025)
- 数学(11076)
- 数学方法(10895)
- 企(8976)
- 企业(8976)
- 学(7026)
- 中国(6629)
- 农(6319)
- 地方(6263)
- 财(6068)
- 贸(4614)
- 贸易(4609)
- 农业(4569)
- 易(4436)
- 税(4432)
- 税收(4284)
- 收(4263)
- 地方经济(4187)
- 业经(4050)
- 制(4050)
- 融(3788)
- 金融(3787)
- 银(3480)
- 银行(3449)
- 行(3299)
- 收入(3268)
- 机构
- 大学(82171)
- 学院(80759)
- 济(34260)
- 研究(34028)
- 经济(33636)
- 管理(26066)
- 中国(24414)
- 科学(23268)
- 理学(22159)
- 理学院(21868)
- 管理学(21304)
- 农(21282)
- 管理学院(21196)
- 所(19148)
- 京(18231)
- 研究所(17561)
- 农业(17294)
- 业大(15766)
- 财(15563)
- 中心(14367)
- 江(12887)
- 院(12393)
- 省(12045)
- 财经(11985)
- 北京(11410)
- 经济学(11395)
- 经(10974)
- 农业大学(10969)
- 科学院(10818)
- 室(10373)
- 基金
- 项目(55522)
- 科学(42037)
- 基金(40333)
- 家(38422)
- 国家(38165)
- 研究(34040)
- 科学基金(30597)
- 自然(21935)
- 省(21636)
- 自然科(21435)
- 自然科学(21421)
- 社会(21232)
- 自然科学基金(21045)
- 基金项目(20289)
- 社会科(20149)
- 社会科学(20139)
- 划(19039)
- 资助(18199)
- 教育(15549)
- 重点(13326)
- 计划(12761)
- 发(12491)
- 部(11951)
- 编号(11823)
- 科技(11721)
- 科研(11213)
- 创(10973)
- 创新(10421)
- 业(10046)
- 成果(9810)
共检索到126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叶生月 陈钢 张慧 刘建杰 曾燕如 吴慧敏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的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等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后的香榧ISSR-PCR扩增体系为:总容积20μL,包括30 ng模板DNA,16.67 nkat Taq酶,0.350μmol.L-1引物,1.625 mmol.L-1 Mg2+,0.250 mmol.L-1 dNTPs,10×PCR buffer 2μL。PCR扩增程序:94℃变性5.0 min;35个循环:94℃变性30 s,退火45 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斌 李静 李琼 孙治强
以盾叶薯蓣的叶片制备ISSR-PCR DNA模板。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质量和浓度、Mg2+浓度、Taq酶用量、dNTPs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对盾叶薯蓣ISSR-PCR扩增的影响,建立了适宜于盾叶薯蓣的ISSR反应体系和扩增参数,即1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20 ng/L模板DNA,1×Taq酶缓冲液,1.0 UTaq聚合酶,2.5 mmol/L MgCl2,0.2μmol/L引物和0.3 mmol/L dNTPs。并从46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0个带纹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确定了这些引物的适宜退火温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福亮 王国霞 李广平 花喆斌
为了对影响银杏Gingko biloba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因素进行优化,采用ISSR-PCR扩增技术和UVP凝胶电泳成像技术对模板DNA浓度、Taq酶用量、引物用量、dNTP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筛选优化后的反应条件:Taq酶0.3μg,2μL 10×Buffer(含15 mmol.L-1MgCl2),模板DNA40 ng,dNTP 0.2 mmol.L-1,引物0.5μmol.L-1,Mg2+1.5 mmol.L-1。PCR扩增程序:94℃变性5 min,然后进行38个循环:94℃变性30 s,48~53℃(根据引物而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树军 黄婷 肖永太 荣俊冬 杨阳 何天友 陈凌艳 郑郁善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建立了适合大明竹属25个竹种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了各影响因子的用量,筛选出18条有效引物,并确定它们的退火温度,最后对体系进行了检验.优化后大明竹属植物ISSR-PCR的20μL反应体系含2.0μL10×PCR Buffer、2.5 mmol·L-1Mg2+、0.15 mmol·L-1dNTPs、0.5μmol·L-1引物、1.0 U Tap DNA聚合酶、50 ng模板DNA、10.6μL灭菌ddH2O.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60 s,55℃复性45 s,72℃延伸90 s,循环40次;72℃延伸7 min,4℃保存.该ISSR-PC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杰 陈香波 李毅 张德顺
应用L9(34)正交表建立了适合于樟树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0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含有1×PCR buffer、dNTP0.25 mmol/L、引物0.3μmol/L、Mg2+2.0 mmol/L、Taq酶1 U和模板DNA50 ng.适宜的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58℃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2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
关键词:
香樟 ISSR标记 反应体系 正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现东 陈益泰
从SDS、CTAB、高盐低pH值3种方法中选择了CTAB法作为枫香适合的DNA提取方法,同时构建了枫香DNA的PCR扩增程序,并从Mg++浓度、Taq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用量等方面优化了PCR扩增程序。
关键词:
枫香 DNA提取 PCR扩增程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云峰 禹利君 刘仲华 黄璜 胥锦桦 朱楠楠
以从皱边石杉中分离纯化出的99株内生真菌DNA为材料,优选出10条ISSR引物(UBC842、UBC848、UBC850、UBC856、UBC861、UBC864、UBC868、UBC873、UBC880、UBC887)的最适退火温度,并对其进行ISSR–PCR反应体系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建立皱边石杉内生真菌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5μL反应体系中,10×PCR Buffer(Mg2+浓度为2.0 mmol/L)2.5μL,dNTPs(10 mmol/L)0.6μL,引物(10 pmol/μL)2.0μL,Taq E(1 U/μL)1.5μL,DNA模板(10 ng/μL)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萍 陈曦 赵萌莉
以砂珍棘豆(Oxytropis racemosaTurcz.)DNA为材料,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DNA模板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和dNTP浓度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经优化试验建立了砂珍棘豆ISSR-PCR反应体系。20μL PCR反应液含有的组分和终浓度分别为:20 ng DNA模板,1 UTaq酶,0.24μmol/L引物,2.0 mmol/L MgCl2,0.15 mmol/L dNTPs。
关键词:
砂珍棘豆 ISSR PCR 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志文 韩旭 周索童 王丽 李宪臻 陈温福
对杂草稻的nrDNA ITS片段的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测定,建立的PCR最优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含1μL模板DNA,0.125 mmol/L dNTPs,0.5μmol/L正反向引物,1 UTaq酶,2.0μL 10×TaqPCR Buffer;退火温度为57℃。这样的条件下充分保证了ITS PCR产物的质量和纯度要求,直接测序结果为600 bp左右,与网上结果十分类似,表明结果准确可靠。这些ITS片段的系统学信息将为杂草稻的起源进化提供有力的分子水平证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荣波 姜景民 刘军 陈益泰 栾启福 岳华峰
为建立稳定的红楠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在探索红楠基因组DNA提取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子试验对Mg2+、引物、模板DNA、dNTPs的不同浓度水平进行优化,找出ISSR-PCR反应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同时为进一步增加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L9(34)]对Mg2+、引物、模板DNA、dNTPs 4个因素3个浓度水平进行优化和筛选。综合两种试验方法结果,最终获得了红楠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反应体系为20μL,Taq酶0.05 U.μL-1,Mg2+2.0 mmol·L-1,模板DNA 1 ng·L-1,dNTPs 0.3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 杨波
以春兰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模板DNA、dNTPs、MgCl2、primer、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反应循环数进行了探讨,确立了适合春兰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在15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0.2 mmol/L dNTPs,2.0 mmol/L MgCl2,0.2μmol/L引物,0.3 UTaqDNA聚合酶,2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2.5 min;94℃变性45 s,48~58℃退火(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45 s,72℃延伸2 min,35个循环;72℃延伸5 min。
关键词:
ISSR 春兰 反应体系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文 周索童 韩旭 曲佐寅 王占久 孙之音 李宪臻 陈温福
对杂草稻叶绿体psbA-trnH片段的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的最优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含1μL模板DNA,0.125mM dNTPs,0.5μM正反向引物,1U Taq酶,2.0μL 10×Taq PCR buffer;退火温度为61℃,在此条件下充分保证了psbA-trnH PCR产物的质量和纯度要求。对该片段进行了直接测序,结果为510bp左右,在NCBI中比较分析表明其测序结果准确可靠,经ClustW分析表明含有丰富的系统学信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管启良 袁妙葆 俞仲辂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cv.Merrillii)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雌雄异株。根尖细胞染色体分析表明:雌株有一对异形性染色体,异配性别,属ZW型;雄株是同配性别,属ZZ型。雌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W),雄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Z)。雌株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最短的Z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差异明显。雄株有一对最短的Z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大小相同。根据这些特征,植株的性别可早期鉴别。
关键词:
香榧 核型 性别鉴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艾涛 叶碧欢 陈友吾 宋其岩 李海波 沈建军 张昕
【目的】探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对香榧藻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香榧藻斑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采集藻斑病病叶,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从病叶中分离获得的香榧绿藻进行鉴定,明确病原藻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筛选防治香榧藻斑病的优良药剂。【结果】1)从香榧藻斑病病叶中分离获得3种病原绿藻类群,结合藻株形态学特点以及SSU-ITS区间序列分析,3种绿藻类群分别被鉴定为链带藻、软克里藻和Tritostichococcus corticulus,均为香榧病原新记录种。3种香榧绿藻的培养条件相似,均适宜在初始pH 11、温度25℃、光照/黑暗为12 h/12 h光周期下的BG-11培养基中生长。2)以混合藻为靶标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显示,12%松脂酸铜悬浮剂灭藻效果最好,EC_(50)可达8.33 mg·L~(-1),显著低于其他药剂(P<0.05),其后依次为33.5%喹啉铜悬浮剂、80%波尔多液、20%噻菌铜悬浮剂和45%石硫合剂。林间防治试验表明,施药30天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11%和71.62%。【结论】从浙江省香榧上新发现3种病原绿藻类群,藻群生物学特性类似。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香榧藻斑病有较好防治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