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2)
- 2023(10814)
- 2022(9749)
- 2021(9246)
- 2020(7716)
- 2019(17719)
- 2018(17699)
- 2017(34041)
- 2016(18598)
- 2015(20864)
- 2014(20458)
- 2013(20053)
- 2012(18044)
- 2011(16156)
- 2010(15841)
- 2009(14602)
- 2008(13639)
- 2007(11525)
- 2006(9854)
- 2005(8276)
- 学科
- 济(67137)
- 经济(67060)
- 管理(51228)
- 业(47726)
- 企(40188)
- 企业(40188)
- 方法(32550)
- 数学(28027)
- 数学方法(27675)
- 农(18348)
- 中国(17097)
- 学(16535)
- 财(16461)
- 业经(15376)
- 地方(14128)
- 贸(12600)
- 贸易(12594)
- 理论(12371)
- 农业(12262)
- 和(12227)
- 易(12167)
- 环境(11390)
- 制(11104)
- 务(10875)
- 技术(10867)
- 财务(10811)
- 财务管理(10795)
- 企业财务(10155)
- 教育(10050)
- 划(9747)
- 机构
- 学院(252218)
- 大学(252074)
- 管理(101486)
- 济(92072)
- 经济(89897)
- 理学(88811)
- 理学院(87801)
- 管理学(86144)
- 管理学院(85711)
- 研究(82396)
- 中国(59133)
- 科学(54978)
- 京(53714)
- 所(41590)
- 农(41179)
- 财(40652)
- 业大(40133)
- 研究所(38463)
- 中心(36872)
- 江(34887)
- 范(34215)
- 师范(33898)
- 北京(33650)
- 财经(33410)
- 农业(32402)
- 院(30419)
- 经(30343)
- 州(29294)
- 技术(28061)
- 师范大学(27350)
- 基金
- 项目(181517)
- 科学(141292)
- 研究(132012)
- 基金(129801)
- 家(113591)
- 国家(112637)
- 科学基金(96361)
- 社会(79776)
- 社会科(75367)
- 社会科学(75349)
- 省(71648)
- 基金项目(69940)
- 自然(64650)
- 自然科(63106)
- 自然科学(63091)
- 自然科学基金(61907)
- 划(60580)
- 教育(60367)
- 编号(55569)
- 资助(53238)
- 成果(43966)
- 重点(40653)
- 部(38790)
- 发(38409)
- 创(37822)
- 课题(37439)
- 创新(35166)
- 科研(35093)
- 项目编号(34308)
- 大学(33588)
共检索到351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海波 杨桂娟 高卫东 祝燕 黄放 裴昊斐 李庆梅
[目的]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标、抗氧化酶活性等测定分析,探索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香椿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香椿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100%湿度环境获得9.1%、12.2%、14.0%、15.8%和17.8%五个含水量的香椿种子,在10、15、和20℃下分别贮藏90 d,每30 d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在相同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MDA)逐渐上升。经90 d贮藏,随种子含水量或贮藏温度的升高,香椿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种子中SOD、POD和CAT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结论]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与香椿种子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膜质过氧化作用是引起香椿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得出的香椿种子安全贮藏条件为:当温度不超过15℃时,含水量应控制在12.2%以下,当温度在15~20℃时,含水量应低于9.1%。
关键词:
香椿 温度 含水量 种子贮藏 生理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聚英 王军 戴蕴青 苏春元 陈敏
为探讨香椿特征香气的组成及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香椿香气成分,气相色谱--嗅闻法(GC--O)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GC--O--MS)辨识出在43个化合物中有2个化合物A和B具有香椿特征香气,又经GC--FPD检测器确定了A和B属于含硫化合物。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香椿在0、5及20℃下,特征香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0℃下,化合物A和B含量基本维持恒定;5℃下A和B在前3d无明显变化,第6天A降低44.2%,B降低62.6%,第12天A和B分别降低了93.6%和97.4%;20℃下香椿特征香气迅速减少,第6天A和B分别降至3.2%和1....
关键词:
香椿 特征香气 气相色谱--嗅闻 贮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健 杨颖 赵明烨 王军 陈敏
通过香椿多酚在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性的变化,探究贮藏条件对香椿中功能性质的影响。将香椿在0、5、10℃的温度下分别贮藏一定时间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铁离子还原比色法(FRAP法)来评价其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样品中多酚的变化。贮藏后的香椿,其多酚的抗氧化性均在第4天时达到最高,且该变化与香椿中主要的3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有关。贮藏温度、时间对于香椿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香椿的抗氧化性主要取决于酚酸类物质的变化。
关键词:
香椿 多酚 抗氧化性 贮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赵改 杨慧 朱广成
为探讨减压处理对香椿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红油香椿芽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的减压处理(A:20 kPa;B:20kPa→常压→60 kPa)进行贮藏,探讨其对香椿芽呼吸强度、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常压处理)相比,减压处理A、B均能有效抑制香椿呼吸强度,延迟香椿芽呼吸高峰的出现,且峰值分别比对照降低16.80%和51.85%;12 d的贮藏期内,减压处理A、B极显著降低了香椿的脱叶率、腐烂率及失重率,其中脱叶率分别降低8.01,11.22个百分点,腐烂率分别降低4.58,5.64个百分点,失重率分别降低4.39,4.87个百分点;12 d的贮藏期内,减压处理A、B显著降低了香椿维...
关键词:
减压 香椿 贮藏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克兵 沈宝仙 许林 涂炳坤 蔡崇法 戴渺鸿
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杨树花粉生活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贮藏后的花粉用于杂交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63杨和辽宁杨花粉于-20℃贮藏1 a后生活力分别为23.77%和34.19%,与新鲜花粉相比,其生活力分别降低48.51%和62.23%,花粉管长度分别短48.9%和48.45%。用4℃条件贮藏1 a或-20℃条件贮藏2 a的花粉授粉后可以得到正常萌发的种子,尤以-20℃下贮藏的效果为好。
关键词:
杨树 花粉生活力 贮藏 杂交授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成广雷 张海娇 赵久然 刘春阁 王元东 王晓光 王荣焕 陈传永 徐田军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诸永志 王静 王道营 徐为民 曹建民
本文研究了甜玉米在25、15和4℃条件下贮藏的相关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较低贮藏温度下甜玉米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轻,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高,有利于延缓甜玉米的衰老,保持较高的商品品质。
关键词:
甜玉米 温度 酶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昕 韩芳 许加超 付晓婷 李辉 于甜
研究鲈在微冻贮藏条件下组织构造、质地剖面分析(TPA)及流变学特征参数(弹性模量E,应力松弛时间τ,粘性模量η,破断强度)的变化,同时结合鲜度指标、细菌总数、K值、TVB-N、pH值和感官特性判断其在微冻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K值和TVB-N上升,pH值则先下降后上升,且上升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组织结构呈现肌原纤维间空隙逐渐增大,方向性增强,构造逐渐断裂崩解的趋势;弹性模量呈上升趋势,破断强度、硬度、弹性、粘聚性、咀嚼性呈下降趋势,而应力松弛时间、粘性模量的变化则不显著。与冷藏样品相比,微冻样品的货架期能够延长20d,说明微冻条件比冷藏条件能更有效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旭 聂刚 黄琳凯 周洲 唐露 张新全
以低温贮藏1~9年的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种子为材料,研究低温贮藏过程中种子老化程度对其活力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鸭茅种子活力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出现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低温贮藏5年的鸭茅种子仍然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鸭茅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贮藏前两年最高,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第3年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贮藏5年时达到最高,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CAT和POD与种子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鸭茅 种子贮藏 种子活力 抗氧化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竖 郭巨先 杨运英 谭卫萍
定期测定了储良龙眼(Longan chinensis Sonn.cv.chuliang)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纤维素酶活性,并探索其与果肉自溶的关系。结果表明:常温和丙烯处理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纤维素酶的活性逐渐增强,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4天和第5天,果肉自溶指数也随之增高,二者的变化趋势一致。4℃下贮藏1个月时,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较小,始终保持在100μg/(mL.h)左右,此条件下贮藏的果实只在贮藏后期开始自溶,但在之后的货架期纤维素酶活性迅速升高,24 h就达150μg/(mL.h),自溶指数也迅速提高。
关键词:
龙眼 纤维素酶活性 果肉自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安娜 朱艳 崔秀明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生理后熟期种类内储藏物质的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良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种子保存温度,定期分析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三七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各种酶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三七种子后熟期间种内贮藏物质的变化是其生理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引起或加速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劣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贮藏物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锋 李吉跃 邢尚军 郗金标 宋玉民
流苏和香椿都是重要的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 .为了探讨种子的耐盐能力 ,分两种盐分NaCl和NaCl+KCl(1∶1mol浓度 ) 5个处理 0 ,0 2 %、0 4 %、0 6 %、1 0 % ,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 .结果表明 ,两种盐分对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 ,发芽率逐渐下降 ,幼苗生长状况也呈同一趋势 .两个树种都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在 0 4 %盐分条件下 ,发芽率均在 80 %以上 .与复合盐分相比 ,单一盐分对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 ,说明K+ 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 的危害 .为了能够比较不同树种在不同盐分条件下的...
关键词:
盐分胁迫 种子 发芽 耐盐系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丽 赵梁军 孙强 徐小薇
【目的】研究超干处理和贮藏温度对一串红种子生活力及生理变化的影响,为探寻一串红种子适宜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8.9%分别降至4.5%、3.4%、3.0%、2.7%和2.2%,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3个月后,测定不同含水量超干种子经复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超干处理后一串红种子在室温条件下经过13个月的贮藏后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不同含水量的超干种子电导率低于对照,脱氢酶活性高于对照;(...
关键词:
一串红 种子生活力 超干 贮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晋城 涂美艳 周正华 孙雪骄 孙亮 慕长龙
以嫁接核桃和实生核桃花粉为试材,分别贮藏在室温、2~5、-20,-70℃条件下,通过定期对花粉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以花粉活力保持在10%为标准,室温条件下嫁接核桃可保存10 d,实生核桃保存12 d;2~5℃条件下贮藏时期最长,嫁接核桃可保存25 d,实生核桃可保存28 d;-20℃条件下嫁接核桃与实生核桃均可保存10 d;-70℃条件均不利于两类型核桃花粉的保存,保存时期不到1 d。
关键词:
核桃 花粉 贮藏 活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继文 肖遥 翟文继 卢楠 沈元勤 麻文俊 杨桂娟 王军辉
[目的]探究香椿花粉最佳离体培养条件,花药大小、含水率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及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方法]以3个不同基因型(XC5、XC22、ZJ26)香椿花粉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培养温度(20、22、25、28℃)、培养时间(4、6、12、18、30、42 h)下,花粉离体培养的萌发率,获得香椿花粉最佳培养条件。对香椿的花药含水率、花药长、宽进行测量,分析其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基于最佳培养条件,检测香椿花粉-20℃低温贮藏10、25、40 d的萌发情况,分析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结果]香椿花粉在20℃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培养温度,花粉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培养30 h后,花粉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低温贮藏10 d的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显著正相关,与花药宽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 6、-0.739 9。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椿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含水率高的XC22降幅最大,低温贮藏10、25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9.2%、3.3%。[结论]检测香椿花粉生活力的最佳离体培养条件为20℃培养30 h;香椿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宽度以及含水率可能作为筛选花粉高萌发率的指标;低温贮藏可能对含水率高的香椿花粉生活力影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