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0)
- 2023(4735)
- 2022(4135)
- 2021(3950)
- 2020(3451)
- 2019(7701)
- 2018(7560)
- 2017(13602)
- 2016(7967)
- 2015(9332)
- 2014(9340)
- 2013(8948)
- 2012(8773)
- 2011(7802)
- 2010(8178)
- 2009(7593)
- 2008(7891)
- 2007(7444)
- 2006(6693)
- 2005(6042)
- 学科
- 济(28096)
- 经济(28044)
- 管理(19493)
- 业(19405)
- 企(15446)
- 企业(15446)
- 农(9732)
- 学(9582)
- 方法(9513)
- 中国(8964)
- 地方(8026)
- 数学(7518)
- 数学方法(7306)
- 财(6657)
- 制(6478)
- 农业(6256)
- 业经(5876)
- 贸(5715)
- 贸易(5706)
- 融(5678)
- 金融(5676)
- 银(5618)
- 银行(5581)
- 理论(5487)
- 易(5480)
- 行(5361)
- 和(4780)
- 策(4449)
- 体(4345)
- 教育(4240)
- 机构
- 大学(116135)
- 学院(114842)
- 研究(46919)
- 济(40099)
- 经济(39021)
- 管理(37091)
- 中国(34369)
- 科学(32607)
- 理学(30624)
- 理学院(30160)
- 管理学(29297)
- 管理学院(29089)
- 农(27815)
- 京(26584)
- 所(26314)
- 研究所(24079)
- 农业(22014)
- 业大(21369)
- 中心(21035)
- 财(19884)
- 江(18918)
- 院(17432)
- 北京(17127)
- 省(16739)
- 范(16445)
- 师范(16153)
- 州(15233)
- 财经(15202)
- 技术(15181)
- 科学院(14188)
- 基金
- 项目(76339)
- 科学(56659)
- 基金(52068)
- 研究(51867)
- 家(49621)
- 国家(48734)
- 科学基金(38157)
- 省(30624)
- 社会(29671)
- 社会科(27778)
- 社会科学(27769)
- 基金项目(26703)
- 划(26555)
- 自然(26133)
- 自然科(25426)
- 自然科学(25413)
- 自然科学基金(24911)
- 教育(23686)
- 资助(22528)
- 编号(20625)
- 成果(18543)
- 重点(18245)
- 发(16644)
- 计划(16210)
- 课题(15895)
- 部(15709)
- 科技(15568)
- 创(14929)
- 科研(14726)
- 创新(14017)
共检索到186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翠 王树山 杨勇智 曾军 杨槟豪 徐志伦 漆峥嵘
【目的】选择出适宜于川中丘陵区的香椿优良家系,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提供良种。【方法】以来自4个省8个地区的44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以蓬溪本地种源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四川省蓬溪县开展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家系4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变异进行分析比较,开展了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香椿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种源所在地的纬度、经度和海拔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无霜期呈显著的正相关,选择比区验点纬度低、海拔低、经度小、年均气温高、降水量大、无霜期长的种源开展良种选育,对香椿家系选育有利。44个家系及对照4年生香椿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7.14 cm、7.54 m、0.017 8 m3,变异系数分别为21.97%、18.26%和52.71%,遗传力均在0.60以上,不同家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以4年生香椿单株材积为主,胸径和树高为辅,选择出福安112号、乐至10号、蓬溪9号、筠连66号4个优良家系,入选率为8.89%,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8.54 cm、8.84 m和0.027 9 m3,选择差分别为1.4 cm、1.3 m和0.0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44.41%、26.25%和113.62%。随着树龄的增大,4个优良家系胸径之间的差异变小,树高之间的差异变大。【结论】选择出的4个早期优良家系遗传增益高,入选率低,选择差大,生长优势显著,年均胸径2.13 cm,年均树高2.21 m,将成为川中丘陵区香椿良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际友 李艳 李志辉 黄明军 陈明皋 程勇 廖德志 刘球 吴其军
以5年生红椿20个半同胞家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并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5年生红椿半同胞家系树高的遗传力为0.723 5,胸径的遗传力为0.730 6;通过Duncan法多重比较筛选出Tc20、Tc04、Tc03、Tc02、Tc12等5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优良家系。
关键词:
红椿 半同胞家系 遗传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晏姝 韦如萍 王润辉 黄荣 郑会全
【目的】探究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苗期生长及固氮等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固氮能力强的优良家系。【方法】以南洋楹1代无性系种子园中37个半同胞家系1~6月生幼苗为材料,调查测定苗高、地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瘤数量等指标,通过遗传变异分析、性状间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苗期生长比较及选择。【结果】南洋楹37个半同胞家系1~2月生时生长性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4月生时超过16个家系的苗高或地径显著优于饶平县南洋楹母树林混合种(ck,P<0.05),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0和0.84~0.86,在入选率为30%时,遗传进展分别为0.118 9~0.221 4和0.096 2~0.154 3。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选择出13个家系,占群体的34%,与群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和地径的现实增益分别为27.99%和12.73%、遗传增益分别为24.91%和10.69%;与ck比较,现实增益分别为62.47%和41.65%,遗传增益分别为55.59%和34.98%。【结论】南洋楹半同胞家系从苗龄4月生起,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发生显著遗传变异,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家系遗传力和较好的选择潜力。在生长和固氮等性状协同分析基础上,选择了13个同时具有苗期生长优势和高效固氮能力的优良家系。图3表4参23
关键词:
南洋楹 半同胞家系 遗传变异 苗期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艺 吴际友 程勇 陈明皋 刘球 龚玉子 黄明军 张珉 吴其军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是0.122 1,变异系数为4.7%。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胸径家系遗传力是0.530 2,单株遗传力是0.264 6,遗传变异系数为12.9%,且胸径的遗传力高于树高。本次测定选出TC12,TC20,TC02,TC04,TC15等5个优良家系。
关键词:
红椿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云 胡泽军 高大雄 朱玫 宋亚莉 肖宋高 王珍 周欢 张卓文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半同胞8年生子代林为研究对象,在对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显示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林木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8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436、0.6055和0.6500;采用20%的入选率时,筛选出5个优良半同胞家系且入选半同胞家系的材积、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51.34%、17.45%和22.1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燕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福建邵武进行来自14个省区29个种源香椿的造林试验,通过对4年生香椿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开展香椿种源生长差异性分析及早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29个香椿种源在生长适应性上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平均树高在1.665.15 m之间,平均胸径在1.524.42 cm之间,平均单株材积在0.000 380.007 01 m3之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和无霜期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纬度较低、降水量较多、气温较高和无霜期较长的种源在福
关键词:
香椿 种源 生长差异性 早期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张广波 王有菊 滕文华 姜静
针对白桦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开展多点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性状优良的家系,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初级种子园中53个半同胞家系为对象,分别在朗乡、帽儿山、吉林等3个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12年生试验林各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单株材积及树高生长量在地点间和家系间以及地点与家系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胸径生长量在家系间和地点间也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多重比较的结果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了优良家系的初选,同时,采用BLUP模型对多地点
关键词:
白桦 半同胞 多点试验 家系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莫家兴 华慧 翁怀峰 曹玉婷 戴丽华 黄信金 欧阳磊 徐进
研究林木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从中挑选优良家系,为林木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霞浦国有林场40个柳杉全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和材性性状(比重、心材率、偏心率、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柳杉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比重、材积性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木材心材率和偏心率则差异不显著;2)比重、材积、偏心率、树皮率、树高、胸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均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3)柳杉树高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存在显著水平正相关,材积与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4)以胸径和比重作为简单指数选择法的选择性状,计算出各家系选择指数值I值,按10%入选率,选出I值最高的4个家系,分别是34#(7-3)、3#(6-2)、2#(7-5)和20#(20-10)。这些结论可为柳杉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柳杉 家系 材性 综合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季孔庶 樊民亮 徐立安
以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树高、胸径、材积、冠幅、通直度、高径比、冠径比、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和宽度、管胞长宽比等性状,发现家系间除管胞长宽比性状差异显著,其余性状均达差异极显著,暗示着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具选育潜力。8年生林分内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以树高性状为最高(0·691),其次是木材基本密度(0·64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量性状的改良可间接改善通直度,且生长量性状与木材基本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和宽度不相关。采用10%入选率,发现5年生林分和8年生林分入选家系一致,材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 潘百红 何浩志 黄水清 吴际友 程勇 刘球 王旭军
以46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选择表现良好的半同胞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0-1027、4-12、0-464、7-258、0-510、Ⅳ-9等6个表现良好的家系。
关键词:
林学 湿地松 半同胞家系 苗高 地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滕文华 姜静 刘桂丰
开展种子园全同胞家系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优良杂交亲本和杂交组合,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种子园中产种母树为试材,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共获得20个杂交组合,在帽儿山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6年生试验林各组合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母本子代间和不同杂交组合间均表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胸径与材积性状在不同父本子代间也表现显著的差异(P<0.05)。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分别进行了优良父本和优良母本的初选,同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对参试的杂交组合
关键词:
白桦 全同胞 子代测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际友 龙应忠 胡蝶梦 童方平 艾文胜
The study on half\|sib family\'s experimental forest of slash pine show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height, diameter, volume, bole form, branch size, timber density, tracheid length and so on with changed families. At family level, the timber density was negatively ralated to volume gro...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汉 郑成忠 邱勇斌 汪清华 华克达 缪强 范艳如 姜景民 韦一 刘军
【目的】通过分析10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种源变异,揭示不同性状在地理种源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方法】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0年生香椿种源林为试材,测定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材积、树干圆满度和树冠圆满度,获取各种源生态环境因子,进行方差、主成分、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计算广义遗传力、综合选择指数和遗传增益,阐明生长和形质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及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结果】树高、胸径、树干圆满度和材积存在极显著(P<0.01)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材积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种源胸径与冠幅、枝下高和材积之间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胸径与产地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和最干燥季节日平均气温等显著(P<0.05)正相关。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香椿划分为南部和北部2个种源区,并筛选出3个优良种源,分别为元谋、恩施和太和。【结论】10年生香椿种源间差异显著,并且树高、胸径、材积等性状存在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的变异规律,对其进行选择时胸径是主要的遗传改良性状,可为材用型香椿良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图3表6参25
关键词:
香椿 遗传变异 纬度变异 温度 种源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涛 邓冬丽 王建忠 兰俊 张磊 卫忠诚 陈远龙 莫继有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赤桉第二代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分析与遗传评估,探讨赤桉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旨在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参试90个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及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5,表明在家系和单株水平上均受强度遗传控制;以胸径、树高、材积3个主要生长性状构建赤桉家系/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照标准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选择率为5.6%;选择出65株优良单株,选择率为2.7%,优良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44.34%、35.
关键词:
赤桉 第二代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际友 陈明皋 刘球 程勇 黄明军 李艳 舒瑶 吴其军
从美国引进三代湿地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种子和全同胞家系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对其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湿地松半同胞与全同胞家系间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苗高与地径生长性状,通过Duncan法筛选出湿地松半同胞家系S8、S5、S25、S7、S3、S16、S22为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湿地松全同胞家系S21、S17为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从美国引进的湿地松家系苗期生长优势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