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9)
2023(6728)
2022(4967)
2021(4413)
2020(3559)
2019(7810)
2018(8094)
2017(14474)
2016(8316)
2015(9545)
2014(9871)
2013(9102)
2012(8159)
2011(7212)
2010(7142)
2009(6741)
2008(6589)
2007(6215)
2006(5557)
2005(5196)
作者
(26459)
(22002)
(21645)
(20940)
(14008)
(10477)
(9896)
(8674)
(8529)
(7726)
(7635)
(7384)
(7292)
(7255)
(7043)
(6717)
(6561)
(6471)
(6418)
(6193)
(5605)
(5538)
(5501)
(5090)
(5010)
(4998)
(4909)
(4831)
(4674)
(4559)
学科
(29360)
经济(29322)
管理(21281)
(18657)
(14344)
企业(14344)
中国(11912)
(10902)
(9299)
业经(8824)
方法(8436)
(8375)
(7930)
地方(7539)
农业(7036)
(6742)
数学(6477)
数学方法(6398)
理论(6230)
(6189)
(6057)
银行(6032)
(5830)
(5728)
金融(5720)
环境(5708)
发展(5198)
(5185)
(4927)
(4911)
机构
学院(117266)
大学(116217)
研究(45627)
(42511)
经济(41431)
管理(38640)
中国(33402)
理学(32331)
理学院(31910)
管理学(31125)
管理学院(30929)
科学(30764)
(27881)
(26048)
(24532)
研究所(22532)
农业(22064)
业大(21083)
中心(20152)
(20020)
(19688)
(16758)
(16521)
北京(16237)
师范(16214)
(15873)
技术(15764)
(15627)
财经(15232)
科学院(13916)
基金
项目(79818)
科学(61041)
研究(56735)
基金(55260)
(50324)
国家(49904)
科学基金(40936)
社会(34147)
(32951)
社会科(32151)
社会科学(32144)
基金项目(28695)
(27461)
自然(26388)
自然科(25761)
自然科学(25747)
教育(25692)
自然科学基金(25249)
编号(23314)
资助(21697)
成果(19600)
重点(18905)
(18130)
课题(17501)
(16247)
(16159)
计划(15780)
创新(15275)
科研(15142)
科技(14732)
期刊
(51458)
经济(51458)
研究(33958)
中国(28978)
(26803)
学报(25700)
科学(21298)
大学(18577)
农业(18020)
学学(17574)
教育(16894)
(15598)
管理(15360)
(10941)
金融(10941)
(10338)
技术(10154)
业经(9380)
经济研究(8138)
财经(7542)
(7511)
业大(7414)
问题(7253)
(6625)
农业大学(6302)
科技(6280)
图书(6191)
职业(5467)
资源(5418)
(5249)
共检索到184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石傲傲  郑毅  张坤  邓志华  角慈梅  孙仕仙  
【目的】探究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对扑草净污染水体的修复潜力。【方法】采用温室水培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香根草对水体不同初始质量浓度(1.0、5.0、10.0、15.0 mg·L~(-1))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特征。【结果】相同培养时间下,随水体扑草净初始质量浓度增加,香根草茎叶和根系扑草净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随培养时间延长,水体扑草净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培养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种植香根草可提高水体扑草净降解速率和去除率,香根草可作为扑草净污染水体修复的先锋植物。图2表4参3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 晨 蔡建波 华玉妹 刘广龙 朱端卫  
采用小型围隔中的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研究其对微污水中Cd2+、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累积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情况下,上覆水中重金属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没有菹草生长时的情况;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有着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对重金属Cd2+、Mn2+、Ni2+具有超积累的富集作用,其中对Mn2+的富集作用最为显著,即菹草是一种喜锰和耐锰的水生植物;菹草不同部位重金属积累量也大不相同,菹草茎叶对Cd2+的单位富集能力很强,新叶中Cr3+、Cu2+、Zn2+、Ni2+、Mn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晨  蔡建波  华玉妹  刘广龙  朱端卫  
采用小型围隔中的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研究其对微污水中Cd2+、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累积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情况下,上覆水中重金属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没有菹草生长时的情况;菹草对不同重金属有着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对重金属Cd2+、Mn2+、Ni2+具有超积累的富集作用,其中对Mn2+的富集作用最为显著,即菹草是一种喜锰和耐锰的水生植物;菹草不同部位重金属积累量也大不相同,菹草茎叶对Cd2+的单位富集能力很强,新叶中Cr3+、Cu2+、Zn2+、Ni2+、Mn2+等重金属单位含量高于老叶、根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伸伸  张震  何金铃  马友华  胡宏祥  张春格  
为了治理氮、磷浓度过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生植物有去除效果较显著、易于获得、有良好景观改善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净化中。通过文献查阅和野外调查,综述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常见种类,阐释了其对氮、磷及重金属等消减作用的机制和差异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文章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奇杰  李猛  马旭洲  雷钧镒  王武  高建忠  李星星  
为了减少网箱养鱼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探寻环保型网箱,实现网箱养鱼的可持续发展,以筛选得到的漂浮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和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金鱼藻-大薸混养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进行对比,考察其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9.86%±0.94%、38.07%±0.62%,传统网箱氮和磷的回收率分别为44.60%±0.85%、33.17%±0.58%,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氮磷的回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态网箱氮和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8.13%±1.48%和1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清禄  陈强  林新华  
为减少甲鱼疾病发生和污水排放 ,研究比较聚合硫酸铁 (PF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DM DAAC)、优势复合菌群 (EM )和PFS +PDMDAAC与PFS +PDMDAAC +EM各种净化水体方法。结果表明 ,联合使用 2 0mg/L的PFS、0 .5mg/L的PDMDAAC和 2 0ml/m3的EM菌效果最好 ,絮凝率达 92 %以上 ,CODCr去除率达 88%~ 90 % ,BOD5/CODCr由 0 .6 1降至 0 .2 8,说明可用生物降解法将水体中有害物质去除。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特种水产养殖水质标准 ,水质稳定 ,池水与排污口水体水质基本一致 ,达到无污染排放水体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清东  马芸莹  牛文亮  罗海力  
通过实验室静态培养试验,以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对富营养化水体营养源的吸收和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金鱼藻能迅速有效地增加水体中溶解氧(DO),增长率达49.71%;pH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升高后回落的过程,其变化与生物量存在一定线性关系;②金鱼藻对水样的TN、TP、COD、Chl-a去除率分别为90.01%、35.13%、72.67%、99.82%,水质由中富营养型(Meso-eutrophic,MT)向贫营养型(Olig-eutrophic,OT)转变;③通过SPSS软件分析,指标间的皮尔森相关性高度显著,两两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934~0.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国晶  段登选  杜兴华  田功太  张明磊  刘飞  
为了研究由水生植物与人工介质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通过在大薸(Pistia stratiotes)底部放置生物陶粒基质构建了组合生态浮床,研究了该组合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数据表明,组合生态浮床对总氮、氨氮(NH+4-N)、亚硝氮(NO-2-N)、总磷、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2.38%、77.78%、81.97%、67.57%和43.98%,均显著高于植物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玮  陈军  刘晃  何雅萍  
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控的人工措施,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以解决水产品安全、鱼类疾病及资源环境等问题,提高水产养殖生产力。中国目前的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紫外线和臭氧杀菌、水体增氧、人工湿地和人工培育有益藻类或投放生物制剂等,常用的装备有:池塘清淤机、水质净化杀菌装置、过滤机、高效生物净化器、增氧装备和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等,解决了养殖水体有机颗粒物过滤分离、生物净化、消毒杀菌和水质自动检测等养殖水体净化基本问题,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养殖水体净化系统模式。通过回顾中国养殖水体净化技术及常用水处理机械的发展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灿  龚艳  赵兴青  尹大强  
在城市湖泊中利用水生植被,可逐步恢复城市湿地生态功能。本文对比了植被恢复前后湖泊的净化效率,结果显示:水生植被恢复前后水体对CODcr的净化效果差异不明显;对营养盐的净化效果差异显著,TN的去除率提高30.8%,净去除浓度1.44mg/L,是植被恢复前的4倍;对TP的去除率提高36.8%,水体Chl-a浓度整体逐步降低,至15μg/L左右,与植被恢复前同期相比降低6.5倍;浮游植物种群密度下降,蓝藻细胞密度下降一个数量级。可见,随着植被的恢复,水体净化效率逐步提高。鉴于建造人工湿地比利用现有水体改造湿地的费用和环境效果均大得多的现实,本文提出:恢复城市湖泊的水生植被是治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经济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廷林  戴栋超  王震  解岳  钟建红  
阐述了漂浮栽培植物修复系统的技术原理、特点与系统组成,研究了在该系统中种植美人蕉和旱伞草2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这些植物对城市河湖水体中氮、磷等的净化效果。尝试了将漂浮栽培植物与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结合起来,并研究了植物与生物填料的组合系统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美人蕉和风车草在漂浮植物修复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漂浮栽培植物与软性填料的组合系统对水中CODMn的去除率达46%以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妙  龙岳林  姚季伦  于朋钊  奉艳平  
选用湖南居住区水体应用较多的4种观赏性水生植物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进行水体净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千屈菜、石菖蒲、水芋、睡莲对总磷(TP)、总氮(TN)的吸收效果都非常明显;4种植物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对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为石菖蒲>睡莲>水芋>千屈菜;水中溶解氧(DO)的含量为睡莲>千屈菜>石菖蒲>水芋,4种植物均能将水体pH值维持在6.5~8.5,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郭印  钱辉仁  胡伟国  陈薇  
以对虾养殖池水为培植水,采用3种浮植方式水培水芹、水蕹菜和生菜,通过对蔬菜的生长、氮磷的吸收及对虾池水化学状况的比较,探讨3种蔬菜对虾池水的净化效果以及适合水培蔬菜的浮植方式,以解决养殖期间虾池水体氮磷积累的问题。结果表明,水蕹菜日增重量与吸收氮磷能力显著高于水芹与生菜,且存活率最高。3种蔬菜对虾池水水质均有净化效果,其中水蕹菜效果最为明显,20 d后种植水蕹菜的水体中总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以及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55.0%、78.6%、52.6%、44.2%和41.3%,水芹次之。3种浮植方式对水芹和水蕹菜生物量的增加和氮磷的吸收无显著影响,生菜则以浮板种植最佳。研究认为,在3种蔬菜中水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世萍  陈昌意  徐纯森  麦雄伟  陈汉文  赵祖宝  杨继超  李国华  
叙述了青蛙、克氏原螯虾、乌龟、河蟹、黄鳝和泥鳅对钉螺和蚊幼的摄食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 ,它们每天摄食多少顺序为 :对钉螺 ,克氏原螯虾 >乌龟 >河蟹 >青蛙 ;对蚊幼 ,乌龟 >克氏原螯虾 >泥鳅 >黄鳝或青蛙 >河蟹 .在疫区对金钱蟹和克氏原螯虾进行摄食钉螺的定性观察发现 :在放养了实验动物的生态小区内 ,钉螺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通过本实验和近 8年来的研究工作 ,形成了四种水生动植物净化疫水的生态经济模式 :1)芋、蛙、鳝、鳅、蚓、菜 ;2 )莲、菜、龟或鳖、鳝、鳅 ;3)莲藕、河蟹、泥鳅 ;4)芦苇或荻、克氏原螯虾或沼虾、泥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玮  侯宁宁  杨钙仁  李茵茵  凤姜薇  邓羽松  彭晚霞  
[目的]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为选用适宜生态条件的水生植物治理污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室内静水条件下pH、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溶解氧(DO)的测定,探讨水生植物对氮、磷吸收的特点及其根系泌氧特征,同时分析营养物质吸收对水溶液pH值的影响和泌氧速率与有机物去除量的相互关系。[结果]9种水生植物均对水体N、P的吸收较强。其中美人蕉和凤眼莲对N、P的吸收能力较强,苦草对各形态N吸收能力均较强,风车草对TP的吸收能力较强,吸收率均达70%以上;NH_4~+-N、TP与pH的关系密切,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44(P<0.01)。不同植物的泌氧能力存在差异,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对水体的供氧能力显著大于其他植物。[结论]苦草、美人蕉、凤眼莲和风车草对N、P的净化效果较好,可用于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水中。花叶芦竹、再力花和风车草的泌氧能力及对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较高,适宜种植在高耗氧有机物的污水中。风车草不仅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较好,而且泌氧能力及耗氧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也较高,可以将其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栽培植物进行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