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9)
- 2023(11955)
- 2022(10495)
- 2021(9986)
- 2020(8287)
- 2019(19212)
- 2018(19349)
- 2017(36377)
- 2016(20628)
- 2015(23296)
- 2014(23548)
- 2013(22657)
- 2012(20751)
- 2011(18583)
- 2010(18536)
- 2009(16550)
- 2008(16078)
- 2007(13962)
- 2006(11997)
- 2005(10236)
- 学科
- 济(73130)
- 经济(73044)
- 管理(55738)
- 业(51482)
- 企(42268)
- 企业(42268)
- 方法(35310)
- 数学(30460)
- 数学方法(29987)
- 农(20524)
- 中国(19454)
- 学(18860)
- 财(17780)
- 业经(16403)
- 理论(16122)
- 地方(15060)
- 制(13854)
- 农业(13505)
- 教育(12881)
- 和(12316)
- 技术(12293)
- 贸(12048)
- 贸易(12044)
- 易(11624)
- 环境(11568)
- 务(11341)
- 财务(11266)
- 财务管理(11244)
- 银(11016)
- 银行(10945)
- 机构
- 学院(281555)
- 大学(281379)
- 管理(109501)
- 济(101232)
- 经济(98668)
- 研究(94966)
- 理学(94960)
- 理学院(93845)
- 管理学(91898)
- 管理学院(91409)
- 中国(67961)
- 科学(63179)
- 京(61408)
- 农(51971)
- 所(48847)
- 业大(47619)
- 财(45468)
- 研究所(45044)
- 中心(42607)
- 江(41379)
- 农业(41101)
- 北京(38639)
- 范(38489)
- 师范(38052)
- 财经(36700)
- 院(35066)
- 技术(35041)
- 州(33896)
- 经(33346)
- 师范大学(30376)
- 基金
- 项目(199207)
- 科学(153648)
- 研究(144228)
- 基金(140102)
- 家(123809)
- 国家(122762)
- 科学基金(103897)
- 社会(85508)
- 社会科(80745)
- 社会科学(80722)
- 省(80301)
- 基金项目(74643)
- 自然(69774)
- 自然科(68124)
- 自然科学(68105)
- 教育(67796)
- 划(67420)
- 自然科学基金(66807)
- 编号(60403)
- 资助(58532)
- 成果(49054)
- 重点(44726)
- 课题(42622)
- 部(42519)
- 发(41732)
- 创(41336)
- 创新(38471)
- 科研(38254)
- 计划(37216)
- 项目编号(36957)
- 期刊
- 济(109108)
- 经济(109108)
- 研究(79191)
- 中国(56534)
- 学报(51480)
- 农(47108)
- 科学(44468)
- 教育(41048)
- 管理(39678)
- 大学(38037)
- 学学(35689)
- 财(33730)
- 农业(33121)
- 技术(27359)
- 融(19419)
- 金融(19419)
- 业经(18341)
- 业(17243)
- 图书(16883)
- 经济研究(16821)
- 财经(16700)
- 科技(14854)
- 版(14418)
- 业大(14355)
- 经(14170)
- 问题(13781)
- 理论(13718)
- 技术经济(13243)
- 林业(12896)
- 实践(12847)
共检索到40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易清元 夏凯国 江明 任洪涛
香叶天竺葵生产上采用扦插繁殖,存在病害加重,品种退化的现象。本实验用离体芽进行诱导培养,探索产业化快繁优质种苗的方法,从而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试验表明:MS+BA 0.5~2.0 mg/L+NAA 0~0.2 mg/L的配比可直接诱导产生较多的不定芽;MS+NAA 0.1 mg/L可作为微型扦插的继代培养基;MS+IBA 0.5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
关键词:
香叶天竺葵 离体芽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鹏 谭乐和 徐飞 刘向阳 郝朝运 吴刚 张翠玲
本文利用香叶天竺葵的叶片,对香叶天竺葵中香茅醇的提取率进行研究。对提取香茅醇的最适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温度40℃、时间4 h、料液比1∶20的最佳组合,在该条件下香茅醇提取率可达0.88 mg/g。
关键词:
香叶天竺葵 香茅醇 提取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利娟 李晓东 李永红 刘俊武
以柠檬天竺葵的叶片、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结果表明,茎尖诱导分化的效果较好。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丛芽分化培养,MS+BA2 0mg·L-1+NAA0 1mg·L-1;(2)继代培养,MS+BA1 0mg·L-1+NAA0 1mg·L-1;(3)生根培养,1 2MS。
关键词:
柠檬天竺葵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堵锡华 王超 李靖 宋明 田林
【目的】为研究香叶天竺葵精油香气成分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结构之间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关系。【方法】在分子拓扑理论基础上,计算了61个香叶天竺葵精油香气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和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将其中5种结构参数(~0X、~4X、~5Xc、E_3和E_8)作为理论描述符,引入到与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相关的回归分析中,构建了拟合度高、预测能力强的QSRR模型,再将这5种分子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法的输入层变量,采用5∶6∶1的神经网络结构,构建了良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模型的总相关系数rt达到0.9987,预测的色谱保留指数值与相关文献值的相对平均误差仅为0.67%,吻合度令人满意。【结论】香叶天竺葵精油香气成分的色谱保留指数与5种分子结构参数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模型能较好地解释香气成分色谱保留指数的递变规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危兆安 张乍如 彭晓英 周凤莺 周双德
以盆栽宽叶缬草野生苗为材料,切取其嫩叶、叶柄、地下幼嫩根状茎和不定根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方式及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嫩叶和叶柄外植体的消毒方式以70%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浸泡6min效果较好;地下部外植体因受污染比较严重,消毒困难,死亡率为100%.叶片和叶柄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且产生具香味的毛状根.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2mg/L+6-BA0.5mg/L,以叶为外植体的诱导率较高,可达80%.愈伤组织在供试培养基中分化困难,最高分化率仅为25%,培养基为MS+6-BA4mg/L+NAA0.5mg/L.以具芽点分化的愈...
关键词:
宽叶缬草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国凤利 孟繁静 胡适宜
天竺葵的成熟胚囊由七个细胞组成.卵细胞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质体和线粒体丰富,另外还存在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微管。质体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棒状或不规则长形,具管状或泡状的内膜结构,基质电子密度较低,多数质体中含有一个或几个淀粉粒。线粒体的体积较大,在切面上多是环状,其基质电子透明区含有明显的DNA纤丝。在卵细胞的合点端,其质膜与中央细胞的质膜之间发生局部分离,形成了明显的膨大间隙,间隙中存在许多泡状结构。在助细胞中,珠孔端存在明显的由室内突形成的丝状器,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内质网叠堆成平行排列或同心环状,有些末端膨大,形成了球形的电子致密体。中央细胞的极核周...
关键词:
胚囊 超微结构 天竺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张涛 孙华
以接骨木当年生枝条的侧芽为外植体,对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离体培养和高效的组培快速繁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骨木侧芽用加入吐温80的0.1%升汞灭菌时,10min能起到较好的灭菌效果。10h是诱导侧芽的适宜光照时间。MS+6-BA3.0mg.L-1+NAA0.2mg.L-1+TDZ0.03mg.L-1+GA32.0mg.L-1是接骨木不定芽增殖的较优培养基;生根的较优培养基为MS+NAA0.4mg.L-1+IBA0.2mg.L-1,生根率达100%,平均主根数目为16条。生根苗移栽后的成活率达100%。
关键词:
接骨木 离体培养 侧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晓丽 杜敏华 朱红梅 杨柯金
以野生黄木香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其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建立了野生黄木香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利于野生黄木香分化的诱导培养基为M S+A gNO33.0 m g/L+6-BA1.5 m g/L+NAA 0.5 m g/L+琼脂6.5 g/L+蔗糖30 g/L;以M S+A gNO33.0 m g/L+6-BA 1.5 m g/L+NAA0.05 m g/L+琼脂6.5 g/L+蔗糖30 g/L为增殖培养基时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5.5;黄木香高效的再生体系为1/2 M S+A gNO34.5 m g/L+IBA 0.2 m g/L+质量分数0.2%活性炭+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敬文 蒋晶
近20a来已对20个属70余种竹子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以侧芽、顶芽、成熟胚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进行细胞悬浮培养,由悬浮细胞制备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竹子愈伤组织经不定芽途径或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完整植株。通过芽尖培养增殖新生芽进行竹微繁殖,并获得脱病毒种苗。以芽为外植体增殖的新芽或组培再生苗经继代培养诱导竹试管开花结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石大兴 石轶松 王米力 曾平安 刘碧英
研究了以巨桉 (Eucalyptusgrandis)优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发生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 ,对培养过程中新芽及丛生芽的发生类型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试验 ,确定了巨桉快繁体系的最适培养条件 :(1 )初代培养基 :S +BA0 5mg·L- 1 +NAA0 0 5mg·L- 1 +蔗糖 3 % ;(2 )丛生苗诱导培养基 :S +BA1 0mg·L- 1 +NAA0 0 5mg·L- 1 +蔗糖 3 % ;(3 )有效苗诱导培养基 :S+BA0 5mg·L- 1 +NAA0 1mg·L- 1 +生物素 2 0 +蔗糖 4% ;(4 )壮苗培养基 :MS...
关键词:
巨桉 芽器官 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毅 马英姿 王晓明 宋荣 张慧
为了满足市场的资源需求,建立优质凹叶厚朴离体再生体系,为凹叶厚朴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优质凹叶厚朴离体胚为外植体,以B5为基本培养基,6-BA、NAA、消毒时间为因素,采用L9(33)正交设计,进行无菌苗培养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法为0.1%升汞浸泡8 min,污染率为12.6%,外植体生长良好;最佳组合为B5+6-BA 0.5 mg/L+NAA 0.1 mg/L+消毒时间8 min,发芽率高达87%。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正交设计 再生体系 发芽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娟旭 刘玲 王静 余义勋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of Acacia auriculiformis wer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re-differentiation of the callus from the hypocotyls explants.The effects of plant regulator compositions on the induction of callus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in vitro culture were studied.The optimu...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罗玉洁 张青林 罗正荣 刘继红
以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inn.)休眠芽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基础培养基种类和外植体基因型对休眠芽初代培养的影响,比较叶片放置方式、tDZ浓度、Zt与tDZ不同浓度组合及暗培养时间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然后对再生芽进行生根。结果表明:君迁子休眠芽初代培养中,DKW培养基最适合其生长发育,休眠芽生长势最佳;初代培养中,不同基因型的外植体在DKW培养基中生长势基本相同,说明外植体基因型对其初代培养没有影响,但对继代培养影响较大。叶片下表面朝上放置在Ms+Zt 0.1 Mg/l+tDZ2.0Mg/l中暗培养20D,愈伤组织形成率达100%,在(1/2n)Ms+2.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魏乐 李素艳 李燕 龚小强 孙向阳
为探索园林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于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和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栽培基质的可能性,将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以0%,25%,50%,75%和100%的比例替代泥炭进行试验。将天竺葵和金盏菊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基质中进行育苗研究,当幼苗生长35 d后进行测定。将幼苗分别移栽到不同基质中,栽培6个月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园林废弃物比例的增加,基质的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园林废弃物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基质P H值、电导率值、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育苗试验显示:天竺葵幼苗在园林废弃物处理中的生长量显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余力 林新春 桂仁意 张翠萍 黄丽春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成熟胚为外植体,筛选出外植体灭菌途径,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子对其离体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灭菌处理为25.0g·L-1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真空灭菌10min,其污染率仅为6%,出苗率可达86%;木本植物培养剂(WPM)为胚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细胞激动素(KT)0.1mg·L-1和玉米素(ZT)1.0mg·L-1最有效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为丛生芽;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异戊烯基腺嘌呤(2iP)诱导不定芽较少;噻苯隆(TDZ)不能诱导不定芽;以萌动种胚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优于未萌动种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