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37)
2023(19386)
2022(16851)
2021(15998)
2020(13312)
2019(31173)
2018(31119)
2017(57527)
2016(32214)
2015(36939)
2014(37495)
2013(36507)
2012(34067)
2011(30924)
2010(31175)
2009(28467)
2008(28181)
2007(25017)
2006(21807)
2005(19619)
作者
(94167)
(78561)
(78036)
(74439)
(49930)
(37715)
(35839)
(30916)
(29852)
(28238)
(26717)
(26349)
(24952)
(24898)
(24357)
(24311)
(24080)
(23243)
(22566)
(22390)
(19657)
(19551)
(19055)
(17904)
(17756)
(17523)
(17521)
(17427)
(16052)
(15807)
学科
(128795)
经济(128661)
管理(86091)
(82641)
(66635)
企业(66635)
方法(57484)
数学(49998)
数学方法(49309)
中国(39490)
(35856)
(31441)
(30386)
地方(30125)
业经(28453)
教育(24549)
农业(24064)
(24011)
贸易(23995)
(23231)
理论(23026)
(22351)
技术(20244)
(20049)
(19969)
银行(19905)
环境(19669)
(19540)
财务(19450)
财务管理(19400)
机构
大学(457517)
学院(454098)
(175010)
管理(171901)
经济(170901)
研究(158982)
理学(147947)
理学院(146132)
管理学(143194)
管理学院(142369)
中国(115765)
科学(101139)
(99942)
(82033)
(79681)
(79525)
研究所(74812)
中心(72259)
业大(69967)
(69002)
(67964)
师范(67317)
北京(64026)
财经(63095)
农业(62366)
(57273)
(57235)
(55898)
师范大学(54518)
技术(52583)
基金
项目(304492)
科学(237950)
研究(223314)
基金(216176)
(188957)
国家(187276)
科学基金(159020)
社会(135986)
社会科(128569)
社会科学(128533)
(121366)
基金项目(114174)
教育(107460)
自然(104284)
(103379)
自然科(101809)
自然科学(101781)
自然科学基金(99894)
编号(93606)
资助(89805)
成果(77742)
重点(69455)
(67615)
(67171)
课题(66573)
(62673)
科研(58522)
创新(58359)
教育部(57160)
项目编号(56913)
期刊
(193669)
经济(193669)
研究(138089)
中国(96541)
学报(75658)
教育(73246)
(72143)
科学(67565)
管理(61634)
(61374)
大学(56921)
学学(52167)
农业(49981)
技术(43299)
(38528)
金融(38528)
业经(32659)
经济研究(30558)
财经(30051)
图书(26572)
(26404)
(25675)
问题(25089)
技术经济(21744)
(21698)
理论(21252)
科技(21189)
统计(20496)
资源(20012)
商业(19960)
共检索到68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彦  洪成文  
首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域特殊,拥有的优质高教资源最为集中,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且率先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研究不仅研究数量不足,而且研究方法仍然相对落后,学术引领作用不强。首都高等教育赶不上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既定的事实。要提升研究水平,须从四个方面去考虑:主题上要更加平衡;研究力量上要扩大和凝聚;重大研究课题上有追求持续性;有重大价值的研究应获得重视和奖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硕豪  张红  
通过选取2010—2014年13种SSCI收录的知名高等教育类和教育综合类期刊中的高等教育类研究论文,对其区域、机构、作者、关键词、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情况进行抽样量化分析显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研究对象以教学和学生事务为主导,范围广泛;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并举的局面;研究实力分布不平衡;等等。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应从本土向国际扩展;研究方法从不够规范向科学化方向转变;研究内容应从相对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欣  王震  张立华  
选用河北省1995-2014时间序列数据,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与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企业科技投入与企业当年的销售收入、政府对企业科技资助额、政府对研究机构科技投入、政府对高等院校科技投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政府对企业科技资助额以及政府对高等院校科技投入增长均对企业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这种挤出效应有限;企业当年的销售收入、政府对研究机构科技投入这两项的系数为正,即杠杆效应对企业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河北省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相关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欣  王震  张立华  
选用河北省1995-2014时间序列数据,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与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关系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企业科技投入与企业当年的销售收入、政府对企业科技资助额、政府对研究机构科技投入、政府对高等院校科技投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政府对企业科技资助额以及政府对高等院校科技投入增长均对企业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这种挤出效应有限;企业当年的销售收入、政府对研究机构科技投入这两项的系数为正,即杠杆效应对企业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河北省企业科技研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陈庆庆  
对教育学CSSCI期刊2013—2015年刊载的学术论文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载文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篇均占版逐年递增;实证类学术论文逐渐增多;引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发文作者以高级职称者居多,博士生成为新生的中坚力量;发文单位最多的是本科高校;期刊的学术规范性与严谨性有待加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待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霞  周蜜  杨晓彤  
在统计分析了17家期刊的发文院校倾向、作者倾向、省域倾向、研究范式倾向和研究领域倾向后,进一步以作者的专业背景和论文的研究范式为指标,对17家核心期刊进行聚类分析,将17家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归为四大类:非专业化-实践经验性期刊、多元化-实践理论性期刊、专业化-实践理论性期刊和专业化-学术理论性期刊。四类期刊的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研究确实存在整合与分化两种张力,但两种张力都不具备单方面的优势,绝大多数期刊表现出统合两种张力的倾向。两种张力的相互依托、相互交融汇成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玉泉  
在环境技术框架下建立生产理论分解方法,将碳排放变化分解成9个贡献因素,并基于1995-2014年的省际数据对30个省份的工业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潜在碳强度平均上升,表明工业粗放增长模式没有改变,低碳转型尚未开始;工业产出与能源消费增长是工业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是推动工业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尽管部分省份的技术效率有所改进,使碳排放增长下降;但平均来看,技术效率退步,未能抑制中国工业碳排放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玉泉  
在环境技术框架下建立生产理论分解方法,将碳排放变化分解成9个贡献因素,并基于1995-2014年的省际数据对30个省份的工业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潜在碳强度平均上升,表明工业粗放增长模式没有改变,低碳转型尚未开始;工业产出与能源消费增长是工业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是推动工业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尽管部分省份的技术效率有所改进,使碳排放增长下降;但平均来看,技术效率退步,未能抑制中国工业碳排放增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元俊  顾坤华  
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有所增长,但数量仍然很少且不平衡,且大多集中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此,应增加高职院校教师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一方面,核心期刊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在选用稿件时去除官本位意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加强科研管理,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注重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国华  王以祥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 ,对《高等教育研究》( 1 995- 1 999年 )五年发文所附引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定量地描述了该刊的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文献类型、引文年代、自引量等分布 ,试图揭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人员在利用文献上的一些特征 ,以期为高等教育学科文献的利用、流通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大均  苏志强  王鑫强  
德国教育心理学在国际教育心理学中影响深远。比较中国和德国三种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2000—2010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论文,研究发现,教育现实情境研究取向是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集中体现。在研究内容上,中德两国存在"大同大异"的现象,"大同"指在研究重点上都凸显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大异"则表现为中国较重视认知学习的研究,德国则重视对学生学习自我品质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中德两国都非常重视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及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强调采用客观的研究手段研究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尚运生  
在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在华FDI规模虽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但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出现部分撤资清算的情况。本文构建一个包括三个国家的Mundell贸易与投资替代拓展模型,以贸易摩擦作为研究视角考察在华FDI撤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不仅微观环境中的生产成本、税收负担水平、税收优惠状况等因素对FDI撤资的影响显著,而且宏观环境中的宏观经济风险、政府干预程度、贸易障碍等因素也显著影响了FDI撤资。因此,防范宏观经济风险、缓解贸易摩擦、减税降费、降低生产成本等政策,有利于改善FDI撤资状况,从而使FDI在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国际经贸关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钋  许申  
本文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使用路径分析方法对普通本科院校本科学生和高职高专院校专科学生能力的自我评价作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后者在职业和心理素质方面相对优势显著,而前者在公民素质方面自我评价较高。此外还发现,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和集体活动参与的积极与否对个人能力发展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星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5—2014年近10年379篇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发现: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着以下特点和不足。思辨类研究仍占大多数,实证类研究偏少;质性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方法总体还较单一,定量研究数据有待深入挖掘。对此提出:提倡实证类研究,提高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水平;改变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倡混合研究的使用;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提高研究者的方法运用能力等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铭  
根据区域规划中的增长极、"中心-边缘"、"点-轴-区"渐进、圈层理论,得到首都高等教育疏解分析新框架。依据框架将首都高等教育按照环路分为六个圈层,统计各圈层内学校数量、归属、招生数、本专科在校生数、在学研究生数、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占地面积,说明疏解的重点及优先次序。在政策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疏解谁""谁疏解""以疏解促发展、与产业相聚集、结合新城规划、照顾师生便利"的疏解原则,在西北方向打造"北京硅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在东北部、东部形成"北京好莱坞"并挖掘影视艺术体育文化产业潜力,在良乡创造"北京波士顿"成为北京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地等疏解新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