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74)
2023(18101)
2022(15581)
2021(14397)
2020(11947)
2019(27518)
2018(27131)
2017(52271)
2016(28162)
2015(31481)
2014(31336)
2013(30728)
2012(28534)
2011(25808)
2010(25561)
2009(23053)
2008(22246)
2007(19347)
2006(17036)
2005(14852)
作者
(81661)
(67759)
(67170)
(63916)
(43122)
(32568)
(30632)
(26651)
(26024)
(24004)
(23113)
(23075)
(21571)
(21138)
(21078)
(20863)
(20215)
(20032)
(19448)
(19418)
(16756)
(16584)
(16455)
(15624)
(15201)
(15027)
(15011)
(14931)
(13635)
(13353)
学科
(119218)
经济(119092)
管理(78341)
(73012)
(58972)
企业(58972)
方法(49733)
数学(43196)
数学方法(42612)
中国(34494)
(31135)
地方(29066)
(26332)
业经(25998)
(25184)
农业(21297)
(19567)
贸易(19552)
(19424)
(18847)
环境(18727)
理论(18512)
(17834)
技术(17809)
(17353)
银行(17293)
(17004)
金融(17001)
(16589)
(16169)
机构
大学(393850)
学院(392575)
(154959)
管理(153486)
经济(151433)
研究(136413)
理学(132686)
理学院(131125)
管理学(128571)
管理学院(127880)
中国(100530)
科学(86424)
(85229)
(69425)
(68190)
(66861)
研究所(62355)
中心(61953)
业大(60752)
(57628)
财经(55692)
(53910)
北京(53758)
师范(53323)
农业(52354)
(50809)
(50671)
(47014)
经济学(46416)
师范大学(43396)
基金
项目(274692)
科学(215889)
基金(198637)
研究(197760)
(174719)
国家(173279)
科学基金(148565)
社会(124390)
社会科(117878)
社会科学(117847)
(107655)
基金项目(105785)
自然(97973)
自然科(95711)
自然科学(95686)
自然科学基金(93933)
(91238)
教育(90852)
资助(81494)
编号(80005)
成果(63995)
重点(61935)
(61469)
(59687)
(56746)
课题(55709)
创新(52998)
科研(52704)
国家社会(51115)
教育部(50893)
期刊
(170514)
经济(170514)
研究(115755)
中国(76730)
学报(64447)
(60549)
科学(59521)
管理(56352)
(51180)
大学(48885)
学学(46005)
教育(45181)
农业(42122)
技术(34682)
(33431)
金融(33431)
业经(28967)
经济研究(27141)
财经(26293)
问题(23292)
(22571)
(21455)
图书(20806)
科技(19293)
技术经济(18351)
(18267)
理论(18144)
资源(17951)
现代(17649)
商业(17369)
共检索到576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成栋  樊正德  陈敬安  毕添宇  杨春志  
基于空间置换视角,探讨了首都都市圈住房发展和城市更新联动的时空过程和实施路径,包括在都市圈外围拓展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北京的多点地区承接中心城区的外迁安置人口,在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进行空间置换和功能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已有城市更新和都市圈住房发展联动的治理模式,分析了在政府主导、房地产开发商和城市运营商主导、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体主导的不同治理模式的差异,提出了联动治理机制的优化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荣荣  
都市圈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住房市场区域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日本为例,分析总结了其都市圈的住房需求特点及住房建设与居民住房状况,研究发现:都市圈的人口集聚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快速城镇化完成之前人口增速较高;快速城镇化后期人口向都市圈内圈的集聚度下降,外圈对人口的吸纳力上升;三大都市圈住房建设量的占比高于人口占比;居民住房状况在都市圈的圈层之间差异较大,表现出由内向外逐步增加的特征。上述研究发现对我国都市圈住房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都市圈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荣荣  
都市圈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住房市场区域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日本为例,分析总结了其都市圈的住房需求特点及住房建设与居民住房状况,研究发现:都市圈的人口集聚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快速城镇化完成之前人口增速较高;快速城镇化后期人口向都市圈内圈的集聚度下降,外圈对人口的吸纳力上升;三大都市圈住房建设量的占比高于人口占比;居民住房状况在都市圈的圈层之间差异较大,表现出由内向外逐步增加的特征。上述研究发现对我国都市圈住房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都市圈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为促使都市圈的有序发展和内圈与外圈的协调发展,建议提前做好都市圈发展规划,特别是外圈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合理规划都市圈内不同城市和不同圈层的功能定位,探索符合最优集聚效应的内圈空间尺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两翼”建设以及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效。进入新阶段,在肯定成绩、提振信心的同时,还要直面问题,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对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应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探索,完善条件,实现突破并积累经验,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实走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焕峰  张蕊  周锐波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在"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路径。研究方法: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和交互项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1)城市更新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效果介于0.7%~1.0%,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分异;(2)城市更新从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和社会融合三个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影响主要基于要素空间流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以及人居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研究结论:城市更新是一种资源要素空间配置、部门配置和绿色配置的优化过程,通过破除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障碍、加快产业置换与重构的步伐、着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云龙  刘小鹏  刘泓翔  张羽婷  
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地域空间上有条件形成一个都市圈。将成都与14个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距离、引力和场强进行计算,最后综合划定成都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为成都、自贡、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眉山、雅安、资阳等。根据指标划分,确定德阳、绵阳、眉山、资阳为内圈层城市,自贡、遂宁、内江、乐山、雅安为外圈层城市。考虑到城市首位度以及中心城市与各城市之间的引力和场强的大小,确定成都都市圈为一个初级都市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琛  成升魁  陈远生  齐德利  吴月湖  邵筱叶  李永乐  刘俊  
承德市长期以来以观光旅游为主,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核心,形成了凝聚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随着“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形成,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驱动之下,承德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将导致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本文根据距离衰减规律,采用“时间距离法”对“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的范围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市场需求特征、区位特征、交通条件的角度分析了“首都都市旅游度假圈”对承德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承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旅游资源结构、区域旅游交通状况、旅游业发展基础、旅游业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等原则,重新构建了由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旅游节点、入口通道和客源市场等六大要素组成的承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玉婧  刘学敏  
从地理区域分布、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国外著名首都区都市圈的规划战略体系和发展建设历程;指出其共同特征是以首都为中心,促进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心区的规划与建设适应全球竞争的战略目标,首都区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并产生了扩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首都区的建设发展分析了其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金莹  汪德根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 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一致性,"组团式"格局明显,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差异均最大。(3) 3个都市圈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中级及以下协调水平,且分布呈空间依赖性;住房价格与城市系统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子系统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且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既表现出共振性又表现出尺度敏感性。(4)根据协调状态及主导低耦合失调的原因,将城市划分为6种类型,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兴端  常洁  
在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从国内外典型都市圈农业发展来看,要充分发挥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协调,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生产结构、功能结构。农业是成都都市圈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成都都市圈建设中充分重视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准确理解都市圈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深刻认识成都都市圈农业发展的特殊性,促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凤花  李全喜  马洪伟  
为了弥补相关文献对物流空间联系发展研究的不足,本文借鉴城市引力的相关研究模型并结合物流业的派生性特点,从空间角度研究了都市圈城市群体间的物流联系。基于2008-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构建的物流联系强度模型,对上海都市圈物流空间联系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等级划分,并从促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南京省会城市能量、促进物流空间联系的协调均衡分布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淑庚  
论上海市的城市空间置换戴淑庚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空间条件。上海市所处的“背靠陆地、面向海洋、依临长江、内怀黄浦”的大空间优势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拥有这大空间优势,上海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化学  王德起  
本文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地价梯度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实证研究案例,利用2009-2013年土地出让数据,采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环首都经济圈住宅用地价格梯度空间分布互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首都经济圈各区域到北京市中心的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均为负,呈现出住宅用地价格随着到北京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特征,但各区域地价梯度存在着明显的互异性;到北京市中心的距离和通行能力是影响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两者对住宅用地价格梯度存在显著的减缓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儒楠  
2014年5月28~29日,"大都市圈发展:国际比较与启示"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都市圈、城市群以及大型城市区域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单一城市的过度膨胀所带来的人口、环境压力,建设都市圈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城市为核心,形成经济和社会活动活跃,功能互补性强的空间圈层结构是未来城市发展道路,也是缓解当前城市人口、资源过度聚集而产生的各种城市病的一种有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贵文  周求章  黄娟  
以深圳市为例,采用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城市更新对周边住房价格的时空异质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更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带动周边住房价格上涨。城市更新项目计划立项和开工建设后分别使周边住房价格提升了14.3%和13.4%,对房价的推升作用存在预期效应。城市更新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对周边房价的推升作用随着中心距离增加而显著降低。城市更新对高中低价位住房的影响不同,随着住房价位提高推升作用逐渐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