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3)
- 2023(5024)
- 2022(4248)
- 2021(3709)
- 2020(3073)
- 2019(7013)
- 2018(6957)
- 2017(13341)
- 2016(7143)
- 2015(7908)
- 2014(8083)
- 2013(8128)
- 2012(8054)
- 2011(7653)
- 2010(8038)
- 2009(7576)
- 2008(7195)
- 2007(6485)
- 2006(6061)
- 2005(5683)
- 学科
- 济(55500)
- 经济(55452)
- 地方(17101)
- 管理(15783)
- 方法(13782)
- 地方经济(12653)
- 业(12067)
- 数学(11997)
- 数学方法(11919)
- 中国(10501)
- 学(10314)
- 业经(8804)
- 企(8763)
- 企业(8763)
- 农(7689)
- 融(7222)
- 金融(7222)
- 经济学(6736)
- 环境(6531)
- 制(6428)
- 财(6001)
- 发(5856)
- 和(5849)
- 银(5668)
- 银行(5646)
- 农业(5578)
- 世界(5558)
- 行(5540)
- 体(5507)
- 贸(5425)
- 机构
- 大学(112599)
- 学院(110000)
- 济(58318)
- 经济(57316)
- 研究(46269)
- 管理(37003)
- 中国(34256)
- 理学(30777)
- 理学院(30249)
- 管理学(29836)
- 管理学院(29604)
- 京(27642)
- 科学(25449)
- 财(24087)
- 所(24039)
- 研究所(21604)
- 经济学(19772)
- 中心(19413)
- 北京(18992)
- 财经(18702)
- 经济学院(17415)
- 经(16826)
- 江(16467)
- 院(16210)
- 农(15796)
- 范(15703)
- 师范(15584)
- 科学院(14095)
- 业大(13757)
- 财经大学(13626)
- 基金
- 项目(65658)
- 科学(51114)
- 研究(49191)
- 基金(47040)
- 家(40479)
- 国家(40144)
- 科学基金(33410)
- 社会(33226)
- 社会科(31463)
- 社会科学(31456)
- 基金项目(24020)
- 省(23520)
- 教育(21355)
- 划(20707)
- 资助(19899)
- 自然(18936)
- 编号(18487)
- 自然科(18434)
- 自然科学(18430)
- 自然科学基金(18073)
- 发(16626)
- 成果(16508)
- 重点(15123)
- 部(14819)
- 发展(14171)
- 国家社会(14063)
- 展(13983)
- 济(13901)
- 课题(13883)
- 经济(13766)
共检索到184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伍琴
当代各国首都的经济结构一般都具有八个组成要素:服务、总部、知识、绿色、园区、临轨、临空和临港。首都经济总是先经历极化效应,然后再转向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本文通过可比和可获得数据的收集整理,比较了北京与伦敦、巴黎、首尔和东京四个国际性首都圈,在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极差阈值法综合比较后发现: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单体,发展具有一定实力,排名居中;但若把京津冀作为首都经济圈与之比较,则发展排名最后。目前严峻的现实是:单靠北京自身力量已经难以化解大城市病,只有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即建立全域性的首都...
关键词:
首都圈 首都经济 经济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我们设想上海到2020年建成世界城市,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世界城市的能级和水平。据此选取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的数据,进行城市空间分布结构、人口布局结构和就业布局结构比较研究,进而对上海城市空间和人口的理想结构进行模拟预测。主要的模拟结果是:按上海市辖6340平方公里,上海居住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370万,就业人口的理想规模最高值为1090万。根据世界城市服务能级的要求,未来上海的CBD就业人口还需进一步集聚,CBD乃至整个城区的居住人口则需要导出。上海城区与郊区600:6000的空间结构基本合理,理想居住人口比例为55:45。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人口结构 模拟计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向俊波 谢惠芳
比较了伦敦、巴黎、北京新城建设的时空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北京建设走廊城市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认为北京的新城建设是一个需要克服很多不利条件的过程。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都市空间结构 新城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吉 王亚华 赵础昊
城市联通的动力机制既包括市场需求的自发机制,也包括政府主导的规划设计机制,是两者互动与博弈的结果。以巴黎-伦敦双城记为例,对城市之间的联通动力机制进行定量测算,发现联通动力存在双重非对称性:一方面,巴黎对于伦敦的联通动力要高于伦敦对于巴黎;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联通动力要高于政府规划,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跨国咨询公司办事处数、航空旅行联通度、外交关系联通度、公共交通频率等。不同城市的政府规划与市场需求在差异化的目标取向中需要寻求平衡,驱动城市联通不断优化。城市联通中的政府规划设计应顺应市场客观规律,发展公共运输为导向的集约城市联通模式,识别多中心化的城市网络,提高城市交界处的土地利用效率,探索适度"打破"行政边界以提高城市联通水平与便利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当前,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距离出台已进入倒计时,规划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监管等。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将着力围绕交通建设展开,计划以永定河北岸的北京第二机场为核心,展开辐射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管网建设。据悉,已于近日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主要讨论内容之一就是首都经济圈基础设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邓丽姝
产业价值链分工是区域产业整合发展的主导趋势,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对于区域产业整合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分工,以产业间分工,而不是以产业价值链分工为主导。津冀与北京基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工发展十分明显,第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具有较强互补性。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相应提出北京主导首都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路。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彬 吕长生
明晰政府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以首都经济圈为例,运用博弈论可以解释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财税体制的矛盾性。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财税制度创新经验,解析日本都区财政调整制度缘由、内容及政令指定都市税源分配制度,提出对首都经济圈创新财税制度的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彬 吕长生
明晰政府事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以首都经济圈为例,运用博弈论可以解释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财税体制的矛盾性。本文通过研究日本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财税制度创新经验,解析日本都区财政调整制度缘由、内容及政令指定都市税源分配制度,提出对首都经济圈创新财税制度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鹏飞
以有关资料文献为基础,对伦敦新城规划建设进行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包括人本主义思想与实践、较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高效的立法与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着重指出伦敦新城建设的教训和不足,包括新城思想、规划手段、管理体系、区域协调和社会规划都存在问题。可为当今北京的新城建设提出有益启示。
关键词:
伦敦新城 经验教训 北京 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婷麟 孙斌栋
全球城市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趋势,然而在以金融业发端的全球经济危机中,早已完成服务转型的全球城市受冲击却最为显著。为了给我国正在崛起的全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经验,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比较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以及上海制造业企业不同环节的空间布局。三大全球城市虽然以服务业为主,但并未完全放弃制造业,只是在门类上向都市型工业转型;纽约和伦敦主要保留制造业企业的服务环节,而东京拥有部分制造环节;不同价值环节的部门在空间布局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即总部、信息部门等位于城市中心,而制造环节向边缘地带甚至其他城市转移。我国崛起中的全球城市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制造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在门...
关键词:
全球城市 制造业 空间布局 都市圈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慧 李光勤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目前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而都市圈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本文以都市圈生态文明为研究主题,分析伦敦大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总结了对中国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该以生态文明理念规划都市圈、以生态产业为主建设都市圈、加强环境保护制度与生态文明意识、建立权威的有执行力的管理机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亚明 胡泽明 唐朝生 刘邦凡
文章采用极差、泰尔指数等方法,剖析首都经济圈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进而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首都经济圈的经济空间分异因素。结果表明,京津与河北之间的绝对差异依然较大,但相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各地区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外资利用水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欣 王选华
本文在分析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化人才的量化指标体系,在北京、纽约、伦敦和东京之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北京地区国际化人才开发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 指标体系 现实差距 开发路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辉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三地区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各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各具优势,但自身都存在着不足。政府应加强政策调控,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以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区应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开拓国际化视野,扬长避短、形成特色,以形成错位竞争的局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赵方忠
2012年,首都经济圈区域规划被正式列入了2012年的区域规划计划,并获得国务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首都经济圈建设不仅是国家战略、区域战略,更是首都发展的长远战略,对首都拓展发展空间、增强长远发展动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国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相比,首都经济圈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更具特殊性。成功打造首都经济圈,应立足北京现阶段发展实际和内生发展动力,打破多年想通过产业转移及产业社会化分工模式推动合作的传统思维,着力研究首都服务业发展供需最为失衡的领域,把服务性消费作为首都经济圈消费合作的切入点,选择几个重点领域积极推动首都经济圈服务性消费合作。一是拓展文化演艺消费合作...
关键词:
服务消费 合作 首都经济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