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3)
- 2023(9670)
- 2022(8219)
- 2021(7552)
- 2020(6018)
- 2019(13612)
- 2018(13347)
- 2017(25446)
- 2016(13797)
- 2015(15390)
- 2014(15539)
- 2013(15295)
- 2012(14739)
- 2011(13481)
- 2010(14248)
- 2009(13267)
- 2008(13185)
- 2007(12093)
- 2006(11412)
- 2005(10865)
- 学科
- 济(61683)
- 经济(61612)
- 管理(39785)
- 业(39247)
- 企(29155)
- 企业(29155)
- 中国(23237)
- 地方(21557)
- 农(20968)
- 方法(15681)
- 业经(15055)
- 财(14645)
- 农业(14246)
- 银(13358)
- 银行(13349)
- 制(13322)
- 数学(13135)
- 行(13009)
- 数学方法(12848)
- 融(12647)
- 金融(12647)
- 贸(12156)
- 贸易(12143)
- 易(11668)
- 地方经济(11619)
- 策(11489)
- 发(11423)
- 技术(11112)
- 学(10644)
- 环境(10194)
- 机构
- 学院(196975)
- 大学(193475)
- 济(84857)
- 经济(82860)
- 研究(75500)
- 管理(72750)
- 中国(61311)
- 理学(59463)
- 理学院(58698)
- 管理学(57775)
- 管理学院(57370)
- 京(46054)
- 科学(43312)
- 财(41900)
- 所(38983)
- 中心(34363)
- 研究所(34092)
- 江(33354)
- 农(31806)
- 北京(31314)
- 财经(30242)
- 范(28536)
- 师范(28336)
- 院(27230)
- 经(27154)
- 州(26977)
- 业大(25484)
- 省(24793)
- 经济学(24494)
- 农业(23935)
- 基金
- 项目(116793)
- 科学(92186)
- 研究(92052)
- 基金(80876)
- 家(68504)
- 国家(67821)
- 科学基金(57977)
- 社会(57242)
- 社会科(54232)
- 社会科学(54224)
- 省(46796)
- 基金项目(41120)
- 教育(41034)
- 划(39705)
- 编号(38793)
- 自然(34333)
- 资助(33719)
- 成果(33714)
- 自然科(33488)
- 自然科学(33481)
- 自然科学基金(32831)
- 发(31857)
- 课题(28813)
- 发展(26481)
- 重点(26435)
- 展(26023)
- 部(25045)
- 创(24841)
- 性(23579)
- 年(23557)
- 期刊
- 济(110877)
- 经济(110877)
- 研究(71013)
- 中国(51730)
- 农(31750)
- 财(31067)
- 管理(30543)
- 教育(28540)
- 融(28130)
- 金融(28130)
- 科学(25021)
- 学报(24253)
- 农业(21364)
- 业经(19701)
- 大学(19229)
- 技术(18481)
- 学学(17412)
- 经济研究(17105)
- 财经(14671)
- 问题(14491)
- 经(12701)
- 贸(12211)
- 国际(11355)
- 坛(11105)
- 论坛(11105)
- 图书(10574)
- 科技(10549)
- 业(10538)
- 世界(10246)
- 技术经济(10013)
共检索到342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德利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创新驱动。目前京津冀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及协同模式,但还存在原始创新不足、体制壁垒制约科技创新要素整合、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科技创新市场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带动作用不足等问题。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方向及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从凝聚科技创新要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技协作平台、共建创新驱动示范区、出台科技战略规划、探索跨区域利益共享、完善社会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首都科技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 京津冀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虎 乔标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产业协同发展既有实践需要,也有理论价值。协同发展是区域多目标下的共赢,其意味着各自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感应。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价值取向单一、市场活力弱、河北承接转移能力差等困境。未来在诸多保障措施中,应特别重视京津冀三地增量利益共享机制、环境保护和治理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在未来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能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度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河北的经济主要受自身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影响,北京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彦明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在体制机制、系统动力方面存在瓶颈制约。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协同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综合施策,从规划同编、分工同链、市场同体、科技同兴、金融同行、交通同网、生态同建、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平 李玉红
京津冀三地在财税方面还存在经济发展致财力不平衡、地方财政利益与协同发展相冲突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三地协同发展。在充分遵循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及平衡与统筹兼顾的财政原则、生态补偿原则和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协同发展经济、适度的财政转移支付、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增强地方财力、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基金、解决好三地税收协同及落实税收分享政策,将是破解难题的对策。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财政分权 财税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会娜 苏红卫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创新基础扎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建设城市创新高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建设数字智能时代的城市创新高地等观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两翼”建设以及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效。进入新阶段,在肯定成绩、提振信心的同时,还要直面问题,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对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应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探索,完善条件,实现突破并积累经验,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实走新。
关键词:
都市圈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裴媛
京津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国家战略提出的协同发展规划区域,承载了国家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众望,若能充分发挥三地各自的比较优势,必然能最大限度通过科技金融支撑三地的协同发展,并最终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定位。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科技型企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梅国辉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形势最严峻、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最尖锐、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迫切的地区之一。推动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下大力气治理生态环境,既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重大的政治任务。本文认为,为推动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除了行政与末端治理措施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采取一系列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常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陆续推出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但必须承认,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合作还面临诸多瓶颈性制约,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国力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全国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三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相应调整,京津冀三地这三项土地主要指标也面临不同方向和程度的调整。应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点领域、重要功能区、土地市场化交易机制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对策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国力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全国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三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相应调整,京津冀三地这三项土地主要指标也面临不同方向和程度的调整。应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点领域、重要功能区、土地市场化交易机制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对策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刘爱玲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协同发展的基本含义,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内涵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结果三个方面。京津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职业教育同产业结构协同性不高、高等教育布局和质量严重不均衡以及人才规模、层次和结构不够协调,是协同发展的关键政策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基础教育均衡协同机制,构建职业教育互补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体系,构建协同发展的保障性制度。
关键词:
京津冀教育 协同发展政策 教育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芳 刘小范 刘会政
近年来,在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得到飞速发展。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的协同发展。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测度得出京津冀跨境电商发展水平指数,并将跨境电商指数作为参考序列,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发现:京津冀跨境电商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快递数量、货物周转量及交储邮从业人员数。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优化物流环境、加大海外仓建设以及加强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促进京津冀跨境电商的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