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9)
- 2023(7719)
- 2022(6513)
- 2021(5788)
- 2020(4712)
- 2019(10787)
- 2018(10544)
- 2017(19621)
- 2016(10603)
- 2015(11865)
- 2014(11793)
- 2013(11713)
- 2012(11338)
- 2011(10715)
- 2010(11390)
- 2009(10389)
- 2008(10220)
- 2007(9396)
- 2006(8876)
- 2005(8210)
- 学科
- 济(70182)
- 经济(70136)
- 管理(30137)
- 业(25282)
- 方法(20563)
- 地方(20349)
- 企(20297)
- 企业(20297)
- 数学(17692)
- 数学方法(17521)
- 贸(15162)
- 贸易(15155)
- 易(14750)
- 学(14670)
- 中国(14257)
- 地方经济(13759)
- 农(13534)
- 环境(13096)
- 业经(12750)
- 出(11491)
- 财(9894)
- 农业(9349)
- 划(9025)
- 和(8915)
- 制(8599)
- 发(8495)
- 生态(8221)
- 口(8173)
- 出口(8169)
- 出口贸易(8169)
- 机构
- 学院(167692)
- 大学(167032)
- 济(81207)
- 经济(79738)
- 研究(65820)
- 管理(59422)
- 理学(50390)
- 理学院(49695)
- 管理学(48867)
- 管理学院(48538)
- 中国(47943)
- 科学(39215)
- 京(35665)
- 所(33917)
- 财(33602)
- 研究所(30897)
- 中心(27405)
- 财经(26882)
- 经济学(26663)
- 农(26399)
- 江(26311)
- 经(24184)
- 院(23777)
- 经济学院(23739)
- 范(23093)
- 师范(22929)
- 北京(22771)
- 业大(22273)
- 科学院(20860)
- 州(20518)
- 基金
- 项目(106797)
- 科学(84475)
- 基金(78512)
- 研究(77077)
- 家(69017)
- 国家(68542)
- 科学基金(57572)
- 社会(51788)
- 社会科(49230)
- 社会科学(49215)
- 基金项目(40685)
- 省(40513)
- 自然(35593)
- 自然科(34594)
- 自然科学(34580)
- 划(34409)
- 自然科学基金(33932)
- 教育(33590)
- 资助(32310)
- 编号(29074)
- 发(25703)
- 重点(24965)
- 成果(23660)
- 部(23454)
- 国家社会(22251)
- 创(21415)
- 课题(21274)
- 发展(21121)
- 展(20809)
- 创新(20220)
共检索到265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义丰 刘春腊 张伟 张宏业 穆松林 贾大猛 兰婷婷
北京具有强大的综合创新优势,有条件、有必要在实现经济体系高效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上做出表率,大力开展首都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论文介绍了我国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深入分析了建设首都生态经济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北京的7个山区(县)作为建设范围,以"两山、五河、七组团"为空间结构,以"一区、三基地、一平台"为框架性目标,努力建设首都生态经济区。最后,文章提出了建设首都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即以准确的区域功能定位和科学的规划为前提,以维护首都生态安全为基础,在沟域经济等山区发展理论的指导和支撑下,构建涵盖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生态经济体系,将首都山区打造成为经济高效、环境友好、...
关键词:
首都生态经济区 北京山区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萍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特点〕“长、株、潭”经济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和所辖的11个县。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区域开发的历史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③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④工业基础雄厚;⑤文化、科技水平高。但有四个主要问题需要综合研究解决:①能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②工业布局自成体系,缺少综合规划;③横向经济联系少;④工业“三废”污染严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显平 隋清江
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建立跨国自由经济区。这种模式有利于东北亚各国的合作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同时存在着建立这种模式的有利条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云 武义青 陶静静
环首都贫困带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未决,症结在于体制性障碍,包括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脱节、行政区分割、区域优惠政策存在"盲区"。从国内外经验看,建立生态特区是针对贫困—生态恶化耦合地区的有效做法。建设美丽首都圈,必须将环首都贫困地区定位于生态经济特区,采取综合性措施以解决现有问题。在建设措施上,需要建立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探索生态补偿与生态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径,实行区域公共治理模式。
关键词:
环首都贫困带 生态经济特区 首都经济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腊 张义丰
建设首都生态经济区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综合比较北京各区县的生态经济价值,认为首都生态经济区的地域范围即北京的7个山区县。根据生态连续性、文化相关性、地域临近性等原则:①首都生态经济区的空间载体为"两山、五河、七组团",即倚靠太行山、燕山,依托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和泃河,立足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延庆县、昌平区、门头沟区和房山区等7个山区县;②要实现的3个基本框架性目标为"一区、三基地、一平台",即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区,打造生态沟域经济平台,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基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战略产业是指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长期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根本性、全局性作用的产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当前产业空心化问题严峻,缺乏能起带动型的战略性产业。文章在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三峡库区既有的静态比较优势资源,并充分整合动态的技术、人才等战略性资源,提出了培育三峡库区战略性产业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战略性产业 培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俊英
根据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从中原地区的发展基础、战略地位以及承担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支撑沿海地区发展的双重任务考量,中原经济区应定位为综合型、重点发展类经济区。其功能定位应为:粮食生产核心区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试验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现代流通体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文化旅游创新区。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战略定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 贾大猛 谭杰 宋思雨 孙瑞峰 刘春腊
生态经济区克服了传统经济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瓶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都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琼雷生态经济区是在充分考虑了湛江市(雷州半岛)和海南省(海南岛)地区热带资源禀赋、生态环境脆弱性及经济空间紧密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战略构想。琼雷地区生态本底较好;热带作物资源、海洋资源及港口资源十分丰富,热带特色显著;经济结构以一、三产业为主,生态恢复与维护成本较小;存在地缘一致性和经济紧密性,有一定区域联系基础。但同时本区域存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坚持生态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原则。为此,建立中国热带琼雷生态经济区是必要的和及时的。本文从宏观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琼雷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期在中国的典型热带区域打造生态经济区发展平台,构筑中国热带生态经济发展高地。
关键词:
中国热带 雷州半岛 海南岛 生态经济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雄智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生态环境危机,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一些环境经济政策,采取了如征收环境税、收取排污费、办理排污许可证等办法来遏制环境的继续恶化,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生态资本运营理论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必须不断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生态资本运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资本运营 非减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波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经济区能否选择恰当的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取决于科学的选择过程,本文首先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变的重要特征,并分析国内各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羊群效应,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经济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链 机会窗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吕余生 凌常荣 杨克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难生 戈晓宇
近年来,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势头迅猛,走区域化、集团化的道路是当今世界经济运动中一种值得十分重视的趋向和现象。从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区域化发展已初露端倪。“环勃海经济区”、“华东经济区”的出现为区域经济的连片开发开辟了道路。随着“四沿——渗透”、多元开放战略的实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转入了90年代的迅速成长期。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大潮,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国家计委在制订“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将按照区域推进、优势互补的原则,把长江沿岸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隋映辉
中国经济区:统一的经济共同体及其战略趋向青岛社会科学院隋映辉中国经济区(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湾)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在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基础上,共同构建的经济合作共同体。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合作因素及其基础的分析,详细论述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四华 龚志文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内先进制造业彰显重要。本文采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为指导;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效益型制造业;建立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的发展机制;以信息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通过生态工业园集聚关联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等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海婷 朱再昱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科技创新体系,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本文在运用SWOT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AHP方法运用于SWOT分析之中,建立SWOT定量分析模型,对该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知识源泉作用、扩大产学研合作、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