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0)
2023(5800)
2022(4728)
2021(4471)
2020(3449)
2019(7681)
2018(7646)
2017(14189)
2016(7725)
2015(8506)
2014(8364)
2013(8253)
2012(7759)
2011(7131)
2010(7353)
2009(6892)
2008(6655)
2007(6323)
2006(5849)
2005(5194)
作者
(21706)
(18960)
(18294)
(17328)
(11267)
(9058)
(8070)
(7163)
(7024)
(6552)
(6392)
(6106)
(5717)
(5676)
(5533)
(5482)
(5466)
(5445)
(5113)
(5063)
(4731)
(4658)
(4547)
(4481)
(4374)
(4257)
(4253)
(3950)
(3883)
(3775)
学科
(47881)
(35246)
经济(35223)
农业(31969)
(28119)
管理(17206)
业经(14926)
农业经济(12291)
地方(10804)
环境(10592)
(10553)
中国(9925)
(9403)
农村(9386)
发展(8934)
(8928)
建设(7941)
(7814)
企业(7814)
方法(7660)
(7529)
土地(7507)
(6585)
劳动(6584)
及其(6550)
(6533)
数学(6523)
数学方法(6473)
收入(6439)
农业劳动(6317)
机构
学院(109780)
大学(102208)
(45947)
经济(44957)
(42575)
管理(41593)
研究(37855)
理学(35624)
理学院(35313)
管理学(34787)
管理学院(34616)
农业(31824)
中国(31216)
业大(24574)
科学(22959)
(21499)
中心(19556)
农业大学(19370)
(18762)
(18650)
(17916)
研究所(16770)
(15585)
经济管理(15362)
(15033)
(14987)
师范(14933)
(14534)
(14462)
财经(13305)
基金
项目(72893)
研究(58663)
科学(56941)
基金(50600)
(43487)
国家(42922)
社会(37651)
科学基金(36585)
社会科(35013)
社会科学(35002)
(31589)
基金项目(27620)
编号(26655)
(26545)
教育(24450)
(24022)
自然(20968)
成果(20561)
自然科(20346)
自然科学(20343)
自然科学基金(19956)
资助(18405)
(18267)
课题(17500)
重点(15987)
(15980)
(15579)
发展(15362)
国家社会(15333)
(15119)
期刊
(63256)
经济(63256)
(51399)
农业(35034)
中国(30164)
研究(29109)
业经(18544)
学报(17555)
科学(16866)
(14995)
大学(14760)
农业经济(14339)
学学(13969)
农村(13589)
(13589)
(12765)
金融(12765)
教育(12400)
(11844)
技术(9877)
管理(9797)
问题(9665)
农村经济(9095)
(8933)
资源(8002)
社会(7946)
经济问题(7852)
世界(7848)
社会科(7475)
社会科学(7475)
共检索到175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艳  严旭阳  
在首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建设是一个有利的切入点。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实现农村多元化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环境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李中华  兰澄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志成  
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的难点之一是融资难。构建独特的融资体系是笔者的建议。这个融资体系概括地说六句话即:国家投入为先导,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为主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为辅助,民间互助借贷为补充,扩大招商引资,恰当利用外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玮玮  朱晓东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现象,面对世界范围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农村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构建农村环保生态系统、实现生态跃迁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和解决的时候。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继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凡  黄启发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五项指标中的重要一环,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物质表现。本文通过对南宁市郊农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实地调查,了解了南宁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农村土地的使用的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功能分区的逐步实现等等。但这些成绩距离新农村的真正实现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还需要在调查取证、了解民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村容整洁的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洪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忠潮  尹满萍  李霞  余刚  
新农村应该是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强、积极采用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广大农村居民共同来管理和保护环境,形成环保责任制的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倡导环保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需要。新农村建设中会涉及战略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环评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任辉  
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从金融角度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部门作为农业经济资金生产要素供给的主要部门,理所应当地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法律保障和道德支撑,这也正是优化人文环境的意义所在。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普遍较低,这是当前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人文障碍。要优化农村的人文环境,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领和引导作用、完善农村的教育体系、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馨梅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解除一切思想和政策障碍,推进新农村环境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金华  黄秉杰  周德田  
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将会引起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全面改观,最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然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良,离不开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推进。可以说,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确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启臻  
什么是农村?什么是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所必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具备三个特点:有新的结构,包括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城乡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有新的主体,以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体,政府的作用重点在服务;有新的功能,新农村要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镇,也不是把农民固化在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农民社区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