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0)
2023(4777)
2022(4143)
2021(4240)
2020(3415)
2019(8000)
2018(7854)
2017(12244)
2016(7764)
2015(9388)
2014(9890)
2013(8832)
2012(8222)
2011(7790)
2010(7796)
2009(7223)
2008(6960)
2007(6038)
2006(5351)
2005(5032)
作者
(22419)
(18791)
(18408)
(17859)
(11783)
(8921)
(8645)
(7471)
(7219)
(6853)
(6420)
(6265)
(6102)
(6023)
(5987)
(5807)
(5613)
(5595)
(5501)
(5351)
(4903)
(4732)
(4603)
(4497)
(4373)
(4226)
(4209)
(4107)
(3938)
(3914)
学科
(20559)
经济(20524)
管理(16545)
(11721)
中国(10752)
教育(9603)
(9549)
企业(9549)
(7978)
理论(7201)
(6536)
(6290)
方法(6269)
教学(6132)
(5824)
(5763)
数学(4972)
地方(4862)
(4835)
金融(4828)
数学方法(4792)
(4792)
银行(4770)
(4663)
业经(4337)
(4129)
农业(3707)
工作(3629)
学法(3530)
教学法(3530)
机构
大学(101922)
学院(96205)
研究(41753)
(30709)
中国(29733)
经济(29681)
管理(28386)
科学(26728)
(24259)
理学(23169)
理学院(22664)
(22321)
管理学(21824)
(21648)
管理学院(21635)
研究所(20305)
中心(18429)
(18205)
师范(17951)
农业(17141)
(16869)
教育(16690)
业大(16314)
北京(15958)
(15852)
(15256)
技术(14655)
师范大学(14443)
(13153)
(12671)
基金
项目(62170)
研究(47398)
科学(47049)
基金(40706)
(36492)
国家(36107)
科学基金(28815)
(26023)
社会(25971)
教育(25367)
社会科(24187)
社会科学(24182)
(23058)
编号(20831)
基金项目(20571)
成果(20056)
自然(18304)
自然科(17854)
自然科学(17843)
自然科学基金(17481)
课题(17325)
资助(16674)
重点(15155)
(14263)
大学(13772)
(13588)
(13197)
(12921)
项目编号(12655)
(12429)
期刊
(39396)
经济(39396)
研究(36788)
中国(35265)
教育(32360)
学报(22073)
(19998)
大学(17069)
科学(16681)
学学(14117)
农业(13578)
(13538)
管理(11748)
技术(9783)
图书(9586)
(8768)
金融(8768)
职业(8051)
(7700)
书馆(7328)
图书馆(7328)
经济研究(6391)
(6242)
高等(6070)
业大(6007)
财经(5877)
(5829)
论坛(5829)
业经(5748)
(5216)
共检索到176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爱国主义和伟大抗战精神,由37名首都高校在校生组成的采访团于8月23日赴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所在地——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采访活动。本次集体采访活动以"重走西南联大之路"和"抗大寻根"作为主题,在总计10天的采访过程中,成员们深入探访西南联大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利用键盘、镜头、手机等多种方式记录所见所闻、传播精彩故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巧利  王晓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的抗战。在全民抗战中,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教育要为抗战服务的主张,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道路。抗战教育是动员人民、教育人民、组织人民的过程。抗战教育塑造了民族灵魂,启迪了民族智慧,振奋了民族力量,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抗战教育精神和意义深远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腾霄  
1937年7月爆发的抗日战争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时八年的抗战过程中,正如江泽民在莫斯科卫国战争纪念馆揭幕式上所说,“中日战场作为东方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中国人民“同苏联、美国等盟国密切配合,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称霸野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博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场战争中,欧洲的苏德战场以及亚洲的中国战场无疑承担了对抗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主要任务,苏中两国人民为赢得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二战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当前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结构正在经历一个复杂转型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篡改二战历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的现象在东西方世界时有发生,这不仅成为中俄两国面临的共同威胁,也必然会损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015年5月5~6日,以"苏中在二战战胜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为主题的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术论坛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深入探讨了中苏在二战中的历史性贡献,中苏在二战中的相互支持以及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与维护战后秩序的重要议题,不仅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增强了中俄两国维护和巩固《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公认国际关系准则,以及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信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鸣娟  高梧  
抗日战争是以中华民族完全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的。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其主观与客观原因,而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完全胜利的基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胜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熊建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М.А.加列耶夫  朱显平  刘锋  
1945年8月,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开战,为帮助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加速日本投降和二战结束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体现了完美的军事艺术和创新。战后,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苏军优待日本战俘,保证了战俘的医疗、饮食和生活条件。拖延日本战俘遣返的原因复杂,日本的反苏政策起到了阻碍作用。美国为了实现其在日本拒不撤军的图谋,支持日本否定二战结果,制造了"北方领土问题"。改变二战结果的图谋,将引发新老矛盾和问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比二战更严重的无法预知的后果,将世界重新引向爆炸的边缘。世界稳定需要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和携手合作消除当前的共同威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己亥金秋,七秩同庆。在全国人民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际,中央财经大学迎来了建校70周年。2019年10月19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在学院南路校区田径运动场隆重召开。大会由校党委书记何秀超主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20年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地走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后,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毅然决然地举起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大旗,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义无反顾地走上第二次革命的道路。为挽救中国的社会主义,为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许毅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它是正义战胜邪恶,是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不屈不挠斗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2007年12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举办了一系列庆典活动,纪念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90周年。据《北京大学日刊》记载,1917年底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2019年是南开大学百年华诞,也是南开大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始建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图书馆,1927年,古稀之年的卢木斋先生捐资10万银元兴建南开大学图书馆,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将该馆命名为"木斋图书馆"。"木斋图书馆"是一座圆顶欧式建筑,占地920平方米,可容纳300多名读者,兼具美观、实用、坚固于一体。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成立联大图书馆,创造了中外图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1921—2011,90年风雷激荡,90年艰难求索,90年奋斗拼搏,90年铸就辉煌。中国共产党以其卓越胆识和雄伟气魄,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轩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管理实践的深入开展,中国MBA教育已走过30年光辉历程。从最初引进西方MBA教育模式,到结合中国实践经验改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再到近年为适应新时代要求而加强创新探索,中国MBA教育为中国经济快速、健康、高质增长持续注入着活力和动力。面对金融危机、国际竞争加剧等不利形势,中国MBA教育通过加强本土化变革和国际化拓展取得了突出成绩;面对不断高涨的实践需求和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