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0)
2023(4828)
2022(4178)
2021(4015)
2020(3163)
2019(7331)
2018(7334)
2017(13890)
2016(7928)
2015(8895)
2014(9239)
2013(8723)
2012(8190)
2011(7450)
2010(7884)
2009(7190)
2008(7248)
2007(6828)
2006(6265)
2005(5738)
作者
(21413)
(17508)
(17495)
(16925)
(11477)
(8403)
(8171)
(6922)
(6734)
(6730)
(5940)
(5909)
(5855)
(5620)
(5604)
(5457)
(5417)
(5202)
(5202)
(5115)
(4524)
(4327)
(4291)
(4262)
(4146)
(4002)
(3983)
(3967)
(3580)
(3561)
学科
(25323)
经济(25290)
管理(24318)
(21838)
(17800)
企业(17800)
(10015)
(9463)
中国(8740)
(8097)
方法(7520)
(7245)
地方(6642)
业经(6500)
(6282)
贸易(6277)
农业(6235)
(6096)
理论(6039)
数学(5978)
数学方法(5805)
(5784)
银行(5781)
及其(5718)
(5553)
财务(5533)
(5529)
(5522)
财务管理(5510)
政策(5468)
机构
学院(108375)
大学(103155)
(42051)
经济(40802)
管理(39380)
研究(35249)
理学(32203)
理学院(31858)
管理学(31304)
管理学院(31085)
中国(29038)
(23563)
(21977)
科学(19824)
(19807)
(17698)
中心(17169)
财经(16895)
(15815)
(15337)
研究所(15233)
师范(15231)
(15068)
(14945)
北京(14306)
技术(13533)
(13044)
职业(12733)
(12712)
业大(12537)
基金
项目(60658)
研究(50621)
科学(46995)
基金(40478)
(33352)
国家(32967)
社会(29133)
科学基金(28371)
社会科(27434)
社会科学(27430)
(25106)
教育(24425)
编号(23704)
成果(20908)
(20392)
基金项目(20210)
资助(17487)
课题(17218)
自然(17032)
自然科(16580)
自然科学(16576)
自然科学基金(16272)
(14951)
(14101)
项目编号(13902)
(13721)
重点(13489)
(13121)
规划(12577)
(12510)
期刊
(55855)
经济(55855)
研究(36948)
中国(25901)
教育(19531)
(19111)
管理(15935)
(14650)
金融(14650)
(14486)
学报(11479)
科学(11431)
技术(11213)
业经(10207)
农业(9481)
大学(9268)
经济研究(8319)
学学(8293)
财经(7907)
(6820)
职业(6805)
图书(6716)
问题(6668)
(6443)
(6149)
论坛(6149)
现代(5741)
国际(5414)
理论(5331)
财会(5301)
共检索到18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丽亚  彭文英  
通过对近几年首都圈大气质量数据的整理分析,首都圈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粗放的经济生产方式、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汽车尾气排放过量以及地面扬尘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首都圈雾霾天气,应加快推进北京、天津及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土地利用管控和区域联防联控等,加快促进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华臣  卢华  
今年以来,雾霾天气持续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给交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气候因素是雾霾产生的诱因,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则是雾霾天气持续发酵的深层次原因。这里,选取北京、山东、四川等12个典型省(市),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汽车保有量、高污染行业产品的地区分布等维度,分析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内因。一、原因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近期多次反复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当前,要在深入剖析雾霾天气成因的基础上,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抑制过快增长的机动车污染、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加大环境污染监控力度等方面采取对策,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德军  
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反复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高污染的雾霾天气过程,与往年同期相比,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污染程度之重都极为罕见。雾霾天气的防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原因持续性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在区域的地形、气象、绿化面积、能源结构、工业结构、工业布局、建筑布局、交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慧  乔忆炜  
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预案规定,出现最高等级的红色预警时,北京将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禁止露天烧烤等措施。进入10月份后,罕见雾霾天气连续困扰东北三省及安徽、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多地交通受阻,部分地区中小学继续停课,一次性口罩断货。东北三省的很多地区如长春市、哈尔滨市、双鸭山市等地陷入一片浓雾之中。这次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秀红  詹梵伟  
严重的雾霾天气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也危及环境和生物圈。雾霾天气是传统工业化模式和现代技术的副产品。基于深层生态学视角对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进行追问,能够发现隐于人们行为和制度之下的现代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问题。深层生态学给我国雾霾治理提供了一些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江北  
2011年,我国平均霾日数达20天,创历史新高;2012年~2013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地区再度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2013年1月份全国平均霾日数达4.4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2013年11~12月雾霾加重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性因素。因此,分析其原因,十分必要。一、雾霾加重的直接原因:能源尤其是煤炭消费过快增长雾和霾本是两种天气现象:雾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霾是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广阔  吴世昌  韩颖  
近年来雾霾污染在中国愈发严峻,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民众的身心健康等都造成直接的侵害,并且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雾霾污染海量数据的生成和累计亟需大数据技术与思维的应用。因此文章在综述国内外大数据和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雾霾污染现状分析和传统统计方法难以分析生成的雾霾污染海量数据,提出了大数据关联分析统计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大数据平台探讨了中国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的基本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  蔡军  
当前,雾霾天气的高发成了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气污染,成为一项主要工作。河北省工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过高,是造成污染物排放过多的主要原因,根治雾霾的关键在于工业转型升级,降低能源消耗。一、河北雾霾高发河北省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省份,石家庄、保定、唐山、衡水、邢台和邯郸6市一直稳居全国74个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广阔  吴世昌  韩颖  
近年来雾霾污染在中国愈发严峻,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民众的身心健康等都造成直接的侵害,并且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雾霾污染海量数据的生成和累计亟需大数据技术与思维的应用。因此文章在综述国内外大数据和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雾霾污染现状分析和传统统计方法难以分析生成的雾霾污染海量数据,提出了大数据关联分析统计测度方法,最后基于大数据平台探讨了中国雾霾污染问题统计分析的基本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志宏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承黎  刘稳全  韩俊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学费收入成为教育经费的主要部分,如何在保证所有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减少学费拖欠金额,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结合实际经验,提出几点解决思路,以供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克智  
本文认为审计失败的成因主要在于资本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不足,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不规范。因此,我们的对策是完善资本市场、健全公司治理、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书敏  
伴随着高校的发展,经费来源的日益增多,高校报账业务量剧增,各大高校都面临着报账难题。文章以快速发展的双一流高校W高校为例,分析其"报账难"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解决高校报账难的共性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王立华  王静  马靖宇  
本文揭示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时间及空间变化特征,对北京、天津、河北的雾霾源解析结果进行分析,对重点污染源进行评价;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等方面探讨雾霾的影响因素,基于DPSIR模型对雾霾产生的内在驱动力进行研究;根据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目标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雾霾综合治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