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8)
2023(9323)
2022(8351)
2021(7898)
2020(6499)
2019(15319)
2018(15285)
2017(29955)
2016(16301)
2015(18364)
2014(18391)
2013(18226)
2012(16513)
2011(14828)
2010(14611)
2009(13176)
2008(12615)
2007(10669)
2006(9273)
2005(7808)
作者
(46502)
(38344)
(38007)
(36234)
(24517)
(18331)
(17294)
(15222)
(14607)
(13476)
(13278)
(12745)
(11977)
(11899)
(11873)
(11555)
(11459)
(11420)
(10892)
(10732)
(9477)
(9153)
(9140)
(8681)
(8518)
(8489)
(8414)
(8384)
(7617)
(7591)
学科
(65266)
经济(65192)
管理(46733)
(42749)
(35971)
企业(35971)
方法(31077)
数学(26876)
数学方法(26588)
中国(18448)
(15698)
地方(15269)
(14586)
(14292)
业经(13899)
理论(11377)
环境(10932)
(10859)
农业(10572)
(10535)
贸易(10531)
(10141)
技术(9945)
(9777)
(9387)
财务(9329)
财务管理(9314)
(9306)
教育(8831)
企业财务(8820)
机构
大学(229319)
学院(226885)
管理(95543)
(86384)
经济(84248)
理学(83865)
理学院(82921)
管理学(81559)
管理学院(81154)
研究(73379)
中国(51717)
(49287)
科学(47357)
(37349)
(35767)
业大(34444)
(33128)
研究所(32979)
中心(32741)
北京(30985)
财经(30955)
(30928)
(30900)
师范(30670)
(28218)
(27188)
(25989)
农业(25973)
师范大学(25129)
经济学(24888)
基金
项目(164165)
科学(129263)
研究(119871)
基金(119259)
(103219)
国家(102382)
科学基金(88909)
社会(74622)
社会科(70662)
社会科学(70642)
基金项目(65033)
(63692)
自然(59030)
自然科(57657)
自然科学(57646)
自然科学基金(56577)
教育(54160)
(53854)
编号(49315)
资助(48328)
成果(38990)
重点(35850)
(35588)
(34455)
(33927)
课题(33126)
创新(31547)
科研(31085)
教育部(30568)
大学(30465)
期刊
(90488)
经济(90488)
研究(65938)
中国(37130)
学报(34751)
管理(33149)
科学(32998)
(29247)
大学(26056)
(25969)
教育(24490)
学学(24414)
农业(20987)
技术(18999)
业经(14979)
(14893)
金融(14893)
财经(13884)
经济研究(13785)
图书(13635)
问题(13571)
理论(12079)
科技(11711)
(11645)
实践(11386)
(11386)
现代(11065)
技术经济(10735)
资源(10651)
情报(10408)
共检索到313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航  栾维新  王跃伟  
城市群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其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首都圈曾经具有全国最优越的发展条件,处于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但是其发展相对滞缓,主要原因是首都圈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首都圈内各个城市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城市各个部门发展都相对平庸,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只有实现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整合,才能提高首都圈整体的竞争力。首都圈内各城市实现职能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京津两市在首都圈中的龙头作用不明显;②首都圈内部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首都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曼娇  马学广  娄成武  
采用对应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绘制基于2003—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9个城市群共81个城市的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据的点聚图,结合能够反映城市职能互补性的统计量指标——总惯量,直观地反映城市职能与城市间互补性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间,沿海城市带城市互补性程度横向纵向间均有较大差异。2012年较2003年,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厦漳泉城市群总惯性增加,城市互补性比率增加,城市互补性增强。与之相对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城市总惯性减小,城市互补性比率降低,城市之间互补性减弱。总惯性增加最快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发育程度最高的三大都市圈即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珠三角地区。针对9个区域10年互补性标准值划分出四种互补性演变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晖  熊超  刘帷韬  高琦  
城市职能分工与城市经济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而城市经济主要取决于城市的产业体系的发达程度,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作为配套的产业也要相应转型升级。本文正是基于城市职能分工与产业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而进行研究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创新体系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为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漪  颜宏亮  
本文从我国城市商圈内存在的零售业态趋同现象入手,运用真空地带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多个理论对城市商圈内存在的业态趋同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业态趋同环境下,商圈内的零售业态经营者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帅新  
省会城市作为一省的行政政治中心,凭借独有政策资源优势,往往成为一省的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科研中心,尤其在单极核中心城市中更为明显,省会城市的城市职能明显呈现过载状态。从省会城市的高效运作目的出发,必须推进省会城市职能优化和非省会城市职能转移疏解,突出省会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省会城市职能运作效率。在非省会城市职能疏解上,要以区域协同为基本指导,以职能识别结果为依据,以省会城市职能健康有序运行为目的,以承接城市的职能优化升级为重要考量,突出省会城市职能运作的高效性,合理确定疏解时序和承接区位,循序渐进推动非省会城市职能疏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张远  沈体雁  王敏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兴城市群,城市间缺乏密切的职能分工协作,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网络,亟需对其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本研究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职能特征,然后用区位商测度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各个城市进行职能定位,最后采用职能分类方法来分析其城市职能体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职能与全国相比,只有湖北省部分城市存在优势,其中宜昌较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处于劣势,只有武汉和长沙超过平均水平;生活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层面上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可文  曹有挥  
产业与职能多样化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影响资源型城市职能转型的因素可分为背景因素与可变因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城市群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水平等,后者包括区位、产业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对中国19个城市群中资源型城市在2005年和2014年的职能转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源能源、工业生产、金融、公共服务是资源型城市的主要职能;职能转变在城市群间存在分异,其与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资源型城市资源能源职能强度变化与基本职能多样性的变化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城市群中拥有较高地位、位于重要发展轴带、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联系紧密的资源型城市,其职能多样性有所增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海滨  刘振灵  
由于产业活动的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主体功能随时间发生变迁,因此,研究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及时空演变,对于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和总结当前国内学者城市职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区位商指数以及改进形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位商指数,并分析了其属性。以此为基础,选择我国典型的资源基础型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的时空转换。结果表明:辽中城市群各城市职能的"制造业"特色突出,城市职能呈"重型产业化";中心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功能日益趋强,金融、科研、教育等以智力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其他城市服务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小妹  陈田  陈忠暖  
从城市职能结构类型、发展阶段和效益三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结论如下:①在省会城市中,制造业和建筑业职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科教文卫、行政、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职能地位亟待提升。②84.62%的省会城市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于第二产业比重比率稳步上升。③省会城市职能结构效益整体状况得到提高,高效益城市所占比例增加,低效益城市所占比例减少。从变化趋势类型来看,效益上升型城市所占比例居于第二位,效益下降型城市所占比例最低,这也验证了省会城市职能结构效益趋于提升的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晓  叶持跃  李加林  徐亚东  庄汝龙  宓科娜  
周—布方法是影响较大的城市职能分类方法,SOFM网络方法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新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将2010年135个城市的职能分为3类、5类和12类。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和优缺点,得出:①周—布方法是监督聚类,权重设置对分类结果有很大影响,SOFM网络方法是非监督聚类,避免了人为确定指标的主观性;②周—布方法计算速率快,分类结果稳定,分类类别数较易确定;③周—布方法的三种分类结果之间形成聚类树形图,SOFM网络方法的三种结果之间存在交叉;④周—布方法对规模数据比较敏感,SOFM网络方法对行业数据比较敏感。⑤周—布方法的多个城市分类不合理,SOFM网络方法职能类型较明显,分类结果更为合理。综合来看,SOFM网络方法优于周—布方法,但分类结果的稳定性会影响其使用范围,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文炯  张复明  
全面认识城市职能体系需从其结构属性和空间属性两方面着手,从职能层次、职能规模和职能强度三方面来界定,思路是将城市职能的结构属性与空间属性结合起来,研究城市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主要职能。文章以太原市为案例,构造了区位熵、职能规模、职能强度3个指标,对太原市在省域、中西部、全国3个空间层次的城市主要职能进行了分析。力图通过该市的案例,探讨单个城市职能体系实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多角度较为系统地认识一个城市的职能体系,为城市定位和城市性质确定提供更丰富的基础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戚本超  周达  
在研究北京建国以后城市职能发展演变轨迹基础上,提出应正确解读建国初期将北京定位为全国的经济中心的城市职能;正确解读北京不是全国经济中心但还是要大力发展首都城市经济的命题;正确解读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和经济管理中心的城市职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北京的新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春水  林明水  湛东升  林玉英  伍世代  
城市职能是城市定位、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城市职能具有阶段性、等级性、地域性等特征,论文通过对不同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把握城市职能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普遍性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职能特征表现为城市主导职能不断更替,农业社会阶段主要是政治和商业职能,工业社会阶段主要是制造业、商贸和物流职能,后工业化阶段是服务业职能且以生产性服务业职能为主。(2)不同城市规模等级的职能特征表现为城市等级越高,城市职能综合性越强,服务业职能越强。(3)不同空间层面城市职能特征表现为,全球层面,发达国家本土通过城市职能升级,全球产业转移,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职能,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制造业转移,加速工业化,形成工业职能为主导职能,服务业职能地位不断提升;全国层面,城市职能地带性差异较大,东部工业职能依然突出,西部矿业职能、科技职能、行政职能较明显;城市群层面,世界发育成熟的城市群,在区域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以及外围城市之间已经形成紧密的联系和职能分工。中国的许多城市群在中心和外围城市之间也具有明确的职能分工,中心城市以服务业职能为主,但外围城市之间职能分工还不明确。(4)城市职能演变影响因素方面,自然条件、人口、交通、政府引导、区位等传统因素起基础作用,科技、全球化、信息化等新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城市职能演变还受区域分工、产业升级、产业转移、趋同发展等机制共同作用。(5)未来研究方面,研究时间上应补充完善长时间尺度和近期研究的城市职能研究,研究内容上应加深城市职能效应、城市职能演变机制和职能优化方面的研究,与国家战略进行融合;研究方法上除了统计分析,还可采用调研、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补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罗艳  
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群整体效益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研究城市体系三大结构之一的职能结构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角度,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职能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各城市之间的优势职能结构差异性不显著,趋同性普遍较强;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职能结构类型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个城市群的突出职能类型和强势职能类型差异较明显;中国十大城市群的行业重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第二产业的职能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成英文  张辉  
本文在借鉴城市地理学城市职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职能规模和职能地位两个维度来判别和分类旅游城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当前中国城市的旅游职能,并根据现实情况将旅游城市划分为五类:大型旅游城市、中小型专业旅游城市、中型半专业旅游城市、中型低专业旅游城市、小型半专业旅游城市。对于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国的旅游城市数量、规模、类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