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7)
- 2023(13734)
- 2022(11817)
- 2021(11300)
- 2020(9447)
- 2019(21738)
- 2018(21855)
- 2017(42109)
- 2016(23371)
- 2015(26333)
- 2014(26797)
- 2013(26106)
- 2012(24225)
- 2011(21868)
- 2010(22020)
- 2009(20037)
- 2008(19545)
- 2007(17665)
- 2006(15637)
- 2005(13577)
- 学科
- 济(87433)
- 经济(87268)
- 管理(67435)
- 业(59356)
- 企(48789)
- 企业(48789)
- 方法(36185)
- 数学(30892)
- 数学方法(30470)
- 农(25950)
- 中国(25226)
- 财(22884)
- 学(20144)
- 地方(19530)
- 业经(19310)
- 制(17987)
- 农业(16564)
- 理论(16078)
- 贸(15289)
- 贸易(15283)
- 易(14827)
- 和(14640)
- 策(14431)
- 银(14247)
- 银行(14199)
- 教育(13928)
- 环境(13653)
- 行(13586)
- 务(13452)
- 技术(13422)
- 机构
- 学院(322105)
- 大学(321629)
- 管理(126232)
- 济(121921)
- 经济(118795)
- 研究(111118)
- 理学(107900)
- 理学院(106672)
- 管理学(104754)
- 管理学院(104173)
- 中国(82660)
- 京(70026)
- 科学(69981)
- 财(58763)
- 所(56645)
- 农(55122)
- 研究所(51447)
- 中心(50578)
- 江(49575)
- 业大(49226)
- 财经(45477)
- 北京(44657)
- 范(44443)
- 师范(43996)
- 农业(43083)
- 经(41251)
- 院(40977)
- 州(39967)
- 技术(37140)
- 师范大学(35102)
- 基金
- 项目(217943)
- 科学(169212)
- 研究(162661)
- 基金(153757)
- 家(133914)
- 国家(132702)
- 科学基金(112602)
- 社会(97908)
- 社会科(92336)
- 社会科学(92313)
- 省(86624)
- 基金项目(81222)
- 教育(75402)
- 自然(73397)
- 划(72943)
- 自然科(71611)
- 自然科学(71591)
- 自然科学基金(70276)
- 编号(68746)
- 资助(63856)
- 成果(57841)
- 重点(48624)
- 课题(48617)
- 部(47519)
- 发(46508)
- 创(44841)
- 项目编号(42049)
- 创新(41708)
- 科研(41270)
- 大学(40367)
- 期刊
- 济(139749)
- 经济(139749)
- 研究(97432)
- 中国(67838)
- 学报(52374)
- 农(50829)
- 科学(46617)
- 管理(46551)
- 教育(44965)
- 财(43635)
- 大学(39069)
- 学学(36191)
- 农业(35228)
- 融(29836)
- 金融(29836)
- 技术(29195)
- 业经(23734)
- 财经(21190)
- 经济研究(21103)
- 图书(20479)
- 经(18023)
- 问题(17854)
- 业(17458)
- 理论(16082)
- 科技(15644)
- 版(14942)
- 实践(14893)
- 践(14893)
- 现代(14693)
- 技术经济(14462)
共检索到487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毕文 陈庆平 王树静
随着首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在解决住房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保障漏洞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对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认识并没有达成一致。为此,首先界定住房保障体系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阐述。然后针对首都住房保障体系从实施环节角度着重回答两个问题:一是首都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和问题;二是完善首都住房保障体系对策。
关键词:
住房保障体系 体系原则 实施环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芬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湖南省23所地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组织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质量监控方式的现状,从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标准完善、提高监控实效、推进专业化等方面对完善高校内部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玲 李世蓉 汪红霞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对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了住房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的基础上,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针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住房保障 保障体系 消费观念 监督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月丹 胡冬梅 于润吉
儿童大病的巨额医疗费用已经给一些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而我国目前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现状是:只有商业保险一种医疗保险方式和几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医疗互助制度。为此,针对建立符合当前国情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提出如下建议:针对农村儿童应加入农村合作医疗,针对城市儿童应建立儿童合作医疗制度,针对贫困、大病儿童应建立儿童医疗救助制度。
关键词:
儿童 医疗保障体系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安拓
安居方能乐业。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本民生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的目标,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显得更为紧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岩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过程检查及质量监控,加强实践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体系建设,强化质量信息及反馈机制,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内涵支撑。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实践教学 质量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文
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与财富分配必然从“双金字塔”型逐步过渡到“橄榄型” ,中产阶层的出现与成型是小康建设的必然趋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及处于其间的过渡时期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都应有其不同的保障范围与保障方式。当前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包括 :(1)经济适用房建设应当因地制宜 ,不断创新 ;(2 )必须完善住房货币分配体制和住房金融支持 ;(3 )住房保障必须有助于社会阶层融合而非人为扩大差距。
关键词:
住房保障 小康 社会阶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丽艳 季奕 王振坡
在梳理总结国外住房保障体系演变及启示的基础上,厘定我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演进逻辑,基于住房保障需求、保障性住房供给及住房保障政策维度反思当前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动态可支付的住房保障发展框架,为实现全体国民"住有所居"与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瑛
德国是一个发达的社会市场经济国家,通过采取发展社会住房、发放房租补贴、住房租赁市场管理等一系列的住房政策,较好地解决了住房问题。德国的住房政策系统性强,设计合理,较好地发挥了市场、国家和社会的合力,成效明显,值得学习借鉴。在对德国住房政策及其背景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德国住房政策的特点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保障房建设的现状,就如何处理好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的关系,加快建立以租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德国 住房政策 社会住房 公租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洁 杨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要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扩招以来,人才培养逐渐呈现出了从培养高素质人才到实施大众教育转变的趋势。大众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权,还可以提升我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对于我国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地方本科高校也要注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升我国高校人才的整体素质。基于此,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对策,以期能为高校教育者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平 田联进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官方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外部保障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单一性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未与财政投入挂钩等方面。而对这些问题的化解,有待建构以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以多样性和差异性质量标准为评价尺度、与财政拨款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相互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社会中介组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蔡旺清 蔡旺
在解决国民住房问题上,新加坡奉行“居者有其屋”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首先介绍新加坡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背景和税制概况,然后分析该国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和供给制度等方面的优势,最后提出:明确功能定位,引领房地产税改革;打破户籍壁垒,精准识别保障对象;盘活现有存量,扩大租赁住房供给;推行租购同权,坚定维护租户权益。希望以期为我国的住房保障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珊
与发达的欧美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亚太地区社会保障体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而且十分松散,显得没有明显特色。但从保障的总体水平上讲,与过去相比,接受社会保障制度保护的人数正在显著增加,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额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切实改善了社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伟 席卫群
满足人基本生活需要的住房是国民的基本权利。由于住房所具有的准公共品性质,需要政府干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政策实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在分析住房保障中财税政策所具有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的建议,以冀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永亮
从居住权实现的内在要求、住房资源的优化配置、城乡统筹发展及缓解城镇住房保障压力等方面看,农村住房保障体系构建具有必要性。建立健全用地供应机制、投融资机制、准入退出机制、住房资源流转机制及住房自主改善激励机制是农村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的重点。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住房保障 农村住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