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7)
2023(8481)
2022(7037)
2021(6652)
2020(5430)
2019(12132)
2018(11634)
2017(22255)
2016(12077)
2015(12713)
2014(12171)
2013(11939)
2012(10773)
2011(9782)
2010(9790)
2009(9107)
2008(8814)
2007(7984)
2006(7193)
2005(5975)
作者
(35904)
(30897)
(30184)
(28424)
(18716)
(14951)
(13287)
(12098)
(11487)
(10694)
(10524)
(10020)
(9513)
(9502)
(9367)
(9310)
(9045)
(8858)
(8665)
(8347)
(7865)
(7421)
(7263)
(7031)
(7026)
(6777)
(6758)
(6406)
(6213)
(6182)
学科
(47510)
(46922)
经济(46855)
(42526)
农业(32206)
管理(27243)
(19387)
企业(19387)
方法(16635)
业经(15854)
数学(15275)
数学方法(15136)
中国(12055)
(11074)
(10282)
(10157)
贸易(10154)
农业经济(10118)
收入(10026)
(9984)
(9950)
地方(9508)
(9210)
农村(9202)
(9176)
土地(8638)
分配(8112)
发展(7683)
(7676)
(7654)
机构
学院(169269)
大学(163768)
(70644)
经济(69522)
管理(65313)
(60068)
研究(58396)
理学(57778)
理学院(57210)
管理学(56233)
管理学院(55978)
农业(46171)
中国(45699)
业大(39887)
科学(39310)
(33349)
(30756)
农业大学(29353)
研究所(28476)
中心(28023)
(27448)
(24758)
(22571)
(22311)
财经(22241)
经济管理(21754)
(20536)
(20370)
(20361)
经济学(20235)
基金
项目(123198)
科学(95808)
基金(90003)
研究(85467)
(82015)
国家(81210)
科学基金(67774)
社会(55943)
社会科(52546)
社会科学(52532)
(49647)
基金项目(48857)
自然(44544)
自然科(43494)
自然科学(43480)
自然科学基金(42737)
(40687)
教育(36108)
编号(34560)
资助(34205)
(33961)
(27630)
重点(27256)
(26373)
(25755)
成果(25472)
(25167)
计划(24119)
创新(24094)
科研(24004)
期刊
(80157)
经济(80157)
(64332)
农业(43202)
研究(40801)
学报(36057)
中国(32776)
科学(31511)
大学(27433)
学学(26907)
业经(22451)
(20203)
(17953)
(17439)
金融(17439)
管理(16805)
农业经济(13759)
农村(13754)
(13754)
问题(12821)
业大(12395)
(12252)
技术(10966)
农业大学(10503)
经济研究(10444)
教育(10127)
世界(10078)
财经(9808)
经济问题(9648)
科技(9530)
共检索到240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颜露  陈琛  王立群  
基于甘肃、宁夏和湖南三地首轮退耕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A-F双界限方法测度退耕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在此基础上借助精确断点回归设计,实证检验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补贴到期农户各维度及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均高于未到期农户;第二,补贴到期对相对收入、充分就业、生活水平、主观感知维度及多维相对贫困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均显著为正;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补贴到期对老年和低收入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正向影响效应相对更强。鉴于此,从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建立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及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婧怡  陈琛  王立群  
【目的】探讨首轮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能够为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以及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9年和2021年河北、四川、甘肃、宁夏以及湖南5省(自治区)1 733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借助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及收入结构不平等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退耕补贴到期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和退耕规模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异质性影响。【结果】1)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2)分别选用不同度量指标替换基尼系数,由不同度量指标所构建的RIF模型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说明研究结果是可靠的。3)从收入结构上看,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工资性和生产经营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对农户内部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对农户内部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不显著。4)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而言,退耕补贴到期对小学及以下和初中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对高中及以上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对于不同退耕规模农户而言,退耕补贴到期对中等规模及以上退耕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对小规模退耕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并不显著。【结论】首轮退耕补贴到期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退耕补贴到期对退耕农户内部工资性和生产经营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加剧作用,而对内部转移性收入不平等则具有缩小作用。不同类型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受退耕补贴到期影响的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退耕补贴到期会加剧中低学历和中等退耕规模及以上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缓解高学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而对小退耕规模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拓宽农户就业渠道、促进后续相关产业发展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帮扶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婕  黄杰龙  赵娅娅  陈琛  杜温鑫  王立群  
基于2019年四川省和河北省8个原贫困县(区)831份退耕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SM-DID模型,估计退耕补贴到期对退耕农户收入及结构的净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退耕补贴到期能促使农户收入结构得以优化,对农户总收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退耕补贴到期会造成低收入组农户总收入降低;非农就业和劳动时间在退耕补贴到期与农户总收入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因此,建议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引导不同退耕农户建立多元化生计转型策略,及时出台和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琛  杜温鑫  王立群  
[目的]考察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退耕地利用意愿的影响以及主观福利的中介效应,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动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河北省473户参与首轮退耕的农户数据,构建类别变量中介模型,实证检验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退耕地利用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主观福利是否在退耕补贴到期影响农户退耕地利用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结果](1)退耕补贴到期会增强农户对退耕地的复耕、换树种和流转意愿,降低农户的管护意愿;(2)退耕补贴到期会造成农户主观福利的下降;(3)主观福利在退耕补贴到期与农户退耕地管护、复耕和换树种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结论]政府应及时出台退耕还林后续相关政策,提升农户主观福利水平,并加强退耕地流转机制建设,从而保障退耕还林成果的可持续性,实现退耕还林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娅娅  黄杰龙  李瑞民  王立群  
[目的]退耕补贴是维持贫困地区农户消费水平和维持生活消费的重要收入来源,首轮退耕补贴到期是否影响了退耕农户的消费是亟待探究的关键性问题,但鲜有研究对此进行探讨。[方法]该研究基于河北与四川8个贫困县831份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利用PSM-DID模型估计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消费水平和结构产生的影响,并利用组间差异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来探究退耕补贴到期对异质性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总消费、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影响系数分别为-0.091%、-0.087%、-0.097%和0.030%,贫困农户和低、中消费水平农户受到退耕补贴到期的较大影响。[结论]退耕补贴到期对样本农户消费水平产生明显负向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户消费结构改善。贫困农户相较于非贫困农户、低中消费水平农户相较于高消费水平农户更易受到退耕补贴到期的负向影响,为帮助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消费水平,维护脱贫攻坚成果,该研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颜露  陈琛  王立群  
基于四川和河北两省8个原贫困县802份退耕农户的调研样本数据,先后采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退耕补贴到期对退耕农户主观贫困的影响概率和影响效应,进一步对退耕补贴到期在不同组群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退耕补贴到期显著提高了退耕农户主观贫困的发生概率,对农户主观贫困影响的净效应显著为正;异质性分析发现,退耕补贴到期对经济困难和小规模退耕农户主观贫困影响的净效应更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颜露  陈琛  王立群  
基于四川和河北两省8个原贫困县802份退耕农户的调研样本数据,先后采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退耕补贴到期对退耕农户主观贫困的影响概率和影响效应,进一步对退耕补贴到期在不同组群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退耕补贴到期显著提高了退耕农户主观贫困的发生概率,对农户主观贫困影响的净效应显著为正;异质性分析发现,退耕补贴到期对经济困难和小规模退耕农户主观贫困影响的净效应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璞  姚顺波  
文章依据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分析了退耕还林地区能力贫困的发生机理,并构建可行能力维度及功能指标,采用模糊评价法对陕西省志丹县退耕还林农户的能力贫困做出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退耕前后均有95%左右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能力贫困,而退耕后整体能力贫困水平有小幅下降,但部分农户的基本生活与社交能力在退耕后受损,处于绝对能力贫困状态。并且发现家庭人均纯收入、地理条件对能力贫困各维度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朝辉  耿玉德  张静  
基于TAM模型与感知风险理论,将退耕还林工程视为政策性产品,建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响应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新背景下农户退耕响应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有用性感知、易行性感知、风险感知将影响其退耕响应态度,进而影响其退耕响应意愿;第二,提升农户家庭收入、获取非农就业收入等有用性感知因子,退耕农户的示范作用、新一轮工程政策的操作性、林业多种经营的可行性等易行性感知因子,新一轮工程政策与非农就业渠道的稳定性风险、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风险、小规模林业经营的技术风险等风险感知因子,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响应意愿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阳洁  姜志德  王晓兵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中国生态治理产生了重要作用,其实施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退耕补贴对参与退耕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研究。本文首先构建"农户比较收益差距"指标,从农户决策视角分析了退耕补贴、非农就业与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的关系,进而使用2008和2009年陕西省米脂、安塞和吴起3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退耕补贴显著降低了参与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这意味着退耕补贴政策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另外,非农就业、退耕规模则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有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林静  黎洁  
退耕还林工程进入政策调整的新阶段,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能否瞄准多元政策目标是这一时期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一手调查的农户及地块数据,考察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效益、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的瞄准成效,并进一步探究农户决策自主权在退耕瞄准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基本能够瞄准生态效益较高、成本较低的地块,但并未瞄准贫困户的地块,尤其是在农户没有瞄准自主权的情况下,家庭经济贫困对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决策自主权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瞄准多元目标有积极作用,由农户自主瞄准的地块更具成本有效性和益贫性。因此,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效率,实现成本有效性、益贫性等多元目标及成果的可持续性,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赋予农户更多决策自主权;改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瞄准方案与指标体系;完善退耕补偿方案,建立动态的、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永红  
如何在项目结束停止补贴后长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重庆万州退耕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方法首次就补贴期后的农户退耕还林态度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户在补贴结束不会再继续为退耕还林做出努力,项目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对补贴期后农户退耕还林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文化程度较高、非党员和非农就业的户主在补贴期后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劳动力较多、年人均收入较低、退耕面积较大和还生态林的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结论建议在现有的直接经济补偿结束后,尽快建立与生态服务提供紧密相连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通过多种非货币性补偿方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朝辉  
退耕风险感知是影响农户退耕参与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1451户农户的调查,应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从预置性因素、政策性因素、过程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出发,探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户退耕参与风险感知、激发农户退耕参与意愿、优化退耕还林政策设计提供信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等预置性因素、退耕还林配套政策等政策性因素、退耕还林直接成本等过程性因素、非农就业能力等外部性因素具有统计显著性;②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情况、退耕还林政策认知水平、退耕配套政策、非农就业能力等变量对显著降低农户参与退耕的高风险感知或提升低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农业经营收入比重、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业自然生产弱质性、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变量对显著提高农户参与退耕高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③退耕政策认知水平、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是影响农户参与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变量,也是降低农户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注重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清  朱凯宁  靳乐山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项目到期之际,分析农户现有新一轮退耕规模的收入效应对下一步中国退耕还林政策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赣南、鄂北地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退耕还经济林、生态林规模对农户收入效应表现出差异:还经济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存在线性正向关系,并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还生态林规模与农户收入增速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户均退耕规模拐点为9.70亩,在各收入群体中均存在倒U型关系,且表现出益贫性。不同的政策参与强度下还林类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不同。当前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大规模扩张方面存在实践层面的挑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退耕还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向经营多元化、功能多样化和综合效益方向转变。对于农户而言,需要综合考虑耕地生产力、家庭资源禀赋后选择合适的退耕规模和林种才能更好发挥政策的增收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文会   周常春   凌欢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研究如何缓解我国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函数探讨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动态演变趋势;从数字减贫的视角,利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资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呈现动态收敛特征,不同林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在逐渐降低,其中北方林区多数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低于0.20。(2)数字资本能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效应为0.0077,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3)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资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异质性影响。对于东北林区、农业大省和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农户而言,数字资本的减贫效果更明显,分别达到0.0132、0.0088%、0.0071。(4)机制检验发现,劳动力流动在数字资本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为0.0004。文章构建了“数字资本-劳动力流动-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动态演进趋势,丰富了数字资本减贫的作用机理。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强对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治理,促进东北林区、农业大省以及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农户的数字资本积累,以降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