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1)
- 2023(15785)
- 2022(13606)
- 2021(12683)
- 2020(10595)
- 2019(24508)
- 2018(24311)
- 2017(47795)
- 2016(25667)
- 2015(28962)
- 2014(29123)
- 2013(29112)
- 2012(27239)
- 2011(24614)
- 2010(25209)
- 2009(23433)
- 2008(23021)
- 2007(20574)
- 2006(18551)
- 2005(17108)
- 学科
- 济(111730)
- 经济(111609)
- 管理(74086)
- 业(72830)
- 企(59196)
- 企业(59196)
- 方法(49274)
- 数学(42654)
- 数学方法(42316)
- 中国(33663)
- 农(29448)
- 财(28693)
- 地方(26239)
- 制(25900)
- 业经(24311)
- 银(24228)
- 银行(24189)
- 行(23007)
- 融(21342)
- 金融(21341)
- 学(20758)
- 贸(20637)
- 贸易(20614)
- 易(19908)
- 农业(19623)
- 务(18093)
- 财务(18024)
- 财务管理(17950)
- 企业财务(17189)
- 技术(17188)
- 机构
- 大学(373590)
- 学院(371025)
- 济(154606)
- 经济(151237)
- 管理(147424)
- 理学(125922)
- 研究(124917)
- 理学院(124550)
- 管理学(122754)
- 管理学院(122064)
- 中国(100679)
- 京(81416)
- 财(76314)
- 科学(72918)
- 所(62884)
- 财经(60370)
- 农(57235)
- 中心(57152)
- 江(55922)
- 研究所(55855)
- 经(54788)
- 北京(52363)
- 业大(50845)
- 范(48201)
- 师范(47794)
- 经济学(46855)
- 州(45978)
- 财经大学(44995)
- 院(44906)
- 农业(44495)
- 基金
- 项目(239314)
- 科学(188401)
- 研究(178628)
- 基金(173670)
- 家(149384)
- 国家(148095)
- 科学基金(127646)
- 社会(112823)
- 社会科(107043)
- 社会科学(107014)
- 省(92207)
- 基金项目(92001)
- 教育(81810)
- 自然(81669)
- 自然科(79723)
- 自然科学(79705)
- 自然科学基金(78292)
- 划(77496)
- 编号(73720)
- 资助(72637)
- 成果(60755)
- 部(53944)
- 发(53406)
- 重点(52930)
- 课题(50459)
- 创(49402)
- 教育部(46793)
- 创新(46046)
- 人文(45961)
- 国家社会(45787)
- 期刊
- 济(175700)
- 经济(175700)
- 研究(120550)
- 中国(77406)
- 财(58051)
- 管理(55382)
- 学报(53012)
- 农(51986)
- 科学(49730)
- 融(47705)
- 金融(47705)
- 教育(40777)
- 大学(40762)
- 学学(38159)
- 农业(34846)
- 技术(31033)
- 财经(30382)
- 业经(28921)
- 经济研究(28312)
- 经(25725)
- 问题(23356)
- 理论(20635)
- 图书(18900)
- 实践(18708)
- 践(18708)
- 贸(18657)
- 技术经济(18436)
- 商业(17621)
- 业(17472)
- 现代(17105)
共检索到575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娜 张耀中 李晓
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为解决IPO审计收费中出现的问题,应避免为上市而过度包装、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完善IPO审计收费的披露机制。
关键词:
证券市场 IPO 审计收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娜
审计收费的问题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样本,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IPO审计收费模型,来检验我国IPO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本文通过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即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金龙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IP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358只和深市244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其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半时间段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以分析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新股长期市场表现失常现象,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行规模的股票的新股长期市场表现。
关键词:
股票 累积超额收益率 新股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宗益 黄新建
通过对1998-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发行前一年、发行当年和发行后一年中国上市公司确实从事了盈余管理,刻画盈余管理程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大于0,而在发行后其它年度没有发现盈余管理的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新建
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抑价现象 ,发现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存在较高的抑价。影响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幅度的因素有流通股发行数量、初始发行价格和中签率 ,但这些因素的解释能力不强。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抑价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海红
包装利润上市成了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开秘密。欺诈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严重影响了股民对股票市场的信任程度。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描述了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研究了IPO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的特征,揭示了IPO公司普遍存在盈余操纵的现象,并提供了解决该类问题的思路与举措。
关键词:
包装上市 盈余操纵 业绩变脸 IPO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南 卓贤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股市 2 0 0 1~ 2 0 0 3年上半年的数据发现 ,中国IPO抑价现象非常严重。实际数据和统计分析都表明新股发行市盈率的行政限制不是中国IPO严重抑价的原因 ,抑价问题应从新股上市中寻找原因。为此 ,本文给出了中国新股上市过程中投资者、上市公司、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四方博弈 ,并着重构建了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信号博弈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跃 沈家奥
由于审计收费受到审计双方的共同影响,本文使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分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会计师事务所与发行方对最终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议价能力使得审计收费超过理论均衡价格的20%,发行方的议价能力使得审计收费少于理论均衡价格的26%,两者最终使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计定价低于基准价格的5.4%,审计市场存在一定的低价揽客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强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简称IPO)核准制起源于具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审批制 ,自身存在着不少问题 ,主要有 :发行主体资格缺陷 ;增设股份公司股东上限缺陷 ;发行人设立方式缺陷 ;Pre -IPO模式缺陷 ;股票发行管理层错位的缺陷。针对以上缺陷 ,作者建议采取如下治理措施 :( 1)包容各类发行主体 ,对历史问题既往不咎 ;( 2 )取消股份公司股东上限 ,还原股份公司“资合”功能 ;( 3 )增加募集设立股份公司比例 ;( 4 )调整和完善Pre—IPO制度 ;( 5 )强化市场化自律行为 ,改进股票发行监管。
关键词:
IPO核准制 缺陷 治理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汉熙
论文按照研究框架的不同,将现有IPO抑价理论划分为IPO抑价的委托代理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息显示模型、信息揭示模型、声誉模型和从众行为模型等六个主要类别,针对各类模型及相关实证检验成果分别予以介绍和评述,最后探讨了IPO抑价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IPO 抑价 理论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工孟 俞欣 寇祥河
本文考察中资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时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否影响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研究发现,在大陆中小板和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中,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折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风险投资机构以IPO折价来提早退出投资项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声誉,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在美国市场风险投资的参与对IPO折价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业时间短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参与投资的公司上市时的历史也较短;风险投资进入企业的时间越长,IPO折价水平也越高。这两个检验都验证了风险投资机构通过IPO折价提早退出投资项目,进一步支持了声誉效应假说。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首次公开发行折价 声誉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发礼 李朝晖 林乐芬
定向增发是我国证券市场主要的股权再融资形式。研究其发行定价机制对于强化投资者保护、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公开发行股票有定价发行和竞价发行两种方式,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大股东有利用其折价差异选择定价方式的套利动机;在承诺认购的情况下,存在选择认购类型、与潜在发行对象串谋等两层套利空间。以认购净效应理论为基础,基于2021年之前的数据和利益分析法的研究证实,大股东第二层套利行为显著存在:在认购净效应值为正时,目标是选择定价发行方式,且动机强度与其正相关。本文对监管机构“定价机制选择存在较大套利空间”的判断和注册制改革及“疏堵结合”等降低套利行为的系列政策措施提供了部分支持性证据。基于此,应实施全面注册制强调的日常信息披露监管匹配了“八折规则”需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未来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重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证监会3月1日公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持续监管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经证监会批准,上交所、中国结算相关业务规则随之发布。《注册管理办法》有8章、81条。主要内容有:一是明确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总体原则,规定股票发行适用注册制。二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精简优化现行发行条件,突出重大性原则并强调风险防控。三是对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流程做出制度安排,实现受理和审核全流程电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耿建新 房巧玲
本文重点对国际四大所是否比我国本土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行了实证考察。为了使不同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具有相对统一的比较基准,本文对客户特征差异和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进行了控制,得到的结论是:国际四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并未显著地高于我国本土事务所。笔者认为,这可能说明在我国审计市场中,事务所并没有仅仅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导致其审计收费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国际四大所 本土大所 审计收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