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7)
2023(7615)
2022(6321)
2021(5794)
2020(4529)
2019(10295)
2018(10233)
2017(19574)
2016(10138)
2015(11457)
2014(11609)
2013(11529)
2012(10987)
2011(10214)
2010(10383)
2009(9728)
2008(9775)
2007(8959)
2006(8507)
2005(8182)
作者
(31030)
(25812)
(25615)
(24195)
(16436)
(12249)
(11744)
(10077)
(9889)
(9517)
(8762)
(8581)
(8306)
(8305)
(8116)
(7701)
(7700)
(7484)
(7461)
(7377)
(6671)
(6323)
(6271)
(5972)
(5935)
(5888)
(5839)
(5754)
(5313)
(5140)
学科
(48057)
经济(48013)
管理(32314)
(31454)
(25221)
企业(25221)
地方(17238)
中国(16672)
(16247)
银行(16237)
(15326)
(13657)
(13435)
方法(13410)
业经(13352)
(11634)
金融(11634)
数学(10753)
数学方法(10654)
(10029)
贸易(10017)
(9881)
地方经济(9817)
(9644)
农业(9480)
(9412)
(8606)
制度(8605)
业务(8404)
(8288)
机构
学院(150167)
大学(147600)
(61142)
经济(59757)
管理(57707)
研究(53200)
理学(47328)
中国(46949)
理学院(46739)
管理学(46072)
管理学院(45776)
(32995)
科学(31231)
(30021)
(27150)
(25506)
中心(25480)
(25017)
研究所(24070)
财经(22622)
(21572)
北京(21561)
(21101)
师范(20899)
(20262)
(20079)
农业(19617)
银行(19301)
业大(19284)
(18767)
基金
项目(90245)
科学(71205)
研究(68534)
基金(63770)
(54529)
国家(53981)
科学基金(46817)
社会(43434)
社会科(41143)
社会科学(41132)
(36523)
基金项目(33320)
教育(30398)
(29898)
编号(29413)
自然(28789)
自然科(28141)
自然科学(28137)
自然科学基金(27657)
资助(25968)
(25272)
成果(24680)
发展(20636)
(20263)
课题(20108)
重点(19979)
(18853)
(18746)
项目编号(18419)
国家社会(17482)
期刊
(79542)
经济(79542)
研究(50867)
中国(36935)
(28379)
金融(28379)
(25282)
管理(23660)
(22701)
学报(20799)
科学(19695)
教育(17957)
农业(16105)
业经(15666)
大学(15590)
学学(14274)
技术(13286)
经济研究(12725)
图书(11850)
财经(11265)
问题(9637)
(9579)
商业(9224)
理论(8640)
(8557)
书馆(8237)
图书馆(8237)
(8072)
论坛(8072)
国际(7989)
共检索到257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桑榕  姚海鑫  
首次公开发行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而承销商可以起到缓解这种现象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有声望的承销商可以缓解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过低和长期弱势的程度。本文在阐述和解释了市场上各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对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及其声誉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介绍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针对我国新股发行的情况,就新股发行制度及承销商声誉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成方  宋夏云  蒋巍  
选择2001年1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中国A股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政府定价管制程度不同情况下对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承销费用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关系;而政府定价管制程度的提高会削弱承销费用与IPO抑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甚至会使其转向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学勇  陈然  魏旭  
本文以被发审委拒绝后重新申请上市(IPO)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2004—2017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重返IPO的市场表现。理论研究表明,重返IPO可以通过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公司成功IPO,降低IPO抑价率,提升公司上市后股价的长期表现。实证研究显示,与首次申请IPO公司相比,重返IPO公司的抑价率、超募比例、首日换手率及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更低,长期股票回报率更高,表明重返IPO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是重返IPO公司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与理论研究相符。此外,在核准制下首次IPO时因实质审核类问题被否决的公司,倾向于借助有政治关联的承销商来成功重返IPO,但并没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这折射出推行注册制的必要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哲  林启洪  
我们采用2004年到2011年上市的1,025个新股样本检验了承销商声誉和新股抑价程度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虽然新股抑价程度和承销商声誉表面上存在负相关,但是一旦控制了和板块相关、和年份相关的固定效应以后,这一负相关的显著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我们还发现,主板新股抑价程度随着承销商声誉的提高而增加,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抑价程度则随着承销商声誉的提高而降低。对于相同的承销商声誉,中小板新股抑价程度的降低幅度似乎要大于创业板新股。我们认为这些结果和承销商声誉假说是不一致的,承销商没有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的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以臣  张雪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公开发行的市场营销日益受到业界关注,而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零散。本文描述了首次公开发行中市场营销的角色,并运用经典的营销4P分析框架对首次公开发行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讨论了未来首次公开发行的市场营销研究的可能趋势和热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博文   吴文锋   杨继彬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能够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而金融中介机构是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债券承销商这一金融中介机构的视角出发,利用2016-2021年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样本,研究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绿色债券发行显著提高了承销商在发行人所在省份和行业的未来债券承销业绩。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债券发行通过传递承销商业务能力和绿色形象的信号产生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还能够让承销商获得更加积极的股票市场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对承销商的评级。本文揭示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和经济影响,从提高承销商激励的角度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冉茂盛  黄敬昌  
本文考察了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企业的盈余管理是否影响发审委的决策。我们以2006-2009年成功上市的企业为样本,发现发行企业在上市前和上市当年存在异常高的收益率,但上市后收益率出现大幅下滑。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收益率变化模式是管理者利用应计项目在上市前操纵盈利的结果,而不是来自经营现金流。以我国首次公开发行制度为背景,我们采用2006-2009年申请IPO的企业为样本,发现以保护投资者为目标的发审委在审核过程中考虑到盈余管理因素,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越难获得通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斌  孙庆  黄凌  
实证研究表明,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抑价的因素包括承销商和发行人的择时因素、市盈率水平和发行规模;而发行政策的变化、不同的行业特征、新股上市首日大盘涨跌幅对于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并不明显。承销商和发行人的发行择时能力主要体现在相对适中的时间间隔范围内(10个交易日和15个交易日),同时,短期内大盘走势(5个交易日)与新股发行抑价并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娜  
审计收费的问题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样本,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IPO审计收费模型,来检验我国IPO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本文通过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即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汉熙  
论文按照研究框架的不同,将现有IPO抑价理论划分为IPO抑价的委托代理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息显示模型、信息揭示模型、声誉模型和从众行为模型等六个主要类别,针对各类模型及相关实证检验成果分别予以介绍和评述,最后探讨了IPO抑价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雄元  高开娟  
本文探讨大客户在公司债发行定价中的作用以及承销商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与公司债发行价差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即使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说明大客户对公司债发行定价具有风险效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承销商市场排名较低、承销费率较高、非承销团承销、承销商分类评级较低以及承销商不同时承销IPO组,说明承销商声誉能抑制大客户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风险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第一大客户非政府背景、与企业不在同一省份以及关系不稳定,债券无担保、信用评级较低以及筹资用于偿还债务,货币政策紧缩与经济增长较慢时,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燕  武康平  
新股发行抑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承销商托市不仅是新股发行抑价的重要原因 ,还是使资本市场健康运作 ,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关键。建立中国股市的收益率偏度模型 ,证实了上海股市上承销商托市的存在 ,发现了托市的行为模式、主要托市对象 ,分析了托市对股市的影响 ,为更全面、准确的了解新股抑价原因和中国股市的情况建立了基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杨聪慧  
本文利用承销商和审计师个人层面的独特数据,检验了二者的固定搭配行为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与签字审计师的固定搭配次数越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即符合合谋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对二者的合谋行为具有缓解作用,表现为当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较高时,能够降低合谋行为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尤其当与其搭配的签字审计师具有高学历、为合伙人,以及具备行业专长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不仅拓展了证券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审计师个人特征的理论成果,而且对完善证券市场声誉机制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