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5)
- 2023(8582)
- 2022(7283)
- 2021(6761)
- 2020(5801)
- 2019(13564)
- 2018(13565)
- 2017(25298)
- 2016(14207)
- 2015(16485)
- 2014(16692)
- 2013(16370)
- 2012(15309)
- 2011(13781)
- 2010(14194)
- 2009(12964)
- 2008(13247)
- 2007(12439)
- 2006(10732)
- 2005(9388)
- 学科
- 济(56314)
- 经济(56247)
- 管理(33843)
- 业(32838)
- 方法(25023)
- 企(24970)
- 企业(24970)
- 数学(21895)
- 数学方法(21692)
- 农(18607)
- 中国(17403)
- 学(13902)
- 财(13679)
- 地方(13655)
- 农业(11978)
- 业经(11508)
- 贸(10162)
- 贸易(10157)
- 制(10100)
- 易(9835)
- 理论(9756)
- 和(9422)
- 发(8599)
- 融(8567)
- 金融(8565)
- 银(8539)
- 银行(8513)
- 环境(8485)
- 行(8110)
- 教育(7886)
- 机构
- 大学(199936)
- 学院(198945)
- 济(78443)
- 经济(76531)
- 管理(71651)
- 研究(71545)
- 理学(60384)
- 理学院(59583)
- 管理学(58442)
- 管理学院(58056)
- 中国(53752)
- 科学(45557)
- 京(44529)
- 农(38685)
- 所(37252)
- 财(36195)
- 研究所(33866)
- 中心(33804)
- 江(32921)
- 业大(32592)
- 农业(29872)
- 北京(28892)
- 范(28613)
- 师范(28321)
- 财经(28015)
- 院(26452)
- 州(25719)
- 经(25372)
- 经济学(24246)
- 技术(23423)
- 基金
- 项目(130926)
- 科学(100083)
- 研究(97350)
- 基金(90662)
- 家(80898)
- 国家(79816)
- 科学基金(65497)
- 社会(57983)
- 社会科(54554)
- 社会科学(54532)
- 省(52320)
- 基金项目(48055)
- 教育(45957)
- 划(44231)
- 自然(41623)
- 编号(41199)
- 自然科(40481)
- 自然科学(40466)
- 自然科学基金(39731)
- 资助(37118)
- 成果(34699)
- 重点(30482)
- 课题(29681)
- 发(28942)
- 部(28658)
- 创(26503)
- 科研(25389)
- 创新(24768)
- 大学(24724)
- 性(24585)
共检索到308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英杰 曾迎香 张金珠 程宝栋
自国家提出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建设试点以来,业界和学术界对森林小镇的关注程度日渐提升。不过,鲜有研究能够从宏观视角全面覆盖50个建设试点,比较分析其实践进展中的共性和差异。基于此,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公开信息,从发展基础、整体规划与产业定位、投资计划与现实进展、基于公开信息的显示度4个方面,量化了首批森林小镇建设试点的实践进展。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首批试点森林小镇: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个试点的实际进展存在较大差异;对外信息主动披露或宣传不足,公众关注度也有待提升;产业模式相对单一,特色仍需进一步挖掘。因此,建议森林小镇确定合理的规划和投资方案;提升官方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审慎防范同质化风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牛京萍 赵亭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在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建设理念不够成熟、规划不够科学、定位不准、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兼具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建设中应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地方实际,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林业特色,把森林小镇建设成为依托森林资源、生态优势的宜居、宜游、宜养的集中居住区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牛京萍 赵亭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在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建设理念不够成熟、规划不够科学、定位不准、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兼具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建设中应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地方实际,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林业特色,把森林小镇建设成为依托森林资源、生态优势的宜居、宜游、宜养的集中居住区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金珠 曾迎香 张英杰 程宝栋
原国家林业局于2017年7月提出了在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国内学术界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旨在对现有国内森林小镇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我国森林小镇的基本情况入手,即整体定位与发展理念、规划设计与建设思路、实施路径与具体措施、制度保障与政策扶持4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剖析当前我国森林小镇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进一步阐述当前特色小镇研究进展对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性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秀梅 李先瑞 王绚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不同类别高校基地的内容特点。结果显示综合类、理工类、职业类、特色类高校基地在内容特点上存在差异,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依托优势平台、校企合作、结合特色产业三种基地建设模式,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秀梅 李先瑞 王绚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不同类别高校基地的建设内容特点。结果显示综合类、理工类、职业类、特色类高校基地在建设内容特点上存在差异,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依托优势平台、校企合作、结合特色产业三种基地建设模式,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嘉丹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深受国家与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党和政府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以大力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森林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特色,结合生态文化与生态景观,致力于打造生态化集旅游、文化、社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文章从森林小镇的概念及意义出发,探讨森林小镇的经济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并针对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的原则、思路及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森林小镇 生态环境 旅游 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洁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相继提出,要将特色小镇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之一,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城镇化、产业化的主载体和基础平台,特色小镇建设必然会面临土地问题。对小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有助于思考研究特色小镇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问题。首批特色小镇土地利用概况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建武 康文星 尹少华
文章主要介绍了城市森林和国家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概括了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和对城市环境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应该以营造城市森林的方式来促进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从而推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批准北京大学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通知》(教高厅函【201 4]6号),我校"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正式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这是我校继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杜娟 刘小进 胡亚平 朱述斌
文章构建了经济增长和森林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标体系,并分解为结构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3个子指标。选择全国及闽、赣、贵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样本,得出结论:(1)中国已普遍进入经济增长与森林生态环境压力脱钩的阶段,主要得益于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脱钩效益;由于缺乏合理的工业污染管控措施,技术弹性均为负脱钩。(2)闽、赣、贵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由于森林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在结构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上表现出脱钩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后续森林生态管理政策制定中要各有侧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群月 米高磊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设计。运用Nvivo11 Plus软件对首批22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典型案例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注重立德树人,践行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双元导师队伍、标准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分析发现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提出现代学徒制需要更加强化双主体育人、适应学生的主体需求、注重多元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以及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萧玉瑜 陈平留
综述了旅游客源市场的有关理论及其意义,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客源市场调查。在客源市场和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公园的旅游客源现状特征,为其总体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问卷调查 旅游客源市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洲羽 韩仁杰 李健
【目的】分析219个国家森林城市时空演变的历程、特征和动因,并针对当前国家森林城市空间分布失衡提出建议,促进协同发展。【方法】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域出发,借助历史研究法及文献分析法划分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阶段及建设观念;采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及基尼系数分析国家森林城市的空间演变特征;采用叠置分析、矩阵分析及SPSS探索国家森林城市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1)宏观发展阶段。此阶段可归纳为基础探索—系统规范—快速发展等3个阶段,建设观念呈现“碎片化—一体化”“过度化—自然风”“绿起来—活起来”三大转变。(2)空间数量演变。建设覆盖面涵盖5个等级,数量分布与“胡焕庸线”高度吻合,即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集聚热点由少至多。(3)空间态势演变。具有集聚性、方向性、联动性特征,呈现“点上突破—线上衔接—面上拓展”的联动发展模式。【结论】政策调控和观念升级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和引导;自然约束力和社会驱动力是创建高质量、低成本的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条件,决定了国家森林城市的数量分布和空间演变趋势;城市转变力紧扣群众需求为国家森林城市的提质升级提供了切入点。在动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促进国家森林城市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图4表4参22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启成
在教育发展浪潮中,教育改革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全国首批试点民办高职本科教学环境为研究背景,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指出大学生在培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将其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也应对民办高职本科教学工作进行适当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这才是应有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民办高职本科 课堂效率 实践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