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5)
- 2023(13548)
- 2022(11785)
- 2021(11066)
- 2020(9079)
- 2019(21010)
- 2018(20863)
- 2017(40039)
- 2016(21608)
- 2015(24178)
- 2014(24213)
- 2013(24038)
- 2012(22401)
- 2011(20278)
- 2010(20330)
- 2009(18387)
- 2008(17971)
- 2007(15768)
- 2006(14031)
- 2005(12574)
- 学科
- 济(91906)
- 经济(91813)
- 管理(63892)
- 业(62586)
- 企(51672)
- 企业(51672)
- 方法(38046)
- 数学(32531)
- 数学方法(32213)
- 中国(25913)
- 农(24905)
- 地方(23932)
- 财(22333)
- 业经(21790)
- 学(19166)
- 农业(17126)
- 制(16761)
- 贸(15964)
- 贸易(15950)
- 易(15382)
- 环境(15152)
- 和(14975)
- 务(14925)
- 财务(14858)
- 财务管理(14836)
- 技术(14498)
- 银(14457)
- 银行(14418)
- 理论(14223)
- 融(14197)
- 机构
- 大学(307690)
- 学院(307260)
- 管理(124243)
- 济(121604)
- 经济(118917)
- 理学(107196)
- 理学院(105995)
- 研究(104740)
- 管理学(104332)
- 管理学院(103782)
- 中国(78371)
- 京(66776)
- 科学(64889)
- 财(56102)
- 所(52779)
- 农(49668)
- 研究所(47800)
- 中心(46905)
- 业大(45370)
- 江(44933)
- 财经(44606)
- 北京(42913)
- 范(41633)
- 师范(41235)
- 经(40524)
- 农业(38556)
- 院(38067)
- 州(37278)
- 经济学(34883)
- 师范大学(33340)
- 基金
- 项目(208098)
- 科学(163886)
- 研究(153452)
- 基金(150220)
- 家(130283)
- 国家(129122)
- 科学基金(111419)
- 社会(95544)
- 社会科(90482)
- 社会科学(90460)
- 省(81477)
- 基金项目(80467)
- 自然(72875)
- 自然科(71198)
- 自然科学(71182)
- 自然科学基金(69915)
- 教育(69891)
- 划(68654)
- 编号(63529)
- 资助(61690)
- 成果(51095)
- 发(47624)
- 重点(46091)
- 部(45513)
- 课题(43412)
- 创(43281)
- 创新(40232)
- 科研(39528)
- 项目编号(39135)
- 教育部(38993)
- 期刊
- 济(138696)
- 经济(138696)
- 研究(93437)
- 中国(60944)
- 学报(47103)
- 管理(46769)
- 农(45639)
- 科学(44447)
- 财(41778)
- 教育(36391)
- 大学(35592)
- 学学(33334)
- 农业(31939)
- 融(29005)
- 金融(29005)
- 技术(26461)
- 业经(24667)
- 经济研究(21877)
- 财经(21301)
- 经(17983)
- 问题(17712)
- 图书(17364)
- 业(16337)
- 理论(15685)
- 科技(15198)
- 技术经济(14886)
- 商业(14787)
- 实践(14430)
- 践(14430)
- 现代(14274)
共检索到458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程睿 王华 梁斯宁
不同于国内文献聚焦的股改限售股,本文以首发限售股解禁后原股东的减持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不同类别的原股东的减持行为、市场影响及其减持动因。研究表明,原股东存在剥夺外部投资者利益的择机减持行为,且当减持发生于控股股东、非控股大股东,以及民营控制公司时尤为如此。控股股东减持的主要原因源于公司业绩走低或所处地区法治水平较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降低时,会增加国有控股公司原股东逐利套现减持的可能性;非控股大股东的减持与公司市值高估、股权集中度较高、限售股解禁规模大有关,体现了其规避风险与择机套利的特性,并且在民营控股的公司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而原中小股东仅在受法律保护较低时才选择减持。根据不同类别原股东的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冬梅 庄新田
以减持限售股份为前提条件,建立起两期间的控股股东跨期投资并进行利益侵占的理论模型。将现金流权比例、限售股减持比例等作为影响变量,分析其对控制权私利产生怎样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产生的控制权私利分别与上述相关比例之间是呈负相关、正相关以及只与即期有关而与远期侵占无关的结论。同时,两期侵占模型中,控股股东的即期最佳水平与单期模型相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为控股股东的减持以及侵占行为是长时间的,并且也是连续的,该行为是以获得最大收益为目的的。本文在理论分析的角度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大股东持股结构改善以及投资决策选择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立见 才静涵
在"大小非"减持日益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研究限售股东持股成本及减持收益,对于揭示股改后市场运行风险、完善解禁股份上市流通监管等都具有特别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力
以2006-2012年的定向增发事件为背景,考察大股东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的行为,证明其择时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获得超额收益是大股东积极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其择时能力来源于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很可能给其他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减持 超额收益 择时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力
以2006-2012年的定向增发事件为背景,考察大股东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的行为,证明其择时减持定向增发限售股获得超额收益是大股东积极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其择时能力来源于大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且大股东减持行为很可能给其他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减持 超额收益 择时能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子亚 张建平
公司首次公开上市时,发起人股东所持股份在一定期限内限售。文章研究2009~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起人限售股解禁时的市场反应。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计算出解禁前后窗口期公司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CAR),发现解禁日前上市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显著为负,在解禁日当天异常收益率显著为正,而再其后则不显著。这一方面说明市场对发起人股东首发限售股解禁有负面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基本有效,在解禁日之前消化了此负面消息。在此基础上,对比了风险投资发起人、实际控制人发起人和其他内部股东首发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发现市场对风险投资发起人限售股解禁反应不显著,对实际控制人首发限售股解禁反应最大,说明投资者对风险投资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鸣茂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欣兰 徐琪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趋利避害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减持过程中存在更多信息操纵的嫌疑。大量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存在时机抉择能力,以获得更高的私有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针对上述问题对大股东减持的动因、时机抉择能力以及"隧道行为"下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动机主要包括业绩前景差、股票估值高、大股东掏空、公司流动性需求等,且大股东通常会选择在业绩变脸前、股票价格高位时进行减持,同时还会考虑信息披露时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焱
我国IPO控股股东限售政策始于2006年下半年,选取2007—2014年A股IPO的上市公司,基于它们上市前一年到上市后六年的基本面数据和股价数据(截至2020年底),研究IPO控股股东限售政策的长期效应。结果表明:IPO控股股东限售政策存在长期市场效应,公司上市后的第三年到第四年,相对其他时段,股价存在显著为正的异常超额收益;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采取多种方式影响公司股价,从而有利于自身股份解禁后的减持,采取的具体方式包括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负面事件控制、公司正面事件操作、经营业绩管理等。
关键词:
限售股 股价扭曲 限售政策 监管悖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雯 李琰斐 任颋
创业板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情追捧,但密集的减持现象和频发的辞职风潮引起了外界的不断质疑。本文利用多元回归以及事件研究法对影响高管减持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管减持比例与高管领取的工资、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分别存在负相关关系,同市场估值、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以及高管离职行为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对高管减持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利平 张大勇
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OLS与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大股东通过操纵重大信息披露在股份减持过程中的隧道行为。得出了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但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减持前披露"利好"消息、减持后披露"利空"消息的概率高;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较高;公司估值(托宾值)越高,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也越大;被减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对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等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本文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发现:被减持上市公司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在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减持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披露好消息,或将坏消息推迟至减持后披露;减持规模越大,大股东操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就越高;相比其他大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操控更严重,获得的减持收益也更高。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通过操控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来掏空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为监管机构加强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