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3)
2023(14078)
2022(12164)
2021(11375)
2020(9347)
2019(21809)
2018(21864)
2017(41438)
2016(22624)
2015(25366)
2014(25403)
2013(25168)
2012(23457)
2011(21131)
2010(21312)
2009(19308)
2008(18814)
2007(16535)
2006(14760)
2005(13228)
作者
(66197)
(54392)
(54075)
(51385)
(34847)
(26093)
(24734)
(21385)
(20907)
(19681)
(18676)
(18443)
(17413)
(17348)
(16818)
(16739)
(16167)
(16097)
(15672)
(15575)
(13637)
(13591)
(13175)
(12469)
(12260)
(12203)
(12200)
(12153)
(11041)
(10758)
学科
(93065)
经济(92975)
管理(66258)
(62594)
(51334)
企业(51334)
方法(38618)
数学(32724)
数学方法(32368)
中国(27757)
(24824)
地方(24335)
(23081)
业经(22415)
(20008)
(18182)
(17151)
农业(17131)
银行(17110)
(16467)
(16295)
金融(16294)
(16108)
贸易(16094)
理论(15575)
(15539)
技术(15217)
(15173)
(15074)
财务(14999)
机构
大学(318653)
学院(316565)
管理(126732)
(122647)
经济(119755)
理学(108335)
研究(108285)
理学院(107092)
管理学(105340)
管理学院(104750)
中国(82114)
(69772)
科学(67439)
(57794)
(54654)
(50965)
中心(50031)
研究所(49445)
(47524)
业大(46844)
财经(45656)
北京(44746)
(43636)
师范(43224)
(41435)
农业(39699)
(39582)
(39476)
经济学(35300)
师范大学(34933)
基金
项目(214611)
科学(168067)
研究(158451)
基金(153639)
(133646)
国家(132467)
科学基金(113723)
社会(98033)
社会科(92858)
社会科学(92837)
(84437)
基金项目(81910)
自然(73908)
教育(72541)
自然科(72187)
自然科学(72174)
(70927)
自然科学基金(70876)
编号(65955)
资助(63455)
成果(54242)
(48542)
重点(47578)
(46705)
课题(45355)
(44096)
项目编号(41117)
创新(41046)
科研(40732)
教育部(39932)
期刊
(138600)
经济(138600)
研究(96351)
中国(65305)
学报(50437)
管理(47042)
(46701)
科学(45380)
(43277)
教育(39619)
大学(37721)
学学(34829)
农业(32912)
(30795)
金融(30795)
技术(27823)
业经(23872)
图书(22365)
经济研究(21818)
财经(21613)
(18262)
问题(17621)
理论(17162)
(17068)
实践(15970)
(15970)
科技(15550)
情报(15195)
书馆(15110)
图书馆(15110)
共检索到48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素琴  
文章从我国《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正式实施背景下,首轮现场检查近八成企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这一事件出发,结合当前IPO企业上市中存在的信息披露质量监管问题,提出了“双随机模式”下IPO现场检查制度优化思路,并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顺林   刘翔宇   李继峥   王彦超  
“到现场去”是监管层主动升级监管手段的重要实践。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IPO现场检查及首发申请企业相关数据,从多个维度检验了IPO现场检查与新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1)相较于未被IPO现场检查的公司,经历IPO现场检查后成功上市的公司,其上市前后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上市后的财务业绩更好、各类违规行为更少;(2)经历IPO现场检查的公司,其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股价崩盘风险更低;(3)进一步分析发现,IPO现场检查导致被抽查公司更可能撤回申请,同时也会导致其保荐机构更可能撤回保荐的其他项目,以及同行业其他公司更可能撤回申请;并且,被抽查公司在上市前面临发行审核委员会(或上市审核委员会)更严格的问询和审核;(4)异质性分析表明,IPO现场检查在非国有企业、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及中介机构声誉较高的公司,更能发挥其提升新股质量的效果。论文分析和检验了“到现场去”这种监管手段升级对于提升新股质量的影响,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提高IPO市场监管水平和效率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鸣风  郑建良  
现场检查是金融监督的重要手段 ,现场检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金融监督的效果。本文在简要论述现场检查工作重要性的同时 ,着重分析了当前现场检查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原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冬华   曾庆梅  
作为注册制配套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IPO随机现场检查能提高审计师的执业质量。以2014—2021年上市的IPO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审计联结的视角研究了IPO随机现场检查的审计质量溢出效应。研究发现,IPO随机现场检查可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联结企业的审计质量。作用机制分析发现,IPO随机现场检查提高了审计师的风险感知水平和审计师的执业能力,从而提升了审计联结企业的审计质量。经济后果分析发现,IPO随机现场检查提高了被抽中现场检查的IPO企业的上市成功率。因此,为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大IPO随机现场检查实施的力度,以强化对IPO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和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利丽  
本文以2020—2023年64家被现场检查的首发企业为样本,通过检索相关IPO问询函件和违规监管措施文件,对样本企业现场检查发现的财务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从收入、成本、费用、货币资金、长期资产五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和具体阐述。文章进一步识别出样本企业财务报表层面与非财务报表层面的共同异常特征,为制定审计应对措施提供借鉴,为会计师事务所提升审计质量提供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敬忠  王媛媛  王英允  
本文在回顾IPO监管理论基础上,梳理了IPO监管制度变迁历程,揭示我国现有监管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美国IPO注册制监管模式及其实际运行所依赖的制度背景,借鉴其经验,构建了我国渐进式市场化背景下的分权监管模式,并提出一系列完善和促进制度环境建设的建议。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由行政主导的监管模式渐进式向市场化监管模式改革是我国IPO监管转型的趋势,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核心的导向改革也是我国IPO监管改革的根本问题,通过强化股东诉讼执行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将有利于为注册制改革创造制度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郝旭光  黄人杰  
证券产品的虚拟性、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必然是市场最有价值的资源,决定了信息披露在证券市场运行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信息披露监管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法律标准和法律责任等重要问题。信息披露的法律标准是衡量信息披露的基本尺度,其实质性标准包括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公平披露性,并对这些法律标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法律责任方面,需要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宝成  任佳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合法性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探索政府监管强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作用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政府监管强度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在"硬性"、"硬性-积极"披露上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这一效果是由于政府监管压力下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莉   周冬华  
证券监管是维护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证监机构预防性监管的视角出发,检验了证监机构随机现场检查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随机现场检查能够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治理水平,抑制关联交易。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益流出型、涉及担保抵押、股权交易和提供或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事项中。当企业面临的外部治理更强,也即由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面临更多媒体报道时,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论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深入创新监管方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升峰  尤瑞  
"讲真话"的信息提取模型揭示询价制下的抑价机制、股份差别分配机制是保证信息提取效率的关键。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2011—2016年我国中小创公司IPO询价效率后,对信息披露质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询价效率高的IPO能有效地反映信息披露质量;机构配售股份增加能一定程度上引诱信息暴露,但询价群体尚有待优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丹  吴国萍  王晓来  
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为依据,通过2008~2010年吉林省上市公司与全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比较,发现吉林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于全国水平。究其原因,与外部监管环境宽松和内部监管机构独立性不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从加大处罚力度、强化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再监督"、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隶属地位等方面入手加以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跃堂  张祖国  
本文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就我国如何看待和借鉴西方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的用户需求观与投资者保护观进行探讨 ,认为准则制订机构和市场监管机构树立投资者保护观 ,对规范我国市场运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并就信息披露监管如何体现投资者保护观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玲  
盈利预测信息对正确评价公司的潜在盈利能力非常重要 ,有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是极为有用的会计信息 ,因此 ,需要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盈利预测信息 ,以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盈利预测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这便要求通过积极有效的法律制度设计 ,来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质量 ,保护投资者利益。我国在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方面可借鉴美国的做法 ,采用预先警示理论与安全港制度 ,鼓励公司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并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加强注册会计师对盈利预测的审核 ,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的监督作用等举措 ,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润华  
银监会成立以来,坚持"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逐渐形成覆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监管框架,监管手段和方式方法不断取得新突破,监管整体效能持续提升。但是,长期以来,各方对基层微观审慎监管特别是现场检查的效能问题一直是观点不一。本文结合国内一些研究成果,立足基层实践,针对微观审慎监管有效性不足的表象,分析了监管有效性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芳  
从信息是否可观测、可核实的经济特性出发,分析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有限性的根源及其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共存的问题。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对披露一些动机不可观测、内容不可核实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有限性,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则能很好地对这类信息进行披露,因此两种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实现一定的共存,使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从单纯以管制为主转变为激励与管制并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