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
- 2023(1152)
- 2022(933)
- 2021(892)
- 2020(672)
- 2019(1677)
- 2018(1876)
- 2017(3612)
- 2016(1936)
- 2015(2366)
- 2014(2265)
- 2013(2290)
- 2012(2236)
- 2011(2264)
- 2010(2127)
- 2009(1882)
- 2008(1763)
- 2007(1653)
- 2006(1720)
- 2005(1782)
- 学科
- 图书(10133)
- 书馆(9649)
- 图书馆(9649)
- 工作(5448)
- 管理(4198)
- 读者(3770)
- 学(3142)
- 济(2602)
- 经济(2599)
- 络(2563)
- 网络(2563)
- 中国(2498)
- 化(2449)
- 自动(2297)
- 自动化(2296)
- 图书馆学(2279)
- 网络化(2273)
- 业(2082)
- 和(1994)
- 电子(1912)
- 建设(1603)
- 企(1582)
- 企业(1582)
- 组织(1529)
- 数字(1291)
- 电子图书(1291)
- 书(1172)
- 地方(1166)
- 农(1143)
- 藏(1117)
- 机构
- 大学(27593)
- 学院(22498)
- 图书(19649)
- 书馆(19208)
- 图书馆(19207)
- 管理(9023)
- 大学图书馆(8518)
- 理学(6718)
- 理学院(6590)
- 管理学(6459)
- 管理学院(6369)
- 研究(6272)
- 京(5857)
- 济(5433)
- 范(5424)
- 师范(5393)
- 中国(5195)
- 经济(5125)
- 州(5041)
- 信息(4972)
- 江(4705)
- 科学(4230)
- 师范大学(4023)
- 北京(3792)
- 中心(3529)
- 财(3388)
- 农(3098)
- 所(3080)
- 系(3062)
- 南(2961)
共检索到49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宓永迪
图书馆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是馆藏资源共享的高级阶段,它既方便读者利用多个图书馆的资源,又节约了书刊采购费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协议的技术构架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通借通还 Z39.83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2012年7月25日上午9时许,太原小店区图书馆门口的"换证通知"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通知称,全省各级图书馆正在实行业务总分馆制,今后,各成员馆的读者将在各成员馆之间享受图书共享服务。目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红
介绍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之间合作的必要性,指出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同属于文化部门的三方合作开展服务,有利于读者实现资源共享,阐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作的优势,馆际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 博物馆 档案馆 合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余胜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又有新举措,从2005年12月18日起,深圳市又有4个区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至此,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深圳图书馆与6个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持有一张借书卡,便可在市图书馆和6个区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图书,享受到一卡通行的便利。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庆红 朱光磊
多校区模式下的通借通还服务分为3种:委托借阅模式、直接借阅模式、混合模式。3种通借通还服务模式各有利弊,适用范围也不同。各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通借通还服务时,应注意联网查询系统的完善问题、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文献的配送问题,并按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
关键词:
多校区 高校图书馆 通借通还 流通管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丽
伴随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兴起,图书分拣和配送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新加坡图书馆与邮局系统的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共建图书物流系统成为我国图书馆与邮局在今后"通借通还"环节中合作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白影
介绍了中国图书馆界推进图书资料馆际交流合作与文献资源共享的历史过程,列举了实现资源共享若干区 域和系统的成功实例,指出在网络信息时代深化文献资源共享应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 图书馆交流合作 文献资源共享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中文
文章分析了目前多校区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晓源
涉及通借通还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现有3种:总馆-分馆管理模式、分散-共建管理模式和分散-整合管理模式。3种管理模式在组织架构、管理链、资产管理、馆藏与服务等方面各有长短。由通借通还的普及引起城市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个体制创新思路,图书馆直接对市民负责,城市与城区各级人大代表控制拨款,委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可以把“分灶吃饭”与总分馆制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图3。表1。参考文献2。
关键词:
城市图书馆 管理体制 借阅服务 通借通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尧伟
针对广州大学城图书馆一直未能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现状,从规模、网络条件、计算机管理系统等三方面介绍广州大学城图书馆的基本概况,提出实现大学城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的两种解决方案:以管理手段为主导的方案及以技术手段为主导的方案;并从书目数据整合、读者数据整合等方面详细分析其实现方法及利弊,指出现有条件下最适宜采取的模式。
关键词:
大学城 图书馆 管理系统 资源共享 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罗武建
随着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逐步普及,国内高校图书馆也越来越多地开始进行RFID技术的应用。文章就高校图书馆多校区通借通还模式下如何进行RFID技术的应用问题,着重从业务流程、技术手段和RFID应用服务器等方面提出一些设想和探讨。
关键词:
通借通还 RFID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佳慧
馆际借阅是高校图书馆文献服务的重要功能,如何提升不同需求的馆际借阅服务有效性已成为高校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实践载体之一。文章基于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际借阅用户的经验证据,借助于Logistic模型对馆际借阅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测度,实证结果表明,课外阅读认知重要性、网络资源的影响、周课外阅读时间、周边群体的借阅情况以及对馆际借阅服务环境的满意度与馆际借阅量之间存在显著性的正向效应,其他变量尚未体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同时基于江苏省域内高校图书馆主页网站调查发现,存在诸如区域发展不均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合作机制的缺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欠缺等治理问题。鉴于此,通过优化馆际借阅的主客体环境、改进馆际服务方式、强化跨馆间的借阅合作、加强馆际借阅馆员的队伍建设等路径,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馆际借阅服务的有效性,最终促成高校图书馆服务治理的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许艳青 刘盈盈
通借通还服务是信息资源共享的表现,针对暨南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暨大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采用财政独立的分散共建的服务模式,提出在规范的管理模式与机制、统一查询与登记系统、借还书的频率与配送问题、借还书的流通利用率和统计汇总以及服务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初步实现各校区间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展望各高校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受各种条件限制,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通借通还服务。
关键词:
通借通还 信息资源共享 图书馆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