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7)
2023(5125)
2022(4414)
2021(3943)
2020(3452)
2019(8052)
2018(7973)
2017(14486)
2016(8485)
2015(9636)
2014(9778)
2013(9446)
2012(8787)
2011(8139)
2010(8342)
2009(7789)
2008(7590)
2007(6860)
2006(6318)
2005(5922)
作者
(24664)
(20252)
(20120)
(19495)
(12982)
(9778)
(9523)
(8030)
(7802)
(7585)
(7205)
(6917)
(6633)
(6515)
(6322)
(6315)
(6149)
(6022)
(5958)
(5825)
(5362)
(5004)
(4993)
(4820)
(4715)
(4656)
(4568)
(4534)
(4321)
(4080)
学科
(33489)
经济(33460)
管理(25191)
(20143)
方法(18639)
(17594)
企业(17594)
数学(17135)
数学方法(16720)
图书(10328)
书馆(9814)
图书馆(9814)
中国(9507)
(8325)
(7984)
地方(7282)
(7260)
工作(7003)
业经(6268)
理论(5976)
(5929)
(5826)
(5033)
环境(5010)
财务(5003)
财务管理(4988)
农业(4939)
(4811)
银行(4809)
企业财务(4746)
机构
大学(119693)
学院(114210)
管理(47264)
(41500)
经济(40356)
理学(39702)
理学院(39264)
管理学(38191)
管理学院(37948)
研究(35495)
中国(27973)
(25546)
科学(22663)
图书(21431)
书馆(20905)
图书馆(20904)
(20311)
(19770)
中心(18177)
(17691)
(17503)
(17189)
业大(17062)
师范(17052)
(16780)
北京(16280)
研究所(15758)
财经(15733)
(14033)
农业(13653)
基金
项目(76273)
科学(59353)
研究(55951)
基金(53690)
(46229)
国家(45884)
科学基金(39696)
社会(34404)
社会科(32742)
社会科学(32733)
(30844)
基金项目(27447)
教育(26532)
(25620)
自然(25510)
自然科(24966)
自然科学(24962)
编号(24699)
自然科学基金(24457)
资助(23248)
成果(21712)
重点(16803)
项目编号(16302)
课题(16185)
(16111)
(15580)
(14999)
科研(14723)
(14118)
创新(14032)
期刊
(43244)
经济(43244)
研究(31869)
图书(29145)
中国(24983)
书馆(23483)
图书馆(23483)
学报(19534)
管理(15808)
教育(15767)
(15738)
(14625)
大学(14319)
科学(14213)
技术(11812)
学学(10980)
(10339)
金融(10339)
农业(9875)
统计(9391)
情报(8530)
(8420)
(8418)
论坛(8418)
决策(7896)
财经(7054)
技术经济(6644)
经济研究(6459)
业经(6417)
(6027)
共检索到186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宛珍  
[目的 /意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文献采访模式,读者决策采购(PDA)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利用该模式采购图书的质量受到了部分业界人士的质疑。采用馆藏适用性方法对馆际互借型PDA图书质量进行考察,提出优化该模式的建议,以利于PDA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中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劣势可控性。[方法/过程]从项目性质、实施的时间跨度、评估方法以及研究问题的角度出发,遴选3所国外大学图书馆的PDA项目作为案例,围绕业界对PDA模式的争论点,从文献的内容、价格、利用情况及读者与馆员对文献的评价4个方面分析评估馆际互借型PDA图书质量,并针对该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结果 /结论]从图书质量评价角...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艳杰  
本文介绍了EBL的概况及服务模式,提出了电子书馆际互借的设想,分析了实现电子书馆际互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惠君  
分析对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区域馆际互借的现状,对异构环境下区域馆际互借改革进行研究。针对以自动化管理取代手工管理的改革目标,制定运作模式和馆际互借流程,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结构、功能设计、技术难点与技术创新,认为异构环境下书目信息库的建立是系统实现的关键,并简述区域馆际互借系统在陕西高校图书馆的实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洪华  
日本小樽商科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实施的IRcures ILL项目表明:日本高校图书馆不追求文献传递的服务数量及效率,而是致力于发展机构知识库,而我国的一些文献传递服务机构却在追逐该服务的数量等级。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图书馆不担忧信息中介地位被削弱,并希望融入新学术交流模式中。同时,中日机构知识库发展存在差距也源于价值观不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宏  
OICQ 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中文聊天软件,它的全称是OPEN ICQ(ICQ 是 I SEEK YOU 的谐音),又称为中文网络寻呼机。截止到2001年4月15日,注册用户已达6835万人次。使用 OICQ 可以和好友用户进行交流,信息即时发送,即时回复,收发及时、功能全面。此外 OICQ 还具有 BP 机网上寻呼、聊天室、传输文件、邮件通报、语音邮件、手机短讯服务等功能。虽然 OICQ 的开发初衷,是为聊天休闲娱乐服务的,但是,如果我们正确合理地运用 OICQ,会对我们的馆际互借工作很有帮助的。我们在馆际互借工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晓霞  
馆际互借服务是图书馆联盟的主要功能之一,而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是保证馆际互借服务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馆际互借服务运营模式的构成因素,并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馆际互借服务为例,分析了馆际互借服务的特点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思杭  马海群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其发展和改进有利于图书馆更好地进行资源共享。本文介绍美国州立图书馆的馆际互借服务,对美国州立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服务规范、服务对象、借阅内容、请求方式、收费标准等基本内容进行举例和分析,比较美国州立图书馆对州内外的不同规则、特色服务和服务创新。由此得出美国州立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特点,并对我国馆际互借服务在互借规则、发展平衡和服务改进与创新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颖  
对广东省数字化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 ,从现实基础、系统目标、功能描述、运行机制等方面描述了该系统的主要架构 ,并提出具体实施步骤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郭书菊  
王晓军的《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一文遗漏了严文郁、顾家杰等图书馆学人对民国馆际互借的论述以及其他若干史料,以致文中得出的部分论断值得推敲。该文对此进行了商榷和补遗,认为不应当过低评价民国馆际互借的水平,虽然当时未能形成全面的规范和全国性的规模,但认为"处于较低水平"不够恰当,至少用"具备了一定基础和规模"更反映客观史实。以史为鉴,从对影响民国时期馆际互借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中,得出几点对C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刘艳  
文章介绍了美国研究图书馆组织推动的“Borrow Direct”跨图书馆图书借阅试点项目的目标与历史、服务内容与流程,并对该项目的特征与优势、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的可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孔令娥  
ILL(Interlibraryloan)即馆际互借是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新信息技术环境下 ,ILL的意识、基本组织方式、模式、服务、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新特点以及ILL对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影响 ,并对我国图书馆界ILL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严潮斌  
对BALIS馆际互借服务的体系构建、过程控制、效益评估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曾丽军  
阐述了馆际互借工作的必要性,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模式。从系统的构成、特点、意义等方面介绍了 CALIS馆际互借系统。该系统遵循Z39.50协议和ISO10160/ISO10161协议,将有力地促进全国高校的馆际资源共享。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曾丽军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馆际互借服务的发展,提高馆际互借服务的质量,对影响馆际互借服务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分别从软环境和硬环境角度分析了影响馆际互借服务的重要因素,为国内馆际互借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琏嘉  李小梅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馆际互借的历史并不短暂,但发展却不迅速。在跨入 21世纪的今天,在电子通讯技术的支持下,馆际互借有了更直接、更厚实的发展潜力。文章在剖析了在文献资源协作网状态下的上海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的现状之后,发出了“给馆际互借以进一步的重视与投入”的呼吁,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