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6)
- 2023(8639)
- 2022(7175)
- 2021(6478)
- 2020(5366)
- 2019(11767)
- 2018(11568)
- 2017(20907)
- 2016(11830)
- 2015(13050)
- 2014(12662)
- 2013(12201)
- 2012(11337)
- 2011(10134)
- 2010(10021)
- 2009(9078)
- 2008(8739)
- 2007(7789)
- 2006(6791)
- 2005(5959)
- 学科
- 济(40734)
- 经济(40669)
- 管理(32047)
- 业(29057)
- 企(22700)
- 企业(22700)
- 方法(17633)
- 数学(15472)
- 数学方法(15298)
- 学(13220)
- 农(12877)
- 中国(11994)
- 财(11781)
- 制(9927)
- 业经(9330)
- 贸(9040)
- 贸易(9039)
- 易(8794)
- 农业(8467)
- 体(8181)
- 银(7466)
- 地方(7401)
- 银行(7397)
- 融(7216)
- 金融(7209)
- 行(7058)
- 技术(7044)
- 理论(6855)
- 环境(6826)
- 务(6714)
- 机构
- 大学(167400)
- 学院(166095)
- 研究(64388)
- 济(62410)
- 经济(61076)
- 管理(57927)
- 理学(50546)
- 理学院(49882)
- 管理学(48661)
- 管理学院(48408)
- 中国(46534)
- 科学(45582)
- 农(45004)
- 京(36563)
- 农业(36389)
- 所(35608)
- 业大(34880)
- 研究所(33162)
- 中心(28331)
- 财(27586)
- 江(25618)
- 院(23943)
- 农业大学(23738)
- 北京(22564)
- 省(22538)
- 财经(21941)
- 室(21066)
- 技术(20859)
- 范(20612)
- 经(20100)
- 基金
- 项目(121581)
- 科学(93091)
- 基金(87569)
- 家(82562)
- 国家(81887)
- 研究(78094)
- 科学基金(66891)
- 省(48559)
- 社会(48475)
- 自然(47145)
- 基金项目(46341)
- 自然科(46080)
- 自然科学(46060)
- 社会科(45788)
- 社会科学(45775)
- 自然科学基金(45259)
- 划(42277)
- 教育(35500)
- 资助(35290)
- 编号(28961)
- 重点(28390)
- 计划(27153)
- 发(25802)
- 创(25490)
- 部(25480)
- 科技(24895)
- 科研(24635)
- 创新(23948)
- 业(23131)
- 成果(22601)
共检索到243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彭士明 陈立侨 叶金云 王友慧 侯俊利 郭慧 李二超
取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幼鱼960尾,体重(3.39±0.18)g,以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作为脂肪源,共配制4个蛋白水平(34%、38%、42%、4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10%、13%、16%),共12种饵料,糖水平保持在16%左右,饵料的蛋白能量比(P/E)在96.76~136.21mg/kcal。黑鲷幼鱼随机分成12组,每组设2重复,实验为期42d。结果表明,对特定生长率(SGR)与饵料系数(FCR)的影响,以较高蛋白组(38%、42%、46%)显著优于低蛋白组(34%)(P<0.05),中、高脂肪组(13%、16%)显著优于低...
关键词:
黑鲷 幼鱼 蛋白能量比 体成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田娟 高攀 蒋明 文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喻丽娟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J/g,饲料蛋白能量比的范围为12.1~27.3 mg/k J,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体质量(16.85±0.29)g的草鱼幼鱼10周,研究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高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出现在p/e为18.3 mg/k J组,而p/e为16.0 mg/k...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建学 卫育良 徐后国 孙曙光 梁萌青
为探求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能量比,以鱼粉和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鱼油、豆油作为主要脂肪源,配制粗蛋白含量为36%、42%、48%,粗脂肪含量为8%、12%、16%,蛋能比为17.06~24.20 mg/kJ的9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4.95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56 d。结果显示:由双因素分析方法得出,饲料的蛋白水平、脂肪水平和蛋能比水平均可显著影响红鳍东方鲀的末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且在饲料蛋白为36%,显著低于蛋白为42%和48%组,但饲料蛋白为42%和48%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脂肪为8%时,显著低于饲料脂肪为12%组,但饲料脂肪为12%组与16%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饲料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和饲料利用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终末体重、饲料效率、特定长率均是Diet8(48/12)蛋白水平48%、脂肪水平12%处理组最高,显著高于Diet1(36/8)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8%处理组、Diet2(36/12)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12%处理组、Diet3(36/16)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16%处理组(P0.05)。因此,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及蛋白质节约效应,红鳍东方鲀幼鱼的最适蛋白水平42%,脂肪水平12%,蛋能比为20.75 mg/kJ。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蛋白质 能量 蛋能比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存军 樊启学 沈凡 宗克金 张云龙 杨威 宋林
研究了不同养殖模式F1(投喂1次饵料鱼/d)、F2(投喂2次饵料鱼/d)、A1(投喂1次人工配合饲料/d)、A2(投喂2次人工配合饲料/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生长及肌肉成分的影响,实验持续56 d。结果显示:各组最终体重为A2>F2>A1>F1。饵料相同时,2次/d组生长速度、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1次/d组(P<0.05);相同投喂频率条件下,饲料组生长极显著快于饵料鱼组(P<0.01),饵料系数(FC)与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饵料鱼组(P<0.01)。饵料类型和投喂频率对饵料系数(FC)、粗蛋白和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佳毅 叶元土 张伟涛 汪军涛 袁建明
比较了5种不同脂肪(能量)蛋白比的配合饲料对初始平均体重(7.75±1.17)g梭鲈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不同脂肪蛋白水平的饲料,以能量蛋白比为45.94kJ/g试验组的生长速度最快[SGR为(2.86±0.17)%/d]、饲料系数最低(FCR为1.57±0.12)、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最大,分别为98.44%±2.38%和30.88%±3.83%;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为变量因子,以梭鲈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为指标,通过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梭鲈最大生长速度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9.80%,脂肪含量为8.79%,总能为18.53MJ/kg,脂肪蛋白比为...
关键词:
梭鲈 幼鱼 脂肪蛋白比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雷明 陈超 王鲁 贾瑞锦 赵从明 宋振鑫 李炎璐 曲江波 孙涛
采用颗粒饲料(A组)、颗粒饲料与鲜饵料(B组)、纯鲜饵料(C组)对三组条纹锯鱼旨Centropristis striata Linnaeus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颗粒饲料营养物质含量(除少数脂肪酸外)远大于鲜饵料,营养价值较高,在饵料的利用率以及鱼体的生长发育方面拥有一定优势。颗粒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5.4%,是鲜饵料的3.66倍,相对于鲜饵料而言,颗粒饲料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A组条纹锯鱼旨幼鱼蛋白质含量(20.3%)高于其他两组,C组含量最低,三组生长效率由高到低为A组>B组>C组。A、B、C三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54.93、66.40、61.02,B组的必需氨基...
关键词:
条纹锯鱼旨 饵料 生长性能 营养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刘文斌 王煜衡 李向飞 庄苏
探讨了不同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与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设计以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调节脂肪含量,并以α-淀粉和次粉为填充物,共配制3个蛋白(P)水平(28%,32%,3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L)水平(5.0%,7.5%,10.0%),共9种饲料,分别为P28L10,P32L10,P36L10,P28L7.5,P32L7.5,P36L7.5,P28L5,P32L5和P36L5,每组4重复,每重复80尾鱼[(1.5±0.02)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肌肉等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脂肪比对斑点叉尾幼鱼生长有显著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伟 文华 蒋明 吴凡 赵宇江 高攀 石莹
分别用大豆浓缩蛋白(SPC)替代饲料中0(R0,对照组),15%(R15),30%(R30)和45%(R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4组等氮等能饲料,喂养(58.00±2.69)g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10周,每组设3个重复,研究SPC对中华鲟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以及血脂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替代比例的增加,中华鲟幼鱼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逐渐降低,肥满度和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FE在R30组出现显著差异(P<0.05),WG、SGR和PER在R45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随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段培昌 张利民 王际英 孟宪菊 丁立云 孙永智
以新型蛋白源(大豆浓缩蛋白、脱酚棉籽蛋白、喷雾干燥血球蛋白粉等)和脱脂鱼粉为原料,通过调节饲料氨基酸水平,配制出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D0、D17、D35、D52和D69,养殖星斑川鲽,初始体重为(75.6±0.18)g。其中D0(添加58%脱脂鱼粉)为对照组,D17、D35、D52和D69分别为新型蛋白源替代配方中17%、35%、52%和69%的鱼粉用量。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共养殖60 d。结果表明:对照组(D0)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141.84%、229.88%和1.47%/d。与D0组相比,D69组WGR、PER和SGR显著降低(P<0.05),...
关键词:
星斑川鲽 新型蛋白源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逯尚尉 刘兆普 余燕
将点带石斑鱼幼鱼(15±0.5)g,随机分为3组,每组投喂不同饵料,分别为鱼肉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小杂鱼和配合饲料交替投喂),每组3个重复,养殖6周后测定各组幼鱼生长指标、全鱼营养成分、肠胃消化酶活性及肝脏磷酸酶活性以研究这3种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消化功能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组和混合饵料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混合饵料组>配合饲料组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活性趋势相反且差异显著(P0.05);鱼肉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淳仁 王印庚 马爱军 朱建新 刘新富 雷霁霖
通过温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消化器官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在温度达到0℃时,幼鱼成活率为30%;4℃以上至20℃时成活率为100%,22~24℃为80%;26℃为40%;当水温达到28℃时,幼鱼成活率为0(20d)。养殖水温在8℃以下时,幼鱼基本不摄食,体重没有增长。12~16℃时,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养殖水温达到20℃时,其生长速度与16℃条件下的生长速度相比较开始下降,达到24℃时,幼鱼生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与12℃条件下的体重增长速度相接近。在8℃之前,幼鱼胃、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力单位含量较低。随温度的增加,酶活力单位显著增加,其...
关键词:
大菱鲆幼鱼 成活率 生长 蛋白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时萍 杨启超 苏雷 霍礼辉 刘军 施培松
以鱼粉作为对照,用黄粉虫、蚕蛹干粉半量和全量替代鱼粉,配制5组等蛋白质水平(40%)的饲料,对黄颡鱼幼鱼进行36 d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幼鱼的增重率、蛋白质消化率和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粉虫和蚕蛹全量替代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半量替代组(P0.05),而蚕蛹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替代组;除半量黄粉虫组幼鱼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全量替代组和半量蚕蛹组的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机体含水率外,各替代组幼鱼机体的粗蛋白含量只有全蚕蛹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关键词:
黄颡鱼 蛋白源 生长 体成分 蛋白质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