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5)
- 2023(10061)
- 2022(8407)
- 2021(7565)
- 2020(6359)
- 2019(14076)
- 2018(13727)
- 2017(24960)
- 2016(13996)
- 2015(15529)
- 2014(15267)
- 2013(14733)
- 2012(13702)
- 2011(12394)
- 2010(12255)
- 2009(11304)
- 2008(10935)
- 2007(9825)
- 2006(8639)
- 2005(7869)
- 学科
- 济(50869)
- 经济(50761)
- 管理(39407)
- 业(35268)
- 企(27864)
- 企业(27864)
- 方法(21937)
- 数学(19264)
- 数学方法(19044)
- 农(15448)
- 中国(14950)
- 财(14762)
- 学(14658)
- 制(13850)
- 业经(11360)
- 体(10757)
- 贸(10526)
- 贸易(10523)
- 易(10240)
- 农业(9972)
- 银(9585)
- 银行(9530)
- 融(9317)
- 金融(9310)
- 行(9135)
- 地方(8941)
- 技术(8238)
- 环境(8229)
- 理论(8105)
- 务(8081)
- 机构
- 大学(201760)
- 学院(199055)
- 济(78011)
- 经济(76376)
- 研究(75410)
- 管理(70600)
- 理学(61191)
- 理学院(60410)
- 管理学(59066)
- 管理学院(58736)
- 中国(55690)
- 科学(50329)
- 农(47647)
- 京(43687)
- 所(40558)
- 农业(38218)
- 业大(37790)
- 研究所(37411)
- 财(36363)
- 中心(33504)
- 江(30414)
- 财经(28481)
- 院(27649)
- 北京(27186)
- 经(26016)
- 省(25031)
- 农业大学(25008)
- 范(24978)
- 师范(24454)
- 经济学(24173)
- 基金
- 项目(141507)
- 科学(109187)
- 基金(102912)
- 家(95336)
- 国家(94563)
- 研究(93999)
- 科学基金(77932)
- 社会(59639)
- 社会科(56301)
- 社会科学(56288)
- 省(55041)
- 基金项目(54093)
- 自然(53392)
- 自然科(52142)
- 自然科学(52119)
- 自然科学基金(51202)
- 划(48093)
- 教育(42809)
- 资助(41760)
- 编号(35270)
- 重点(32923)
- 部(30609)
- 发(29751)
- 计划(29716)
- 创(29517)
- 科研(28214)
- 成果(28155)
- 创新(27768)
- 科技(26299)
- 课题(25844)
共检索到296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华阳 王雨 张殿昌 陈明强 李有宁 严俊贤 吴开畅
2011年11~12月,以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饵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不同饵料密度、体重和盐度下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的滤水率。结果表明:饵料密度、体重以及盐度对黄边糙鸟蛤滤水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在实验饵料密度范围内,当饵料密度小于10×104cell·mL-1时,黄边糙鸟蛤的滤水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饵料浓度与滤水率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体重对滤水率的影响呈幂函数关系,个体滤水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滤水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为32.7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0.249 L·(...
关键词:
黄边糙鸟蛤 滤水率 饵料密度 体重 盐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徐法军 李明昊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饵料密度对皱肋文蛤清滤率的影响,旨在为该贝养殖容量、摄食行为和能量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该贝在我国南方海域的健康养殖和推广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皱肋文蛤清滤率随温度(13~33℃)、盐度(13~33)、pH(7~9)和饵料密度(2.5×104~10×104cell/ml)的变化而呈现峰值变化,各种环境因子对3种规格皱肋文蛤清滤率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钢春 顾若波 闻海波 华丹 聂川 孙连锋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体重和饵料密度对河蚬滤食率和同化率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饵料质量(POM/TPM)对河蚬同化率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30℃)条件下,河蚬的滤食率(IR)与河蚬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正相关幂指数关系:IR=aWb,其中b值的范围是0.422 7-0.588 8,平均值为0.484 2,温度的上升使得河蚬的滤食率明显增大,除温度对小规格[体重为(0.076 4±0.003 8)g]的同化率有显著影响外,温度和体重对同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加,河蚬的滤食率增加而同化率减小,两者分别符合下列关系式:IR=65.120 4 C0.326 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美荣 方建光 葛长字 毛玉泽 于守团 燕敬平 李锋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恒定温度(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不同盐度(20、25、30和35)和恒定温度(24℃±0.5℃)、盐度30、不同饵料密度梯度(3.0×104、4.5×104和6.0×104cell/ml)对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稚贝的滤水率(FRS)开始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30之间存在最大值,然后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与盐度(S)间的相关关系为FRS=-30.893S2+1691.5S-19610(r=0.847,以整体干重计算)或FRS=-0.022S2+1.2236S-14.522(r=0...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稚贝 滤水率 盐度 饵料密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唐保军 闫文罡 王慧 归从时
呼吸与排泄是贝类新陈代谢的基本生理活动,不同盐度对贝类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28℃条件下,设八个盐度梯度(16、20、24、28、32、36、40、44),采用Winkle滴定法和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了大、中、小三种规格的黄边糙鸟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黄边糙鸟蛤壳长与组织干重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W=0.004 4H3.852 0,R2=0.949 6;在盐度16~28范围内,黄边糙鸟蛤单位体重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盐度28取得最大值,其后随盐度上升,耗氧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ANOVA)显示,盐度变化对黄边糙鸟蛤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F=3.50,P
关键词:
黄边糙鸟蛤 盐度 规格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杰青 蒋玫 李磊 董冉 许高鹏 沈新强
采用静态法,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盐度(16、18、20、22和24)和pH(6.7、7.7、8.7、9.7和10.7)对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6–24盐度范围内,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随盐度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为20组(对照组)文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51 L/g·H、6.65 MgpOM/g·H,显著高于盐度为16、18、22、24实验组(p
关键词:
文蛤 盐度 pH 滤水率 摄食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硕 董双林 王芳
通过室内生长实验的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在不同盐度下摄食日本刺沙蚕及盐度 31海水中摄食日本刺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收支。结果显示 ,盐度 5~ 35范围内 ,水温 2 5℃时 ,中国对虾的碳摄食量在盐度 13时达到最大为 61.64 (mg·g- 1·d- 1) ;而最适生长的盐度条件为 2 0 ,此时的碳利用效率最高为 2 5 .84% ,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 3.89%。盐度影响中国对虾碳生长的机制主要取决于摄食量和碳的转换效率。中国对虾摄食沙蚕的生长显著大于摄食配合饲料的 ,摄食沙蚕和配合饲料的碳转换效率分别为摄食碳的 2 6.80 %和 13.78%。饵料对碳生长的影响机制是由碳同化率和转换...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天时 孔杰 刘萍 张庆文 王清印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养殖密度 生长 存活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唐保军 邹雄 尹飞
为了探讨急性高盐胁迫对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生理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盐度自31骤升至37后2、12、24、48和72 h黄边糙鸟蛤耗氧率、排氨率和不同组织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显示,处理后2 h耗氧率先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在24和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逐渐升高,肌肉中ACP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胰腺和鳃中ALP活力先降低后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奎 樊启学 朱邦科 杜海明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I:0.68 cm;II:1.50 cm;III: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当饵料密度为每毫升1.0个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随着饵料密度进一步增加,规格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规格ⅡI、I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饵料密度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各饵料密度组的成活率都很高。规格差异对饵料密度不敏感,3种规格仔鱼的最适饵料密度均为每毫升1.0个。
关键词:
杂交鳢 仔鱼 饵料密度 生长 存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舒皝 薛毓才 黄旭雄
以螺旋藻粉、酵母、酵母+β-胡萝卜素为饵料,分别在不同盐度(10、30、50、70和90)和不同温度(20℃、25℃和30℃)下,探究饵料对卤虫(Artemia sp.)生长及体内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盐度条件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存活率和体长优于其它饵料组;养殖第10 d,在温度25℃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和酵母组卤虫均在盐度30时有最大平均体长(7.5 mm,5.9 mm),而投喂酵母+β-胡萝卜素卤虫在盐度10时平均体长最大(4.0 mm);在盐度50下各饵料组卤虫平均体长在温度30℃组均显著大于其它温度组(P < 0.05)。养殖第15 d,在温度25℃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在盐度30时存活率(93.7%)最高;在盐度50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存活率在温度20℃(94.0%)和25℃(92.0%)均显著大于30℃组(P < 0.05)。投喂螺旋藻粉各组卤虫抱卵率显著大于其它饵料(P < 0.05),且随盐度或温度升高而逐步增大。对养殖15d卤虫体内类胡萝卜素检测表明,各饵料组卤虫均只检测到海胆酮和角黄素,未检测出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玉米黄质和虾青素。投喂螺旋藻粉卤虫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 < 0.05),且随盐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盐度10组最高(46.25 μg/g);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度25℃组最高(46.28 μg/g)。综上所述,投喂螺旋藻粉的卤虫生长最好,卤虫可以将β-胡萝卜素转化成海胆酮和角黄素,温度升高会降低卤虫存活率,加快卤虫生长、性成熟及类胡萝卜素代谢;盐度过高或过低会降低卤虫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但是高盐可以促进卤虫性成熟,且消耗体内类胡萝卜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二超 陈立侨 曾嶒 熊泽泉 林琛 孙新瑾 王永强 侯礼森
设计了蛋白质含量为20.61%、30.52%、40.43%和50.34%的4种饵料(分别为CP20、CP30、CP40和CP50),研究饵料蛋白质含量对不同盐度下(分别为低盐度LS 2、中盐度MS 22和高盐度HS 32)凡纳滨对虾[(0.0144±0.0047)g]生长、成活及体成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处理组对虾的肝胰腺指数(HIS)和肥满度(CF),试验为期8周。结果显示:(1)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肥满度和灰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中盐度组对虾各指标均最高,其次为高盐度组,低盐度组最低;中、高盐度组对虾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一兵 张中尧 刘青 郭鹤鲲 金送笛
饵料密度实验表明 ,在 2 8℃下 ,当草履虫密度分别为 10 0cell·mL-1(77mg·L-1)、2 0 0cell·mL-1(15 4mg·L-1)、30 0cell·mL-1(2 31mg·L-1)和 4 0 0cell·mL-1(30 8mg·L-1)时 ,卜氏晶囊轮虫在群体培养条件下的最大持续产量 (MSY)、水体容纳量、种群增长期的平均生产量和增长率均以饵料密度 30 0cell·mL-1组为最高 ,分别为 :6 .4ind·mL-1·d-1(35 5mg·L-1·d·-1)、13.7ind·mL-1(76 0 .6mg·L-1)、5 5 (mg·L-1·d·-1)和 1.4...
关键词:
卜氏晶囊轮虫 生产量 种群波动 饵料密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梦颖 吴志强 肖英平 胡向萍 肖鸣鹤 涂彭文
以体重(0.015±0.004)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摄食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体长、特定生长率、平均日增重、存活率和蜕壳率都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日增重由(0.007±0.002)g下降为(0.002±0.001)g,蜕壳率由(100±0.000)%下降为(37.222±3.928)%,降幅明显;体长、体重变动系数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每组个体的平均摄食量和摄食率均与养殖密度成反比。此结果表明养殖密度的增大总体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刘文奎 李波 方巍
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残食行为、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稚鱼残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交鳢仔鱼全长达到1.30cm(7日龄)时出现残食。同规格杂交鳢仔稚鱼饱食状况下几乎没有残食现象,而全长2.21cm仔鱼在饥饿状况下表现出了较高的残食率;规格差异越大,残食率越高,全长比为0.57∶1.00、0.50∶1.00、0.39∶1.00的3个试验组的残食率分别为18.35%、46.65%、61.67%,差异显著;饵料缺乏时的残食率显著高于饵料充足时,全长2.21cm杂交鳢仔鱼饲养7d,不投饵和饱食情况下的残食率分别为46.67%和1.11%,差异显著;以日投喂率0%、5%、15%饲养杂交鳢仔...
关键词:
杂交鳢 残食 规格差异 饵料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