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241)
2022(6730)
2021(6201)
2020(5270)
2019(11437)
2018(10976)
2017(20167)
2016(11240)
2015(12149)
2014(11588)
2013(11171)
2012(10236)
2011(9053)
2010(8883)
2009(8007)
2008(7813)
2007(6930)
2006(5948)
2005(5061)
作者
(34631)
(28995)
(28850)
(26959)
(18469)
(14117)
(12860)
(11341)
(11116)
(10031)
(9932)
(9602)
(9433)
(9256)
(9088)
(9051)
(8618)
(8565)
(8269)
(8132)
(7610)
(7032)
(6814)
(6608)
(6509)
(6410)
(6391)
(6337)
(5925)
(5810)
学科
(38231)
经济(38166)
管理(32221)
(31962)
(25602)
企业(25602)
方法(17508)
数学(15233)
数学方法(15088)
(12892)
中国(11196)
(11155)
(9881)
(9298)
贸易(9296)
业经(9292)
(9081)
农业(8392)
(7712)
技术(7395)
(7065)
银行(7018)
(6887)
财务(6870)
财务管理(6858)
(6807)
金融(6807)
(6683)
环境(6593)
企业财务(6542)
机构
大学(155592)
学院(154427)
(61457)
经济(60323)
管理(58964)
研究(55544)
理学(52086)
理学院(51478)
管理学(50432)
管理学院(50190)
中国(41119)
(38582)
科学(37494)
(32897)
农业(31075)
业大(31032)
(29466)
研究所(27499)
(26610)
中心(25212)
(22194)
财经(21769)
农业大学(20638)
(20220)
北京(20152)
(20018)
(18486)
经济学(18297)
师范(18095)
(17695)
基金
项目(114319)
科学(88959)
基金(84070)
(78699)
国家(77624)
研究(75375)
科学基金(64366)
社会(48746)
社会科(46200)
社会科学(46186)
基金项目(45073)
(44747)
自然(44444)
自然科(43450)
自然科学(43427)
自然科学基金(42721)
(38388)
教育(34143)
资助(33077)
编号(27828)
重点(26264)
(24660)
(24371)
(23697)
计划(23676)
科研(22863)
创新(22762)
(22068)
科技(21303)
成果(20958)
期刊
(61833)
经济(61833)
研究(39721)
学报(35472)
(34033)
中国(30448)
科学(29293)
大学(25565)
学学(24694)
农业(23363)
管理(20732)
(20017)
(13499)
教育(13235)
(12146)
金融(12146)
业经(11186)
技术(11060)
经济研究(10750)
业大(10621)
财经(10326)
(9554)
科技(9189)
农业大学(8957)
(8869)
问题(8291)
商业(7659)
林业(7531)
世界(7304)
技术经济(6784)
共检索到219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海峰  赵帅  张伟杰  经晨晨  左然涛  侯受权  常亚青  
为研究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长、摄食及变异的影响,利用两种饵料—裙带菜(Undaria pinnitafida)和配合饲料,对6个中间球海胆全同胞家系进行了60 d投喂,实验结束时测量了实验海胆的终末体重(FBW)和总摄食量,并计算了体重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和体重变异系数的变化(ΔCV),利用双因素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了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FBW、SGR、FCR及ΔCV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与家系的交互作用对FBW和ΔCV无显著影响,摄食裙带菜的海胆较摄食配合饲料的海胆在终末体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亚青  王子臣  王国江  
对虾夷马粪海胆在10.0~25.0℃水温下单独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及15.4~17.8℃混合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铜藻、角叉菜的不同组合和21.6~27.4℃饥饿状态下的摄食、生长及成活进行了试验研究。海胆体重与壳直径的关系为G=0.43132D2.9958。海胆对海带、裙带菜、石莼的日摄食率依次降低且随水温变化而异。1.0~3.6cm幼海胆在10.0~25.0℃下摄食上述海藻均可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0.5×10-2~3.0×10-2cm/个·天),1.0cm幼海胆在19.0℃时生长最快,而3.6~5.0cm成海胆在16.0℃时最快。水温上升至25.0℃,5.0cm以上成海胆体重出现负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海森  常亚青  罗世滨  田晓飞  张伟杰  赵冲  
研究了3种饵料模式对中间球海胆整个生长周期的生长速度及商品规格性腺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取6月龄中间球海胆,以3种饵料模式海带(E1)、海带+贻贝(E2)、玉米+贻贝(E3)养殖至商品规格,期间每隔2个月对海胆的壳径和体质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束时,对海胆的性腺湿重、性腺水分和性腺颜色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显示:在海胆的各生长阶段,饵料模式对其壳径和体质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3种模式下海胆的壳径和体质量均为E2>E1>E3。饵料模式对海胆大部分生长阶段壳径和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具有极显著影响,3种模式下海胆壳径和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均为E2≥E1>E3。饵料模式对商品规格海胆性腺产量和性腺品质具有显著或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伟杰  韩奋杰  陈顺  刘奎  周秘  王宝锋  王中  刘明泰  湛垚垚  经晨晨  常亚青  
为比较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与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杂交家系间的生长差异,评估杂交家系亲本在体重上的配合力,构建了种间杂交家系共42个。采用动物模型、约束性最大似然法(REML)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等方法估计了杂交海胆250、295和340日龄体重的育种值,以及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各亲本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了体重表型值和育种值在杂交家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耀  张波  陈超  唐启升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法测定了摄食水平与饵料生物种类对真鲷.黑鲷、黑鲪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的影响。3种实验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大显减速增长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对数曲线描述;而其生长效率则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倒“U”形变化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描述。曲线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其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与摄自水平之间均是显著相关关系。依据上述定量关系,分别求得3种鱼的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其中黑鲪的维持摄食量最低。以玉筋鱼为饵料时,3种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湿重均显著高于摄食鹰爪糙对虾,但用能值计算的生长效率则没有这种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郭慧青  江永明  王珺  董小林  
对摄食不同饵料(冰鲜小杂鱼和配合饲料)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初始体重为(4.87±0.02)g)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体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饲喂冰鲜小杂鱼组的加州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肥满度、肌肉粗蛋白质和脂肪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饲料系数、肝体比和脏体比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1)。结果表明:饲喂冰鲜小杂鱼组可显著提高加州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改善加州鲈体形和肌肉品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卫军  董根  李焕军  刘兆存  李彬  冯艳微  杨建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帆  张世萍  韩凯佳  李贤  王春芳  谭肖英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班赛男  朱传忠  杨新冬  陈伟军  李栋  夏冬梅  杨生灿  陈晶  孙云章  易敢峰  
为探究三种不同饵料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13.56±11.82)g的翘嘴鳜900尾,随机分成3组,分别投喂活饵料鱼、冰鲜饵料鱼和商品饲料,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冰鲜组、活饵组和饲料组翘嘴鳜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组翘嘴鳜肥满度显著小于其他两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显著大于其他两组。(2)三组翘嘴鳜体成分中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翘嘴鳜肌肉各种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量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饲料组翘嘴鳜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花生烯酸、EPA、神经酸、DHA的含量及总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4)肝脏脂肪酶、肠道淀粉酶的活性在三组翘嘴鳜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冰鲜组翘嘴鳜肝脏淀粉酶、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果表明:翘嘴鳜经过驯化可以摄食配合饲料,且不影响其生长性能。翘嘴鳜摄食饲料后,其肌肉氨基酸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升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梦颖  吴志强  肖英平  胡向萍  肖鸣鹤  涂彭文  
以体重(0.015±0.004)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摄食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体长、特定生长率、平均日增重、存活率和蜕壳率都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日增重由(0.007±0.002)g下降为(0.002±0.001)g,蜕壳率由(100±0.000)%下降为(37.222±3.928)%,降幅明显;体长、体重变动系数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每组个体的平均摄食量和摄食率均与养殖密度成反比。此结果表明养殖密度的增大总体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孙耀  唐启升  
将Eggers模型移入实验室大型玻璃钢水槽中,采用3种室内可能得到的实验饵料:冷冻细脚长(Themistogra cilipes)、天然成体卤虫(Artemissalina)和小黄鱼糜(Fishsilage),在流水条件下,比较黄渤海主要中上层小型鱼类玉筋鱼(Ammodytepersonatus)对上述3种饵料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显示,3种饵料中,虽然玉筋鱼对细脚长的能量生态转换效率较高,但是其湿重摄食量[g/(100g·d)FW]和能量摄食量[kJ/(100g·d)]都比较低,生长情况较差;卤虫的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较高,湿重摄食量较多、生长情况较好;鱼糜的能量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豪  陈孝煊  张冬晓  陈昌福  
对草鱼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后其肠道内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将摄食后的草鱼分别于3、6、12、24、48和72h取样,对其前、中、后肠内的细菌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摄食前,草鱼肠道中的细菌数量为105cfu/g~106cfu/g,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后,细菌数量呈现先增加(达到106cfu/g~108cfu/g)后减少的趋势。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中的细菌数量分别为104cfu/g和106cfu/g。摄食后,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其组成与人工配合饲料或紫背浮萍相似。饵料中的菌群在摄食后48h内可以影响草鱼的肠道中的菌群的数量及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永锋  张继红  方建光  房景辉  高亚平  任黎华  张义涛  
为了解刺参摄食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本实验在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体质量刺参[A(4.77±0.95)g、B(15.12±1.14)g、C(34.77±7.95)g、D(78.13±4.99)g]的有机物摄食率、吸收效率分别对饵料质量[Ⅰ(100%海泥)、Ⅱ(88%海泥+12%海带粉)、Ⅲ(76%海泥+24%海带粉)、Ⅳ(64%海泥+36%海带粉)]及温度[(5.1±0.4)、(10.9±0.7)、(12.5±0.6)、(14.2±0.7)和(16.1±0.6)℃]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摄食率(OIR)与饵料质量(OC)回归方程为OIR=a×OC/(OC+b),其中a、b分别为最大摄食率与半饱和常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定发  王慧妍  丁靖芸  孙江南  赵冲  常亚青  
底播增殖是一种提高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产量的有效方法。底播增殖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确定中间球海胆适宜增殖温度范围至关重要。本实验将大(23.29±0.27) mm、小(18.78±0.19) mm两种规格的中间球海胆放置在3个温度环境下(10℃、15℃、20℃)养殖6周,观察并测定其生存、生长和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3个温度条件均不会造成海胆死亡。20℃组的两种规格海胆摄食量显著高于15℃和10℃组(P<0.01)。10℃、15℃组小规格海胆的觅食时间显著大于20℃组(P<0.01),觅食距离显著小于20℃组(P<0.01);运动路程显著小于15℃、10℃组(P<0.05)。在避光实验中,两规格海胆20℃组的运动时间均显著大于15℃、10℃组(P<0.05),运动路程均显著小于15℃、10℃组(P<0.01);15℃、10℃组两种规格海胆口器咬合频率显著大于20℃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江岚  黎玥  申晓东  韩碧泽  李建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