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3)
2023(8236)
2022(6514)
2021(5729)
2020(4622)
2019(10186)
2018(9555)
2017(17742)
2016(9874)
2015(10657)
2014(9861)
2013(9875)
2012(9133)
2011(8224)
2010(7921)
2009(7157)
2008(6958)
2007(5926)
2006(5227)
2005(4534)
作者
(33420)
(27801)
(27768)
(25869)
(17612)
(13646)
(12155)
(10898)
(10720)
(9534)
(9522)
(9206)
(9134)
(8890)
(8802)
(8688)
(8565)
(8294)
(8027)
(7986)
(7363)
(6876)
(6548)
(6456)
(6338)
(6130)
(6028)
(5998)
(5746)
(5736)
学科
(39431)
经济(39376)
(28003)
管理(27712)
(20405)
企业(20405)
方法(18703)
数学(17036)
数学方法(16888)
(13470)
(10270)
中国(10032)
(9970)
业经(9639)
(9283)
贸易(9280)
农业(9122)
(9070)
环境(6634)
技术(6614)
地方(6475)
(6474)
产业(5951)
(5909)
财务(5907)
财务管理(5895)
企业财务(5628)
(5558)
(5387)
银行(5332)
机构
大学(145277)
学院(143527)
(60170)
经济(59227)
研究(55388)
管理(52593)
理学(46965)
理学院(46389)
管理学(45394)
管理学院(45186)
(42006)
中国(39792)
科学(38811)
农业(34208)
业大(31910)
(30986)
(30370)
研究所(28470)
中心(24286)
(23792)
农业大学(22463)
(20892)
(19953)
财经(19727)
经济学(18742)
北京(18635)
(18377)
科学院(18312)
(18302)
(18271)
基金
项目(109131)
科学(85153)
基金(81620)
(77331)
国家(76738)
研究(67791)
科学基金(63444)
社会(45085)
自然(44817)
自然科(43837)
自然科学(43820)
自然科学基金(43093)
基金项目(43081)
社会科(42901)
社会科学(42890)
(42316)
(37090)
资助(32755)
教育(29785)
重点(25375)
计划(24387)
(23605)
(23372)
编号(23299)
(23295)
(22362)
科研(22350)
创新(21954)
科技(21932)
国家社会(20096)
期刊
(57494)
经济(57494)
(36963)
学报(36588)
研究(36308)
科学(29903)
中国(27237)
大学(26076)
农业(25628)
学学(25365)
管理(18051)
(16793)
(14611)
业大(11605)
经济研究(10811)
(10080)
金融(10080)
农业大学(10077)
业经(9860)
技术(9829)
财经(9499)
(9363)
教育(8553)
(8212)
科技(8172)
问题(8088)
中国农业(7543)
技术经济(7131)
世界(6889)
林业(6841)
共检索到200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蒋守群  蒋宗勇  郑春田  林映才  洪平  陈芳  阮栋  
【目的】研究43-63日龄阶段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方法】试验采用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ME:11.93和12.98 MJ·kg-1)×3(CP:14.6%、15.8%和17.0%),选用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鸡840只,以体重一致原则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重复,每个重复35只鸡,试验期21 d。各处理组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与CP水平的比例保持一致,其它营养水平各处理组均一致。试验期间试验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料和自由饮水。【结果】①与饲粮11.93 MJ·kg-1ME组比较,12.98 MJ·kg-1组试验鸡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翠  蒋宗勇  蒋守群  周桂莲  林映才  陈芳  郑春田  洪平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代谢能(ME)和蛋白质(CP)水平对产蛋高峰期(30—39周龄)岭南黄羽肉种鸡生长性能、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ME:11.09、11.51和11.92 MJ.kg-1)×3(CP:15.5%、16.5%和17.5%)两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 134只健康的30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父母代肉种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试验期10周。统计各个重复的体增重、料蛋比、产蛋率、日产蛋重、平均蛋重、种蛋破损率、不合格蛋比率、受精率、18日活胚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1)11.92 MJ.kg-1ME处理组试验鸡只的体增重显著高于11.51 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冰  王薇薇  苟钟勇  李龙  林厦菁  范秋丽  叶金玲  崔小燕  蒋守群  
为探究饲粮中微量元素不同用量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岭南黄鸡为试验鸡,共设3个处理:组1饲粮微量元素水平参照NRC(1994)[14]的营养需要量;组2参照广东典型市售鸡矿产品的微量元素水平;组3参考本课题组前期的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结果。饲喂周期63d。结果表明:1~21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和组2试鸡的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22~42日龄阶段,与组1试鸡相比,组3的末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43~63日龄阶段,组3试鸡的末重较组1、组2试鸡均显著提高(P<0.05)。组3试鸡的半净膛率相较于组1显著增加(P<0.05)。63日龄胸肌肉品质分析表明,与组1试鸡相比,组2与组3试鸡的肉色红度值显著提高(P<0.05)、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且组2试鸡剪切力、组3试鸡的肉色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微量元素不同组合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指标与肉品质影响显著,组2和组3均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其中组3对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优于组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春梅  宋遥  唐茂妍  刘金华  张荣春  计成  
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4%,平均体重显著上升6.84%、饲料转化率显著上升7.2%(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增加0.2%,体重呈二次曲线变化,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4.9%(P<0.05)。2)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值上升,即嫩度极显著下降55%(P<0.05)。这表明生长速度与肌肉品质呈负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萱  李品  郭时惠  赵茹茜  马文强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类型油脂的饲粮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选取432羽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青脚麻鸡),雌雄各半,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分别为对照组组(Control group,采用大豆油)、棕榈油组(Palm oil group)、棉籽油组(Cottonseed oil group)和猪油组(Lard group)。试验周期为52天,分为3个饲养阶段,分别为1-20日龄、21-40日龄、41-52日龄,其中第一阶段油脂添加量为1.8%;第二阶段油脂添加量为3.2%;第三阶段油脂添加量为4.2%。记录试验起始(1日龄)、20日龄、40日龄及试验结束(52日龄)时肉鸡体重,每周各笼肉鸡饲料消耗量;检测肉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生产性能方面,棕榈油或棉籽油添加在饲养前期(1-40日龄),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在饲养后期(41-52日龄),显著降低了采食量(P<0.05)和肉鸡重(P<0.01)。在肉品质方面,棉籽油添加显著升高了肌肉45 min pH值(P<0.05)。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棕榈油、棉籽油、猪油添加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胸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P<0.01),显著增加了腿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1)。[结论]不同油脂添加(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或猪油)对黄羽肉鸡前期(1-40日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影响黄羽肉鸡胸肌和腿肌脂肪酸组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洋洋  李妍  韩永胜  王晓玲  李建国  高艳霞  曹玉凤  李秋凤  
【目的】研究谷饲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荷斯坦奶公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牛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取90头体重197 kg左右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低粗、中和高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各试验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相同,精粗比(干物质基础)均为90﹕10。预试期10 d,正试期193 d。【结果】(1)试验Ⅲ组的眼肌面积比试验Ⅰ组提高了6.69%(P0.05)。(2)试验Ⅲ组失水率比试验Ⅰ组显著降低了9.01%(P0.05),各试验组肉p H、肉色、色度及色相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常规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4)试验Ⅲ组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分别比试验Ⅰ、Ⅱ组降低了14.58%(P<0.01)和9.68%(P<0.05),且试验Ⅲ组的棕榈酸(C16:0)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Ⅲ组的背最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分别比Ⅰ组增加了14.16%和17.42%(P<0.01),油酸(C18:1n9c)含量分别试验Ⅰ组提高了28.89%和30.19%(P<0.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能够提高荷斯坦奶公牛眼肌面积,增加背最长肌MUFA含量,降低SFA含量,对奶公牛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鑫  卢营杰  苗志强  袁建敏  武玉钦  张雪  张可可  杨玉  田文霞  施寿荣  李建慧  
为探讨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爱拔益加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本研究设置2种饲养方式(网上平养和笼养)和2个饲养密度(14和10只/m2),采用2×2因子设计,共分4个处理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和饲养方式对肉鸡耗料增重比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网上平养低密度组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高于笼养高、低密度组,网上平养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笼养,日增重和平均体重显著高于笼养;2)网上平养肉鸡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笼养,胸肌和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笼养,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高于笼养。低密度组肉鸡腿肌pH24极显著高于高密度组;3)笼养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高于网上平养,高密度组T-AOC显著低于低密度。网上平养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高于笼养。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血浆肌酸激酶(CK)的互作效应显著。笼养高、低密度组CK显著低于网上平养高密度组。综上,14只/m2饲养密度虽然对肉鸡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增加了肉鸡氧化应激反应;网上平养肉鸡在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方面优于笼养,但在肉品质、耗料增重比、免疫应激和抗氧化方面较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宇轩  姚军虎  王继龙  金彪  孟德连  
 将288羽21日龄艾维茵肉鸡分为6组,设计16%,18%和20%粗蛋白质(CP)不同水平,及其分别添加1g/kg尿素(U)共构成6组日粮,随机分配给6组肉鸡,观测不同处理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日粮CP水平提高,肉鸡采食量下降,16%CP及16%CP+U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全期平均日增重以16%CP+U及18%CP组最高(P<0.05);全期料肉比以16%CP和18%CP+U组最高(P<0.05)。(2)随日粮CP水平提高,肉鸡腹脂率下降,20%CP及20%CP+U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胸肉率18%CP组显著高于16%CP,16%C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志强  梅秀丽  雷岷  任永军  邝良德  郑洁  李丛艳  谢晓红  杨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东  夏伦志  侯冠军  陈丽园  张新  曹永红  张立  
采用40%、33%、27%3种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和纯菜粕(对照组)分别投喂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98 d,研究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克氏螯虾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克氏螯虾增重以27%组最高,其次是40%组、33%组,对照组最低;克氏螯虾体长增长以27%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3%、40%组,对照组最低;饲料系数以33%组最低,其次是27%组、40%组,对照组最高。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蛋白质效率呈下降的趋势。27%组出肉率、虾黄率含量最高;滴水损失40%组显著高于27%组(P<0.05);蒸煮损失27%组(P<0.01)、33%组(P<0.05)组均显著低于对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露  赵道远  吴建民  尹莉丽  赵文轩  汪晶  朱伟云  
[目的]旨在探讨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羽1日龄爱拔益加公雏,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橙皮苷组(Hes)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 mg/kg的橙皮苷,迷迭香酸组(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迷迭香酸,橙×迷组(Hes x Ros-A)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橙皮苷和15 mg/kg的迷迭香酸。试验期为42 d,1~21 d为前期,22~42 d为后期。于试验期第42 d,每个重复选取两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肉鸡屠宰取样。[结果]与Con组相比,Hes x Ros-A组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以及22~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与Con组相比,Hes x Ros-A组肉鸡胸肌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胸肌中抗氧化相关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橙皮苷和迷迭香酸组合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肉鸡胸肌肉品质,增强胸肌抗氧化能力,且作用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的橙皮苷或迷迭香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CampbellLD  彭健  SlominskiBA  GuenterW  
来自中国和加拿大当地加工厂的油菜籽饼粕和卡诺拉饼粕,用于饲喂家禽,测定饲料价值。生物学评价包括有效能和氨基酸有效性的测定,以及生长性能测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秋丽  陈志龙  谭淑君  王君雁  茅沈丽  林泽铃  蒋守群  
为研究小麦-豆粕-花生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单宁复合蛋白对1~48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脂代谢的影响,540只初始体重为(40.33±0.05) 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快大型麻黄肉公雏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单宁复合蛋白1组(基础饲粮添加300 mg/kg单宁复合蛋白),单宁复合蛋白2组(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单宁复合蛋白)共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试验期48 d。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组之间肉鸡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单宁复合蛋白1、2组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尿酸(U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单宁复合蛋白2组血浆中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单宁复合蛋白1组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在单宁复合蛋白1组中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单宁复合蛋白2组血浆中微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肝脏中雌二醇(E2)、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以及脂肪合成酶(FAS)活性在单宁复合蛋白1、2组中均显著降低(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嘉鑫  黄义强  林智鑫  王全溪  高玉云  王长康  
选取1日龄黄羽肉鸡公雏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Ⅰ、Ⅱ、Ⅲ和Ⅳ组肉鸡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饮用含0%、0.15%、0.20%和0.25%甲酸与木质磺酸混合物(MFALA)的水,试验期21 d,研究在饮用水中添加不同含量的MFALA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及空肠组织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和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Ⅱ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Ⅱ组肉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Ⅱ组肉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claudin-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Ⅱ组肉鸡空肠抗炎因子IL-4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肉鸡空肠促炎因子IL-6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在饮用水中添加MFALA能改善黄羽肉鸡空肠的组织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和免疫因子,提高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慧  于胜晨  梁成成  李炳志  王思虎  江中良  赵春平  昝林森  
[目的]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及酿酒酵母(SC)对秦川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氮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8头14月龄初始体质量为(298±9.78) kg/头、健康的秦川肉牛(母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种蛋白水平(13.23%(A1)和(10.59%(A2))饲粮和3种酿酒酵母添加水平(0(B1),4×10~8 CFU/kg(B2),8×10~8 CFU/kg(B3))作为两因素进行饲喂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各处理秦川肉牛粪便和尿液中的氮磷含量,试验结束时于晨饲前采用颈静脉穿刺法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和酶活性,试验期55 d。[结果](1)试验期11~55 d,饲粮中添加8×10~8CFU/kg SC显著提高了秦川肉牛的采食量(P<0.05),A1B3组秦川肉牛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A1B1组(P<0.05)。(2)B3组秦川肉牛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B1组(P<0.05),A2B3组秦川肉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A2B1组(P<0.05)。(3)B3组秦川肉牛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较B1组分别显著提高了8.44%和16.90%(P<0.05),A2B3组秦川肉牛的粗蛋白、有机物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最高。(4)与A2B1组相比,A2B3组秦川肉牛粪氮排放减少了31.28%,尿氮排放减少了19.67%,氮消化率提高了7.66%,氮沉积率提高了62.57%。(5)B2和B3组秦川肉牛的粪磷含量显著低于B1组,A2B3组秦川肉牛磷消化率、磷沉积率相较于A2B1组显著升高了35.96%和45.94%(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