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3)
2023(7960)
2022(6516)
2021(5842)
2020(4770)
2019(10376)
2018(10172)
2017(18211)
2016(10382)
2015(11253)
2014(11037)
2013(10500)
2012(9574)
2011(8471)
2010(8281)
2009(7556)
2008(7207)
2007(6332)
2006(5351)
2005(4532)
作者
(33832)
(28304)
(28183)
(26435)
(17706)
(13761)
(12543)
(11248)
(10841)
(9722)
(9706)
(9314)
(9269)
(9033)
(8890)
(8830)
(8615)
(8461)
(8138)
(8029)
(7376)
(6880)
(6875)
(6460)
(6406)
(6286)
(6238)
(6097)
(5888)
(5842)
学科
(34517)
经济(34459)
管理(28071)
(25413)
(19503)
企业(19503)
方法(14839)
数学(13173)
数学方法(13050)
(11475)
(10948)
中国(10398)
(10210)
(8550)
业经(8225)
(7795)
贸易(7793)
农业(7598)
(7581)
(7171)
地方(6797)
(6407)
银行(6349)
技术(6276)
环境(6057)
(6056)
金融(6049)
(6044)
(5910)
财务(5890)
机构
学院(144007)
大学(143941)
研究(53555)
(53395)
经济(52299)
管理(50902)
理学(44841)
理学院(44262)
管理学(43246)
管理学院(43019)
(39871)
科学(38480)
中国(38359)
农业(32331)
业大(31210)
(30389)
(29425)
研究所(27596)
中心(23754)
(23489)
(21729)
农业大学(21463)
(19834)
(19008)
财经(18958)
(18362)
技术(18310)
北京(18289)
(17468)
(17362)
基金
项目(107980)
科学(82735)
基金(77746)
(73053)
国家(72462)
研究(69393)
科学基金(59493)
(43909)
社会(43691)
基金项目(41568)
自然(41419)
社会科(41341)
社会科学(41331)
自然科(40518)
自然科学(40499)
自然科学基金(39788)
(37590)
教育(31454)
资助(30501)
编号(25675)
重点(25089)
计划(24099)
(23019)
(22884)
(22276)
科技(22164)
科研(21809)
创新(21510)
(20904)
成果(19594)
期刊
(53814)
经济(53814)
学报(37186)
研究(35753)
(35186)
中国(29629)
科学(29291)
大学(26119)
学学(25371)
农业(23507)
(17660)
管理(16988)
教育(13577)
(12692)
业大(11567)
(10503)
金融(10503)
技术(10390)
业经(10162)
农业大学(9933)
经济研究(9740)
(9720)
财经(8926)
科技(8690)
(7647)
林业(7495)
问题(7352)
中国农业(6909)
商业(6821)
统计(6057)
共检索到203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壮  梁萌青  郑珂珂  王新星  窦兵帅  阮树慧  
以初始体重为(34.15±0.33)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鱼粉和酪蛋白作为蛋白源,设计并制成蛋白质梯度分别为35%、40%、45%、50%、55%的5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探讨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鲈鱼生长、体组成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鲈鱼存活率为91.7%-96.7%,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鲈鱼的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到45%时趋于稳定,且饲料蛋白45%、50%、55%组试验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5%组(P<0.05);蛋白质沉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洪玉  郑永华  王笛  刘建虎  刘昊  
用4种不同蛋白水平(26%、30%、34%和36%)的等能半精制的浮性颗粒试验配合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25.0±1.5)g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进行了为期87d的培育试验,研究了中华倒刺鲃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的体重增重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饵料系数以30%蛋白组最低,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绝对增重率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特定生长率以30%蛋白组最快,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试验各蛋白组成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立云  张利民  王际英  孙丽慧  帅继祥  崔立娇  孙永智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4.85%,40.48%,46.54%,51.54%,56.69%)的等能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54.52±0.23)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为实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4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51.54%和56.69%饲料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51.54%饲料组的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林建斌  李金秋  朱庆国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豆油、α-淀粉、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试验饲料,蛋白质设置3个水平:41%、47%、53%,能量设置3个水平:1256.1、1465.5、1674.8 kJ/100 g。经过59 d饲养点带石斑鱼幼鱼,以生长速度、净增重、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7%,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为31.30~33.50 kJ/g蛋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琴  童万平  董兰芳  蒋艳  童潼  
以初始体重为39.20±0.24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5.21%、29.87%、35.03%、40.67%、45.47%、50.12%、55.29%、60.38%、64.85%的9种等能微颗粒饲料56d,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稚星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水平为45.47%时,稚星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达到极值时,饲料蛋白水平为46.79%;对稚星虫体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饲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磊  危起伟  张书环  颉江  褚志鹏  魏开建  文华  蒋明  
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试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400.68±8.55)g的健康达氏鲟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试验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35%、40%、45%、50%的5种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间,水流量为6 L/min,水温(24.0±1.0)℃,溶氧大于6.0 mg/L,氨氮小于0.02 mg/L。结果显示:增重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趋势。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平缓后下降的趋势。各试验组间肥满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坚  刘栋辉  田丽霞  冯健  梁桂英  杜震宇  
采用 3× 3因子试验确定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实用饲料对红姑鱼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初始平均体重为 2 .73g的试验鱼放养在 2 7个 2 .5m× 1.5m× 1.3m的网箱中 ,每箱放养 6 0尾。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8% ,42 %和 46 % ,脂肪水平为 5 % ,8%和 12 %的试验饲料饲养鱼 8周。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以高蛋白质组 (HP ,46 % )显著高于中蛋白组 (MP ,42 % )和低蛋白组 (LP ,38% ) (P 0 .0 5 ) ;随饲料DP/DE降低 ,脏体比和肝体比增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仕梅  罗莉  叶元土  周继术  薛敏  杨军科  
于1999年6~7月收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tnensis)粪便,用酸不溶灰分法测定中华绒螯蟹对饲料的消化率,同时测定其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结果表明,蛋白质能量比(P/E)28.93 mg/kj水平对中华绒螯蟹胃、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 P/E 27.30 mg/kJ和 30. 31 mg/kJ 2个水平(P<0.05), 3个 P/E水平间肠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 P/E 28.93 mg/kJ水平饲料蛋白质、脂肪、能量和总表现消化率分别为82.57%、 77. 59%、 83. 94%和 76. 98%,均高于另 2个水平,3个 P/E水平间营养物质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胜洁  刘永坚  田丽霞  阳会军  梁桂英  
实验主要研究不同蛋白水平下添加晶体氨基酸(CAA)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饲料为全植物蛋白实用饲料,通过调整豆粕含量,设置出4个蛋白梯度(蛋白含量:34%、32%、30%和28%),每个蛋白水平下设置不添加CAA组(34CP-28CP)和添加CAA组(34AA-28AA),后者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在饲料中的水平分别达到1.43%、0.75%和1.05%,满足罗非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实验结果显示,34AA、30AA和28AA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1074.75%、951.60%、815.12%和4.11%、3.92%、3.69%)显著高于相应的不添加组(869.8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吕富  聂庆  吕林兰  於叶兵  刘飞  赵卫红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制备6种蛋白水平分别为25%、28%、31%、34%、37%和40%的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4.7±0.9)mg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 ind沙蚕,连续饲养60 d,测定沙蚕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底质的总氮。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存活率不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先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饲料系数和日摄食率则先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当饲料蛋白水平达到31%以上时均开始趋于稳定;蛋白质效率则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朝伟  朱龙  曾本和  任胜杰  李明朔  雷骆  吴青  
本研究旨在评价饲料蛋白水平对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8.57±0.35)g的台湾泥鳅7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分别投喂蛋白水平为25%、30%、35%和40%的实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台湾泥鳅幼鱼末重(FW)、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先上升,饲料蛋白水平≥35%后,进入平台期。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沉积率(PRE)和成活率(S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摄食率(FR)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基于FW、SGR和FER的折线模拟结果表明,台湾泥鳅幼鱼达到最佳生长速度及饲料效率的饲料蛋白水平为34.57%~35.37%。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可知,台湾泥鳅幼鱼蛋白利用率最高时的饲料蛋白水平为33.61%~34.68%。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台湾泥鳅幼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可促进台湾泥鳅幼鱼的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增强免疫酶活性。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及免疫酶活性,台湾泥鳅幼鱼饲料最适蛋白水平为34.68%~35.37%。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培  姜志强  王雪  张源真  高小强  田青杰  
以初始体重为(5.85±0.19)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虾青素有效添加量为130 mg/kg时,饲料蛋白水平(25.49%、30.84%、35.04%、40.68%、45.88%)对锦鲤体色、生长及免疫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2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后,实验结果显示:饲料蛋白水平为35.04%时,实验鱼体表红质a*值最高,与蛋白水平40.6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与此同时,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最大值出现在蛋白水平45.88%组。蛋白水平为35.04%时,实验鱼的增重率(RWG)、特殊生长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邱丽华  江世贵  李晓兰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和42%的3种饲料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 GR)在不同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8%蛋白水平饲料组中最高。斑节对虾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两种酶的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表现出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在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葡萄糖(GLUC)的含量也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上升而上升,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刘文斌  梁丹妮  姜雪娇  庄苏  
为了探讨高脂肪条件下不同的蛋白和能量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2个蛋白水平(22%,28%),2个脂肪水平(10.0%,14.0%),2个消化能水平(12.56 kJ/g,14.23 kJ/g),共8组,分别为P28L10E14.23,P28L14E14.23,P22L10E14.23,P22L14E14.23,P28L10E12.56,P28L14E12.56,P22L10E12.56和P22L14E12.56。试验饲料配方使用鱼粉和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玉米油=1∶1)调节脂肪含量,α-淀粉、次粉和麸皮调节消化能含量,并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物,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