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1)
- 2023(9065)
- 2022(7475)
- 2021(6699)
- 2020(5494)
- 2019(12120)
- 2018(11843)
- 2017(21425)
- 2016(12138)
- 2015(13340)
- 2014(12933)
- 2013(12497)
- 2012(11649)
- 2011(10403)
- 2010(10261)
- 2009(9278)
- 2008(8983)
- 2007(7971)
- 2006(6947)
- 2005(6100)
- 学科
- 济(42525)
- 经济(42453)
- 管理(32896)
- 业(29851)
- 企(23207)
- 企业(23207)
- 方法(18309)
- 数学(16090)
- 数学方法(15914)
- 学(13520)
- 农(13424)
- 中国(12664)
- 财(12182)
- 制(10206)
- 业经(9811)
- 贸(9251)
- 贸易(9248)
- 易(8991)
- 农业(8888)
- 体(8311)
- 地方(8110)
- 银(7650)
- 银行(7586)
- 融(7407)
- 金融(7400)
- 行(7246)
- 技术(7230)
- 环境(7055)
- 理论(6937)
- 务(6918)
- 机构
- 大学(172002)
- 学院(170611)
- 研究(66285)
- 济(64636)
- 经济(63264)
- 管理(59789)
- 理学(52167)
- 理学院(51481)
- 管理学(50248)
- 管理学院(49984)
- 中国(47893)
- 科学(46527)
- 农(46241)
- 京(37558)
- 农业(37441)
- 所(36753)
- 业大(35853)
- 研究所(34210)
- 中心(29046)
- 财(28611)
- 江(26341)
- 院(24590)
- 农业大学(24437)
- 省(23185)
- 北京(23114)
- 财经(22754)
- 室(21465)
- 技术(21259)
- 范(21053)
- 经(20843)
- 基金
- 项目(125050)
- 科学(95996)
- 基金(90273)
- 家(84919)
- 国家(84233)
- 研究(80532)
- 科学基金(68957)
- 社会(50379)
- 省(49926)
- 自然(48305)
- 基金项目(47727)
- 社会科(47615)
- 社会科学(47602)
- 自然科(47215)
- 自然科学(47195)
- 自然科学基金(46375)
- 划(43344)
- 教育(36529)
- 资助(36362)
- 编号(29696)
- 重点(29216)
- 计划(27691)
- 发(26712)
- 创(26212)
- 部(26211)
- 科技(25329)
- 科研(25323)
- 创新(24635)
- 业(23791)
- 成果(23106)
共检索到250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琴 童万平 董兰芳 蒋艳 童潼
以初始体重为39.20±0.24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5.21%、29.87%、35.03%、40.67%、45.47%、50.12%、55.29%、60.38%、64.85%的9种等能微颗粒饲料56d,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稚星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水平为45.47%时,稚星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达到极值时,饲料蛋白水平为46.79%;对稚星虫体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饲料...
关键词:
方格星虫 蛋白 生长 体组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琴 童万平 董兰芳 蒋艳 童潼
以初始体重为15.50±0.04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脂肪水平为0.36%、3.32%、6.49%、9.31%、12.16%、15.14%和18.36%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56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饲料脂肪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饲料中脂肪水平为9.31%时,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二次曲线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达到极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8.70%;(2)饲料脂肪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体组成中...
关键词:
方格星虫 生长性能 体组成 消化酶活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琴 许明珠 程光平 董兰芳 童潼 黄国强
以初始体重为15.49±0.03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实验对象,分别投喂以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糊化玉米淀粉作为饲料糖源的7种等氮(45%蛋白)等脂(9%脂肪)饲料56d,研究饲料中的糖源对稚星虫生长、成活率及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糊化玉米淀粉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处理组(P0.05)。体组成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对稚星虫的体水分和体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葡萄糖处理组方格星虫稚虫的体水分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土豆淀粉组(P<0.05),其他各实验组差异不显著;葡...
关键词:
方格星虫 糖源 生长 成活率 体组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明珠 董兰芳 李恒慧 李世才 陈瑞芳 张琴 彭慧婧 龙子扬 林立蔚
【目的】明确微量元素铜锌交互效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为开发方格星虫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3×3双因素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4.32±0.21) mg的方格星虫稚虫8100条随机分为9组,基础饲料分成3组,每组分别添加实际铜含量5.0、10.0和20.0 mg/kg及实际锌含量20.0、40.0和80.0 mg/kg,制成9种饲料(处理1~处理9),进行8周的方格星虫稚虫养殖试验,分析评价不同处理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和生理机能。【结果】饲料中微量元素铜锌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虫体铜和虫体锌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饲料中的铜和锌添加量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AKP活性具有显著交互效应,对其体成分、虫体铜和虫体锌含量无交互效应。处理8(铜添加量为20.0 mg/kg,锌添加量为40.0 mg/kg)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锌添加量为40.0 mg/kg处理组(处理2、处理5和处理8)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80.0 mg/kg的处理组(处理3、处理6和处理9);当铜添加量适量或偏低(5.0和10.0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成活率主要受锌含量影响,表现为随锌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当铜添加量上升至20.0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存活率主要受铜添加量影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方格星虫稚虫的AKP活性主要受饲料中锌含量影响,其中,在添加锌水平为20.0 mg/kg的处理组(处理1、处理4和处理7)中较低,且显著低于其余处理;虫体铜、锌含量同样受饲料铜、锌添加量的影响,与饲料中铜、锌添加量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饲料中铜和锌添加量均可影响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成分和体内元素的分布和积累,以及AKP活性,其中饲料锌元素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的影响大于饲料铜元素。以增重率为评价标准,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最适铜和锌含量分别为20.0和40.0 mg/kg,对应的蛋氨酸铜添加量为117.6 mg/kg,蛋氨酸锌添加量为42.1 mg/kg。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壮 梁萌青 郑珂珂 王新星 窦兵帅 阮树慧
以初始体重为(34.15±0.33)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鱼粉和酪蛋白作为蛋白源,设计并制成蛋白质梯度分别为35%、40%、45%、50%、55%的5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56 d的生长试验,探讨配合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鲈鱼生长、体组成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鲈鱼存活率为91.7%-96.7%,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鲈鱼的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到45%时趋于稳定,且饲料蛋白45%、50%、55%组试验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5%组(P<0.05);蛋白质沉积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饲料蛋白质水平达...
关键词:
鲈鱼 蛋白质 特定生长率 蛋白质沉积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兰明 宋理平 朱永安 师吉华 马国红 王爱英
用5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0.89%、36.67%、40.08%、44.90%、49.14%)的饲料分别饲喂宝石鲈(Scortum bacoo)幼鱼25 d,每组3重复(每重复30尾鱼),室内网箱饲养试验结果表明:40.08%组的日增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0.89%组(P<0.05),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30.89%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宝石鲈幼鱼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及肝脏的水分、粗脂肪无显著影响(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立云 张利民 王际英 孙丽慧 帅继祥 崔立娇 孙永智
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4.85%,40.48%,46.54%,51.54%,56.69%)的等能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54.52±0.23)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为实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4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51.54%和56.69%饲料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5);51.54%饲料组的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吕富 聂庆 吕林兰 於叶兵 刘飞 赵卫红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制备6种蛋白水平分别为25%、28%、31%、34%、37%和40%的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4.7±0.9)mg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 ind沙蚕,连续饲养60 d,测定沙蚕生长性能、体组成及养殖底质的总氮。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存活率不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先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饲料系数和日摄食率则先随饲料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当饲料蛋白水平达到31%以上时均开始趋于稳定;蛋白质效率则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坚 刘栋辉 田丽霞 冯健 梁桂英 杜震宇
采用 3× 3因子试验确定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实用饲料对红姑鱼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初始平均体重为 2 .73g的试验鱼放养在 2 7个 2 .5m× 1.5m× 1.3m的网箱中 ,每箱放养 6 0尾。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8% ,42 %和 46 % ,脂肪水平为 5 % ,8%和 12 %的试验饲料饲养鱼 8周。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以高蛋白质组 (HP ,46 % )显著高于中蛋白组 (MP ,42 % )和低蛋白组 (LP ,38% ) (P 0 .0 5 ) ;随饲料DP/DE降低 ,脏体比和肝体比增加...
关键词:
红姑鱼 蛋白质 脂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培 姜志强 王雪 张源真 高小强 田青杰
以初始体重为(5.85±0.19)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虾青素有效添加量为130 mg/kg时,饲料蛋白水平(25.49%、30.84%、35.04%、40.68%、45.88%)对锦鲤体色、生长及免疫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2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后,实验结果显示:饲料蛋白水平为35.04%时,实验鱼体表红质a*值最高,与蛋白水平40.6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与此同时,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最大值出现在蛋白水平45.88%组。蛋白水平为35.04%时,实验鱼的增重率(RWG)、特殊生长率(...
关键词:
红白锦鲤 蛋白水平 体色 生长 免疫指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邱丽华 江世贵 李晓兰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和42%的3种饲料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 GR)在不同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8%蛋白水平饲料组中最高。斑节对虾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两种酶的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表现出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在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葡萄糖(GLUC)的含量也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上升而上升,但...
关键词:
蛋白水平 斑节对虾 生化指标 体成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洪玉 郑永华 王笛 刘建虎 刘昊
用4种不同蛋白水平(26%、30%、34%和36%)的等能半精制的浮性颗粒试验配合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25.0±1.5)g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进行了为期87d的培育试验,研究了中华倒刺鲃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的体重增重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饵料系数以30%蛋白组最低,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绝对增重率以30%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特定生长率以30%蛋白组最快,其次是34%、36%蛋白组,最后是26%蛋白组;试验各蛋白组成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胜洁 刘永坚 田丽霞 阳会军 梁桂英
实验主要研究不同蛋白水平下添加晶体氨基酸(CAA)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饲料为全植物蛋白实用饲料,通过调整豆粕含量,设置出4个蛋白梯度(蛋白含量:34%、32%、30%和28%),每个蛋白水平下设置不添加CAA组(34CP-28CP)和添加CAA组(34AA-28AA),后者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在饲料中的水平分别达到1.43%、0.75%和1.05%,满足罗非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实验结果显示,34AA、30AA和28AA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1074.75%、951.60%、815.12%和4.11%、3.92%、3.69%)显著高于相应的不添加组(869.8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磊 危起伟 张书环 颉江 褚志鹏 魏开建 文华 蒋明
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试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400.68±8.55)g的健康达氏鲟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试验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35%、40%、45%、50%的5种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间,水流量为6 L/min,水温(24.0±1.0)℃,溶氧大于6.0 mg/L,氨氮小于0.02 mg/L。结果显示:增重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趋势。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平缓后下降的趋势。各试验组间肥满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东 夏伦志 侯冠军 陈丽园 张新 曹永红 张立
采用40%、33%、27%3种蛋白水平的配合饲料和纯菜粕(对照组)分别投喂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98 d,研究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克氏螯虾生长和肉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克氏螯虾增重以27%组最高,其次是40%组、33%组,对照组最低;克氏螯虾体长增长以27%蛋白组最高,其次是33%、40%组,对照组最低;饲料系数以33%组最低,其次是27%组、40%组,对照组最高。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蛋白质效率呈下降的趋势。27%组出肉率、虾黄率含量最高;滴水损失40%组显著高于27%组(P<0.05);蒸煮损失27%组(P<0.01)、33%组(P<0.05)组均显著低于对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