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1)
- 2023(6775)
- 2022(5667)
- 2021(5131)
- 2020(4305)
- 2019(9512)
- 2018(9121)
- 2017(16608)
- 2016(9466)
- 2015(10053)
- 2014(9611)
- 2013(9438)
- 2012(8760)
- 2011(7714)
- 2010(7597)
- 2009(6994)
- 2008(6997)
- 2007(6070)
- 2006(5256)
- 2005(4432)
- 学科
- 济(31681)
- 经济(31637)
- 业(25011)
- 管理(24275)
- 企(19580)
- 企业(19580)
- 方法(15208)
- 数学(13370)
- 数学方法(13188)
- 学(12511)
- 农(9901)
- 财(9205)
- 中国(8147)
- 贸(7872)
- 贸易(7871)
- 易(7672)
- 业经(7407)
- 农业(6932)
- 务(5883)
- 财务(5880)
- 财务管理(5873)
- 技术(5870)
- 环境(5854)
- 企业财务(5628)
- 制(5535)
- 银(5212)
- 银行(5154)
- 融(5057)
- 金融(5055)
- 地方(4967)
- 机构
- 大学(139414)
- 学院(136957)
- 研究(52812)
- 济(49648)
- 经济(48726)
- 管理(47223)
- 理学(42284)
- 理学院(41653)
- 农(40766)
- 管理学(40564)
- 管理学院(40364)
- 科学(40224)
- 中国(36772)
- 农业(33216)
- 业大(31275)
- 所(30246)
- 京(29056)
- 研究所(28703)
- 中心(22467)
- 农业大学(21985)
- 财(21253)
- 江(20414)
- 院(19435)
- 室(19369)
- 省(18462)
- 实验(18363)
- 财经(17850)
- 业(17748)
- 实验室(17642)
- 北京(17232)
- 基金
- 项目(104675)
- 科学(80085)
- 基金(77136)
- 家(73698)
- 国家(73143)
- 研究(62985)
- 科学基金(59578)
- 自然(43441)
- 自然科(42471)
- 自然科学(42443)
- 自然科学基金(41732)
- 基金项目(41493)
- 省(41281)
- 社会(39891)
- 社会科(37789)
- 社会科学(37777)
- 划(36489)
- 资助(31029)
- 教育(28089)
- 计划(24872)
- 重点(24801)
- 科技(23014)
- 发(22176)
- 创(22073)
- 部(21933)
- 科研(21878)
- 编号(21659)
- 业(20870)
- 创新(20830)
- 农(19394)
共检索到186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文亮 许华 唐杨 宋晓玲 黄倢
为了研究外源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对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空白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游离态活菌作为游离态组(活菌含量为108 CFU/g);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生物膜作为生物膜组(活菌含量为108 CFU/g);每组8个平行。在养殖大棚暂养7 d后,对凡纳滨对虾进行40 d的养殖实验。在第17天进行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杨 刘文亮 宋晓玲 张晓静 张盛静 黄倢
为了研究外源补充蜡样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对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空白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活菌作为实验组(活菌含量为108 CFU/g),每组4个平行,在养殖场对凡纳滨对虾自幼苗至成虾进行一个完整养殖周期的养殖实验。选取养殖场中8个光照、位置等条件基本相同的养殖池分为2组,空白组投喂基础饲料,实验组投喂免疫饲料,养殖周期95 d。期间在第45、52、59、66、73天采样,称重并计算生长速率,并取其肠道内容物提取DNA,用16S r DNA序列V4区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对虾肠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柴鹏程 宋晓玲
将坚强芽孢杆菌PC465浓缩菌液直接与饲料原料混匀后制成含106、108和1010CFU芽孢杆菌/g干物质的颗粒饲料,或者经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与饲料原料混匀制成含107CFU芽孢杆菌/g饲料的颗粒饲料,设连续投喂组、间隔"4+3"投喂组、间隔"1+1"投喂组,研究投喂剂量和投喂频率对对虾生长和类淋巴STAT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坚强芽孢杆菌PC465均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率和STAT基因表达(P<0.05),而且跟添加量有一定关系;实验采取不同投喂频率投喂凡纳滨对虾,都能显著提高对虾的生长率和对虾淋巴器官中STAT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其中以连续投喂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汪毅 闫明磊 李航 黄旭雄 李松林
以商品饲料为对照组(A组)、喷涂市售光合细菌菌液(B组)、红假单胞菌菌液(C组)和红螺菌菌液(D组)饲料为试验组,研究饲料喷涂不同光合细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1.21±0.24) g]生长、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合细菌处理组(B、C和D组)的增重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C组和D组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随着对虾的生长,其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提高。摄食喷涂光合细菌饲料后对虾肠道γ-变形细菌纲所占百分比减少,其中C组和D组γ-变形细菌纲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对虾肠道中检测到的占比大于0.5%的主要微生物属有9个,分别为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冷菌属(Algoriphagus)、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GpXIII、小梨形菌属(Pirellula)、浮霉状菌属(Planctomyc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红细菌属(Rhodobacter)。使用光合细菌没有显著改变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整体丰富度和多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虾肠道微生物属水平的组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柯虹瑜 王瑗瑗 张鑫 姚文祥 李小勤 冷向军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肝胰腺酶活、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在含鱼粉10%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的有机酸复合物(organic acids complex, OC,主要成分为富马酸、三丁酸甘油酯),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OC-0,OC-5,OC-10,OC-15)。将1 000尾(1.0±0.1) g对虾随机分配到20个网箱(每组5个网箱,每网箱50尾虾)中,分别投喂上述4种饲料8周。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0%和0.15%有机酸复合物,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8.7%和17.9%,饲料系数分别降低了16.1%和18.5%。在全虾成分方面,添加OC显著降低了全虾粗脂肪含量,OC-5,OC-10的粗蛋白含量也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对凡纳滨对虾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肝胰腺淀粉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肠道菌群的分析表明,饲料中添加0.10%OC增加了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丰度。综上,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复合物可以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有机酸复合物的适宜添加量为0.1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道德 刘凯凯 宋静静 郭少菁 朱安成 王晓璐 樊英 王友红 刘洪军
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益生菌,但在水产养殖中鲜见报道。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侧孢短芽孢杆菌FAS05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病及免疫力的影响,以体重(1.0±0.08)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8 d的养殖实验。实验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虾,分别饲喂添加0 (C组,作为对照组)、10~(5 )(BL1组)、10~(7 )(BL2组)和10~(9) CFU/g(BL3组)侧孢短芽孢杆菌FAS05的实验饲料。研究结果显示,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BL1和BL2组对虾的体长、体重、饱满度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组(P<0.05);与C组相比,BL1~BL3组养殖水体的弧菌数显著降低(P<0.05);侵染副溶血弧菌后,BL1~BL3组存活率显著高于C组(P0.05);与C组相比,BL1~BL3组对虾血细胞吞噬率显著增加(P<0.05),而血细胞活性氧(ROS)产量显著降低(P<0.05);BL1~BL3组对虾的溶菌酶(LZM)、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均显著高于C组(P0.05),BL2组对虾的酚氧化酶(PO)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L1和BL2组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高于C组和BL3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朱旭枫 陈锦霖 李广丽 朱春华
为分析水解单宁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其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空白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水解单宁作为实验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后,统计生长性能,并取其肠道内容物提取DNA,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D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检测对虾肠道内菌群结构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3个水解单宁添加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肝体比均显著降低(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毅 谭北平 麦康森 艾庆辉 郑石轩 程开敏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虾乐333(复合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虾乐333+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各1g/kg,配制5种实验饲料。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饲喂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益生菌 生长 消化酶 免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文国樑 于明超 李卓佳 林黑着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Diet0),通过添加中草药和芽孢杆菌配制成6种实验饲料:0.10%中草药+0.10%芽孢杆菌(Diet11),0.10%中草药+0.20%芽孢杆菌(Diet12),0.1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Diet13),0.20%中草药+0.10%芽孢杆菌(Diet21),0.20%中草药+0.20%芽孢杆菌(Diet22),0.20%中草药+0.30%芽孢杆菌(Diet23)。实验共进行了56 d,对血细胞数目、酚氧化酶活力(PO)、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中草药 芽孢杆菌 凡纳滨对虾 免疫功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博超 杨运楷 李玉宏 宋晓玲 黄倢
自健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分离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和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将上述芽孢杆菌以单一和3株复合的方式包裹在基础饲料表面,制成益生菌饲料;每日投喂对虾,3周后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人工感染。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累积死亡率,测定对虾鳃组织内WSSV拷贝数,分析对虾肠道组织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Caspase)和硫氧还原蛋白基因(Trx)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感染实验结束时,A组(枯草芽孢杆菌)、B组(地衣芽孢杆菌)、C组(短小芽孢杆菌)和D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的对虾累积死亡率分别为(73.3±7.0)%、(63.3±5.5)%、(75.0±7.9)%和(50.0±5.3)%,显著低于对照组(PBS组)(100%);在整个感染阶段,各实验组的病毒拷贝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对照组呈现一直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实验组。抗病基因表达结果显示,WSSV感染后,各组对虾肠道Caspase相对表达量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先上调再下调的趋势,且在18h各组对虾肠道Caspase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益生菌摄取和WSSV感染都能刺激Trx的表达,益生菌的刺激相对平缓,且各实验组对虾肠道Trx相对表达量在WSSV感染后的18h时陡升到最大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D组的激活能力最强。研究证实,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均可提高对虾抗WSSV感染能力,复合芽孢杆菌抗病毒能力最突出。对虾抗病力的提高可能与芽孢杆菌减缓了病毒在靶组织的增殖速率、提高了Caspase和Trx基因表达水平相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涛 邓斌 陈南南 傅罗琴 郑佳佳 李卫芬
用含复合芽孢杆菌(105cfu/g饲料,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以1∶1比例混合)的基础日粮,按体重3%的日投饵量,饲喂体重(51.37±0.5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养实验4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肠道内容物胰蛋白酶活性提高了79.46%(P<0.01);肝胰腺脂肪酶活性提高了16.82%(P0.05)。肠道菌群数量分析显示,处理组肠道芽孢杆菌数均显著提高(P<0.01),弧菌和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饵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草鱼肠道菌群组成,并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广华 胡重华 周秋白 张锦华 陈希环 周磊涛 张文平 陈恺文
为研究饲料维生素A(VA)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组成和肠道结构发育的影响,实验以VA醋酸酯(50万IU/kg)作为添加源,制作添加水平分别为0(3 201)、500(3 620)、1 000(4 010)、2 000(4 730)、4 000(6510)、8 000(9720)、16 000(16 890)IU/kg(括号内为VA在饲料中的实测值)7种不同水平饲料,编号为A~G组,用7种不同水平饲料分别投喂(7.32±0.02)g的黄鳝,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5尾,养殖70 d。实验结束后比较七组黄鳝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并基于生长性能比较A组、D组、G组肠道微生物变化。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D组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B~G组绒毛高度和C组微绒毛高度显著升高,C~D组肌层厚度和C~E组粘液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以黄鳝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得出黄鳝VA适宜需求量为3 849.96 IU/kg。A、D、G三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其中D组黄鳝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提高了黄鳝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的丰度,降低了变形菌门、邻单胞菌属等有害菌的丰度。菌群功能预测发现D组显著提高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其他氨基酸的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以及糖酵解/糖异生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G组显著降低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表达量。综上,饲料中添加适宜VA水平可改善黄鳝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环境,提高黄鳝生长性能。综合考虑黄鳝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本实验饲料中适宜VA水平为3 620~4 730 IU/k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尚碧娇 左志晗 李文悦 邵迎春 刘逸尘 孙金生
以霍氏肠杆菌(E3)和乳酸菌(R3)2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饲喂实验,饲喂后期利用Biolog-ECO方法对实验组及空白组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霍氏肠杆菌(E3)或乳酸菌(R3)的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显著上升,表明益生菌增强了肠道微生物活性;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利用各类碳源的整体能力显著增强,表明益生菌可以促进水产动物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有明显差异,表明饲喂2株益生菌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其中,停喂霍氏肠杆菌后第1天和第5天取样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停喂乳酸菌后的第1天和第5天取样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无显著差异,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二者在第10天取样的结果中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变凡纳滨对虾肠道内原有菌群的数量和结构,促进对虾肠道内微生物群落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在维持或者促进对虾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此两株益生菌在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停留时间最少为5 d。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春迪 宋晓玲 张晓静 张盛静 孙新颖 刘宝彬 高文辉 黄倢
将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c465添加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至终浓度分别为10~4、10~5和10~6 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的养殖组为对照组,定期检测实验对虾肠道和养殖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弧菌总数以及水体中氨氮含量和亚硝酸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益生菌能降低凡纳滨对虾肠道内细菌数量,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的益生菌处理组可以明显降低养殖水体内弧菌数量(P<0.05),但是益生菌并没有显著影响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和亚硝酸氮含量。养殖4周后进行Wssv投喂感染实验,感染实验表明,实验组H组(益生菌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桂英 孙艳 宋晓玲 黄倢 谢国驷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配伍的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活菌(1.0×108 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灭活菌(1%)作为实验饲料,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实验所用凡纳滨对虾初始质量为3.2±0.26g,投喂15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并继续观察14d。实验期间定期取样测定对虾肠道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并分析可培养肠道细菌总数和优势菌数量。结果表明,实验组对虾肠道中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整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细菌数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肠道形态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蜡样芽孢杆菌YB1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肝脏抗氧化酶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芽孢杆菌对凡纳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芽孢杆菌、酵母菌及乳杆菌发酵饲料养殖凡纳对虾效果比较
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和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凡纳滨对虾肠道黏膜形态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肠道微生物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分析
酵母培养物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蛋白酶活性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肠道铁载体高产菌株筛选与饲料添加应用效果的研究
应用RFLP和DGGE技术分析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