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0)
- 2023(8684)
- 2022(7306)
- 2021(6618)
- 2020(5636)
- 2019(11718)
- 2018(11529)
- 2017(20809)
- 2016(11799)
- 2015(12982)
- 2014(12640)
- 2013(12142)
- 2012(11261)
- 2011(10094)
- 2010(9971)
- 2009(9108)
- 2008(8718)
- 2007(7751)
- 2006(6747)
- 2005(5900)
- 学科
- 济(40800)
- 经济(40734)
- 管理(32158)
- 业(29122)
- 企(22736)
- 企业(22736)
- 方法(17602)
- 数学(15414)
- 数学方法(15245)
- 学(13381)
- 农(12929)
- 中国(12098)
- 财(11828)
- 制(9974)
- 业经(9369)
- 贸(9083)
- 贸易(9081)
- 易(8832)
- 农业(8493)
- 体(8187)
- 银(7504)
- 地方(7437)
- 银行(7437)
- 融(7271)
- 金融(7264)
- 行(7100)
- 技术(7041)
- 理论(6835)
- 环境(6813)
- 务(6711)
- 机构
- 大学(167294)
- 学院(165978)
- 研究(64417)
- 济(62599)
- 经济(61261)
- 管理(58086)
- 理学(50627)
- 理学院(49959)
- 管理学(48800)
- 管理学院(48542)
- 中国(46673)
- 科学(45336)
- 农(45025)
- 京(36549)
- 农业(36503)
- 所(35621)
- 业大(34810)
- 研究所(33179)
- 中心(28323)
- 财(27744)
- 江(25604)
- 院(23927)
- 农业大学(23811)
- 北京(22457)
- 省(22390)
- 财经(22056)
- 室(21084)
- 技术(20732)
- 范(20350)
- 经(20214)
- 基金
- 项目(121468)
- 科学(93171)
- 基金(87717)
- 家(82671)
- 国家(81997)
- 研究(78162)
- 科学基金(67004)
- 社会(48631)
- 省(48388)
- 自然(47209)
- 基金项目(46345)
- 自然科(46144)
- 自然科学(46124)
- 社会科(45948)
- 社会科学(45935)
- 自然科学基金(45324)
- 划(42213)
- 教育(35444)
- 资助(35239)
- 编号(29039)
- 重点(28373)
- 计划(27074)
- 发(25837)
- 部(25542)
- 创(25541)
- 科技(24735)
- 科研(24625)
- 创新(24004)
- 业(23228)
- 成果(22563)
共检索到243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乃松 肖温温 梁勤朗 周恒永 马秀丽 赵明
为探讨大口黑鲈饲料中不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对其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设计了8种(D1~D8)不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的总能递增饲料。D1~D8饲料的脂肪水平递增(9.0%~26.5%),而蛋白质水平递减(52.0%~31.0%)。用上述饲料饲养体质量为(10.06±0.02)g的大口黑鲈88 d,每饲料设3重复,每重复30尾鱼。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和脂肪沉积率均以D2组最高,但随饲料中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的进一步升高呈现显著下降趋势。D3~D5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1和D8组。D2、D3组与D4组间的蛋白质沉积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生长 体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苟仕潘 陈乃松 徐祥泰 刘子科 尹佳
配制6种可消化淀粉水平(5.93%、8.71%、11.96%、15.11%、18.16%和21.74%)的等氮和等脂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血糖及非特异免疫等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28.36±0.10)g的大口黑鲈48 d,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为21.74%时,实验鱼的成活率最低(P<0.05)。可消化淀粉超过8.71%时,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达到最高(P<0.0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淳仁 王印庚 杨志 曲江波 梁萌青 常青 朱建新 马爱军
研究了不同脂肪源、VC和VE以及上述3种复合营养性添加剂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鳀鱼鱼油为脂肪源,添加高剂量的V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并且提高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但不影响大菱鲆血液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白细胞总数;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大菱鲆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而进一步提高饲料中的VC含量时,其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饲料中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在75d的养殖时间内,摄食复合营养性免疫增强剂的大菱鲆,其体重增重率(平均为95·3%)和成活率(99·4%)均明显高于未摄食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柳阳 李勇 周邦维 高婷婷 王晓晨 王顺奎
为探讨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相关消化酶活力、免疫及对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3脂肪水平:18%、21%、24%,即F18、F21、F24;2蛋白质水平:38%、48%,即P38、P48),形成6种实验处理的膨化配合颗粒料,每处理3重复,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RAS)条件下,选用初重(650.0±45.50)g大西洋鲑720尾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F21可显著提高大西洋鲑胃、肠、肝脂肪酶活力,比低脂肪分别提高11.52%、14.63%、4.31%;P48使肠、肝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8.23%、8.33%,且发现其活力水平远高于胃蛋白酶。(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团辉 高湘萍 梁萌青 王新星 郑珂珂 常青 吴立新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38.80±0.11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研究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用低分子水解蛋白替代鱼粉对牙鲆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的0(FM1为负对照,含豆粕55%、鱼粉19%)、0(FM2为正对照,含豆粕45%、鱼粉25%)、11%(FPH11)、16%(FPH16)、21%(FPH21)、26%(FPH26)制得7组等氮等能饲料。实验结果表明,用低分子水解鱼蛋白替代总蛋白11%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FPH11、FPH16、FPH21...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亭亭 蔡完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6酵母硒、0.1%花粉、0.5×10-6酵母硒+0.1%花粉的混合物,投喂中华鳖幼鳖90d后。测定幼鳖的生长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同对照组相比,0.5×10-6酵母硒+0.1%花粉组能显著促进中华鳖的生长(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差异(P>0.05)。0.5×10-6酵母硒组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中SOD酶和GSH PX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56.06%、44.7%...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王海英 龚望宝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抗菌肽和2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并分别于试验的20 d、40 d和60 d测定肝胰脏、头肾、鳃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溶菌酶(LSZ)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花鲈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抗菌肽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NOS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立鹤 刘辉宇 董爱华 史合群
以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霉素4mg/kg、12mg/kg、24mg/kg和48mg/kg的饲料作为试验组,以不添加黄霉素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制成5种试验饲料,在室内饲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8周,研究黄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黄霉素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黄霉素的促生长作用与其能增加对虾蛋白质沉积率有关,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长期添加黄霉素的适宜添加量为4mg/kg。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春晓 麦康森 艾庆辉 段清源 张璐 李会涛 万军利
以初始体重(30.8±1.33)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其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分别向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00、500mg肽聚糖,配制出3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实验在海水浮式网箱(1.5m×1.5m×2.0m)中进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5:00和17:30),实验期间海水水温为27.5~30.5℃,盐度为29~33,溶解氧含量在7mg.L-1以上。饲喂实验结束后测定实验鱼的生长及相关的免疫学指标,同时每网箱取10尾实验鱼转...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晓丽 王玲 宋凯 鲁康乐 张春晓 袁香丽
以鱼粉水平为30%的饲料为高鱼粉饲料对照组,以豆粕替代高鱼粉饲料中50%鱼粉形成低鱼粉基础饲料,低鱼粉基础饲料添加0、0.5%、1.0%、1.5%和2.0%低分子水解鱼蛋白,配制6种实验饲料,对初始体重为(0.44±0.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进行48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后采集样品,测定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肠道先天免疫缺陷基因(IMD)、对虾素3a分子(Penaie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萌青 常青 王印庚 高淳仁 王家林
在大菱鲆饲料中分别添加鳀鱼鱼油及花生油作脂肪源,每种脂肪中添加两个水平的维生素E(8mg/kg和300mg/kg维生素E醋酸酯),饲养大菱鲆84d,探讨其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发现,(1)以鳀鱼鱼油为脂肪源的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而以花生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不影响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2)以鳀鱼鱼油和花生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不影响大菱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及白细胞总数;(3)以鳀鱼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能提高大菱鲆的溶菌酶活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减弱;(4)饲喂n-3HUFA含量高的饲料,对大菱鲆腹水病的抵抗能力...
关键词:
大菱鲆 维生素E 脂肪源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鸢劼 邴旭文 徐增洪
在不含脂肪酸的黄鳝基础饲料中,按正交法[L9(34)]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DHA(C20:5n-3+C22:6n-3),人工投喂饲养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31d后测定实验黄鳝血清溶菌酶(Lysozyme,LSZ)、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和血细胞吞噬活性。评价实验组及对照组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自由基(Free radical,FR)代谢以及脂质过氧化状态。采用SPSS11.5软件,Du...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俊明 许丹丹 黄燕华 蓝汉冰 陈冰 赵红霞 蒋卫亮 陈晓瑛
选用960尾初始体重为(0.43±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8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7种添加核苷酸混合物(mix-NT)的试验饲料,5种核苷酸(5'-腺苷酸∶5'-胞苷酸∶5'-尿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按照质量比为1∶1∶1∶1∶1(W/W)混合,添加量分别为0.1、0.2、0.4、0.6、0.8、1.0和1.2 g/kg饲料,试验周期为5周。结果显示,当mix-NT添加量为0.4 g/kg饲料时,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摄食量(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和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伍代勇 叶元土 张宝彤 郑石轩
在使用30%鱼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7%豆粕、24%花生粕、24%棉粕、31%菜粕,以一高鱼粉组(含鱼粉46%)和商品饲料作参照,挑选初均重(0.60±0.02)g凡纳滨对虾,在室内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后,比较4种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豆粕组、花生粕组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性能与鱼粉组和商品饲料无显著差异(P>0.05);棉粕组对虾生长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菜粕组对虾生长最差,显著低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2)4种植物蛋白组与鱼粉组相比,对虾血清蛋白含量、血清PO活性、血清和肝胰腺的SOD活性均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允辉 周永奎 史合群 陈立侨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铬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铬对河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没有显著性影响;有机铬组(烟酸铬和蛋氨酸铬)较无机铬组(三氯化铬)显著降低了河蟹血清中肌酸激酶(CK)活力和皮质醇含量(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铬能够提高河蟹的抗应激能力。
关键词:
河蟹 非特异性免疫 抗应激 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蛋白水解物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中水解鱼蛋白对中国对虾非特异免疫的影响
高糖饲料中添加沙棘粉对黄河鲤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组织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饲料Vc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甘薯(Ipomoea batatas)块根与茎蔓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壳聚糖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