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6)
2023(5675)
2022(4849)
2021(4386)
2020(3805)
2019(7552)
2018(7119)
2017(12984)
2016(7263)
2015(7793)
2014(7326)
2013(7115)
2012(6365)
2011(5605)
2010(5398)
2009(4944)
2008(4666)
2007(3865)
2006(3224)
2005(2587)
作者
(24316)
(20238)
(20176)
(18924)
(12762)
(10102)
(8909)
(8036)
(7637)
(6979)
(6881)
(6677)
(6596)
(6585)
(6374)
(6201)
(6173)
(6120)
(5875)
(5769)
(5354)
(4932)
(4798)
(4653)
(4481)
(4453)
(4448)
(4435)
(4347)
(4231)
学科
(25423)
经济(25390)
(21401)
管理(21053)
(17077)
企业(17077)
方法(13009)
数学(11673)
数学方法(11566)
(7770)
(7355)
(7352)
(6661)
贸易(6660)
中国(6541)
(6516)
业经(6262)
技术(6017)
农业(5467)
(4745)
财务(4735)
财务管理(4731)
环境(4533)
企业财务(4515)
技术管理(4410)
(4179)
(4106)
产业(4041)
地方(3934)
(3622)
机构
大学(103836)
学院(103406)
(39863)
经济(39228)
管理(38951)
研究(36585)
理学(35332)
理学院(34914)
管理学(34210)
管理学院(34063)
(29297)
科学(27220)
中国(25489)
农业(23954)
业大(23702)
(20876)
(20046)
研究所(19112)
农业大学(16397)
中心(16062)
(15860)
(14388)
财经(13596)
(13541)
(13160)
(12630)
(12579)
实验(12542)
(12473)
北京(12286)
基金
项目(81637)
科学(63235)
基金(60205)
(57156)
国家(56681)
研究(50231)
科学基金(46986)
自然(33731)
自然科(33021)
自然科学(33007)
(32776)
社会(32765)
基金项目(32686)
自然科学基金(32467)
社会科(31170)
社会科学(31162)
(28427)
资助(23453)
教育(22781)
重点(18943)
计划(18823)
(17999)
编号(17471)
科技(17230)
(17175)
(17110)
创新(16859)
(16857)
科研(16819)
(14522)
期刊
(35386)
经济(35386)
学报(27565)
(24725)
研究(22971)
科学(22275)
大学(19108)
学学(18745)
中国(17863)
农业(16646)
管理(12322)
(11363)
(9280)
业大(8632)
农业大学(7448)
科技(6822)
教育(6813)
(6800)
经济研究(6763)
业经(6678)
技术(6559)
财经(6331)
(6213)
金融(6213)
林业(5633)
(5365)
商业(5222)
中国农业(5138)
问题(5055)
自然(4705)
共检索到134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张德瑞  姜柯君  孙永智  王世信  张利民  
为研究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和4.00%的包膜精氨酸(精氨酸含量为40%),配制精氨酸含量为0.32%、0.73%、1.16%、1.61%和1.99%的5种实验饲料(命名为D1,D2,D3,D4和D5),饲喂初始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表明,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在D4组达到最高;D3、D4和D5组仿刺参的脏壁比、肠壁比及肠长比显著低于D1和D2组,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蛋白的沉积,但对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搏  常青  陈四清  刘长琳  吕云云  王志军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先配制6种浒苔含量(0、5%、10%、15%、20%和25%)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1.44±0.01)g幼刺参49 d,然后根据浒苔含量实验结果配制20%含量、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干燥粉碎(DC)、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C)和蛋白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P)]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4.58±0.23)g幼刺参60 d,以研究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式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实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5头刺参。结果显示:(1)浒苔对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SGR)、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降低饲料系数(FCR...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美琪  宋志东  郭鹏  李宝山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李培玉  
以海带粉饲料为对照(D1),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中等梯度添加3%(D2)、6%(D3)、9%(D4)、12%(D5)和15%(D6)的酶解海带粉(EKP),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实验幼参初重为(11.40±0.04) g,随机分为6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参,每天投喂1次,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随着EKP添加量从0%上升到15%,幼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略有降低,EKP添加6%以上显著提高幼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添加12%和15% EKP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添加6%~9% EKP显著提高了总磷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添加3%~9% 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不受影响;随EKP添加水平的升高,肠道葡萄糖激酶(GK)、丙酮酸激酶(P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GK和PK的活性在9%添加水平达最大;PEPCK、ALT和AST的活性在12%添加水平达到最大。添加15% 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Na~(+)K~(+)-ATPase活性,而添加6%~15% EKP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Ca~(2+ )Mg~(2+)-ATPase活性;添加6%~15% EKP增强了幼参肠道总抗氧化能力,SOD活性在9%~12%的添加水平下显著提高,但在15%水平下显著降低。12%~15%添加水平显著升高了丙二醛含量。综上,饲料中添加适量EKP并补充牛磺酸可提高刺参幼参的生长性能、消化和代谢活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EKP在刺参幼参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为10.36%。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志平  徐 哲  周 倩   张粹粹  孙建明  
将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sp.) C11以104、105和106 CFU/g饵料添加到基础饵料中,每一剂量组设3个平行,每一平行50头幼参,用100 L塑料桶进行30 d静水充气养殖试验。试验期间每日投饵1次,投喂量为幼参体重的5%。投喂试验结束后,评估其对幼参消化酶及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投喂海洋红酵母C11 104、105 CFU/g,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胰蛋白酶活力(P<0.05);投喂海洋红酵母C11 104 CFU/g,显著增加淀粉酶活力(P<0.05)。投喂海洋红酵母C11 105 CFU/g,幼参体腔细胞的吞噬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志平  徐哲  周倩  张粹粹  孙建明  
将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sp.)C11以10~4、10~5和10~6CFu/g饵料添加到基础饵料中,每一剂量组设3个平行,每一平行50头幼参,用100 l望料桶进行30 d静水充气养殖试验。试验期间每日投饵1次,投喂量为幼参体重的5%。投喂试验结束后,评估其对幼参消化酶及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投喂海洋红酵母C11 10~4、10~5CFu/g,显著提高了幼参肠道胰蛋白酶活力(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郝甜甜  张利民  李宝山  张德瑞  宋志东  孙永智  王际英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体成分、消化酶活力、血脂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在6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D0)、25(D25)、50(D50)、75(D75)、100(D100)和200(D200)mg/kg糖萜素,实验期64 d。结果显示:各组间全鱼与背肌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100和D200组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D0组(P<0.05),D75组背肌粗脂肪显著高于D0组(P<0.05),D200组背肌粗脂肪显著低于D0组(P<0.05);D25和D50组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D200组显著高于D...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张海琪  黄爱霞  李倩  蒋荣响  林锋  
为探讨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的蛹肽粉和蝇蛆粉,饲喂拟穴青蟹幼蟹45d。结果表明: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和蝇蛆料组(P<0.05),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成活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P<0.05);基础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蛹肽料组和蝇蛆料组(P<0.05),粗蛋白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P<0.05),拟穴青蟹幼蟹粗脂肪含量: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P<0.05);拟穴青蟹幼蟹蛋白酶活性: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P<0.05),淀粉酶活性表现出与蛋白酶活性相同的结果(P<0.05),脂肪酶活性则为蛹肽料组与蝇蛆料组显著高于基础料组(P<0.05)。综上所述,拟穴青蟹幼蟹饲料中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促进幼蟹生长,提高其免疫力具有切实可行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张海琪  黄爱霞  李倩  蒋荣响  林锋  
为探讨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的蛹肽粉和蝇蛆粉,饲喂拟穴青蟹幼蟹45 d。结果表明: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和蝇蛆料组,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成活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基础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蛹肽料组和蝇蛆料组,粗蛋白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拟穴青蟹幼蟹粗脂肪含量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蛋白酶活性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淀粉酶活性表现出与蛋白酶活性相同的结果,脂肪酶活性则为蛹肽料组与蝇蛆料组显著高于基础料组。拟穴青蟹幼蟹饲料中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对促进幼蟹生长、提高其免疫力具有切实可行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际英  宋志东  李培玉  臧元奇  李宝山  张利民  柳旭东  乔洪金  马晶晶  
以初始体质量为(1.79±0.06)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养殖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半乳甘露寡糖对刺参生长、消化、体壁营养组成及免疫力的影响。以基础饲料(E0)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E1)、0.4%(E2)、0.8%(E3)、1.2%(E4)和1.6%(E5)的半乳甘露寡糖,共配制5种实验饲料。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半乳甘露寡糖对幼参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具有显著影响,各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E4组)添加水平下,刺参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最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培佳  陈冰  李敏  彭凯  胡俊茹  黄文  曹俊明  赵红霞  
为研究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浆生化、抗氧化酶活性、葡萄糖代谢以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2.02±0.02)g的杂交鳢45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1.34%、27.45%和27.38%的3种实验饲料,并分别记作LC、HC和Arg组,饲喂8周。结果显示,高碳水化合物饲料(HC组)对杂交鳢生长性能有负面影响,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沉积率(PDR)较低,饲料系数(FCR)较高,而Arg的添加显著降低了FCR,WGR、SGR、PDR、全鱼粗蛋白和血浆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高碳水化合物饲料诱导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肝功能损伤,血浆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肠道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脏POD和GSH-Px活性、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氧化应激和肝脏炎症提示喂食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杂交鳢患有肝脏疾病。饲喂添加Arg的饲料可以通过减少MDA的含量和增强T-AOC、POD、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来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与HC组饲料相比,饲喂添加Arg饲料的杂交鳢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抗炎因子TGF-β、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量显著升高,提示饲料补充Arg后肝脏炎症反应得到缓解。研究表明,Arg通过上调肝脏胰岛素相关基因蛋白激酶B(AKT)、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代谢相关基因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丙酮酸激酶(PK)的表达来促进胰岛素的产生和糖原分解,从而调节鱼类的肝糖代谢。综上所述,高碳水化合物(HC组)饲料可诱发杂交鳢的氧化应激和炎症,而补充Arg可增强抗氧化活性,缓解炎症,促进葡萄糖代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晓蕊   马喜波   张南   李民   李科   焦思琦   王桂芹   孔祎頔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对泥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无病无伤初始体重为(3.50±0.01) g的泥鳅,随机分为5组,在基础饲料投喂中分别添加0、200、400、600和800 mg/kg的绿原酸实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饲养56 d。饲养实验结束后,测定泥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饲料中加入绿原酸可以显著增高泥鳅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P <0.05);且显著提高肝脏和肠道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肝脏与肠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丙二醛(MDA)的生成被降低,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随绿原酸浓度增加而提高,分别在400和6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升高,血清中AST、ALT活性均显著下降。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增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逐渐下降,在浓度400 mg/kg时达到最低值;血清补体3 (C3)和补体4 (C4)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分别在绿原酸浓度为400和600 mg/kg时达到峰值含量;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显著升高,在浓度为600 mg/kg时达到最大;血清中溶菌酶(LYS)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浓度为400时含量为最大值。研究表明,在饲料当中添加400~600 mg/kg绿原酸可显著提高泥鳅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增强泥鳅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飞  严银龙  施永海  谢永德  刘永士  袁新程  
分别用软性颗粒饲料(Ⅰ组)和膨化颗粒饲料(Ⅱ组)喂养褐菖鲉幼鱼8周,比较2种饲料对褐菖鲉幼鱼生长、体成分、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Ⅰ组的相对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145.67%和1.77)都显著高于Ⅱ组(分别为110.73%和1.67);Ⅱ组的蛋白质效率(130.90%)显著高于Ⅰ组(119.41%);2组鱼的肥满度和成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组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5.68%和2.37%)均显著高于Ⅰ组(分别为75.41%和2.05%),而灰分和粗蛋白含量的结果相反;Ⅰ组肠道中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Ⅱ组,Ⅱ组肝和胃的胃蛋白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高于Ⅰ组,且差异极显著。软性颗粒饲料对褐菖鲉幼鱼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膨化颗粒饲料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蛋白质效率以及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两者对肌肉营养成分都有一定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鼎云  冷向军  卢永红  李小勤  
为考察蛋白酶Aquagrow对鲤(Cyprinus carpioL)生长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中添加175 mg/kg的蛋白酶Aquagrow,饲养平均体重为48.7 g的鲤30 d。结果显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添加蛋白酶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99.4%、105.8%,饲料系数分别为1.85、1.75,添加蛋白酶提高了鲤鱼增重率6.4个百分点(P<0.05),降低了饲料系数5.4%(P0.05);对消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和肠道内容物蛋白酶活性(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凯慧   陈云峰   章玉贵   李小勤   冷向军  
为了探究饲料中补充不同水平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分别添加0 mg/kg (SB0)、1 000 mg/kg (SB1)、2 000 mg/kg(SB2)和3 000 mg/kg (SB3)的微囊丁酸钠(含50%丁酸钠)至基础饲料中,设计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选取300尾体质健康的草鱼(10.0±0.1) g,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放置在水泥池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各组草鱼增重率为273.7%~279.9%,饲料系数为1.55~1.60,饲料中补充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均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SB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而SB2和SB3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各组肠道淀粉酶活性、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蛋白(TP)和D-乳酸(D-LA)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各丁酸钠补充组肠道绒毛高度和SB1、SB2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各组间肠道绒毛宽度没有显著差异;在肝脏组织学方面,各组间无明显可见差异。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利用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可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本研究可为水产饲料中合理利用丁酸钠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代勤  陈芳  阮国良  
研究了饲料中添用不同含量胆碱对黄鳝生长、饲料利用效率、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肝体指数及消化器官4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的胆碱含量不同,对黄鳝的影响不同,饲料中胆碱添加量在0~2.0%内,随着胆碱添加量的提高,黄鳝的生长速度会加快,饲料系数会逐步降低,肌肉、肝脏的脂肪含量及肝体指数降低,前肠、后肠和肝脏的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会相应的提高,而且饲料中的添加量达0.8%~1.0%时,这些变化显著,表明胆碱对黄鳝是不可缺少的,黄鳝饲料中胆碱的适宜添加量为0.8%~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