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8)
2023(9643)
2022(8056)
2021(7174)
2020(5990)
2019(13181)
2018(12787)
2017(23076)
2016(13107)
2015(14510)
2014(14180)
2013(13692)
2012(12704)
2011(11420)
2010(11305)
2009(10212)
2008(9937)
2007(8917)
2006(7849)
2005(6806)
作者
(44055)
(36707)
(36559)
(34313)
(23246)
(17889)
(16395)
(14521)
(14212)
(12892)
(12626)
(12395)
(12134)
(11859)
(11636)
(11398)
(11297)
(10960)
(10736)
(10525)
(9637)
(9095)
(9056)
(8456)
(8403)
(8230)
(8142)
(7855)
(7693)
(7638)
学科
(46295)
经济(46229)
管理(35101)
(31967)
(24978)
企业(24978)
方法(20420)
数学(17977)
数学方法(17755)
(15912)
(14316)
中国(13118)
(12712)
业经(10601)
(10495)
(9687)
贸易(9686)
农业(9530)
(9418)
(8626)
地方(8242)
(8037)
银行(7959)
理论(7950)
环境(7895)
技术(7858)
(7776)
金融(7769)
(7602)
(7340)
机构
大学(187970)
学院(186679)
研究(72997)
(69690)
经济(68201)
管理(64391)
理学(56104)
理学院(55357)
管理学(54028)
管理学院(53734)
科学(52110)
中国(51988)
(50988)
农业(41255)
(40923)
(40672)
业大(39280)
研究所(37947)
中心(31914)
(30460)
(29071)
(26968)
农业大学(26803)
(25837)
北京(25228)
财经(24340)
技术(23990)
(23989)
(23429)
师范(22844)
基金
项目(136457)
科学(104043)
基金(97544)
(92269)
国家(91524)
研究(87798)
科学基金(74331)
(54549)
社会(54075)
自然(52303)
基金项目(51414)
社会科(51120)
社会科学(51103)
自然科(51074)
自然科学(51049)
自然科学基金(50154)
(47681)
教育(40107)
资助(39681)
编号(32550)
重点(32239)
计划(30596)
(29283)
(28614)
(28606)
科技(28271)
科研(27702)
创新(26904)
(25981)
成果(25522)
期刊
(72500)
经济(72500)
研究(49474)
学报(48317)
(44588)
中国(39724)
科学(38699)
大学(34014)
学学(32730)
农业(30103)
(23000)
管理(22878)
教育(19685)
(16916)
业大(14684)
(14133)
金融(14133)
技术(13991)
经济研究(13072)
业经(12394)
(12380)
农业大学(12361)
财经(11910)
科技(10906)
林业(10302)
(10298)
问题(9608)
中国农业(8420)
技术经济(7949)
统计(7949)
共检索到273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凡  刘安龙  文华  蒋明  刘伟  冷向军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明  吴凡  文华  冷向军  刘伟  
本文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研究维生素D3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维生素D3共设0,100,200,500,1000,2000,3000 IU/kg 7个添加梯度,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60尾初始体质量(3.86±0.34)g的草鱼,在(26.9±3)℃的流水系统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维生素D3对草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血清钙浓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照组和添加1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组中,草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金平  文华  蒋明  刘伟  吴凡  田娟  黄凤  任春  
【目的】研究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需要量。【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4.04±1.26)g/尾的吉富罗非鱼幼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投喂生物素水平为0.00(对照组),0.03,0.07,0.31,0.61和1.26mg/kg的饲料10周,测定并分析生物素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生物素可显著提高鱼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肥满度(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凯慧   陈云峰   章玉贵   李小勤   冷向军  
为了探究饲料中补充不同水平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分别添加0 mg/kg (SB0)、1 000 mg/kg (SB1)、2 000 mg/kg(SB2)和3 000 mg/kg (SB3)的微囊丁酸钠(含50%丁酸钠)至基础饲料中,设计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选取300尾体质健康的草鱼(10.0±0.1) g,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放置在水泥池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各组草鱼增重率为273.7%~279.9%,饲料系数为1.55~1.60,饲料中补充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均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SB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而SB2和SB3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各组肠道淀粉酶活性、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蛋白(TP)和D-乳酸(D-LA)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各丁酸钠补充组肠道绒毛高度和SB1、SB2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各组间肠道绒毛宽度没有显著差异;在肝脏组织学方面,各组间无明显可见差异。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利用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可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本研究可为水产饲料中合理利用丁酸钠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立娇  张利民  王际英  马晶晶  丁立云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精制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探讨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4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WGR)(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巧娥  朱邦科  沈凡  樊启学  宋林  杨磊  杨威  孙存军  陈海燕  
将初始均质量(8.26±0.81)g的鳡(Elopichthys bambusa)30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种脂肪水平(A组:3%、B组:6%、C组:9%、D组:12%、E组:15%)的等氮(45.64%±0.20%)、等能(16.82±0.11MJ/kg)饲料56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先升后降,B组显著高于A、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脂肪含量为7.71%时SGR最高;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饵料系数先降后升,B组显著低于A、D、E组(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强  李宝山  王际英  黄炳山  孙永智  郝甜甜  马长兴  周莹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B0)、0.5%(B1)和1.0%(B2)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添加0 (Y0)、0.5%(Y1)和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作9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41±0.47) 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1)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幼鱼存活率(SR)和增重率(WGR)均无显著影响(P>0.05),幼鱼WGR在Y1B1和Y2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2)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影响显著(P<0.05),血清ALT和AKP活力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低水平,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3)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肠道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而MDA含量同SOD活力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0.05)。鳗弧菌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在Y1B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娇   刘崇万   朱晓华   杨志强   李潇轩   杨洪生   李昊泽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胰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与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00±0.50)g的大口黑鲈 63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 35尾。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5个实验组添加不同浓度的胰酶(P250组、P500组、P750组、P1000组、P1250组),配制成 5 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实验周期为70d. 结果显示:(1)随胰酶添加量的增加,鱼体生长性能先升高后下降,其中P750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且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含量均有所上升,分别在P500组和P750组最高;P500组和P750组的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胰酶添加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P750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最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3)与对照组相比,P500组和P750组肝脂空泡化面积显著降低、绒毛宽度显著上升;P500组绒毛数量显著提高。综上,饲料中添加胰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与肝肠组织结构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胰酶呈现剂量效应。综合分析及以增重率为指标,建议大口黑鲈饲料中胰酶适宜添加量为679mg/k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褚志鹏  吴金平  金佳利  刘伟  陈细华  
为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国内鲟饲料的状况和养殖效果,本实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筛选了4种品质达标、价格一致的鲟饲料。以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作为养殖对象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对比分析4种鲟饲料养殖效果。将240尾初始体重为(512.48±3.10)g的杂交鲟幼鱼按投喂饲料品牌分为4组,分别为B、F、G和H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4组饲料实测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2.13%、45.85%、43.33%和43.6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3.41%、14.58%、14.26%和13.56%。结果显示:筛选出的4种鲟饲料均可满足杂交鲟幼鱼的生长需要(增重率110.62%~125.98%),但在养殖效果上仍存在差异。B组实验鱼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组和H组。同样使实验鱼增重1 kg, B组饲料成本最低,其中B组、F组和G组显著低于H组。B组、F组和G组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H组。B组和F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G组和H组。B组和F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固醇含量或活性均显著低于G组和H组。G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B组和H组,同时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综合结果表明,B组和F组鲟饲料在养殖效果上具更好的促生长作用和更低的饲料成本,同时提高了鱼体蛋白蓄积率并增强了抗氧化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李代金  王文娟  周小秋  
试验分别以豆粕替代0(对照组)、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设计出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配方,按照配方配制试验饲料(A1、A2、A3、A4、A5和A6)。将540尾体质量为(14.67±0.51)g的齐口裂腹鱼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45 d。结果表明,豆粕蛋白替代水平对齐口裂腹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为60%时,试验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效率(PER)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18.08%、1.95%/d和207.22%),饵料系数(FCR)最小(1.27)(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琴  廖全中  曾洁  王超凡  雷学文  王春芳  
在黄颡鱼商业饲料基础上通过减少Ca(H2PO4)2的添加量,制成3种不同磷含量(以Ca(H2PO4)2计)的饲料(25 kg/t简称25P、15 kg/t简称15P5、kg/t简称5P)进行生长试验,测定不同磷含量对黄颡鱼生长、生化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种饲料对应3缸重复,每缸15尾鱼(初始平均体质量3.2 g),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摄食15P的试验鱼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投喂25P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投喂5P的试验组,但这2组都与投喂15P的试验组没有显著差异。15P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显著高于25P和5P组;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田娟  高攀  蒋明  文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喻丽娟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J/g,饲料蛋白能量比的范围为12.1~27.3 mg/k J,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体质量(16.85±0.29)g的草鱼幼鱼10周,研究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高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出现在p/e为18.3 mg/k J组,而p/e为16.0 mg/k...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宗林  赵永志  Sergio Castillo  
【目的】评价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对红姑鱼(sciAenops ocellAtus)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抗菌肽(0,0.1,0.3和0.5g/kg)作为试验饲料(即A0,A100,A300和A500组),饲喂平均体质量为(1.57±0.17)g/尾的红姑鱼8周,测定各组红姑鱼生长性能、血清激素(gH、t3、t4和igF-i)水平,A0和A300组红姑鱼停饲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激素水平及肌肉和肝脏中igF-i mrnA表达丰度。【结果】A300和A500组红姑鱼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都显著高于A0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骋  熊晶  左永松  马幸容  刘迁  谭青松  杨瑞斌  
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中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在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对照组)、25mg/kg、75mg/kg、125mg/kg和175mg/kg的维生素E配成5种实验饲料。在水温(24.0±3.0)℃下,用上述实验饲料分别饲喂平均体质量约为5.1g的黄颡鱼幼鱼50d。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对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添加量为175mg/kg时,黄颡鱼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高,黄颡鱼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士明  陈立侨  叶金云  龙章强  李二超  王伟  王友慧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生长性能、脂质过氧化及肝组织结构的影响。分别以新鲜鱼油(过氧化物值POV,1.27 meq O2.kg-1油)与氧化酸败鱼油(POV,45 meq O2.kg-1油)为脂肪源配制等蛋等能的两种配合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8.9 g的黑鲷幼鱼9周。结果显示,氧化鱼油显著降低了黑鲷幼鱼的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导致鱼体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与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