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8)
- 2023(7282)
- 2022(6201)
- 2021(5520)
- 2020(4665)
- 2019(10196)
- 2018(9748)
- 2017(17710)
- 2016(10027)
- 2015(10949)
- 2014(10244)
- 2013(10095)
- 2012(9404)
- 2011(8437)
- 2010(8176)
- 2009(7434)
- 2008(7245)
- 2007(6219)
- 2006(5409)
- 2005(4718)
- 学科
- 济(34799)
- 经济(34751)
- 管理(27252)
- 业(26737)
- 企(21189)
- 企业(21189)
- 方法(17007)
- 数学(15067)
- 数学方法(14899)
- 学(12028)
- 农(10465)
- 财(9788)
- 中国(8994)
- 贸(8248)
- 贸易(8247)
- 业经(8107)
- 易(8061)
- 农业(7287)
- 环境(7271)
- 技术(7082)
- 制(6244)
- 务(5995)
- 财务(5985)
- 财务管理(5973)
- 划(5832)
- 企业财务(5700)
- 地方(5519)
- 银(5123)
- 银行(5067)
- 融(4998)
- 机构
- 大学(145959)
- 学院(144228)
- 研究(56500)
- 济(53825)
- 经济(52830)
- 管理(49765)
- 农(44594)
- 理学(44505)
- 理学院(43870)
- 管理学(42744)
- 科学(42621)
- 管理学院(42552)
- 中国(38941)
- 农业(36393)
- 业大(34044)
- 所(32344)
- 京(31209)
- 研究所(30475)
- 中心(24256)
- 农业大学(24028)
- 财(22114)
- 江(21198)
- 室(20733)
- 院(20471)
- 省(20423)
- 业(19865)
- 实验(19373)
- 科学院(18892)
- 北京(18831)
- 实验室(18618)
- 基金
- 项目(110627)
- 科学(84599)
- 基金(81057)
- 家(77852)
- 国家(77258)
- 研究(66084)
- 科学基金(62971)
- 自然(46501)
- 自然科(45459)
- 自然科学(45432)
- 自然科学基金(44661)
- 省(44290)
- 基金项目(43340)
- 社会(41321)
- 社会科(39164)
- 社会科学(39152)
- 划(38887)
- 资助(32657)
- 教育(29835)
- 计划(26701)
- 重点(26052)
- 科技(24863)
- 创(23814)
- 发(23472)
- 部(23135)
- 科研(22946)
- 业(22649)
- 编号(22482)
- 创新(22411)
- 农(20424)
共检索到199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思华 华雪铭 朱站英 沈彦萍 王军 于宁 沈文婧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溶菌酶制品0(对照)、100、200、300、400和500mg/kg,每组设置5个重复,饲喂草鱼(6.93±0.27g)60d,旨在根据草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评价溶菌酶的添加效果,并确定其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溶菌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抗感染能力有显著影响。试验前45d,试验组的草鱼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d时,100~300mg/kg组的草鱼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400mg/kg组和500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草鱼的饲料系数随饲料中溶菌酶含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200mg/kg组饲料系数最低。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对草鱼进行嗜水...
关键词:
溶菌酶 草鱼 生长性能 抗感染 内源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侯廷龙 刘惠茹 凃彦芳 张佳颖 李春涛 迟庆生 吴家乐
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及血清酶活、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 (23.78±0.68) g]的健康草鱼6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T0组)只投喂基础饲料,实验组(T1、T2、T3组)分别投喂添加1×10~(7)、1×10~(8)、1×10~(9 )cfu/g 丁酸梭菌的饲料,实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增加,存活率(SR)无显著差异。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活性显著增高,补体C3含量显著增高,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免疫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IgM)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投喂益生菌56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进行攻毒实验,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机体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盛静 赵小金 宋晓玲 王春迪 刘文亮 黄倢
以初体重为(7.20±1.38)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箱进行3周的养殖实验和2周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人工感染实验,其中对照组每日投喂普通商品饲料,实验组每日投喂在普通商品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1.0×10~8 cfu/m L配制成的实验饲料。目的是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toLL受体及溶菌酶基因表达量和抗哈维氏弧菌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对虾抗哈维氏弧菌感染的能力,其相对免疫保护率为22.22%。与对照组相比,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丽 于广丽 刘凯 关建义 聂国兴
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为试验对象,初始平均体重为(106.16±16.77)g,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75 d后测定其增重率、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肠道指数、表观消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对照组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为258.24%,0.05%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对照组肠道指数和肝胰脏指数分别为1.90和2.82,0.05%组的肠道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10%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0.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冀东 王璞 程卓 李小勤 冷向军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氯化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20、30和40 g/kg氯化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12.26±0.03)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添加10和20 g/kg氯化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各组肌肉水分、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肌肉灰分含量随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蒸失水率、离心失水率和冷冻失水率(除10 g/kg氯化钠添加组外)显著增加,10和2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20、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游离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硬度及30、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咀嚼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肌肉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40 g/kg氯化钠,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没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草鱼 氯化钠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涛 潘庆 李桂峰 毕英佐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的初始体重约5.0 g,试验共设5组饲料,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组(D0),以豆粕和花生粕完全替代鱼粉为试验组,其中两组为不补充磷酸二氢钙的情况下不添加植酸酶(D1)和添加植酸酶(D2),另两组为在补充磷酸二氢钙的情况下不添加植酸酶(D3)和添加植酸酶(D4)。每一饲料组设3个重复,每箱养鱼30尾,在流水系统中饲养,表观饱食投喂,投喂率为5%~6%。饲养实验周期为8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磷组(D3、D4)和全鱼粉组(D0)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不添加磷组(D1、D2)(P<0....
关键词:
罗非鱼 磷 植酸酶 生长性能 体成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凯慧 陈云峰 章玉贵 李小勤 冷向军
为了探究饲料中补充不同水平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分别添加0 mg/kg (SB0)、1 000 mg/kg (SB1)、2 000 mg/kg(SB2)和3 000 mg/kg (SB3)的微囊丁酸钠(含50%丁酸钠)至基础饲料中,设计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选取300尾体质健康的草鱼(10.0±0.1) g,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放置在水泥池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各组草鱼增重率为273.7%~279.9%,饲料系数为1.55~1.60,饲料中补充丁酸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均显著提高了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SB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而SB2和SB3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各组肠道淀粉酶活性、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蛋白(TP)和D-乳酸(D-LA)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各丁酸钠补充组肠道绒毛高度和SB1、SB2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各组间肠道绒毛宽度没有显著差异;在肝脏组织学方面,各组间无明显可见差异。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利用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可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本研究可为水产饲料中合理利用丁酸钠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红霞 谭永刚 周萌 朱选 杨大伟 曹俊明
选用初始体质量约8.50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在56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谷胱甘肽(GSH)(添加量分别为0 mg/kg、100 mg/kg、200 mg/kg、300 mg/kg和400 mg/kg)的试验饲料,观察GSH对草鱼生长、生理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GSH能够提高草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其中,300 mg/kg GSH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400 mg/kg GSH组草鱼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GSH各组草鱼的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当添加量为200 mg/kg时草鱼饲料效率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
关键词:
草鱼 谷胱甘肽 生长 生理指标 抗病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盛静 宋晓玲 赵小金 黄倢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初体质量为(6.95±1.20)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箱进行3周的养殖实验和2周的副溶血弧菌人工感染实验;其中,对照组每日投喂普通商品饲料,实验组每日投喂在普通商品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配制成的3组实验饲料,实验饲料中益生菌的终浓度为107cfu/g。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保护率最高的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实验组进行凡纳滨对虾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或复合益生菌均可显著提高对虾抗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雷 张学振 王力 刘琪 李建 张殿福 田大才
以酵母硒(总硒含量2 000 mg/kg)的形式分别向基础饲料(硒含量0.78 mg/kg)中添加0、2、4、6 mg/kg(饲料中硒总含量为0.78、2.42、4.26和6.73 mg/kg)的硒,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25.89±0.74) g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360尾体质健康的史氏鲟幼鱼,随机分配至12个养殖缸(30尾/缸),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酵母硒对史氏鲟幼鱼肌肉硒含量、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及饲料转化率(FCR)、内脏比(VSI)、肝重比(HIS)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肥满度(CF)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6.73 mg/kg添加组的史氏鲟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升高,肌肉蒸煮损失、冻融损失和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2)对史氏鲟幼鱼投喂添加2.42~6.73 mg/kg的酵母硒饲料,其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3)添加6.73 mg/kg的硒显著提升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_X)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以酵母硒的形式添加6.73 mg/kg的硒可以显著地促进史氏鲟幼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苟庚午 蒋明 文华 吴凡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为评估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肝脏脂肪代谢酶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在5组等氮等能的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水飞蓟素[0(对照组)、100、200、400和800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17±0.31)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9周,测定实验鱼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随饲料中水飞蓟素添加水平增加,吉富罗非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指标均在100mg/kg实验组达到最大,100mg/kg实验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显著降低了实验鱼肝体比和脏体比。100mg/k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恒甲 叶金云 郭建林 王友慧 沈斌乾 陈建明 潘茜
选用初重为(39.68±3.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设5种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 U/kg、750 U/kg、1 000 U/kg、1 250 U/kg、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只添加1.5%的无机磷;对照组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通过60 d的试验,探讨和研究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
关键词:
草鱼 植酸酶 生长 体成分 磷含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萌青 王家林 常青 柳旭东 麦康森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至0.0 mg.kg-1、0.2 mg.kg-1、0.4 mg.kg-1、0.6 mg.kg-1、0.8 mg.kg-1和1.0 mg.kg-1,分别饲喂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10周,观察其对鲈鱼生长性能、肝脏及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GR)、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实验鲈鱼初始体质量为(26.5±1.02)g,实验结束后饥饿24 h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SGR的最大值及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硒水平0.4 mg.kg-1饲料组,该组鱼体蛋白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硒水平为0...
关键词:
鲈鱼 硒 生长性能 酶活性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季高华 刘至治 冷向军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0.3%β 葡聚糖和0.15%、0.25%低聚果糖,饲喂中华鳖幼鳖100d,测定中华鳖的生长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添加0.25%低聚果糖显著提高了幼鳖增重率(P<0.05)和成活率(P0.05)。在血清酶活力方面,添加0.25%低聚果糖组SOD酶活力比对照组高31.3%(P0.05),对照组、0.3%β 葡聚糖组和0.25%低聚果糖组间溶菌酶活力无显著差异(P>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珊 王宝杰 刘梅 蒋克勇 宫魁 王雷
以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GIFT)幼鱼(体质量10.68 g±0.53 g)为研究对象,在实验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50 mg/kg重组中国明对虾抗菌肽以及100 mg/kg氟苯尼考,并于实验结束时进行注射攻毒(嗜水气单胞菌)。通过8周的养殖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指标以及攻毒实验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5~10 mg/kg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的增重率、红细胞总数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当添加量为5 mg/kg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当添加量为50 mg/kg时,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D_3对草鱼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饲料中胰酶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和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红姑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饲料溶菌酶添加水平对氨氮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抗菌性能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低鱼粉饲料中添加酶解豆粕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抗胁迫机能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浒苔对黄斑蓝子鱼生长性能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E添加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酶解海带粉对刺参幼参生长、体组成、消化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对草鱼消化道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