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1)
- 2023(9088)
- 2022(7109)
- 2021(6323)
- 2020(5257)
- 2019(10827)
- 2018(10592)
- 2017(20117)
- 2016(11212)
- 2015(12217)
- 2014(12119)
- 2013(11552)
- 2012(10290)
- 2011(9077)
- 2010(8735)
- 2009(8213)
- 2008(8137)
- 2007(7161)
- 2006(6408)
- 2005(5904)
- 学科
- 济(40633)
- 经济(40587)
- 业(28209)
- 管理(27972)
- 企(21221)
- 企业(21221)
- 银(17306)
- 银行(17159)
- 方法(16914)
- 行(15894)
- 数学(15048)
- 制(14962)
- 数学方法(14948)
- 中国(13612)
- 农(13578)
- 业经(10673)
- 学(10626)
- 融(10404)
- 金融(10401)
- 财(9922)
- 农业(9418)
- 度(9403)
- 制度(9394)
- 业务(9122)
- 贸(8578)
- 贸易(8571)
- 易(8362)
- 地方(8000)
- 银行制(7950)
- 体(7088)
- 机构
- 大学(157600)
- 学院(156254)
- 济(61431)
- 经济(60239)
- 研究(58137)
- 管理(55639)
- 中国(48471)
- 理学(48362)
- 理学院(47770)
- 管理学(46809)
- 管理学院(46574)
- 农(42471)
- 科学(39980)
- 农业(34415)
- 京(33457)
- 所(31688)
- 业大(31586)
- 研究所(29695)
- 财(27285)
- 中心(26637)
- 江(24129)
- 财经(22386)
- 农业大学(21491)
- 院(21021)
- 经(20565)
- 北京(20200)
- 省(19726)
- 银(19705)
- 经济学(19596)
- 业(19295)
- 基金
- 项目(113515)
- 科学(87755)
- 基金(83434)
- 家(77868)
- 国家(77234)
- 研究(72866)
- 科学基金(63867)
- 社会(47563)
- 社会科(45148)
- 社会科学(45135)
- 省(44661)
- 基金项目(44432)
- 自然(44018)
- 自然科(43046)
- 自然科学(43027)
- 自然科学基金(42291)
- 划(38718)
- 资助(32731)
- 教育(32304)
- 重点(26590)
- 编号(26468)
- 发(24753)
- 计划(24605)
- 部(23924)
- 创(23747)
- 科研(23035)
- 创新(22358)
- 科技(22104)
- 业(22073)
- 国家社会(20705)
共检索到230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程 高权新 张晨捷 彭士明 施兆鸿
以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组不同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0%、10%、20%、40%,其中0%为对照组)的饲料,进行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银鲳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的处理组银鲳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 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溶菌酶(LZM) 20%饲料组活性均为最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脏AKP活性、肾脏LZM活性10%饲料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05);添加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血清和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40%饲料组血清和肌肉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结合银鲳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建议控制在10%~2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乔洪金 胡冬雪 胡文靖 张燕 王晓艳 黄炳山 王际英 李宝山
研究饲料中添加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 5%、5%、7. 5%和10%的鼠尾藻粉,饲喂初始体质量(66. 45±0. 52) g的大菱鲆幼鱼8周。结果表明:随着鼠尾藻粉添加量的升高,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日摄食率(DFI)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 5%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全鱼粗灰分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藻粉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海藻 鼠尾藻 大菱鲆 生长 免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晓丽 王玲 宋凯 鲁康乐 张春晓 袁香丽
以鱼粉水平为30%的饲料为高鱼粉饲料对照组,以豆粕替代高鱼粉饲料中50%鱼粉形成低鱼粉基础饲料,低鱼粉基础饲料添加0、0.5%、1.0%、1.5%和2.0%低分子水解鱼蛋白,配制6种实验饲料,对初始体重为(0.44±0.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进行48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后采集样品,测定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分析肠道先天免疫缺陷基因(IMD)、对虾素3a分子(Penaie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亭亭 蔡完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6酵母硒、0.1%花粉、0.5×10-6酵母硒+0.1%花粉的混合物,投喂中华鳖幼鳖90d后。测定幼鳖的生长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同对照组相比,0.5×10-6酵母硒+0.1%花粉组能显著促进中华鳖的生长(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差异(P>0.05)。0.5×10-6酵母硒组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中SOD酶和GSH PX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56.06%、44.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航 闫潇 杨丽萍 秦超彬 庞鹏 杨博文 聂国兴
为研究沙棘粉对黄河鲤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重约为7.55 g的黄河鲤450尾,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高糖组(HG组)、高糖+0.1%沙棘粉组(G-LSP组)、高糖+0.3%沙棘粉组(G-MSP组)和高糖+0.5%沙棘粉组(G-HSP组),开展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G-HSP组黄河鲤的增重率(WGR)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黄河鲤血清和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而补充沙棘粉可减轻这些负面影响。高糖饲料抑制了肝胰脏和肌肉中nrf2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了keap1 mRNA的表达水平。沙棘粉对高糖引起的nrf2 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和keap1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沙棘粉可显著提高受Nrf2调控的下游转录因子(gr、cat、gpx和sod)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添加0.5%的沙棘粉能显著提高血清、脾脏和肠道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活性和白蛋白(Alb)含量。另外,沙棘粉可以恢复因高糖饲料造成的脾脏和肠道中nf-κb、il-1β和tnf-α的mRNA异常表达。研究表明,沙棘粉可以缓解高糖饲料造成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同时促进黄河鲤生长、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结合本研究结果,在饲料中的建议添加剂量为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刘永士 严银龙 谢永德 陆根海 徐嘉波 刘建忠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对刀鲚幼鱼生长、存活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对用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喂养178 d的刀鲚幼鱼的生长、存活和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代谢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最终体长、体质量、成活率、鱼体肥满度和肝指数(分别为125.17 mm、6.27 g、65.73%、0.31 g/cm3和1.4%)显著低于活饵料组(分别为150.66 mm、12.39 g、85.59%、0.36 g/cm3和1.9%),两组鱼的肠长和体长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3%和23.6%);两组鱼的肝脏中均未检测出蛋白酶,配合饲料组的幽门盲囊中碱性蛋白酶的活性(43.49 U/mg...
关键词:
刀鲚 饵料 生长 存活 酶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俊明 许丹丹 黄燕华 蓝汉冰 陈冰 赵红霞 蒋卫亮 陈晓瑛
选用960尾初始体重为(0.43±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8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7种添加核苷酸混合物(mix-NT)的试验饲料,5种核苷酸(5'-腺苷酸∶5'-胞苷酸∶5'-尿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按照质量比为1∶1∶1∶1∶1(W/W)混合,添加量分别为0.1、0.2、0.4、0.6、0.8、1.0和1.2 g/kg饲料,试验周期为5周。结果显示,当mix-NT添加量为0.4 g/kg饲料时,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摄食量(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6和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春晓 麦康森 艾庆辉 段清源 张璐 李会涛 万军利
以初始体重(30.8±1.33)g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其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分别向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00、500mg肽聚糖,配制出3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实验在海水浮式网箱(1.5m×1.5m×2.0m)中进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实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5:00和17:30),实验期间海水水温为27.5~30.5℃,盐度为29~33,溶解氧含量在7mg.L-1以上。饲喂实验结束后测定实验鱼的生长及相关的免疫学指标,同时每网箱取10尾实验鱼转...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立鹤 刘辉宇 董爱华 史合群
以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霉素4mg/kg、12mg/kg、24mg/kg和48mg/kg的饲料作为试验组,以不添加黄霉素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制成5种试验饲料,在室内饲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8周,研究黄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黄霉素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黄霉素的促生长作用与其能增加对虾蛋白质沉积率有关,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长期添加黄霉素的适宜添加量为4mg/k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红岩 陈孝煊 阳会军 刘永坚 田丽霞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试验对象,以蛋氨酸锌为饲料锌源,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6种浓度的锌(0、5、10、20、40和80 mg/kg)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周期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转化率、全鱼脂肪含量、肝脏中水分和脂肪含量随锌添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中锌离子含量和血液红细胞数量在锌添加浓度为10 mg/kg时达到最大值;肌肉中硫代巴比妥酸底物(TBARS)值在锌添加浓度为5 mg/kg时达到最小值。饲料中锌添加浓度为5~10 mg/kg时,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迅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红岩 陈孝煊 阳会军 刘永坚 田丽霞
试验以硫酸锌为锌源,评价不同锌水平对奥尼罗非鱼幼鱼(Oreochromis aureus ♂×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体质量为(4.13±0.32)g罗非鱼随机分配在18个水族箱中,每箱20尾,每3个箱为1个处理组,分别以添加锌为0、20、40、80、160和320mg·kg-1的6种饲料投喂,日投喂率为鱼体重5%~9%。8周的试验结果表明:20mg·kg-1锌饲料组的增重率和鱼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蛋白质效率、饲料转化率也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全鱼脂肪含量随着饲料锌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320mg·kg-1锌饲料组降低;20mg...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幼鱼 锌 生长 抗氧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王海英 龚望宝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抗菌肽和200 mg/kg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测定其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并分别于试验的20 d、40 d和60 d测定肝胰脏、头肾、鳃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溶菌酶(LSZ)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花鲈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抗菌肽组所测组织CAT、SOD以及血清LSZ、NOS活性水平在20 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俊明 刘晓华 周萌 朱选 赵红霞 马力 蓝汉冰 谢从新 李邦佑 王定发
在纯化日粮中分别添加0、60、120、180、240和300 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饲喂平均体重为(1.12±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8周,观察饲料中不同浓度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部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20~240 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血清和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呈下降趋势,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允辉 周永奎 史合群 陈立侨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铬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铬对河蟹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没有显著性影响;有机铬组(烟酸铬和蛋氨酸铬)较无机铬组(三氯化铬)显著降低了河蟹血清中肌酸激酶(CK)活力和皮质醇含量(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铬能够提高河蟹的抗应激能力。
关键词:
河蟹 非特异性免疫 抗应激 铬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士明 陈立侨 叶金云 龙章强 李二超 王伟 王友慧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生长性能、脂质过氧化及肝组织结构的影响。分别以新鲜鱼油(过氧化物值POV,1.27 meq O2.kg-1油)与氧化酸败鱼油(POV,45 meq O2.kg-1油)为脂肪源配制等蛋等能的两种配合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8.9 g的黑鲷幼鱼9周。结果显示,氧化鱼油显著降低了黑鲷幼鱼的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导致鱼体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与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
关键词:
黑鲷 氧化鱼油 生长 脂质过氧化 组织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组织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法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南极磷虾粉对大菱鲆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氟残留的影响
饲料中维生素C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脱脂磷虾粉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叔丁基氢醌对大菱鲆生长、血液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甘薯(Ipomoea batatas)块根与茎蔓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V_C和V_E对大菱鲆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