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6)
- 2023(8332)
- 2022(6961)
- 2021(6263)
- 2020(5229)
- 2019(11557)
- 2018(11027)
- 2017(21034)
- 2016(11627)
- 2015(12300)
- 2014(11921)
- 2013(11739)
- 2012(10909)
- 2011(9737)
- 2010(9463)
- 2009(8547)
- 2008(8385)
- 2007(7353)
- 2006(6219)
- 2005(5481)
- 学科
- 济(43321)
- 经济(43260)
- 业(32141)
- 管理(31927)
- 企(25523)
- 企业(25523)
- 方法(21875)
- 数学(19745)
- 数学方法(19407)
- 学(12751)
- 财(12576)
- 农(11797)
- 中国(10950)
- 贸(9629)
- 贸易(9628)
- 易(9406)
- 业经(9227)
- 制(8417)
- 农业(8117)
- 务(8055)
- 财务(8047)
- 财务管理(8028)
- 技术(7840)
- 企业财务(7749)
- 银(7259)
- 银行(7199)
- 融(7055)
- 金融(7055)
- 行(6820)
- 环境(6794)
- 机构
- 大学(167465)
- 学院(164745)
- 济(65405)
- 经济(64211)
- 研究(62260)
- 管理(59759)
- 理学(53003)
- 理学院(52348)
- 管理学(51153)
- 管理学院(50895)
- 中国(44436)
- 科学(43878)
- 农(43083)
- 京(35251)
- 农业(34998)
- 所(34175)
- 业大(34148)
- 研究所(31997)
- 财(28466)
- 中心(27198)
- 江(23809)
- 财经(23484)
- 农业大学(22984)
- 院(22784)
- 经(21708)
- 北京(21428)
- 经济学(20594)
- 省(20591)
- 室(19943)
- 科学院(19685)
- 基金
- 项目(123076)
- 科学(95563)
- 基金(91845)
- 家(86528)
- 国家(85870)
- 研究(76435)
- 科学基金(71024)
- 自然(50765)
- 社会(49853)
- 自然科(49692)
- 自然科学(49670)
- 自然科学基金(48850)
- 基金项目(48662)
- 省(47477)
- 社会科(47362)
- 社会科学(47346)
- 划(41890)
- 资助(37621)
- 教育(34386)
- 重点(28660)
- 计划(27534)
- 部(26653)
- 编号(26132)
- 创(25960)
- 发(25653)
- 科研(25397)
- 科技(24570)
- 创新(24418)
- 业(23722)
- 国家社会(21709)
共检索到229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淑青 张月星 马强 徐后国 卫育良 梁萌青
在水产养殖鱼粉鱼油供应相对紧缺的背景下,充分挖掘碳水化合物(糖类)的营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低氧是水产养殖中一种常见的环境应激。大量研究表明,鱼类在低氧条件下主要利用糖来提供能量,但饲料糖源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生长和急性低氧耐受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分别在饲料中添加玉米淀粉或糊精(玉米淀粉水解物)作为糖源,养殖8周后,测定生长、急性低氧存活率、代谢产物和低氧诱导因子(HIF)信号通路等指标。结果显示,与淀粉组相比,糊精虽然不会影响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和鱼体成分,但显著提高了其在急性低氧条件下的存活率。在常氧条件下,淀粉组和糊精组肝脏的糖原和乳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低氧条件下,糊精组肝脏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淀粉组(P<0.05)。在低氧条件下,糊精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但淀粉组血清和肝脏的TG含量在低氧后却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用易消化的糊精替代玉米淀粉激活了HIF信号通路介导的无氧糖酵解来为鱼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时还可以抑制脂肪的分解和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了O_2的消耗,从而提高了红鳍东方鲀对急性低氧的耐受性。本研究结果为鱼类耐低氧饲料的设计和健康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襄河 叶超霞 郑丽勉 欧成成 王安利
配制等蛋白质(42%),等脂肪(9%),糊精水平分别为10%、15%、20%、25%、30%的5组饲料,饲养暗纹东方鲀幼鱼[初始体质量为(10.25±0.51)g]60 d,考察饲料中不同糊精水平对其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饲料糊精水平的升高,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先增加后降低,25%组最高,并显著高于10%和15%组。30%组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10%组,同时其肝脂肪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组。10%组的肝糖原和血浆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10%和15%组鱼的肝胰脏和肠道中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而其肝胰脏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30%组。2...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生长 消化酶 血浆生化指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建学 卫育良 徐后国 孙曙光 梁萌青
为探求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能量比,以鱼粉和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鱼油、豆油作为主要脂肪源,配制粗蛋白含量为36%、42%、48%,粗脂肪含量为8%、12%、16%,蛋能比为17.06~24.20 mg/kJ的9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4.95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56 d。结果显示:由双因素分析方法得出,饲料的蛋白水平、脂肪水平和蛋能比水平均可显著影响红鳍东方鲀的末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且在饲料蛋白为36%,显著低于蛋白为42%和48%组,但饲料蛋白为42%和48%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脂肪为8%时,显著低于饲料脂肪为12%组,但饲料脂肪为12%组与16%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饲料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和饲料利用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终末体重、饲料效率、特定长率均是Diet8(48/12)蛋白水平48%、脂肪水平12%处理组最高,显著高于Diet1(36/8)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8%处理组、Diet2(36/12)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12%处理组、Diet3(36/16)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16%处理组(P0.05)。因此,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及蛋白质节约效应,红鳍东方鲀幼鱼的最适蛋白水平42%,脂肪水平12%,蛋能比为20.75 mg/kJ。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蛋白质 能量 蛋能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 梁萌青 卫育良 廖章斌 张庆功 徐后国
本实验以平均初始体重15.60 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蛋白含量及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氮排泄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两因素三水平(2×3)的实验,配制3种不同蛋白梯度(38.87%、45.55%及51.00%,干重)的等脂实验饲料,设置3个密度梯度为:1.53 kg/m~(3)(0.196 m~(3)体积的实验桶,每桶20尾鱼)、2.30kg/m~(3)(每桶30尾鱼)、3.06kg/m~(3)(每桶40尾鱼)。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实验为期8周,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结果显示,增重率在高、中蛋白组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但当饲料蛋白含量一定时,养殖密度对增重率没有显著性影响。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鱼体常规成分没有显著性影响。当饲料蛋白一定时,高密度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中密度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在低蛋白组显著高于中蛋白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在低蛋白组显著高于高蛋白组(P<0.05)。研究表明,45.55%饲料蛋白质含量已经能够满足红鳍东方鲀幼鱼正常生长的需求。饲料蛋白含量和养殖密度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氨氮排泄没有显著性交互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晓明 崔闻达 陈雷 邢彬彬 任恒 张国胜
为了考查水温、盐度和溶氧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其在不同水温[15.2、20.2、25.6(对照)和30.4℃]、盐度[0、10、20、32(对照)和40]和溶氧[2.14、4.10、5.81和7.36 mg/L(对照)]条件下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结果表明,水温和溶氧含量均显著影响实验鱼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P0.05)。结论认为,低温和缺氧会降低红鳍东方鲀放流苗种的游泳能力,进而降低其放流后的捕食成功率,提高被捕食概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艳平 高磊 刘丽霞 格根图牙 乌仁塔娜 王俊
为研究不同碳酸盐碱度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成活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碱度条件下(7.00、9.49、12.86、17.42、23.61、32.00 mmol/L)对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号”仔蟹进行96 h急性碱度胁迫实验,探讨仔蟹对碳酸盐碱度的适应性。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仔蟹随着碱度的升高,死亡率增加,在24、48、96 h时的碳酸氢钠碱度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2.32、46.77、34.22 mmol/L,安全浓度SC为7.90 mmol/L;对照组7.00 m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9.49、12.86、17.42、23.61 mmol/L实验组SOD活性均呈现先显著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4 h达到峰值,而32.00 mmol/L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各实验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9.49、12.86、17.42 mmol/L浓度碱度组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23.61、32.00 mmol/L高浓度碱度组总体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实验组组织液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均呈现先显著升高再降低的趋势;32.00 mmol/L浓度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其它实验组均出现先显著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并在24 h时达到峰值。不同碱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生存有较大的影响,中华绒螯仔蟹可以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来适应一定程度的碱度胁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丽慧 筴金华 张艳红 任炳琛 梁从飞 赵金良
为评估尼罗罗非鱼的耐盐碱性能,分别测定了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96 h的半致死盐、碱度,并在不同盐碱混合浓度(S0A0、S10A0、S10A2、S10A4、S10A6)中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生长比较。单盐、单碱耐性研究表明,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的96 h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8.528 g/L、20.347 g/L、19.342 g/L,96 h半致死Na HCO3碱度为8.827g/L、8.540 g/L、8.542 g/L。盐碱混合条件下,盐度为10时,96 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河北品系(4.377g/L)>上海品系(3.561 g/L)>山东品系(3.10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玉文 张木子 黎明 钱云霞 王日昕 姜海波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对黄颡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免疫应答及氨氮耐受的影响。以平均体质量为(5.00±0.85) 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00%(对照组)、0.30%、0.50%及1.00%雨生红球藻的饲料,每天2次表观饱食投喂,实验进行10周。结果显示,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的添加量大于0.30%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的增重率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饲料系数和白细胞数;饲料中添加0.50%雨生红球藻能够显著降低黄颡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96 h急性氨氮暴露实验表明,摄食0.50%~1.00%雨生红球藻饲料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和血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显著提高了氨氮暴露下黄颡鱼肝脏中氨代谢相关酶含量,其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和精氨酸酶含量随着雨生红球藻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大于0.30%雨生红球藻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健康状况、氧化损伤及免疫应答能力;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的添加量超过0.50%能够显著提高黄颡鱼在氨氮暴露下的存活率。
关键词:
黄颡鱼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抗逆 氨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贾海波 孙耀 唐启升
以玉筋鱼为饵料生物和最大摄食水平条件下,采用室内流水式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13、16、19和25°C)红鳍东方鲀(平均体重为37.1±7.7g)的生态转化效率和能量收支各组分。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的最大摄食率、吸收率、排泄能和总代谢能均随温度上升呈增长趋势。以湿重计算的特定生长率(SGRw)和生态转化效率(ECEw)则呈现先随温度增长而后下降的趋势,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二次方程描述。由回归方程计算出的特定生长率最大值出现在23.52℃,生态转化效率最大值出现在18.95℃。方差分析表明,红鳍东方鲀的能量分配模式随温度变化显著。排泄能分配率和代谢能分配率占摄食能的绝大部分67.8%~81....
关键词:
能量收支 生态转化效率 温度 红鳍东方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庆功 梁萌青 徐后国 卫育良
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0.30%、0.60%、0.90%、1.20%、1.50%蛋氨酸制成6组等氮等脂饲料,各组蛋氨酸的实际含量分别为0.61%、0.85%、1.10%、1.39%、1.60%、1.84%,对初始体重为(13.83±0.63) 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了76 d的喂养实验,探讨其蛋氨酸的需求量。研究表明,当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由0.61%升高至1.60%时,红鳍东方鲀的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饲料效率(Feed efficiency,FE)、蛋白效率比(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均显著升高(P0.05),但随着蛋氨酸的进一步升高,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比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蛋氨酸水平对于蛋白沉积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蛋氨酸水平对全鱼粗脂肪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各组间粗蛋白、水分和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氨酸水平升高,肝体比(Hepatosomatic index, HSI)和脏体比(Viscerosomatic index, VSI)呈现先升高再下降,在蛋氨酸含量为1.60%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蛋氨酸0.61%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一元二次回归曲线分析,得出体重为(13.83~82.47)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的蛋氨酸需求量为1.38%,占饲料蛋白质的2.7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郭斌 梁萌青 徐后国 卫育良 张庆功 李本相 廖章斌
本实验旨在研究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藻渣和菌渣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共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以含鱼粉60%为对照组1和45%鱼粉的为对照组2,分别将10%的江蓠、浒苔、藻渣、菌渣与植物蛋白质配合后替代对照组1饲料中30%的鱼粉,投喂初始体重为(17.33±0.55)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56d。结果显示,1)浒苔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藻渣组SG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江蓠组(P0.05);对照组1和浒苔组饲料效率(FE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菌渣(P0.05);对照组1的蛋白质沉积率(PPV)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菌渣组(P0.05)。2)各组血清和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3)菌渣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藻渣组(P0.05);浒苔和藻渣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P0.05)。综合来看,将10%江蓠、浒苔、藻渣和菌渣与植物蛋白质配合后替代饲料中30%的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并且浒苔可以显著提高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海藻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苟仕潘 陈乃松 徐祥泰 刘子科 尹佳
配制6种可消化淀粉水平(5.93%、8.71%、11.96%、15.11%、18.16%和21.74%)的等氮和等脂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血糖及非特异免疫等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28.36±0.10)g的大口黑鲈48 d,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为21.74%时,实验鱼的成活率最低(P<0.05)。可消化淀粉超过8.71%时,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达到最高(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新 陈孝煊 李良华
研究了红螯螯虾虾苗对高锰酸钾、敌百虫、漂白粉的耐受性和幼虾对高锰酸钾、敌百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3~24℃时,虾苗对高锰酸钾、敌百虫、漂白粉在48h的LC50分别为12.38mg/L,0.11mg/L,106.41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79mg/L,0.016mg/L,28.39mg/L;幼虾对高锰酸钾、敌百虫在48h的LC50分别为15.77mg/L和0.1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81mg/L和0.014mg/L。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毕清竹 梁萌青 廖章斌 卫育良 孙博 贾琳琳 徐后国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5种等氮饲料,以初始体质量为14g的红鳍东方鲀进行为期56d的投喂养殖实验。设置适宜脂肪含量(8%)的对照组,并在对照组添加0.02%及0.10%的胆汁酸,分别获得低胆汁酸添加组(BA组)和高胆汁酸组(HBA组)。另设一高脂组(脂肪含量12.5%,HL组)及高脂+0.02%胆汁酸组(HLBA组)。结果表明,添加胆汁酸的处理组肌肉和肝脏MUF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B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n-6PUFA含量在HLBA组和H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适宜脂肪含量的3个处理组间,肝脏中的C20:0、C16:1n-7、C18:1n-9、C18:2n-6、C20:4n-6、C18:3n-3、C18:4n-3、C20:5n-3和C22:6n-3都呈现随着胆汁酸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随着胆汁酸添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在高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而BA组氧化还原酶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高脂组添加胆汁酸显著升高了过氧化氢酶的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胆汁酸的添加降低了饲料及鱼体组织中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胆汁酸对血清抗氧化蛋白活性的影响与其对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一致。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胆汁酸 脂肪酸 抗氧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福军 王明学 翟良安
草鱼鱼种对灭虫精耐受性研究刘福军1)王明学1)翟良安2)(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2)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434000)THESTUDYOFACCLIMATOINOFJUVENILEGRASSCARP(Ctenopharyngod...
关键词:
灭虫精 草鱼 耐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