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5)
2023(6679)
2022(5587)
2021(4948)
2020(4128)
2019(9099)
2018(8646)
2017(16018)
2016(8910)
2015(9522)
2014(9021)
2013(8821)
2012(8268)
2011(7372)
2010(7187)
2009(6564)
2008(6306)
2007(5516)
2006(4848)
2005(4227)
作者
(30687)
(25376)
(25271)
(23691)
(16236)
(12541)
(11219)
(10044)
(9911)
(8820)
(8775)
(8439)
(8438)
(8228)
(7996)
(7995)
(7869)
(7654)
(7424)
(7380)
(6772)
(6210)
(6033)
(5842)
(5833)
(5751)
(5571)
(5448)
(5345)
(5272)
学科
(32810)
经济(32762)
管理(24721)
(23978)
(18458)
企业(18458)
方法(15731)
数学(14134)
数学方法(13977)
(10261)
(9915)
(9215)
中国(8518)
(8490)
贸易(8489)
(8297)
业经(7435)
农业(6970)
(6188)
技术(5717)
(5538)
财务(5535)
财务管理(5523)
环境(5513)
企业财务(5272)
地方(5140)
(5110)
银行(5065)
(4873)
金融(4873)
机构
大学(129523)
学院(127221)
(50526)
研究(49990)
经济(49637)
管理(45777)
理学(40668)
理学院(40134)
管理学(39193)
管理学院(39008)
(37300)
科学(36135)
中国(35925)
农业(30491)
业大(28761)
(28085)
(27937)
研究所(26309)
中心(21810)
(20879)
农业大学(20026)
(19126)
(18571)
(17627)
财经(17057)
北京(16995)
(16983)
(16538)
科学院(16122)
(15733)
基金
项目(96015)
科学(73861)
基金(71173)
(68296)
国家(67768)
研究(58163)
科学基金(55348)
自然(40253)
自然科(39367)
自然科学(39349)
自然科学基金(38698)
基金项目(37949)
社会(37468)
(37412)
社会科(35555)
社会科学(35543)
(33240)
资助(28789)
教育(25660)
计划(22561)
重点(22479)
科技(20560)
(20448)
(20402)
(20357)
科研(20005)
编号(19802)
(19541)
创新(19206)
(17644)
期刊
(48934)
经济(48934)
学报(34608)
研究(32523)
(31961)
科学(28089)
大学(24342)
中国(24244)
学学(23627)
农业(21731)
管理(15808)
(15256)
(12229)
业大(10788)
(9821)
金融(9821)
经济研究(9185)
农业大学(9136)
(8390)
财经(8307)
业经(8302)
技术(8026)
教育(7878)
科技(7630)
林业(7538)
(7116)
问题(6814)
中国农业(6572)
自然(5924)
(5859)
共检索到180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耀强  李道友  赵思明  熊善柏  
分别以蚕豆(Vicia faba Linn.)和配合饲料饲喂平均体质量为250g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100d,考察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和肌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增重率分别为104.85%和276.97%,饵料系数分别为4.32和2.11,蛋白质效率分别为80.52%和145.16%,肥满度分别为14.72和23.83;在肌肉成分方面,二者除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1)外,蚕豆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极显著降低(P<0.01),水分含量明显提高(P<0.01),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配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卓钦  刘文斌  田红艳  徐超  蒋广震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饲料料型及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以饲料料型(膨化饲料,EF;颗粒饲料,PF)和投喂频率(2次/日,F2;3次/日,F3)为影响因素,共4个组,分别命名为EFF2、PFF2、EFF3和PFF3,每组3个平行,投喂8周,每天定时投喂两次(7:30和16:30)或3次(7:30, 12:00, 16:30)。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的末重和增重率受到投喂频率的影响,F2组显著高于F3组(P0.05)。颗粒饲料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和内聚性、回复性显著低于膨化饲料组(P<0.05),而硬度显著高于膨化饲料组(P<0.05)。F3组的肌肉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则显著高于F2组(P<0.05)。F3组肌肉中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F2组,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相对表达量则呈现相反趋势。综上,投喂同种配方的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效果相似,但是投喂颗粒饲料的斑点叉尾鮰硬度更大,而投喂膨化饲料则肌肉脂肪含量更高;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投喂频率是每天2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俊杰  张世勇  朱昱璇  王明华  张美琴  陈校辉  边文冀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特性,随机选取传统池塘(TP)、高密度循环水系统(HD-RAS)和水泥池塘(CP)养殖模式下的鲜活斑点叉尾,测定其生长状况,以及肌肉营养成分、颜色、持水力和质构特性。结果显示,TP和HDRAS的斑点叉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CP;CP的肝体比(2.35%±0.22%)显著高于TP和HD-RAS;与TP相比,HD-RAS和CP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更低,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更高;HD-RAS肌肉的亮度值(L*)(58.18±3.56)、红度值(a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宝山  冷向军  李小勤  李家乐  
分别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发芽蚕豆喂养体质量为(530±2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7d,以考察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为83.08%、55.01%和62.82%,饵料系数分别为2.03、2.96和2.70,投饲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增加了饲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胶原蛋白含量和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加(P<0.05);肌肉游离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下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海罗  肖调义  骆艺文  王红权  任为  叶利海  章燕铃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胍基乙酸(GAA)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肝脏抗氧化以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本实验共设计4个实验组,分别投喂含0(对照组)、300、600和900 mg/kg GAA(GAA0、GAA300、GAA600和GAA900)的等能等氮饲料。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36.67±0.00)g,实验周期8周。结果显示,各添加GAA组末均重(FBW)和增重率(WGR)较对照组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添加GAA显著影响脏体比(VSI)和腹脂率(IPF),在GAA300组VSI和IPF最低;以IPF和VSI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函数分析获得GAA最适量分别为275和150 mg/kg。添加GAA对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均无显著影响,对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肌肉中羟脯氨酸(HYP)含量,改善肌肉品质。添加GAA可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其中GAA300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GAA可改善肌肉能量代谢,其中GAA300组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GAA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饲料利用无显著促进作用,但添加150~300 mg/kg GAA能降低斑点叉尾鮰腹部脂肪含量和脏体比,并能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和肌肉能量代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广震  刘文斌  王煜衡  李向飞  庄苏  
探讨了不同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斑点叉尾生长与品质等的影响,试验设计以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豆油=1∶1)调节脂肪含量,并以α-淀粉和次粉为填充物,共配制3个蛋白(P)水平(28%,32%,36%),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L)水平(5.0%,7.5%,10.0%),共9种饲料,分别为P28L10,P32L10,P36L10,P28L7.5,P32L7.5,P36L7.5,P28L5,P32L5和P36L5,每组4重复,每重复80尾鱼[(1.5±0.02)g]。饲养60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肌肉等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脂肪比对斑点叉尾幼鱼生长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小群  李向飞  蔡万存  徐超  李其松  黄健  刘文斌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5组饲料:基础饲料(G1)、基础饲料中添加2.5%(G2)或5%(G3)发酵饲料、基础饲料中菜粕用5%(G4)或10%(G5)的发酵饲料等蛋白替代。300尾鲤鱼随机分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每日将鱼饱食投喂3次,投喂10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肌肉样品测定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G3、G4、G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组(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冀东  王璞  程卓  李小勤  冷向军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氯化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20、30和40 g/kg氯化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12.26±0.03)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添加10和20 g/kg氯化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各组肌肉水分、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肌肉灰分含量随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蒸失水率、离心失水率和冷冻失水率(除10 g/kg氯化钠添加组外)显著增加,10和2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20、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游离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硬度及30、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咀嚼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肌肉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40 g/kg氯化钠,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没有改善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丽颖  钟立强  张世勇  陈校辉  刘洪岩  王明华  
本研究对斑点叉尾鮰 (Ictalurus punctatus)的发酵饲料进行了合理饲喂,并确定了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的影响。实验设置3组:持续投喂组(A),间隔投喂组即向膨化饲料中按周间隔添加发酵饲料(B),对照组仅投喂膨化饲料(C)。实验共持续6个月。实验结束后,对斑点叉尾鮰进行称重,并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和基于液相色谱的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检测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组成以及代谢组学。结果显示,间隔投喂组斑点叉尾鮰终末体重(FBW)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持续投喂组(P0.05)。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蓝藻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异常球菌门(Deinococcota)是优势细菌门。优势肠道菌属包括未命名的叶绿体科中的一个属(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和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持续投喂组主要通过N-乙酰-D-半乳糖胺显著上调影响肠道菌群半乳糖和磷酸转移酶系统代谢通路(P<0.05),进而影响鱼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而间隔投喂组差异代谢产物L-丝氨酸和L-苯丙氨酸显著上调(P<0.05),影响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硫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继而影响斑点叉尾鮰能量吸收、抗炎症、免疫等能力。本研究为斑点叉尾鮰发酵饲料投喂方式的探索和健康绿色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秦钦  边文冀  蔡永祥  夏爱军  孔杰  陈校辉  黄太寿  王明华  李潇轩  朱锡和  胡红浪  
采集斑点叉尾鮰核心群个体122~519 d日龄的体长、体重数据及家系成活率数据。结果表明,生长最快家系平均体重是最慢家系的3.53倍,体重绝对增长率(AGRW)范围为0.94~3.32 g/d。多元方差分析(MANOVA)表明,在收获体长和体重上,不同家系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和多重比较(Duncan)结果表明:(1)按AGRW划分的A、B、C家系组间收获体重及AGRW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快速A组含20个家系,其平均收获体重及AGRW显著高于核心群家系总平均值;(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玲巧  亓成龙  曹静静  李大鹏  
为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分别为1.73%和17.19%)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2.37%和27.16%),而冷冻渗出率(3.96%)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3.35%);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78%和1.03%)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16.69%和0.90%),而粗脂肪含量(2.99%)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敏  汪开毓  张宇  孙挺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不同含量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选取900尾健康的斑点叉尾,平均体重(5.00±0.50)g,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I、Ⅱ、Ⅲ和Ⅳ处理依次分别添加维生素E 0、50、100和1 000 IU/kg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75尾。试验期105 d。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添加水平内,维生素E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成活率、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和摄饵量(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莫翠琴  黄凯  曹鑫盛  江林源  于凯  郭睿婕  王超男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4.00±1.00)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L1、L2、L3、L4和L5组),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2.86%、5.11%、7.67%、10.19%和13.02%的等氮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SGR)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饲料系数(FCR)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L3组的FCR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肌肉的蒸煮损失率、粗脂肪含量、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呈上升趋势,L5组的二十碳五烯酸(EPA)显著高于其余组,L5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L1和L2组(P0.05),L5组的总鲜味氨基酸(∑FAA)、丙氨酸(Ala)及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显著低于L1组(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料脂肪含量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肌肉的营养品质,在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虾饲料中脂肪的建议添加量为6.82%~10.1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恒  贺国龙  刘立鹤  王辅臣  张侃  舒友松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33%、0.67%、1.33%和2.67%的二苯乙烯苷(THSG)制成5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饲喂(15±0.5)g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42 d,研究THSG对其生长和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THSG对斑点叉尾鮰增重率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仅在添加量为2.67%时,试验组的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莹莹  贾永义  顾亭亭  张志勇  王童  张美玲  杜震宇  乔芳  
甘露寡糖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但是它对于鱼类肌肉品质的影响并无系统性报道。为此,本实验选择均体质量为(2.2±0.2) g的健康尼罗罗非鱼幼鱼315尾,随机分成对照组(C,糖含量为35%)、高糖处理组(HC,糖含量为45%)和高糖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处理组(HM,糖含量为45%,甘露寡糖添加量为0.5%),每组3缸,每缸35尾,投喂10周后,测定其生长指标、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C组尼罗罗非鱼肝体比、肌肉内聚性、肌纤维数量、肌苷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占比、甘油三酯含量以及可促进肌肉生长的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CAST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肌肉硬度、胶着性、咀嚼性、肌纤维直径、蒸煮损失、必需氨基酸占比以及在肌纤维的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MyoG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脂肪酸、甘油二酯和磷脂酰肌醇含量显著降低。与HC组相比,HM组尼罗罗非鱼的肌肉弹性、必需氨基酸占比,脂肪酸和甘油二酯含量以及CAST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肌肉粘力、肌纤维数量、肌苷酸含量,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含量以及MyoG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HM组尼罗罗非鱼增重率和肌肉内聚性,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肝体比,肌肉硬度、咀嚼性以及磷脂含量均显著降低。总之,甘露寡糖可以提高高糖饲喂下尼罗罗非鱼的产肉率、肌肉保水性、肌肉口感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来提升其品质,但是其对于肌肉中磷脂的影响也不容忽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