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1)
- 2023(9993)
- 2022(9046)
- 2021(8661)
- 2020(7384)
- 2019(16967)
- 2018(17221)
- 2017(32868)
- 2016(18449)
- 2015(20851)
- 2014(20953)
- 2013(20838)
- 2012(19080)
- 2011(17125)
- 2010(17122)
- 2009(15606)
- 2008(15077)
- 2007(13138)
- 2006(11532)
- 2005(10247)
- 学科
- 济(67817)
- 经济(67734)
- 管理(51320)
- 业(47949)
- 企(40006)
- 企业(40006)
- 方法(32402)
- 数学(27888)
- 数学方法(27514)
- 农(18810)
- 中国(17921)
- 财(17031)
- 学(16655)
- 业经(15223)
- 地方(14896)
- 制(12923)
- 理论(12514)
- 农业(12470)
- 贸(12021)
- 贸易(12012)
- 和(11878)
- 易(11636)
- 环境(11040)
- 技术(10979)
- 教育(10949)
- 务(10902)
- 财务(10824)
- 财务管理(10805)
- 银(10550)
- 银行(10512)
- 机构
- 大学(255596)
- 学院(253086)
- 管理(102342)
- 济(93360)
- 经济(90959)
- 理学(88529)
- 理学院(87537)
- 管理学(85801)
- 管理学院(85360)
- 研究(84830)
- 中国(62848)
- 京(55740)
- 科学(55508)
- 所(43402)
- 财(43077)
- 农(42063)
- 业大(39885)
- 研究所(39726)
- 中心(39537)
- 江(37985)
- 北京(35750)
- 范(34906)
- 师范(34578)
- 财经(34558)
- 农业(32838)
- 院(31343)
- 经(31263)
- 州(31155)
- 技术(28024)
- 师范大学(27925)
- 基金
- 项目(176751)
- 科学(137174)
- 研究(129429)
- 基金(125974)
- 家(110271)
- 国家(109299)
- 科学基金(92900)
- 社会(77545)
- 社会科(73230)
- 社会科学(73210)
- 省(69514)
- 基金项目(67325)
- 自然(62102)
- 自然科(60598)
- 自然科学(60585)
- 自然科学基金(59463)
- 教育(59453)
- 划(59163)
- 编号(53991)
- 资助(52649)
- 成果(44458)
- 重点(39400)
- 部(38374)
- 课题(37416)
- 发(37223)
- 创(36280)
- 科研(34259)
- 创新(33771)
- 项目编号(33301)
- 大学(32792)
- 期刊
- 济(102925)
- 经济(102925)
- 研究(74634)
- 中国(47630)
- 学报(42541)
- 科学(38282)
- 农(37840)
- 管理(36624)
- 教育(32568)
- 大学(31451)
- 财(31230)
- 学学(29073)
- 农业(26430)
- 技术(22263)
- 融(20986)
- 金融(20986)
- 图书(17689)
- 业经(17255)
- 财经(15670)
- 经济研究(15105)
- 理论(13837)
- 问题(13374)
- 业(13273)
- 经(13130)
- 实践(13061)
- 践(13061)
- 科技(12994)
- 书馆(11943)
- 图书馆(11943)
- 技术经济(11912)
共检索到370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刘杨 郭娟 韩向娜 席光兰 田兴玲 李仁 陈家宝 殷亚方
以古代沉船、出水木器和简牍等为代表的饱水木质文物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一种载体,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科技、经济的宝贵实物资料,准确认知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是实现饱水木质文物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受长期水埋环境影响,饱水考古木材的结构与性能均发生显著劣变,且样品获取、制备和测试分析等难度远大于健康木材,现有健康木材的科学研究理论和评估体系对其难以适用。本研究首先从解剖构造、化学结构、纤维素晶体结构和孔隙结构4方面介绍饱水考古木材的结构特征及分析方法;其次阐述饱水考古木材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表征手段;然后进一步总结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的综合评估原则、方法和关键指标;最后围绕饱水考古木材研究的现状、需求和难点,提出未来应重点研究领域。建议开展以下3方面研究:1)提出饱水考古木材创新无损或微损研究方法,建立饱水木质文物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2)提高饱水考古木材科学数据提取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完善饱水木质文物信息资源和共享体系建设;3)构建饱水考古木材结构与性能构效关系,完善适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木材科学理论体系。通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在饱水木质文物领域的应用,推动饱水考古木材保存状况评估研究,为木质文物的科学保护和长期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立超 陆杨 郭雨 殷亚方
木材考古学研究是推动木质文物自然和历史信息挖掘、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古DNA捕获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木质遗存中可获取古DNA信息,在木材解剖学基础上,创新开展以古DNA为核心的木材分子考古研究已成为木材考古学的前沿热点。本文首先对木材分子考古研究进行概述,从古DNA的保存和降解、获取以及数据处理和序列分析3方面归纳木材古DNA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古DNA因高度降解、含量极低和化学损伤特征导致其难于提取和信息解译的难题。然后总结木材分子考古在解读先民认知与利用森林资源方式、复原历史时期地域性森林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以及重建古代树木应对气候和生境变化的微进化反应等方面的主要应用。最后提出该研究领域未来应优先开展的工作:1)建立考古木材标本库及其DNA信息数据库;2)研究不同时空维度下木材古DNA损伤及变化规律;3)构建稳定高效的木材古DNA提取及序列信息解译技术体系。通过进一步加强木材分子考古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木材学和考古学领域的应用,为木质文物的用材树种识别、保护利用以及重建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环境气候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雪梅 夏德尚 宋波 陈同斌
为阐述广西土壤镉含量现状及其潜在风险,论文通过搜集和分析近20 a来公开发表的关于广西区土壤镉含量的文献,共筛选出目标文献60篇,涉及广西30多个地区,样品7 090个,总结了广西区土壤镉含量分布状况与超标情况,以期为相关研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广西区土壤镉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几何均值分别为0.040244.1、12.23、1.884mg·kg(-1),不同功能区的土壤镉含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调查区域中背景土壤镉含量平均值为0.153 mg·kg(-1);非矿区农用土壤和城市土壤镉含量
关键词:
镉 风险评估 土壤 广西 综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雪梅 夏德尚 宋波 陈同斌
为阐述广西土壤镉含量现状及其潜在风险,论文通过搜集和分析近20 a来公开发表的关于广西区土壤镉含量的文献,共筛选出目标文献60篇,涉及广西30多个地区,样品7 090个,总结了广西区土壤镉含量分布状况与超标情况,以期为相关研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广西区土壤镉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几何均值分别为0.040~244.1、12.23、1.884mg·kg~(-1),不同功能区的土壤镉含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调查区域中背景土壤镉含量平均值为0.153 mg·kg~(-1);非矿区农用土壤和城市土壤镉含量的几何均值分别为0.467、0.320 mg·kg~(-1);工矿区土壤与矿区农用土壤镉含量的几何均值为7.147、6.643 mg·kg~(-1),分别是背景土壤镉含量平均值的46.71、43.42倍,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7.15、6.64;农田土壤大部分维持在中等污染水平,南丹、环江、金城江、大新等县区土壤受矿区污染影响较大。基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及未调查的区域,建议对南丹、金城江、刁江、大环江、阳朔等区域采取治理措施,对百色德保县、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等铝矿主产区进行重点调查,以及矿区周边的农用土壤进行重点监测。
关键词:
镉 风险评估 土壤 广西 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关键词:
秸秆 资源量估算 草谷比 利用 中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丽
出水古木材作为有机质材料,在海底环境中极易遭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南澳Ⅰ号"古沉船木材样品的微观结构,初步研究了微生物降解"南澳Ⅰ号"古沉船出水古木材的状况;并通过观察出水古木材内部的盐结晶,分析其对出水古木材降解的影响,同时推测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是海水的盐分渗入结晶,另一方面是微生物降解木材后引起生物矿化的结果。这些研究将为出水古木材的下一步保护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洪革 王玉芳
研究了近年来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木材供需的发展状况。2005年该区域的木材供给量为4 066.91万m3,其中区域内木材产量占木材总供给量的67%,进口木材占总供给量的33%。2005年区域木材需求量为3 986.57万m3,其中满足区域内的需求占48%,满足区域外的需求占32%,满足国外的需求占20%。实证研究表明: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木材供给能够满足本地区及区域外甚至出口的需求,如果不考虑区域外及国外的需求,仅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木材产量也还是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建设需求的。
关键词:
东北、内蒙古地区 木材市场 供需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张丽娜 张智
利用统计年鉴公布的辽宁省木材供给量数据以及建筑业、造纸业、人造板业等木材相关行业的木材需求量数据,运用消耗结构法对辽宁省2001-2010年木材供给量、需求量以及供需缺口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木材供给的主要来源为区域内木材产量,木材进口量趋于平稳,需求量则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且涨幅较大。辽宁省木材供需矛盾逐年加剧,可以通过提高现有林地生产力、强化林木的高集约经营,加速商品用材林建设,适当加大木材进口的途径解决其供需矛盾。
关键词:
辽宁省 木材供给 木材需求 木材供需矛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鑫 吴义强 李贤军
木材-水分关系是木材科学领域的传统经典研究内容。随着现代分析技术不断发展,木材-水分关系研究已从宏观进入到微观,从细胞水平上升到分子水平,趋向于系统化和综合性。本文首先论述木材细胞壁壁层结构与化学组分的非均匀性以及木材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多样性,得出木材-水分关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木材中水分分布以及存在状态。其次,归纳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中子成像和振动光谱成像4种现代分析技术应用于木材中水分分布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分析这4种技术的优缺点。其中,部分最新研究进展是:属于振动光谱成像的显微红外成像技术具
关键词:
木材 水分分布 存在状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丽萍 周贤武 吕建雄 王玉荣 任海青 赵荣军
枝节是指枝条、在树干肥大生长过程中枝条基部被卷入树干木质部的节以及树干上枝条去掉后形成的节疤,是树木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枝节木材对产品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其研究与利用受到限制。随着仿生学的发展,枝节木材以其复杂而有序的组织构造、连接方式及高强韧、耐腐朽等特性,作为一种特殊结构材料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表明,枝节木材天然形成的组织构造和连接方式具有许多人工材料无法企及的优势,加强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研究,既有望打破其以往利用受限的境地而开拓全新的应用领域,又可为研发高性能的新型仿生材料提供有益启发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从枝节木材的构造、化学抽提物、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4方面概述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现状。首先分别阐述枝节木材在宏观观测水平下的构造特征以及枝节木材构造随外界环境变化做出自适应性调整的智能性表现;其次围绕节疤中化学抽提物对树木的保护功效,重点从节疤化学抽提物对树木防腐和树木自然整枝2方面的影响效果进行归纳;然后总结枝节木材与树木干材在密度、干缩性等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方面的比较研究;最后阐述枝节木材的力学性质与材料基质、构造排布和功能特性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应力均布特性的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还阐述与枝节木材相关的工程材料及结构的仿生实例,以及枝节木材相关研究对仿生设计的一些启示。鉴于枝节部位木材的特殊性及其研究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的认识相对薄弱,关于枝节木材细胞水平的精细构造、主要化学成分及各项物理和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未深入全面。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对枝节木材结构与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对枝节木材宏观和微观各层次构造特性及其在不同生长状态下的调节变化机制研究;探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抽提物等化学成分在枝节木材中的含量和微区分布并探明化学成分配置情况与枝节木材韧性、连接强度等性质的相关关系;开展枝节部位木材密度、水分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因的研究;阐明枝节木材精细结构参数对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构建枝节木材精细构造、化学组成等结构参数与物理力学性质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枝节 木材 结构 性能 仿生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文 顾正平
该文综述了木材削片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外削片机削片质量、切削功率和振动噪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析;针对我国削片工业的现状,提出了木材削片机今后发展的具体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忠
充分调查了解我省主要销区市场的基本需求和营销情况,分析本省营销在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探讨影响市场的基本因素,抓住机遇,坚持以抢占省外市场份额为目标,创定切实可行的营销决策,把木材林产品真正推向市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龙
PEG法(聚乙二醇法)是饱水木质文物处理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方法,大分子量的PEG更利于木质的长久保存,但也存在严重缺点,如PEG大分子难以进入木质内部,可能造成木质收缩,且处理周期相当长。本文以低功率微波辐射对饱水木材进行预处理,再用PEG4000浸渍脱水,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加快了PEG大分子向木质内部迁移,尤其在非水相条件下处理60 s,木材5 cm深度处的PEG含量增加了6.82%,含水率、干缩率和干燥速度分别下降1.70%、16.13%和1.63%,不同深度处的各指标更趋于一致,提高了木材脱水定型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刘悦
金融状况指数(FCI)在衡量一国金融整体状况、评估货币政策松紧程度、预测未来产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内涵角度来看,FCI经历了货币政策目标监测、反映金融资产价格信息和金融态势监测三方面功能的变迁;围绕变量选择和权重确定,FCI的编制方法也在不断革新;针对FCI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FCI对货币政策调整,对未来以及实时金融态势监测的有效性等方面。基于已有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可从构建FCI体系、形成FCI分析框架和建立基本数据库三个角度开展。
关键词:
金融状况指数 功能变迁 编制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春茹
绩效评估的研究已有70~80年的历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主要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对绩效界定、绩效结构、绩效因果模型等方面作一概括,并指出当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绩效评估 任务绩效 关系绩效 因果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